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写法
- 格式:pptx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42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及表示方法。
2.能正确快速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3.掌握6-10的读法。
4.能灵活掌握6-10之间数的增加、减少运算。
5.能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示范操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提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3.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1.6-10的数字形式及表示方法的认识。
2.6-10之间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的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教材。
2.学具:数字卡片、算珠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4.其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带领学生一起读写这些数字。
3.解释6-10之间的增加、减少运算规律。
三、示范操练(20分钟)1.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练习。
2.学生之间互相示范及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四、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小组任务:通过生活实例,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6-10之间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决过程。
五、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任务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分享不同思路,展开课堂讨论。
六、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作业:巩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读写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法计算。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多思考和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扎实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1—5的认识和写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信息窗1,第3—5页第1、2个红点及自主练习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数感。
3.初步培养观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写1—5各数。
教具、学具:1—5的数字卡片,坦克等图片,点子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你能数数自己的小组有多少人吗?你有几个好朋友呢?他们都是谁?让学生尽情的说,注意适当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完整性。
同学们真了不起,会数数了。
现在我们就一起到校园的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同学们在做什么?(指导学生有序进行观察,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叙述。
)学生可能会说玩坦克、汽车、机器人、火箭、飞机。
请学生看图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示范“飞机有几架?”并加以解释用一句话来表示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就叫提出数学问题。
你会像老师这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板书:飞机有几架?数学问题)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火箭有几枚?坦克有几辆?小汽车有几辆?……2.当学生提问的问题过难的时候(例如: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小飞机比小汽车多多少?……),要及时肯定并鼓励,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数学问题,留到以后学习。
(1)刚才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飞机有几架?”谁来告诉我?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5架”时,可以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数一数),并组织学生数一数有几架飞机,注意要有顺序的数数。
(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学生共同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注意回答问题语言的完整性和有序的数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5的认识第2课时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认识,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数字1-5。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2. 数字1-5的书写3. 数字1-5的朗读4. 数字1-5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5的认识、书写和朗读。
2. 教学难点:数字1-5的书写和朗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发现数字的规律。
2.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数字,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交流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5,引出课题。
2. 学习数字1-5(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学习数字1-5。
(2)学生动手书写数字1-5,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数字1-5的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字1-5进行描述。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数字1-5。
(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数字1-5,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字1-5的认识、书写和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
认识并练习三位数的写法在我们日常的数字运算和表达中,三位数的写法是非常常见的。
正确地认识并练习三位数的写法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三位数的写法规范,并提供一些练习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位数。
一、三位数的写法规范在中文书写中,三位数的写法有着一定的规范。
下面是三位数写法的主要规则:1. 百位数:- 百位数为0时,不写百位数。
例如:107写作一百零七,803写作八百零三。
- 百位数不为0时,需要写百位数。
例如:276写作二百七十六,532写作五百三十二。
2. 十位数:- 十位数为0时,不写十位数和“零”。
例如:102写作一百零二,904写作九百零四。
- 十位数不为0时,需要写十位数。
例如:253写作二百五十三,836写作八百三十六。
3. 个位数:- 个位数为0时,一般不写个位数。
例如:120写作一百二十,400写作四百。
- 个位数不为0时,需要写个位数。
例如:361写作三百六十一,548写作五百四十八。
二、认识三位数的读法正确地认识和读写三位数是我们学习数学和进行数字运算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位数的读法示例:1. 101:一百零一2. 202:二百零二3. 345:三百四十五4. 489:四百八十九5. 567:五百六十七6. 678:六百七十八7. 706:七百零六8. 842:八百四十二9. 997:九百九十七通过大量练习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读写三位数,提高我们对数字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练习三位数的写法为了提高对三位数写法的熟练程度,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练习。
1. 练习基础写法:请将以下数字写成三位数的写法:249、510、703、831、924。
答案:249写作二百四十九,510写作五百十,703写作七百零三,831写作八百三十一,924写作九百二十四。
2. 练习应用写法:请将以下句子转换为三位数的写法:七百九十五本书、六百二十元、三百八十七个学生、八百零五颗树。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包括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读法和写法规则,并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价格标签、门牌号等),引出万以内数的概念。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是如何读和写的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数的读法规则,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并注意零的读法。
2.讲解数的写法规则,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注意零的占位。
3.通过实例演示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
三、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进行读法和写法的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的读法和写法规则。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提高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力。
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个包含万以内数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记录下其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理解。
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学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态度,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并理解其规则。
幼儿园数字0的认识与写法幼儿园数字0的认识与写法数字是人类重要的心智工具,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是早期数学发展的基础。
在幼儿园学习数字0的认识和写法,无论是认知发展还是书写技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幼儿园数字0的认识和写法。
一、数字0的认识认识数字0是指幼儿能够正确理解数字0代表“空集合”或“没有东西”的概念。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0,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视觉认知:通过观察和感知正确的物体数量,引导幼儿发现“没有东西”的状态。
可以使用物品加减法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加0”和“减0”的概念。
2. 比较认知:让幼儿将有物品和无物品的情况进行对比,理解有物品时表示具体数量,无物品时表示空集合。
例如,可以用两个盒子进行对比,一个盒子里有物品,一个盒子里没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
3. 数字游戏: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和认知。
可以利用卡片、积木等背景材料,让幼儿参与数字游戏,帮助他们建立数字0的意义和概念。
4. 数字歌谣:利用简单的数字歌谣,例如“1个0,就是没有”,激发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字0。
二、数字0的写法正确书写数字0是幼儿学习数字认知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数字0的正确写法和写字技巧:1. 初步技巧:- 与字母“O”区分开来:数字0的写法与字母“O”非常相似,所以教育幼儿园的学生时要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区分两者。
数字0一般书写时是没有衬线的,而字母“O”一般会有衬线。
- 圆形写法:数字0的写法是一个闭合的圆形,可以从上方开始,顺着圆形路径一直到原点。
确保幼儿掌握数字0的圆形特点,并进行多次练习。
2. 纸上练习:在纸上进行数字0的写字练习,使用铅笔,并注意以下几点:- 从上向下进行书写,以保持数字的统一性和流畅性。
- 保持正确的笔画顺序,即顺着圆形路径一直到原点。
- 控制书写速度,让幼儿慢慢领会数字0的书写规律和技巧。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范文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2、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
第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来点掌声好吗?下面张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今天教室里来了多少位听课的老师吗?我们转过头,按顺序从左边开始一起数一数,好不好?2、看来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板书、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