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

1 油气储集层。

2 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和。

3 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和。

4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为型方程。

5 油井不完善类型有、和。

6 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y轴是一条。平衡点是指。

7 油气两相渗流中拟压力函数H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

8 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

1 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 试说明溶解气驱油藏气油比变化的特点。

3 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4 试绘图说明流变性只与剪切速率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及其流变曲线形态。

5 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6 写出导压系数的表达式。导压系数物理意义是什么?

7 试绘图说明平面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的压力消耗特点。

8 说明井干扰现象及其实质。

9 什么是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是什么?

10 说明水驱油的活塞式和非活塞式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

三(本大题10分)

长为1 m的岩心,横截面积为4 cm2,渗透率为2.5×10-12 m2,通过液体的粘度为1 cp,流量为4 cm3/min,则需要在模型两端建立多大的压差?

四(本大题10分)

某井在生产过程中产量变化如第四题图所示,试推导t2时刻井底压力公式。

五(本大题10分)

一均质地层中有一供给边界和一条断层相交成90°,中间为一口生产井,如第五题图所示。已知地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液体的粘度为μ,井筒半径为r w,井底压力为p wf,供给边界压力为p e。试导出该井的产量公式。

(第四题图) (第五题图)

六(本大题10分)

根据生产气油比定义推导生产气油比公式。

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

实验室有一地层模型,如第七题图所示。

1 导出其流量计算公式;

2 画出压力分布曲线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第七题图)

答案

一 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

1. 油气储集层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油气运移的通道 2. 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结构复杂 3. 粘滞力、弹性力、毛细管压力

4. 02

=?p ,拉普拉斯

5. 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 6. r 1r 2=C 0、分流线、流场中流速为零的点 7.

?

=

p

p B K H 0

o o ro

d μ,当油气同时从油藏内流入到井底时,油藏共消耗的能量为wf

e p p p -=?的

值,而其中消耗于使油渗流的能量为wf e H H H -=?的值

8.2

sc sc 2wf 2e Bq Aq p p +=-,

B

p p B A A q 2)

(42

a 2e 2AOF -++-=

二 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 1.

2. 生产气油比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在第一阶段时,生产气油比缓慢下降;在这一阶段,地层压力刚开始低于饱和压力,

分离出的自由气很少;呈单个的气泡状态分散在地层内,气体未形成连续的流动,股自由气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驱油。

(2) 在第二阶段中,气油比急剧上升。因为此时分离出来的自由气的数量较多,逐渐形

成一股连续的气流,因此油气同时流动,但气体的粘度远比油的粘度小,故气体流动很快,但油却流的很慢。气驱动油效率很低。

(3) 在第三阶段,生产气油比逐渐下降,这时已进入开采后期,油藏中的气量很少,能

量已近枯竭。

3.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A q v /=。真实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孔隙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φ

φA q v /=。两者关系:φv v =φ

4.

Ⅰ——塑性流体;Ⅱ——拟塑性流体;Ⅲ——牛顿流体;Ⅳ——膨胀性流体

5. 定义:油藏中任一点的实测压力均与油藏埋藏深度有关,为了确切的表示地下的能量的分布情况,必须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折算到同一水平面上,经折算后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公式:M M ZM D g p p ?+=ρ;实质:代表了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6.

t C K

φμη=

,单位时间内压力传播的面积。

7. 平面单向流:在沿程渗流过程中压力是均匀消耗的。平面径向流:压力主要消耗与井底附近,这是因为愈靠近井底渗流面积愈小,而渗流阻力愈大。

8. 在油层中当许多井同时工作时,其中任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如新井投产、事故停产或更换油嘴等等,必然会引起其它井的产量或井底压力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干扰现象。实质:地层能量重新平衡。服从压降叠加原则。

9. 稳定试井:通过人为地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机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这种试井方法称为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确定油井的生产能力;判断增产措施的效果;推算有关地层参数。 10. (1) 活塞式水驱油:水油接触面将垂直于流线并均匀的向井排移动,水将孔隙中可流动的油全部驱出。(2) 非活塞式水驱油:由于油水粘度差,毛细管现象,油水重率差以及地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水渗入到油区后,会出现一个油水同时混合流动的两相渗流区,这种现象称“非活塞式水驱油” 三

已知:L =1 m ,A =4 cm 2=4×10-4m 2,K =2.5×10-12m 2,

μ=1cp=10-3Pa ·s ,q =4cm 3/min=601046

-?m 3/s

求:Δp =?

解:根据达西公式

μL p

KA q ?=

,得

KA L q p μ=?4

1236

104105.21

1060104----??????=Pa 10067.06-?=

∴ Δp =0.067 MPa

四 利用等效处理的方法,将变流量问题转化为多个常流量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压力叠加原理确定不同时刻的井底压力。

q 1 t 2 Δp 1 -q 1 t 2 -t 1 Δp 2 q 2 t 2 -t 1 Δp 3

1212w 2.250.183

lg q t p Kh r μη?=;12122w 2.25()0.183lg q t t p Kh r μη--?=22132w 2.25()

0.183lg q t t p Kh r μη-?=

wf 2i 123()()p t p p p p =-?+?+?

12121221wf 2i 222w w w

2.25 2.25() 2.25()

()(0.183lg 0.183lg 0.183lg )q t q t t q t t p t p Kh Kh Kh r r r μημημη---=-++ 2221wf 2i 221w

2.25()

()[0.183

(2lg lg )]q t t t p t p Kh t t r μη-=-+-

利用镜像反映法得到反映图,如图所示。利用势的叠加原理,得

C b a q

b q a q r q ++-++-+=

)44ln(π2)2ln(π2)2ln(π2ln π222h h h w h wf φ

C =e φ b r b a a q 222ln π2w 22h wf

e ?+?=-φφ

因为

p

K

μ

φ=

h q

q =

h ,所以可整理得

w

22wf e 2ln

)(π2br b a a p p Kh q +-=

μ

生产气油比是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总产气量和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产油量之比。

oa

ga q q GOR = (1)

)()(s o o a 1

ga2ga1ga p R p B q p p q q q q g +=+=;

)(1o oa p B q q o =

r p A

μKK q rg g d d g 1=

r p

A μKK q d d o ro o = 代入(1)式整理得

)(1

d d )(d d d d )

(o o ro o s

o ro g rg

p B r p A μKK p B R r p A μKK p p r p A

p μKK GOR a ??+?=

)()

()

()(s a

o ro o p R p p

p B p μK p μK GOR g rg +=

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

1. 据达西公式的微分形式: x p μK v d d -

=

∵ A q v = ∴

x KA q μ

p d d =

-

x A K q μx A K q μp L L L p p d d 0d 2122121?

??+=-

)

(1221121L L A k q μ

L A k q μp p -=-+

∴ 产量公式为:

)3()

()()(11211212121121K L L K L μp p A K L L K L μp p A q -+-=

-+-=

2. 据达西公式的微分形式:x p μK v A

q d d -==,可得AK q μx p m =

=|d d | 由于渗透率K 与|d d |

x p

即压力分布直线的斜率成反比,

因此渗透率越大,直线斜率m 就越小。

渗流力学练习题+答案

《渗流力学》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3.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 方向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4.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5.绝对无阻流量:气井井底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的气井产量。 6.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7.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8.稳定试井:通过认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 二、填空 1.符合(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渗流叫(线性渗流)。 2.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和(结构复杂)。 3.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有(平面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形径向流)。 4.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粘滞力)、(弹性力)和(毛细管压力)。 5.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02 =? p ),为(拉普拉斯型方程)。 6.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 21p p t η??= ?),为(热传导方程型方程)。 7.油井不完善类型有(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8.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r 1r 2=C 0),y 轴是一条(分流线),平衡点是指(流场中

流速为零的点)。 9.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2 sc sc 2wf 2e Bq Aq p p +=-),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B p p B A A q 2) (42 a 2e 2AOF -++-= )。 三、简答题 1.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A q v /=。真实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孔隙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φφA q v /=。两者关系:φv v =?Φ 3.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折算压力:油藏中任一点的实测压力均与油藏埋藏深度有关,为了确切的表示地下的能量的分布情况,必须把地层各点的压力折算到同一水平面上,经折算后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公式:M M ZM D g p p ?+=ρ;实质:代表了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4.试绘图说明平面单向流压力消耗特点。 平面单向流:在沿程渗流过程中压力是均匀消耗的。 p p e p B L O 5.试绘图说明流变性只与剪切速率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及其流变曲线形态。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有四口油井测压资料间表1。 表 题1的压力梯度数据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0.8,原始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 ,试分析在哪个井附近形成低压区。 解: 将4口井的压力折算成折算压力进行比较 111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940)=9.08MPa 222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70)=9.48MPa 333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50)=9.58MPa 444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80)=9.45MPa 由数值上可以看出在第一口井处容易形成低压区。 2.某油田有一口位于含油区的探井,实测油层中部的原始地层压力为8.822×106Pa ,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 。位于含水区有一口探井,实测地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47×106 Pa ,地层中部海拔-1300m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85,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求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 解:由于未开采之前,油层中的油没有流动,所以两口探井的折算压力应相等,设h 为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则: ()10008.91085.010822.8361111-???+?=?+=h H g p p m m zm ρ ()13008.91011047.11362222-???+?=?+=h H g p p m m zm ρ 由21zm zm p p =可得:=h -1198.64m 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为-1198.64 m

渗流力学例题精解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某井油层中部海拔-940m,油水界面海拔-1200m,地层原油密度0.85g /cm3,实测油层中部压力为9.9MPa(表压),求折算到原始油水界面的折算压力。 解:标高z=1200-940=260m 油的密度ρ=0.85g/cm3=850kg/m3 Pr=9.9×106+850×9.8×260=12.07×106Pa=12.07MPa 则油层中部压力折算到原始油水界面的折算压力为12.07MPa。 2、某油田一口位于含油区的探井,实测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9MPa,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位于含水区的一口探井实测油层深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7MPa,地层中部海拔为-1300m,原油密度0.85,地层水密度1,求该油田油水界面海拔。 解:开发初期可认为油藏各点折算压力相等。油藏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由,得 将等已知数据代入,可得 答:该油田油水界面海拔为1163m。 3、实验测定岩心渗透率,岩心半径为1cm,长度为5cm,用粘度为1的 解:本题为达西定律的应用题,据达西定律可求解产量、压力、渗透率等参数。 由 另可得岩心的渗透率为

4、管状地层模型中通过的流量为12cm3/min,模型直径为2cm,实验液体粘度为9, 。 解:渗流速度真实速度 5、管状地层模型中通过的流量为12cm3/min,模型直径为2cm,实验液体粘度为9, 。 解:雷诺数,所以该渗流没有破坏线性关系。 第二章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1、渗流数学模型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用数学语言综合表达油气渗流过程中全部力学现象和物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方程式(或方程组),称为“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一般结构是: (l)运动方程(所有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组成部分)。 (2)状态方程(在研究弹性可压缩的多孔介质或流体时需要包括)。 (3)质量守恒方程(又称连续性方程,它可以将描述渗流过程各个侧面的诸类方程综合联系起来,是数学模型必要的部分)。 以上三类方程是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4)能量守恒方程(只有研究非等温渗流问题时才用到)。 (5)其它附加的特性方程(特殊的渗流问题中伴随发生的物理或化学现象附加的方程。如物理化学渗流中的扩散方程等)。 (6)有关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渗流数学模型必要的内容) 2、在渗流力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又称连续性原理)是指地层中任一微元体,若没有源汇,则包含在微元体封闭表面内的液体质量变化应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 3、试推导油、气、水三相同时渗流时的连续性方程和数学模型,假设气只可溶解在油中。

流体力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连续介质假设意味着 B 。 (A)流体分子互相紧连;(B)流体的物理量是连续函数; (C)流体分子间有间隙;(D)流体不可压缩 2、静止流体A 剪切应力。 (A)不能承受;(B)可以承受; (C)能承受很小的;(D)具有粘性是可承受 3、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度 B 。 (A)变小;(B)变大;(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4、流体的粘性与流体的 D 无关。 (A)分子的内聚力;(B)分子的动量交换;(C)温度;(D)速度梯度5、在常温下,水的密度为 D kg/m3。 (A)1 ;(B)10 ;(C)100;(D)1000 6、水的体积弹性模量 A 空气的体积弹性模量。 (A)大于;(B)近似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 C 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A)速度很小;(B)速度很大;(C)忽略粘性力;(D)密度不变 8、 D 的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A)速度很小;(B)速度很大;(C)忽略粘性力;(D)密度不变 9、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系的因素是 B (A)切应力和压强;(B)切应力和剪切变形速率; (C)切应力和剪切变形;(D)切应力和速度。 10、水的粘性随温度升高而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11、气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12、理想流体的特征是C (A)粘度是常数;(B)不可压缩;(C)无粘性;(D)符合pV=RT。 13、以下关于流体粘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粘性是流体的固有属性; (B)粘性是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具有抵抗剪切变形速率能力的量度; (C)流体的粘性具有传递运动和阻滞运动的双重作用; (D)流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4、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 D (A)流体的分子;(B)流体内的固体颗粒;(C)无大小的几何点; (D)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15、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A )。 (A)是否考虑粘滞性;(B)是否考虑易流动性; (C)是否考虑重力特性;(D)是否考虑惯性 16、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可认为其密度在流场中(D) (A)随压强增加而增加;(B)随压强减小而增加 (C)随体积增加而减小;(D)与压强变化无关 17、液体与气体都是流体,它们在静止时不能承受(C )。 (A)重力;(B)压力;(C)剪切力;(D)表面张力 18、下列流体的作用力中,不属于质量力的是( B )。 (A)电磁力;(B)粘性内摩擦力;(C)重力;(D)惯性力 19、在连续介质假设下,流体的物理量( D )。 (A)只是时间的连续函数;(B)只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 (C)与时间无关;(D)是空间坐标及时间的连续函数 20、用一块平板挡水,平板形心的淹深为h c,压力中心的淹深为h D,则h c A h D。(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1、静止流体的点压强值与 B 无关。 (A)位置;(B)方向;(C)流体种类;(D)重力加速度 22、油的密度为800kg/m3,油处于静止状态,油面与大气接触,则油面下0.5m 处的表压强为 D kPa。 (A)0.8 ;(B)0.5;(C)0.4;(D)3.9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 1 油气储集层。 2 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和。 3 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和。 4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为型方程。 5 油井不完善类型有、和。 6 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y轴是一条。平衡点是指。 7 油气两相渗流中拟压力函数H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 8 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 1 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 试说明溶解气驱油藏气油比变化的特点。 3 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4 试绘图说明流变性只与剪切速率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及其流变曲线形态。 5 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6 写出导压系数的表达式。导压系数物理意义是什么? 7 试绘图说明平面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的压力消耗特点。 8 说明井干扰现象及其实质。

9 什么是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是什么? 10 说明水驱油的活塞式和非活塞式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 三(本大题10分) 长为1 m的岩心,横截面积为4 cm2,渗透率为2.5×10-12 m2,通过液体的粘度为1 cp,流量为4 cm3/min,则需要在模型两端建立多大的压差? 四(本大题10分) 某井在生产过程中产量变化如第四题图所示,试推导t2时刻井底压力公式。 五(本大题10分) 一均质地层中有一供给边界和一条断层相交成90°,中间为一口生产井,如第五题图所示。已知地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液体的粘度为μ,井筒半径为r w,井底压力为p wf,供给边界压力为p e。试导出该井的产量公式。 (第四题图) (第五题图) 六(本大题10分) 根据生产气油比定义推导生产气油比公式。 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 实验室有一地层模型,如第七题图所示。 1 导出其流量计算公式; 2 画出压力分布曲线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孔珑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一章 1-4 解: 系统内水的总体积38m V =,水的体积膨胀系数V 0.005α=1/℃。 水温升高50T ?=℃时,水的体积膨胀量 3V 80.005502m V V T α?=???=??=。 1-6解:油的运动粘度7214.2810m s ν--=??,密度3678kg m ρ-=?,则油的动力粘度74678 4.2810 2.910Pa s μρν--==??=??。 1-7解:水的动力粘度31.310Pa s μ-=??,密度3999.4kg m ρ-=?,则水的运 动粘度36211.310 1.310m s 999.4 μνρ---?===??。 1-9解:如图示:在锥体表面距离定点x 处取一宽度为d x 的微圆环,则在x 处的微圆环的半径sin r x α=。由牛顿粘性定律可得,微圆环所受到的摩擦阻力 22 2sin d d 2d U r F A rdx x x h ωπμωαμμπδδ =??=??=, 微圆环旋转时所需的微圆力矩为332sin d d d M r F x x πμωα δ =?== 所以锥体旋转时所需的总力矩 3 34 cos 3cos cos 0 2sin 2sin d d 4H H H x M M x x α ααπμωα πμωαδ δ?? === ????? ? 344342sin tan 4cos 2cos H H πμωα πμωα δ αδα = = 1-10解:设轴承内轴旋转角速度为ω ,所以由牛顿粘性定律可得,内

轴表面所受的摩擦阻力2 22D U b D F A Db h ωμπωμμπδδ ? ===, 内轴旋转的摩擦力矩3 24D b D M F μπωδ == 克服摩擦需要消耗的功率23 4b D P M μπωωδ == 所以内轴的圆周角速度19.37rad s ω-===? 所以内轴转速60609.372 89.50rpm 22 3.14 n ωπ?= ==? 1-13解:润滑油的动力粘度μρν=, 活塞表面所受的摩擦阻力2()2 U V dLV F A dL D d h D d πμμμπ=== --, 所以活塞运动所消耗的功率 22 22dLV dLV P FV D d D d πμπρν===-- 43223 2 3.149200.914410152.41030.48106 4.42KW (152.6152.4)10----?????????==-?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2-1解:在图中1-2等压面处列平衡方程: 1A P P =,2B Hg P P gh ρ=+, 因为12P P =, 所以A B Hg P P gh ρ=+, 所以 44A B 3 Hg 2.710( 2.910)0.420m 13.6109.81 P P h g ρ-?--?===??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44315256581640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 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压力梯度曲线 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 3、采油指数 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 5、势的叠加 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 7、稳定试井 8、折算压力 9、活塞式水驱油 10、渗流速度 11、达西定律 12、汇点反映 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 14、导压系数 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 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 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

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 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 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 27、可压缩流体在弹性介质中油水两相的连续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 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 式。(本题15分) 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 是什么 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本题共10分) w o w c t o o w K K gSin x P V K f ?+?-??? += 01)(11μμαρμ 另外请考虑其它三种情况:(1)毛管力和重力都不考虑、(2)不考虑重力,只考虑毛管力、 (3)考虑重力,不考虑毛管力。 五、已知地层被直线供给边界(边界压力为pe )分割成为半无限大地层,边界附近一口生产井以定压pw 生产(如右图),井距边界距离为a ,地层厚度为h ,渗透率为K ,孔隙度为φ,流体粘度为μ,生产井井底半径为rw ,综合弹性压缩系数为C t ,请建立此情况下地层不稳定渗流 的数学模型(或者稳定渗流时的数学模型),并求地层压力分布、或者生产井的产量表达式。 (备注:这一类型的题目一般要注意告诉的是什么条件,稳定渗流或者不稳定渗流,生产井定压还是定产) 断 层 题三图 e P

流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7-1油在水平圆管内做定常层流运动,已知 d =75 (mm ),Q=7( litres/s ),P =800 (kg/m 3 ),壁面上T o =48 ( N/m 2 ),求油的粘性系数 V 。 答:根据圆管内定常层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可得出 即卩: U m d _ 8 皿m 7-2 Prandtl 混合长度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把湍流中流体微团的脉动与气体分子的运动相比拟。 7-3无限大倾斜平板上有厚度为 h 的一层粘性流体,在重力g 的作用下做定常层流运动,自 由液面上的压力为大气压 Pa ,且剪切应力为 0,流体密度为P ,运动粘性系数为V ,平板 倾斜角为 日。试求垂直于x 轴的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 答:首先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二维定常N-S 方程为: c u 丄 c u , 1 c p U ——+v ——=f e x c y d v 丄点V 上 u ——+V ——=f y cy 甘勺 易知 u =u(y ),p = p(y ), V = 0,f^ gsin 日,fy = —g cos9 ; 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 其中:A 是阻力系数,并且 、64 人-—; Re U ;是平均速度,u m 3 7x10 2 =1.585( m/s )。 1 .2 0.25x3.14x0.075 一兀d 由于阻力系数Z ,因此 64 64 Pu ; 8Pu m 所以油的粘性系数为 48X0.075 8X800X1.585 = 3.55X10^( 2 (m /S )。 (-2 -2 、 c u + C u -2 - 2 W 对于如图所示的流动, r 2 列丿

两端同时积分,得到: 竺 --Zgsiney +G c y V 由于当y=h 时,— =0,即—=0,代入上式有: 列 列 1 G = — g si n 日h V 因此: 邑 JgsiMh-lgsiney by V V 即x 方向速度u 和压力p 仅是y 的函数,y 方向速度分量v = 0。 因此上式可改写为: du u ——=f x +v ,—2 次 I 冰 c 2 u 1

工程流体力学试卷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考试试卷 一. 解答下列概念或问题 (15分) 1. 恒定流动 2. 水力粗糙管 3. 压强的表示方法 4. 两流动力学相似条件 5. 减弱水击强度的措施 二. 填空 (10分) 1.流体粘度的表示方法有( )粘度、( )粘度和( )粘度。 2.断面平均流速表达式V =( );时均流速表达式υ=( )。 3.一两维流动y 方向的速度为),,(y x t f y =υ,在欧拉法中y 方向的加速度为y a =( )。 4.动量修正因数(系数)的定义式0α=( )。 5.雷诺数e R =( ),其物理意义为( )。 三. 试推求直角坐标系下流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 (15分) 四. 已知平面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流速为y x x x 422-+=υ, y xy y 22--=υ (20分) 1. 检查流动是否连续; 2. 检查流动是否有旋;

3.求流场驻点位置; 4.求流函数。 五.水射流以20s m/的速度从直径mm d100 =的喷口射出,冲击一对称叶片,叶片角度 θ,求:(20分) 45 = 1.当叶片不动时射流对叶片的冲击力; 2.当叶片以12s m/的速度后退而喷口固定不动时,射流对叶片的冲击力。 第(五)题图

六. 求如图所示管路系统中的输水流量V q ,已知H =24, m l l l l 1004321====, mm d d d 100421===, mm d 2003=, 025.0421===λλλ,02.03=λ,30=阀ξ。(20分) 第(六)题图 参考答案 一.1.流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2.粘性底层小于壁面的绝对粗糙度(?<δ); 3.绝对压强、计示压强(相对压强、表压强)、真空度; 4.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5.a)在水击发生处安放蓄能器;b)原管中速度0V 设计的尽量小些;c)缓慢关闭;d)采用弹性管。 二.1.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第2 页 共2 页

流体力学典型例题及答案

1.若流体的密度仅随( )变化而变化,则该流体称为正压性流体。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压强 2.亚声速流动,是指马赫数( )时的流动。 A.等于1 B.等于临界马赫数 C.大于1 D.小于1 3.气体温度增加,气体粘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增加或减小 4.混合气体的密度可按各种气体( )的百分数来计算。 A.总体积 B.总质量 C.总比容 D.总压强 7.流体流动时,流场各空间点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仅随空间位置而变,这种流动称为( ) A.定常流 B.非定常流 C.非均匀流 D.均匀流 8.流体在流动时,根据流体微团( )来判断流动是有旋流动还是无旋流动。 A.运动轨迹是水平的 B.运动轨迹是曲线 C.运动轨迹是直线 D.是否绕自身轴旋转 9.在同一瞬时,流线上各个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线( ) A.重合 B.相交 C.相切 D.平行 10.图示三个油动机的油缸的内径D相等,油压P也相等,而三缸所配的活塞结构不同,三个油动机的出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活塞重量)( ) A.F 1=F2=F3 B.F1>F2>F3 C.F1F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定常或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B.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C.理想不可压均质重力流体作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D.理想可压缩重力流体作非定常流动时,沿流线总机械能守恒 13.在缓变流的同一有效截面中,流体的压强分布满足( ) A.p gρ +Z=C B.p=C C. p gρ + v g C 2 2 = D. p gρ +Z+ v g C 2 2 = 14.当圆管中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动能修正系数α等于( )

流体力学试题答案(待审定)

流体力学表面张力: 1.连续性原理只适用于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错)连续性方程即是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流体.可压和不可压的稳定流管,定常非定常等流动都适用. 2.“巷小风大”生动地体现了流体的可压缩性。(质量守恒)(错) 3.流体做定常流动时,各点流速可以不同;…………………………..(对)同一地点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4.黏滞力总是阻碍流体质量元的运动。………………………………..(对) 运动快的流层给运动慢的流层以加速力,运动慢的物体给运动快物体以黏滞力。 5.黏滞性流体不可做定常流动;…………………………………….….(错)点的确定 6.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于张力线并且和液面垂直(相切)。(错) 7.多个小水滴汇合成一个大水滴时要释放能量。(对)8.表面张力存在,使得液体表面积和表面能都不断减小,直至最小;(对) 9.肥皂泡的半径增加时,其内外压强差也随之增加。………………..(错) 10. 毛细现象是由于液体润湿(不润湿)固体引起的。(对) 11.同一流线上各点流速大小相同。(错) 液体表面积越大,其表面张力系数越小。(错)13.大水滴变成小水滴,水的总能量增大。(对)

14.降低水温和加入洗涤剂都可以减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 错 ) 15.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通过同一横截面的流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对 ) 1.黏滞性流体在圆水平管中做层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管道中各处的流速相等; B.流层之间的摩擦力与速度梯度dy dv 成反(正)比; C.流量与管道直径的立方(四次方)成正比;D.管道轴心的流速大于管壁处的流速; 2. 内直径为3cm 的水管里的水在压强4?105Pa 作用下以1m/s 的流速流入10m 高的楼房室内的内直径为1cm 的水管. 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 2, 水的密度为 103kg/m 3. 设水为理想流体, 则室内水管内水的流速和压强分别为 ( C ) A. 3m/s, 2.96?105Pa B. 3m/s, 3.04?105Pa C. 9m/s, 2.6?105Pa D. 9m/s, 3.4?105P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生活中倒水时,水流越来越细是伯努利方程的体现 B.定常流动是理想流体所特有的,黏性流体不能做定常流动 C.管径越小,毛细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越高(可能下降)变化高度 D.钢针能够浮在水面上是由于钢针质量小,受到的浮力小于(等于)重力。表面张力 4.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大(小) B.水中加入活性剂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减小,易于流动)

渗流力学复习题

油气渗流力学复习资料(成教高起专) 一、名词解释 1. 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多孔介质:含有大量任意分布的彼此连通且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孔隙的固体介质。 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 3. 连续流体:把流体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中包含着很多分子的集合体,质点中流体的性质与周围质点中的流体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4. 连续多孔介质:把多孔介质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单元,该体积单元的介质性质与周围体积单元中的介质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5. 连续介质场:理想的连续多孔介质及其所包含的连续流体的整体系统。 6.“点源”:向四周发散流线的点。“点汇”:汇集流线的点。 7. 汇源反映法:对于直线供给边缘以镜像等产量“异号像井”的作用来代替直线供给边缘的作用的解题方法。 8. 汇点反映法:以等产量,对称“同号镜像井”的作用代替封闭断层作用的解题方法。 9. 拟稳定流:油井以定产量生产,当压力波传播到封闭边缘以后,供给边缘压力下降速度与井底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下降速度相等,且为一常数的一种流动状态。 10. 活塞式水驱油:就是假定水驱油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油水分界面,前油后水,中间不存在油水过渡(或混相)区油水分界面像活塞端面一样向前移动。 11. 非活塞式水驱油:实际水驱油过程,不存在明显的油水分界面,而是一个“两相区”;同时水区有残余油,油区有束缚水。 12. 溶解气驱:当井底压力或平均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流入井主要是依靠地下油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性作用的一种开采方式。 13. 原始溶解油气比(Rsi):单位体积(重量)的地面标准状态下的原油在原始地层压力下,所溶解的天然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14. 生产油气比(R):油井生产时,在地面标准状态下,每采出1吨(m3)原油时,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 15.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16.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方向(主流线)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17. 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18.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19. 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20. 稳定试井:通过人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的方法。 21. 折算压力:假想油藏为静止状态,油藏内任意一点的实测压力与该点相对于选定海拔平面的液柱压力之和。 22. 质量守恒定律:在地层中任取一微小的单元体,在单元体内若没有源和汇存在,则包含在微元体封闭表面内的液体质量变化应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的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

流体力学试卷2.

流体力学试卷二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1.一、选择题: 1.液体的粘性主要来自于液体_______。 A.分子的热运动 B.分子间内聚力 C.易变形性 D.抗拒变形的能力 2.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度。 A.减小 B. 增大 C.不变 D.无规律 3.流体的压缩性不能用_____直接描述。 A.体积压缩系数 B.弹性模量 C.声速 D.密度。 4.按定义,牛顿粘性定律 A.只适用于牛顿流体。 B.只适用于部分牛顿流体。 C.也适用于非牛顿流体。 D.适用于所有流体。 5.流线与流线,在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 A.能相交,也能相切。 B.仅能相交,但不能相切。 C仅能相切,但不能相交。 D.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6.单位时间内,控制体内由于密度变化引起的质量增量等于从控制面。 A.流入的质量 B.流出的质量 C.流入与流出质量之和 D.流入与流出质量之差 7.运用沿总流的伯努利方程时所选取的两个断面。 A. 可以是任何断面 B. 必须是均流断面 C. 之间可以有急变流 D. 之间必须是缓变流 8.沿总流的伯努利方程中的速度V是指速度 A. A.有效截面上任意点 B.有效截面平均 C.有效截面形心处 D.有效 截面上最大。 9.在安排水池中的船舶阻力试验时,首先考虑要满足的相似准则是________。 A.雷诺数Re B.弗鲁德数Fr C.斯特罗哈数St D.欧拉数Eu 10.弗鲁德数Fr代表的是之比。 A.惯性力与压力 B.惯性力与重力 C.惯性力与表面张力 D.惯性力与粘性力

渗流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规律 【1-1】一圆柱岩样6cm D =,10cm L =,22m K μ=,0.2φ=,油样沿轴向流过岩样,04mPa s μ=?,密度为800kg/m 3,入口端压力为0.3MPa e p =,出口端压力为0.2MPa w p =。 求:(1) 每分钟渗过的液量? (2) 求雷诺数e R 。 (3) 求粘度162mPa s w μ=?、密度3=1000kg/m ρ的水通过岩样是的雷诺数(其余条件不变)。 【解】(1) 由达西定律知 22126 33(610)210(0.30.2)106084.82cm /min 44100.1 ?πμ---????-?==?=??=??AK p Q qt t L (2) 4284.82/60510m /s 6/4 π-===??q v A e 00.009R === (3) 356e 3/2101000 1.210 6.8100.2162 R ---???==?? 【1-2】设液体通过直径10cm D =,长30cm L =的砂管,已知0.2φ=,00.65mPa s μ=?,0.7MPa p ?=,0.3wc S =,200.2m μ=K ,求产量Q 、渗流速度v 和真实渗流速度t v 。 【解】由达西定律知 产 量 212663330.10.2100.7105.610m /s 5.6c m /s 40.65100.3?πμ---????==?=?=??AK p Q L 渗流速度 126430.2100.7107.1910m /s 0.65100.3 K p v L ?μ---???===??? 真实渗流速度 43t 7.1910= 3.6010m /s 0.2φ--?==?v v 【1-3】砂层500m L =,宽100m B =,厚4m h =,20.3m μ=K ,孔隙度0.32φ=,0 3.2mPa s μ=?,315m /d Q =,0.17wc S =,求: (1)压差p ?,渗流速度V 和真实渗流速度t V 。 (2)若330m /d Q =,则p ?、v 和t v 又为多少? (3)两种情况原油经过砂层所需的时间1T 和2T 等于多少?

流体力学试题及答案

流体力学复习题 -----2013制 一、填空题 1、1mmH2O=9.807Pa 2、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3、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是指连续介质、无粘性和不可压缩性。 4、雷诺数是反映流体流动状态的准数,它反映了流体流动时粘性力与惯性力的对比关系。 5、流量Q1和Q2,阻抗为S1和S2的两管路并联,则并 联 后总管路的流量Q为Q=Q1+Q2,总阻抗S为。串联后总管路的流量Q为Q=Q1=Q2,总阻抗S为S1+S2。 6、流体紊流运动的特征是脉动现行,处理方法是时均法。 7、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动阻力包括沿程阻力 和局部阻力。 8、流体微团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平移运动、旋转流动和变形运动。 9、马赫数气体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无因次数,他反映了 惯性力与弹性力的相对比值。

11、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 z + p + u + + + 10、稳定流动的流线与迹线 重合 。 r 2 g 2 = 常数中,其中 z + p r 称为 测压管 水头。 12、一切平面流动的流场,无论是有旋流动或是无旋流动 都存在 流线 ,因而一切平面流动都存在 流函数 , 但是,只有无旋流动才存在 势函数。 13、雷诺数之所以能判别 流态 ,是因为它反映了 惯性力 和 粘性力 的对比关系。 14、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有 粘滞性 、 惯性 、 重力 性 、 表面张力性 和 压缩膨胀性 。 15、毕托管是广泛应用于测量 气体和 水流一种仪器。 16、流体的力学模型按粘性是否作用分为 理想气体 和 粘性气体 。作用与液上的力包括 质量力, 表面力。 17、力学相似的三个方面包括 几何相似 、 运动 相似 与 动力相似 。 18、流体的力学模型是 连续介质 模型。 19、理想气体伯努力方程 p (z 1 - z 2)(γ α - γ g ) ρu 2 2 中, p (z 1 - z 2) (γ α - γ g ) 称 势压 , p + ρu 2 2 全压 ,

流体力学 课后答案

流体力学课后答案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的真空区域。 答:以当时,第2次B点量测数据(表1.1)为例,此时,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3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2)同理,过箱顶小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为的一段水注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均为。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 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和,由式,从而求得。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答: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重;为测压管的内径;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或,。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于是有 一般说来,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相互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 一等压面? 答: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 (1)重力液体; (2)静止; (3)连通; (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 (5)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答:关闭各通气阀,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复习过程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有四口油井测压资料间表1。 表 题1的压力梯度数据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0.8,原始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 ,试分析在哪个井附近形成低压区。 解: 将4口井的压力折算成折算压力进行比较 111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940)=9.08MPa 222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70)=9.48MPa 333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50)=9.58MPa 444m m zm H g p p ?+=ρ =9.0×106+0.8×103×9.8×(950-880)=9.45MPa 由数值上可以看出在第一口井处容易形成低压区。 2.某油田有一口位于含油区的探井,实测油层中部的原始地层压力为8.822×106Pa ,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 。位于含水区有一口探井,实测地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47×106 Pa ,地层中部海拔-1300m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85,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求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 解:由于未开采之前,油层中的油没有流动,所以两口探井的折算压力应相等,设h 为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则: ()10008.91085.010822.8361111-???+?=?+=h H g p p m m zm ρ

()13008.91011047.11362222-???+?=?+=h H g p p m m zm ρ 由21zm zm p p =可得:=h -1198.64m 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为-1198.64 m 3.某油田在开发初期钻了五口探井,实测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资料见表2。 后来又钻了一口井,已知其油层中部海拔为-980m ,试根据已有资料推算此井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 解: 由表格中数据绘得海拔与油层中部的压力曲线,从图上查得当海拔为-980m 时,此井的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8.6m 。 -1120 -1100-1080-1060-1040-1020-1000-980-960-940-920-900-880-860-840-820-800△p (MPa ) h(m) 7.某实验室做测定岩芯渗透率实验。已知圆柱形岩芯半径为1cm ,长度为

流体力学试题(含答案)

流体力学试题(含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流体力学试题 课程代码:022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若流体的密度仅随( )变化而变化,则该流体称为正压性流体。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压强 2.亚声速流动,是指马赫数( )时的流动。 A.等于1 B.等于临界马赫数 C.大于1 D.小于1 3.气体温度增加,气体粘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增加或减小 4.混合气体的密度可按各种气体( )的百分数来计算。 A.总体积 B.总质量 C.总比容 D.总压强

5.某单位购买了一台提升汽车的油压升降机(如图一所示),原设计操纵方法是:从B管进高压油,A管排油时平台上升(图一的左图);从A管进高压油,B管排油时平台下降。在安装现场工人不了解原设计意图,将A、B两管联在一起成为C管(图一的右图)。请你判断单靠一个C管通入高压油或排油,能操纵油压机升降吗?你的判断:( ) A.可以 B.不能动作 C.能升不能降 D.能降不能升 6.在一个储水箱的侧面上、下安装有两只水银U形管测压计(如图二),当箱顶部压强p0=1个大气压时,两测压计水银柱高之差△h=h1-h2=760mm(Hg),如果顶部再压入一部分空气,使p0=2个大气压时。则△h应为( ) A.△h=-760mm(Hg) B.△h=0mm(Hg) C.△h=760mm(Hg) D.△h=1520mm(Hg)

7.流体流动时,流场各空间点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仅随空间位置而变,这种流动称为( ) A.定常流 B.非定常流 C.非均匀流 D.均匀流 8.流体在流动时,根据流体微团( )来判断流动是有旋流动还是无旋流动。 A.运动轨迹是水平的 B.运动轨迹是曲线 C.运动轨迹是直线 D.是否绕自身轴旋转 9.在同一瞬时,流线上各个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线( ) A.重合 B.相交 C.相切 D.平行 10.图示三个油动机的油缸的内径D相等,油压P也相等,而三缸所配的活塞结构不同,三个油动机的出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活塞重量)( ) A.F1=F2=F3 B.F1>F2>F3 C.F1F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