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计算机模拟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模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实验中的优势和应用案例,以及对物理实验的推动作用。
一、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实验中的优势1.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传统的物理实验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
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所需的成本和时间,避免了大量的实验器材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同时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
2.提供更加安全的实验环境:某些物理实验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高温、高压等。
而计算机模拟可以避免这些潜在的危险,提供更加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不会面临真实实验中的危险。
3.探索更多实验可能性:物理实验中,特定的条件可能具有一定的限制。
而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和条件,探索更多的实验可能性。
实验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变化,进行多次模拟,以获得更全面的结果。
二、计算机模拟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案例1.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粒子运动来研究材料性质和反应机理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分子的运动过程,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变化等。
这种方法在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粒子物理模拟: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粒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粒子物理实验中,一些实验条件可能难以达到,或者无法直接观测到粒子的行为。
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模拟粒子的产生、碰撞等过程,推测出实验结果,并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粒子的行为。
3.流体力学模拟: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传统的流体实验中,一些参数难以控制或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流体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过程,预测流体的流动情况,研究流体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三、计算机模拟对物理实验的推动作用1.理论验证: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物理学家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计算机模拟实验报告
(本科)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姓名:
计算机学院
学院:
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XX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类型:分析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真实网络环境协议分析
学生姓名:专业:学号:
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熟悉常见网络协议的内部通信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安装网络包捕获软件,观察网络中的数据包。
三、主要仪器设备
联网的PC机、Ethereal软件。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安装网络包捕获软件Ethereal
●配置网络包捕获软件,捕获所有机器的数据包
●观察捕获到的数据包,并对照解析结果和原始数据包
●配置网络包捕获软件,只捕获特定IP或特定类型的包
●跟踪一次HTTP会话数据包
●跟踪一次FTP会话的数据包
●跟踪一次SMTP会话的数据包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结合屏幕截图,描述数据链路层数据包首部,描述IP数据包首部,描述TCP数据包首部)
(结合屏幕截图,描述为完成指定捕获任务而输入的捕获条件,以及捕获到的数据包列表、单个典型数据包的解析结果,以及对每个会话的跟踪记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合捕获数据及Ethereal解析结果,针对每个协议(HTTP、FTP、SMTP),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如数据包的构成、交互方式(请求和响应)、数据编码格式等)
七、讨论、心得
(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学会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探索科学原理或者解决科学问题。
然而,传统的实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科学家们逐渐引入了计算机模拟技术。
计算机模拟是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借助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模拟和仿真实验过程。
与传统实验相比,计算机模拟具有多样性、便捷性和可控性的优势。
在真实实验前,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进行预先的试验,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的物理机理,并减少实验重复性的工作。
同时,计算机模拟还可以在更大的尺度上进行实验,以观察和研究那些在实际实验中难以观测到的现象。
在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科学实验时,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实验对象、条件和规律的数学描述。
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编程语言将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计算的形式。
常用的编程语言如MATLAB、Python等都可以用于科学计算和模拟实验。
建立数学模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实验了。
计算机模拟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出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计算机模拟可以分为离散事件模拟和连续事件模拟。
离散事件模拟主要用于描述和模拟个体之间的时序关系,例如交通流模拟、物流模拟等;而连续事件模拟则适用于描述和模拟物理过程或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例如流体力学模拟、电磁场模拟等。
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复杂的实验场景,模拟出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
此外,计算机模拟还可以进行参数优化,通过改变不同参数的数值,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以求得最佳实验方案。
然而,计算机模拟也有其局限性。
虽然计算机模拟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模拟结果,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真实实验。
在实验结果验证和科学推理方面,计算机模拟仍需要与实际实验相结合,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计算机仿真与模拟实验计算机仿真与模拟实验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的方法。
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进行处理,模拟出真实世界中的实验过程,从而达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计算机仿真的概念计算机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真实世界中的系统或过程进行模拟和再现的过程。
它通过对系统的行为、性能和特点进行建模和模拟,以预测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行情况,或者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特点1.虚拟性:计算机模拟实验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不需要真实的实验设备和资源,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真实实验的整个过程。
2.可重复性: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重复进行多次,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3.灵活性: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方便地对实验条件和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模拟出不同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4.经济性: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节省实验设备和资源的使用,降低实验成本。
5.安全性: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进行,避免了真实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险。
三、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应用领域1.自然科学:计算机模拟实验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2.工程技术:计算机模拟实验在机械、电子、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和性能测试。
3.社会科学:计算机模拟实验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模拟出社会系统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4.医学与生物学: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用于模拟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用于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研究。
5.环境科学: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用于模拟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研究。
四、计算机仿真与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技术1.建模方法:计算机仿真与模拟实验首先需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描述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2.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仿真与模拟实验需要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运行结果。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仿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系统行为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算法和技术,模拟和分析系统的运行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概念、目的、方法和应用。
一、概念与目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际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以研究系统的行为、性能和优化方法的一种实验方法。
其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实验,提供对实际系统的理解和预测,以便进行决策和改进。
二、方法与技术1. 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实验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即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表达式或算法。
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行为和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收集实际系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便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实验。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校正等步骤。
3. 编程与算法设计: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仿真程序,并设计相应的算法。
这需要熟悉计算机编程和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参数设置与验证: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仿真实验的参数,并进行验证。
这需要对实际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保仿真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仿真运行与结果分析:运行仿真程序,观察和分析仿真结果。
这包括对系统行为、性能和优化方法的分析,以及对仿真结果的可视化和统计。
三、应用与案例计算机仿真实验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1. 交通仿真:通过模拟城市交通流量和交通信号灯的运行,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2. 生物仿真:通过模拟生物系统的行为和进化过程,研究生物多样性、环境适应性和生物进化机制。
3. 金融仿真: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交易行为,预测市场趋势和风险,辅助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4. 工程仿真:通过模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优化工程结构和工艺参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5. 医学仿真: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辅助医学研究和临床决策。
实验六计算机模拟地下水流动演示
一.实验目的
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地下水流动特征的演示,了解并熟悉地形盆地及流动系统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1.模拟一个简单地形盆地地下水流动、河间地块地下水流动以及复杂地形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
2.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提问,独立设计一个流动模式进行模拟演示
三.实验中发生的问题:每个模型只画一个图
1.第一个模型演示效果很好
但是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1)在加入透镜体,构成非均质介质的时候,不能理解K有x,y两个方向,因为模拟的是各向同性的,很多同学改的时候都只改了x方向,两个方向没有同时改;此外,如果渗透性变的话,那么相应的有效孔隙度也要发生变化,很多同学没注意到
2.第二个模型
(1)在操作2 中,键入名字,只在第一行最后面修改,然后按F1(必须按),下一行处不需修改,自动变成第二个模型的文件名。
集中讲了几次,还有很多同学问,因此在上课之前,老师应该集中跟大家讲一些这个问题。
(2)此模型,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抬高了一侧河水位后,其它节点上的数据都没有改,以至于画出的流网不正确,跟实验四所的结果不一样,这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当河水位抬高一侧后,分水岭的位置发生移动,那末在模型中,最高点的水位就不在中间了,应该向河水位高的地方偏移,且最高点水位也应该相应的有所增加,那么其它各点的地下水位的数据应该跟着变化。
3.流线、等势线根数太多,画的太慢,有些同学画不完
学生没有认真读懂文件每一页的英文所代表的意思,流线的条数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等势线不必画的太密,通过改变其等势线间隔使得等势线变疏。
这样可节省时间。
一、实验目的本次模拟实训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应用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实验模拟了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登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2)完成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3)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4)进行系统设置和优化。
2. 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浏览器:Chrome;(3)实验软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模拟)。
3. 实验步骤(1)登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1)打开浏览器,输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地址;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3)进入系统主界面。
(2)信息录入1)在主界面左侧导航栏选择“信息录入”模块;2)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部门、职位等;3)点击“保存”按钮,完成信息录入。
(3)信息查询1)在主界面左侧导航栏选择“信息查询”模块;2)根据需要输入查询条件,如姓名、部门等;3)点击“查询”按钮,查看查询结果。
(4)信息修改1)在查询结果中找到需要修改的信息;2)点击“修改”按钮,进入修改页面;3)修改相关信息,点击“保存”按钮。
(5)信息删除1)在查询结果中找到需要删除的信息;2)点击“删除”按钮,确认删除。
(6)数据统计和分析1)在主界面左侧导航栏选择“数据统计”模块;2)根据需要选择统计指标,如部门人数、职位分布等;3)查看统计结果。
(7)系统设置和优化1)在主界面左侧导航栏选择“系统设置”模块;2)根据需要调整系统参数,如用户权限、界面风格等;3)优化系统性能。
4.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模拟实训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熟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2)提高了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能力;(3)学会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4)了解了系统设置和优化方法。
实验六计算机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滤的种类,画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图2.熟悉容量瓶与移液管的使用3.了解简单回流;二、预习内容1.计算机使用三、实验内容分液漏斗的使用1. 分液漏斗的使用步骤a.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
b.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c.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
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
d.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医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分液漏斗不能加热。
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e.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以防磨砂处粘连。
2.判断四\实验化学基本操作----基本操作二1.介绍过滤的种类,画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图过滤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滤除溶液中的不溶物得到溶液,二是去除溶剂(或溶液)得到结晶。
常用过滤方法有3种:①常压过滤:用内衬滤纸的锥形玻璃漏斗过滤,滤液靠自身的重力透过滤纸流下,实现分离。
②减压过滤(抽气过滤):用安装在抽滤瓶上铺有滤纸的布氏漏斗或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吸滤瓶支管与抽气装置连接,过滤在减低的压力下进行,滤液在内外压差作用下透过滤纸或砂芯流下,实现分离。
③加热过滤:用插有一个玻璃漏斗的铜制热水漏斗过滤。
热水漏斗内外壁间的空腔可以盛水,加热使漏斗保温,使过滤在热水保温下进行。
2.减压过滤原理减压过滤(简称“抽滤”)减压过滤可缩短过滤时间,并可把沉淀抽得比较干燥,利用水泵中急速的水流不断将空气带走,从而使吸滤瓶内的压力减小,在布氏漏斗内的液面与吸滤瓶之间造成一个压力差,提高了过滤的速度。
在连接水泵的橡皮管和吸滤瓶之间按装一个安全瓶,用以防止因关闭水阀或水泵后流速的改变引起自来水倒吸,进入吸滤瓶将滤液沾污并冲稀。
3.完成下列各题减压过滤使用的漏斗是布氏漏斗在停止抽滤时,先旋开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复常压,然后关闭抽气泵。
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特定的物理或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深入理解其内在机制,并预测其行为和结果。
二、实验原理计算机数值模拟是基于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来求解问题的一种手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利用了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和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有限元方法将求解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通过对每个单元的分析和组合,得到整个区域的近似解。
而有限差分方法则是通过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将其转化为差分方程,然后进行求解。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问题描述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热传导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考虑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其长、宽、高分别为 L、W、H,初始温度为 T0 。
金属块的一侧保持恒温 T1 ,其余侧面绝热。
我们需要求解在一定时间内金属块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二)数学模型根据热传导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可以建立如下的偏微分方程:∂T/∂t = k(∂²T/∂x² +∂²T/∂y² +∂²T/∂z²)其中,T 为温度,t 为时间,k 为热传导系数。
(三)数值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上述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
在空间上,将金属块划分为均匀的网格,网格间距为Δx、Δy、Δz 。
在时间上,采用显式或隐式的时间积分方法。
(四)编程实现使用 Python 语言编写数值模拟程序。
定义网格参数、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热传导系数等参数。
通过循环计算每个网格点在不同时间步的温度值。
(五)结果分析运行程序后,得到不同时间点金属块内部的温度分布数据。
通过绘制温度云图和温度曲线,直观地展示温度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温度分布云图在不同时间点,金属块内部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梯度。
靠近恒温侧面的温度逐渐升高,而远离恒温侧面的温度变化相对较慢。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1)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Switch>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S3026>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双击小电脑B: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root]#ifconfig 2 netmask点击A电脑做测试:2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Quidway>system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sysname S3026[S3026]super password 111[S3026]quit<S3026>sys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hostname S3026super password 111#radius scheme systemserver-type huawei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domain systemradius-scheme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vlan 1ip addressip route-static (default gateway) #interface Aux0/0#interface Ethernet0/1##interface Ethernet0/2##interface Ethernet0/3##interface Ethernet0/4 ##interface Ethernet0/5 ##interface Ethernet0/6 ##interface Ethernet0/7 ##interface Ethernet0/8 ##interface NULL0##user-interface aux 0 passworduser-interface vty 0 4passwordreturn[S3026]display vlan all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0/1, F0/2, F0/3, F0/4, F0/5, F0/6, F0/7, F0/81002 fddi-d Active1004 fnet-d ActiveVLAN Type SAID MTU-------- ------- -------------- --------1 enet 100001 15001002 fddi 101002 15001002 fnet 101003 1500[S3026]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PCA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own ifconfigroute add default gw <ip address>route del default gwrouteping <ip address>telnet <ip address>shutdown -h nowinit 0Red Hat Linux release 7.3 (Valhalla)PCB login: rootpassword: linux[root@PCB root]#4packets transmitted, 4 received, 0% loss, time 2000ms [root@PCA root]#试验二:基本VLAN设置添加2台交换机,4台计算机。
计算机模拟方法一.四人追逐实验模拟如图1,在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各有一个人。
设在初始时刻0t =时,四人同时出发匀速以v 沿顺时针走向下一个人。
如果他们始终对准下一个人为目标行进,最终结果会如何。
作出各自的运动轨迹。
解:该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实现。
这需要将时间离散化。
设时间间隔为t ∆,j 时刻表示时间.t j t =∆设第i 个人j 时刻的位置坐标为:(,),(1,2,3,4;1,2,3,)ij ij x y i j ==对前面3个人表达式为:,1,,1,..c o s (1,2,3;1,2,3, (1)..s i n i j i j i j i j x x v t x i j n y y v t x ++=+∆⎧⎪==-⎨=+∆⎪⎩ 其中cos x x x -=(1,2,3i =sin y y x -=(1,2,3i = 对第4个人表达式为:4,14,4,14,..c o s ..s i n j j j j x x v t x y y v t x ++=+∆⎧⎪⎨=+∆⎪⎩其中cos x xx -=sin y y x -=Matlab 实现程序run.m 如下: %模拟运动 n=240;x=zeros(4,n); y=zeros(4,n);dt=0.05; %时间间隔 v=10; %速度x(1,1)=100; y(1,1)=0; %第1个人初始坐标x(2,1)=0; y(2,1)=0; %第2个人初始坐标x(3,1)=0; y(3,1)=100; %第3个人初始坐标x(4,1)=100; y(4,1)=100; %第4个人初始坐标for j=1:n-1for i=1:3d=sqrt((x(i+1,j)-x(i,j))^2+(y(i+1,j)-y(i,j))^2);%第i个人和第i+1个人距离cosx=(x(i+1,j)-x(i,j))/d; %求cos值sinx=(y(i+1,j)-y(i,j))/d; %求sin值x(i,j+1)=x(i,j)+v*dt*cosx; %求新x坐标y(i,j+1)=y(i,j)+v*dt*sinx; %求新y坐标end %考虑第1,2,3人运动一步d=sqrt((x(1,j)-x(4,j))^2+(y(1,j)-y(4,j))^2);%第4个人和第1个人距离cosx=(x(1,j)-x(4,j))/d; %求cos值sinx=(y(1,j)-y(4,j))/d; %求sin值x(4,j+1)=x(4,j)+v*dt*cosx; %求第4点新x坐标y(4,j+1)=y(4,j)+v*dt*sinx; %求第4点新y坐标end%plot(x,y)for j=1:nplot(x(1,j),y(1,j),x(2,j),y(2,j),x(3,j),y(3,j),x(4,j),y(4,j)) %作点图hold on %保持每次作图,实现各次图行迭加end执行结果见图1图1 模拟结果图形二、电梯问题随机模拟设有r 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楼上共有n 层。
The monotonous and dull air suffocated my young heart and wrapped my flying wing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二模拟器boson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二模拟器boson的使用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2模拟器boson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boson界面,掌握boson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掌握模拟器bosonnetsim的基本用法,能亲自用“bosonnetworkDesigner”设计一个网络结构,并能够正确使用boson 软件进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1.在bosonDesigner设计一个网络结构,1个交换机和2个pc机2.在bosonnetsim配置,并检查拓扑结构。
可以在先阅读后面的boson软件介绍在做下面的实验四、实验步骤1、boson的使用通过boson的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深入地掌握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命令,利用它我们可以搭建出自己需要的网络。
1)添加设备启动bosonnetsim后,单击“File”菜单下的“newnetmap”,则bosonnetworkDesigner被启动,在其中绘制下面的拓扑图:交换机采用2950,pc采用pc->win982)绘制连线鼠标选中switch1,右键如图,将pc1接在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1端口上,选择好后,会出现连线设定图,选择pc1的ethernet0,将switch1的Fastethernet0/1和pc1的ethernet0连接起来。
同样的方法,pc2接在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2端口上。
3)保存拓扑结构拓扑图绘制好后,保存起来。
选择File->saveas?,将拓扑结构保存到指定目录(当前的实验文件夹),文件名*.top2、bosonnetsim的使用拓扑图绘制好后,必须把它装载到bosonnetsim中才能进行配置。
中学教学计算机模拟实验目的
中学教学计算机模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1.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软件、编写代码等,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掌握程度。
2. 加深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过程、网络通信等关键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模拟实验通常会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学生需要通过使用计算机工具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些模拟实验项目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中学教学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计算机模拟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实验环境的模拟和仿真,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在化学领域中,计算机模拟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优化实验设计、预测物质性质和反应过程,提高实验效率和成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模拟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1. 分子结构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精确地预测和模拟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构型、键角、键长等。
通过建立分子结构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理。
例如,对于一种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确定其立体构型、键能和化学反应路径,从而指导实验设计和优化。
此外,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分子的光谱性质,如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为实验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2. 反应动力学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通过构建适当的势能能面,可以对反应的各个步骤进行模拟,获得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峰值。
这些数据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优化催化剂和提高反应效率至关重要。
例如,在工业催化反应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优化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
3. 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新型材料并预测其性能。
通过计算材料的结构、晶格参数和能带结构,可以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等。
这对于开发新型材料、改善材料性能和优化材料制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筛选出具有高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材料,并指导实验人员进行材料合成和器件制备。
4. 液相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液体的性质和行为,如溶解度、扩散动力学和相互作用力。
通过对溶液的分子结构和运动进行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变过程。
这对于化学反应的溶液相行为和溶剂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新药研发领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具有较好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候选药物,为后续的实验和临床试验提供指导。
The monotonous and dull air suffocated my young heart and wrapped my flying wing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报告篇一:数值模拟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这几模型法二、实验目的掌握褶积模型基本理论、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由褶积模型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问题三、实验原理1、褶积原理地震勘探的震源往往是带宽很宽的脉冲,在地下传播、反射、绕射到测线,传播经过中高频衰减,能量被吸收。
吸收过程可以看成滤波的过程,滤波可以用褶积完成。
在滤波中,反射系数与震源强弱关联,吸收作用与子波关联。
最简单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可以看成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
通常,反射系数是脉冲,子波取雷克子波。
(1)雷克子波wave(t)=(1?2π2f2t2)e?2π(2)反射系数:1z=z反射界面rflct(z)=0z=others(3)褶积公式:数值模拟地震记录trace(t):trace(t)=rflct(t)*wave(t)2f2t2反射系数的参数由z变成了t,怎么实现?在简单水平层介质,分垂直和非垂直入射两种实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垂直入射:2)非垂直入射:2ht=2t=图一垂直入射图二非垂直入射2、褶积方法(1)离散化(数值化)计算机数值模拟要求首先必须针对连续信号离散化处理。
反射系数在空间模型中存在,不同深度反射系数不同,是深度的函数。
子波是在时间记录上一延续定时间的信号,是时间的概念。
在离散化时,通过深度采样完成反射系数的离散化,通过时间采样完成子波的离散化。
如果记录是Trace(t),则记录是时间的函数,以时间采样离散化。
时间采样间距以?t表示,深度采样间距以?z表示。
在做多道的数值模拟时,还有横向x的概念,横向采样间隔以?x表示。
离散化的实现:t=It×?t;x=Ix×?x;z=Iz×?z或:It=t/?t;Ix=x/?x;Iz=z/?z(2)离散序列的褶积traceIt=∞Itao=?∞rflct(Itao)×wave(It?Itao)四、实验内容1、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2、非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3、点绕射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五、方法路线根据褶积模型的实验原理编写c++程序,完成对于垂直入射波的褶积。
实验:计算机模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计算机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利用随机数解决问题;
二、实验内容
1.已知零件C由零件A和零件B连接而成,已知零件A、B的长度为随机变量,
aaa=[];
for i=1:10
a=rand;
if a<=007
a1=5;
elseif a>0.07&&a<=0.26
a1=6;
elseif a>0.26&&a<=0.64
a1=7;
elseif a>0.64&&a<=0.89
a1=8;
elseif a>0.89&&a<=1
a1=9;
end
b=rand;
if b<=0.23
b1=14;
elseif a>0.23&&a<=0.64
b1=15;
elseif a>0.64&&a<=0.91
b1=16;
elseif a>0.91&&a<=1
b1=17;
end
c=a1+b1
aaa=[aaa a1+b1];
end
运行xxx
得到以下结果:xxx
c =
21
c =
19
c =
20
c =
21 c =
20
c =
20
c =
21
c =
19
c =
19
c =
19
>> mean(aaa)
ans =
19.9000
10个样本计算C的平均长度为19。
单件成本7 8 9 10 11 12 概率0.05 0.15 0.2 0.3 0.25 0.05
定价\概率\预计销售500 600 700 800 900
19 0.05 0.15 0.4 0.25 0.15
20 0.3 0.2 0.2 0.2 0.1
21 0.2 0.3 0.35 0.1 0.05
时,每件以5元处理)
根据题设编写代码:a.m
b=[500 600 700 800 900];
a=[19,20,21];
x1=rand;
if x1<0.05
c=7;
elseif x1>0.05&x2<0.20
c=8;
elseif x1>0.20&x1<0.4
c=9;
elseif x1>0.4&x1<0.7
c=10;
elseif x1>0.7&x1<0.95
c=11;
else
c=12;
end
c
x2=rand;
if x2<0.05
d=500;
elseif x2>0.05&x2<0.2
d=600;
elseif x2>0.2&x2<0.6
d=700;
elseif x2>0.6&x2<0.85
d=800;
else
d=900;
end
d
for i=1:5
for j=1:3
b(i)
a(j)
if b(i)<=d
z=b(i)*a(j)-b(i)*c else
z=d*a(j)-b(i)*c+(b(i)-d)*5 end
end
end
运行a.m
c =11
d =600 ans =500 ans =19 z =4000 ans =500 ans =20 z =4500 ans =500 ans =21 z =5000 ans =600 ans =19
z =4800
ans =600
ans =20
z =5400
ans =600
ans =21
z =6000
ans =700
ans =19
z =4200
ans =700
ans =20
z =4800
ans =700
ans =21
z =5400
ans =800
ans =19
z =3600
ans =800
ans =20
z =4200
ans =800
ans =21
z =4800
ans =900
ans =19
z =3000
ans =900
ans =20
z =3600
ans =900
ans =21
z =4200
可知:当生产600件定价为21元时,利润最大为6000元。
3 一个慢跑者在平面上沿椭圆以恒定的速率v=1跑步,设椭圆方程为:
x=10+20cos t, y=20+5sin t.突然有一只狗攻击他.这只狗从原点出发,以恒定速率w跑向慢跑者,狗的运动方向始终指向慢跑者.分别求出w=20,w=5时狗的运动轨迹.(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
建立m3.m文件:
w=20;
v=1;
dt=0.1;
d=100;
x=0;y=0;
for t=0:0.1:100
d=sqrt((x1(t)-x)^2+(y1(t)-y)^2); x=w*((x1(t)-x)/d)*dt+x;
y=w*((y1(t)-y)/d)*dt+y;
plot(x1(t),y1(t),'r+',x,y,'*')
hold on
end
建立x1.m function x=x1(t) x=10+20*cos(t); 建立y1.m function y=y1(t) y=20+5*sin(t);
运行 m3(第二次时将w=20改为w=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