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迪达斯的广告战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优秀的媒体营销案例分析市场信息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案例分析是取得市场信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优秀的媒体营销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优秀的媒体营销案例分析一阿迪达斯三叶草:原创精神早在,三叶草就以其“酷”的个性被人们熟知,成为潮流的风向标。
酷,不再需要多加定义,三叶草就是大家心目中“酷”的代表。
然而,当今市场被众多潮酷品牌所充斥,例如Vans, Converse,NSW。
因此在,三叶草决定突破限制,探究酷的本质,发掘更多的品牌精神,带领消费者更深层次地认识三叶草。
我们面临的挑战十分清楚:如何继续保持酷的品牌特性,同时开拓更广阔市场。
商业目标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行为目标:鼓励消费者上传自己的团队合照,最有原创精神的照片将会出镜陈奕迅的最新MV,目标是收集10000张团队合照。
新浪微博,人人网,图钉粉丝增长173000品牌认知目标:增强品牌喜好度,提升促进购买的“潮流的”、“经典的”、“有个性的”品牌属性联想。
核心创意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在当代年轻人心中,拥有创造力才算酷。
创造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原创先锋们经常被刻画成饱受折磨的孤独灵魂,在创作过程中历经一场场真正的挣扎与斗争。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原创不再是个体的孤独,而是群体的乐园。
我们决心创造世界第一,制作一支从未有人做过的音乐视频,这只视频将由三叶草的粉丝们共同参与制作,上传自己的原创照片,这些充满原创精神的照片会出现在世界首支由粉丝们全情出镜的MV当中。
创意执行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陈奕迅作为整个广告运动的代言人。
Adidas是一个运动品牌,但是三叶草则代表着原创和独特个性,陈奕迅的个人特质完美地体现了这两种品质。
不言而喻,他就是当代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超级偶像,他的加入为广告运动增加了更多影响力活动开始前,我们让陈奕迅录制具有号召力的宣言视频,让年轻人上传照片展示他们的原创精神。
如果照片足够出色,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最终的音乐视频中出现。
3.请对阿迪达斯2007年的一组广告《运动员的故事》的创意表现加以评析、并写出其中一个广告的脚本。
答:阿迪达斯的广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开发后上市做的广告,一种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做的广告。
很明显的我的故事系列是属于后者。
整个系列广告主色调是黑白色的,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来干扰。
广告内容均是由各个明星在玻璃板上用马克笔划出自己的形象,然后就把他们自己画出的形象变成动画,伴随着明星的旁白,以简单的动画来描述出他们自己的故事。
广告内容简单,基调柔和,没有了大家心中的阿迪耐克广告的那种激情澎湃,霸气十足。
而是很简单的用线条、柔和的背景音乐和主人公的旁白来讲述。
这种突破常规的表现方式反而更能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我的故事系列广告的主要情感表达是经历挫折之后的奋起,是励志。
而这种简单线条加上柔和气氛的表现方式更能让观众融入到广告本上想要的表达的情节当中,给观众更深的感触和更多的回味,对于励志的主题来说再合适不过的。
脚本:。
阿迪达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广告主体围绕这三幅图展开。
整个广告中出现了运动员、人群和体育项目。
运动员都身穿阿迪达斯的运动服,广告与阿迪产品进行了关联性(Relevance),让消费者很容易明白广告的主体。
这则广告是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背景进
行创作的,也体现了阿迪广告的原创性(Originality),能够随着潮流做好定位。
关于震撼性(Impact),广告中以人群做支撑,用13亿同胞的双手和身躯组成篮球场,跳台和水,足球场,每个运动员在众人的仰慕中穿着阿迪的产品竞技,可以看出阿迪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和认可。
画面新颖有冲击力,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很具有震撼力。
广告用篮球,足球和跳水三个体育项目的演绎,也可看出阿迪达斯和众人一样,对这三个体育项目抱有的期望。
也看出阿迪代表的中国人民对北京奥运会我们将会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案例分析阿迪达斯品牌战略案例分析:阿迪达斯品牌战略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品牌战略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阿迪达斯为例,探讨该品牌在过去几十年中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并分析这些举措对于该品牌成功的影响。
一、品牌定位阿迪达斯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成立于1949年,最初以专注于生产和销售足球鞋的形象而闻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迪达斯逐渐扩展其产品线,涵盖了运动鞋、运动服装和各种配件。
品牌决策者意识到,阿迪达斯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
为了确立品牌定位,阿迪达斯采取了以下策略:1. 多元化产品线:阿迪达斯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展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他们推出了专为不同运动项目设计的鞋类和服装系列,如足球、篮球、跑步等。
2. 品牌大使:阿迪达斯聘请了众多知名运动员作为品牌大使,这些运动员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个性魅力吸引着年轻人。
这种合作关系帮助阿迪达斯树立了运动性能和时尚潮流的形象。
3. 品牌协同推广:阿迪达斯与大众文化、艺术和娱乐界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形象。
例如,与音乐人、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合作,为阿迪达斯带来了品牌的活力和创新形象。
通过以上策略,阿迪达斯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运动性能与时尚潮流兼具的品牌,这为其后续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拓展1. 地域扩张:阿迪达斯迅速进军亚洲市场,并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取得了显著的销售增长。
这一战略减轻了品牌在欧美饱和市场的依赖性,实现了全球市场的平衡。
2. 体验式营销:阿迪达斯注重创造与顾客互动的体验,通过体育比赛、活动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这种策略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
3. 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阿迪达斯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一个重要机遇。
他们积极投资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以提升销售渠道效率和顾客体验。
以上策略使阿迪达斯成功地实现了市场拓展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
关于阿迪达斯广告战役的分析——以2008年的广告战役为例一.案例阿迪达斯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运动产品生产商之一,其广告战略便是始终瞄准大型运动赛事为契机,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宣扬品牌精神为主,由此带动实际市场份额或销售额的提升。
2008年便借助北京奥运会发力,努力提升它在华语地区的美誉度。
二.战略目标北京奥运会前,阿迪达斯所设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促进华语地区市场的优势互补,加速这一全球性品牌在亚太区的发展。
将中国区纳入全球战略的重要核心,改变以往过于保守的做法,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主动,且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体育产业经济环境中,扩大市场占有率及品牌渗透率,彻底改变上线品牌耐克的正面攻击及下线品牌的侧面影响,从而以中国华语区为未来发展核心区域带动亚太区域甚至全球发展”。
简单的来说,阿迪达斯把中国市场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确定了2008年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
三.广告计划1.凭借巨额的赞助费而成为奥运会的指定赞助商,成为官方合作伙伴。
2.制作广告宣传片,邀请名人作为代言人。
公司与诸多体育明星签约,包括足球明星郑智、跳水名将胡佳和戴利、女篮老将隋菲菲等,以“明星效应”来带动其广告的关注度乃至奥运营销的每个阶段。
阿迪达斯认为“明星效应”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出现频次最高、唯一能够贯穿奥运前后数月周期的营销方式,也是普通消费者最易接触、最关注的点。
广告片的表现角度并不在于直接推广阿迪达斯旗下的某款产品的具体品质特性,而是通过宣扬某些奥运所蕴含的内涵的手段,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内涵,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四.广告创意北京奥运的广告片的创意围绕着国人对中国体育健儿的热爱与支持而展开,通过最直接、最具震撼的画面诉说了在全国人民支持下,中国运动员们在奥运赛场上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故事。
在创意战略上其抓住了三个关键要素,表现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阿迪达斯战略分析报告班级:金融Q1341学号:13030134姓名:刘向阳一.企业简介阿迪达斯(adidas)是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AG的成员公司。
以其创办人阿道夫·达斯勒(Adolf Adi Dassler)命名,在1920年于接近纽伦堡的黑措根奥拉赫开始生产鞋类产品。
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记。
阿迪达斯原本由两兄弟共同开设,在分道扬镳后,阿道夫的哥哥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开设了运动品牌PUMA。
除了足球以外,阿迪达斯在篮球、田径、网球、棒球、拳击、游泳以及最新潮的极限运动等运动项目亦占有一席之地。
主营产品有球类和田径运动服饰、瑜伽服饰、运动配饰(腕表/眼镜等)、鞋类、男士香水和护肤品。
2009年12月9日,阿迪达斯和迪士尼共同宣布,双方将携手推出全新婴儿及童装系列产品。
阿迪达斯的主要对手是PUMA及耐克。
在2005年8月,阿迪达斯宣布以三十八亿美元收购对手之一的Reebok,收购有助于增长其在北美洲的市场占有率,并促进其在与NIKE在该领域的竞争中所扮演的地位得以提升。
目前,阿迪达斯在运动用品的市场占有率上紧随耐克其后排名第二。
2011年8月24日,绿色和平组织公布调查结果,阿迪达斯服装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2012年7月14日,阿迪达斯因生产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每周仅10英镑工资,接受了伦敦奥组委调查。
经典广告语:“没有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
二.企业目标阿迪达斯的核心价值观是: 成绩/ 热情/ 正直/ 多样性,这使企业的原则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为其在社会和环境保护方面设立了标准。
在管理方面,阿迪达斯的目标是在设计和发展的层面上分析,评估新的产品,技术,活动。
设立鲜明的目标,明确制定计划,并且全程监测。
最后发布成果。
社会目标方面,阿迪达斯采用了一套以系统为基础的方法来管理供应链和自己的生产设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广告学概论期中作业广告评析班级:11级新闻一班姓名:蒋啸学号:1141023广告评析Part1:阿迪达斯Impossible is Nothing系列广告——阿里纳斯篇这是阿迪达斯2007年“Impossible_is_Nothing”系列广告的一支,主角是前NBA全明星球员效力于华盛顿奇才队的吉尔伯特-阿里纳斯。
这是一条励志广告,以阿里纳斯讲述自己的打球故事为主线,表现阿里纳斯在遇到挫折和质疑时,不抛弃,不放弃。
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番功业,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共鸣。
广告中阿里纳斯的画外音讲述配以Q感十足的卡通人物动画,以及节奏感十足的背景音乐,都让这则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其中的台词,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一度成为当时篮球圈中的流行语和许多酷爱打篮球的孩子的座右铭。
广告以阿里纳斯画出自己的卡通人物形象开始,尽管只有简单的线条,以及灰白的背景画面,但是由于任务富有特点,再加上台词和音乐的效果,反而使得这种简单,有着留白的效果。
0这个数字贯穿广告始终,这既代表了别人的质疑,也意味着阿里纳斯个人的努力,而阿里纳斯本人的球衣号码也正是0号。
0代表质疑和嘲笑,代表一无是处,也代表全力以赴和从头开始。
广告的结尾阿里纳斯再次出现,既是对开头的呼应,也是的正则广告整体性十足。
阿里纳斯画出一个大大的0,然后对着镜头微笑仿佛是在告诉每一个打篮球的孩子:嗨,不要在意他人的质疑,拿出你的努力证明他们是错的。
下面分享一下这则广告中的台词:“嗨,我是吉尔伯特-阿里纳斯,这是我的故事。
我刚进入NBA的时候,职业生涯的前四十场比赛,我是在板凳上度过的。
他们说我得把板凳坐穿。
我想他们根本没看到我的天分。
觉得我就是个0,一无是处,我没有坐在那里怨天尤人,而是不停地练习,练习。
再没有人信任你的时候,你的任何努力都会为自己加分。
这已经不是我能否打好篮球的问题了,我要证明他们是错的。
为什么我的球衣是零号?因为我要提醒自己,每天我都要全力奋战。
国内外阿迪达斯平面广告对比评析阿迪达斯中国平面广告国外阿迪达斯+10团队之星一、广告背景1、中国阿迪达斯广告背景1928年阿迪·达斯勒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成功推销了自己的产品,8年后柏林奥运会举行前,阿迪找到极有希望夺冠的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全力建议他试穿阿迪达斯钉鞋。
这一试穿,让欧文斯如获至宝。
最后,他穿着阿迪达斯的钉鞋连夺四枚奥运金牌,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阿迪达斯也因此得以名扬五大洲。
阿迪达斯赞助奥运会的历史已近80年,并且对奥运营销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情结。
奥运营销一直都是阿迪达斯最为有利的杀手锏,借助奥运营销,阿迪达斯迅速成长为全球最成功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
这家对奥运营销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情结的体育用品厂商倾注其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在北京2008奥运会上,凭借与国际奥委会及各个体育联合会长长久而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丰富的运作经验,最终竞标胜利甩开其竞争对手,顺利结盟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体育品牌。
2、团队之星广告背景迪达斯公司为2006年第18届德国世界杯而全新设计的比赛用球名为“+团队之星”(+Teamgeist),寓意世界杯赛场的重要精神:团队的力量。
“+团队之星”(+Teamgeist)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她革命性地将球面拼块减少到14块,而以往所有的足球表面都是由32块表皮组成的。
这样的革新使球外表面的拼接点从原来的60个变为24个,降低了60%,而拼接线的总长度也从40.05厘米降到33.93厘米,减少了15%以上。
这样的拼块设计再配合阿迪达斯独有的无缝压合技术,使“+团队之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卓越性能。
“+团队之星”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它采用黑、白、金三色,黑、白是东道主德国国家足球队的传统颜色,而金色则代表着世界杯冠军奖杯。
3、广告内容2008年奥运会阿迪达斯“与胡佳一起2008”平面中胡佳站在由无数的组成的水及跳板上,准备跳水的姿势。
“跳板及水”的黑白与胡佳的彩色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对比,醒目的LOGO一目了然,简洁清晰。
营销推广策略案例分析案例一:阿迪达斯的数字营销策略1. 背景介绍阿迪达斯是全球著名的运动品牌,以生产和销售运动鞋、运动服装和配件而闻名。
在数字化时代,阿迪达斯意识到通过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来吸引和保持消费者的关注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
2. 策略描述阿迪达斯采用了多种数字营销推广策略来拓展其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社交媒体营销阿迪达斯在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存在感。
他们通过发布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新产品、运动员合作和品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关注和参与。
此外,他们还与一些知名的社交媒体影响者合作,通过他们的平台推广产品,扩大品牌的覆盖面。
b. 内容营销阿迪达斯通过创建有趣和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他们发布运动故事、运动指导和健康建议等内容,以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和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c. 互动营销阿迪达斯通过举办线上和线下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他们举办各种比赛、推出限量版产品和与运动员合作,鼓励消费者参与并分享其与品牌相关的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提高了品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d. 移动营销阿迪达斯积极发展移动应用程序,使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品牌信息、购物和参与品牌活动。
通过提供便捷和个性化的移动体验,他们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并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3. 成果分析阿迪达斯的数字营销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建立了牢固的联系。
他们的内容营销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分享,并提高了品牌的认知度和形象。
此外,他们的移动应用程序极大地增加了在线销售额,为品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案例二:可口可乐的全球营销活动1. 背景介绍可口可乐是全球著名的碳酸饮料品牌,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广告活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口可乐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推广策略来增强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2. 策略描述可口可乐采用了多种营销推广策略来实现其品牌目标。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广告案例分析:阿迪达斯 "Impossible is Nothing"背景:阿迪达斯是世界著名的运动品牌,以其创新的产品、优质的设计和强大的运动精神而闻名。
2004年,阿迪达斯推出了一条名为 "Impossible is Nothing" 的广告系列,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运动员和名人的故事,以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战胜困难。
策略:阿迪达斯的 "Impossible is Nothing" 广告系列的策略是传达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鼓励个人克服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极限。
通过找到那些在运动以外领域也面对困难,但最终成功的人物,阿迪达斯展示了每个人都能实现不可能的事情的能力。
执行:阿迪达斯的广告系列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和照片呈现,结合激动人心的音乐和文字,营造了一种令人兴奋和振奋的氛围。
广告中的人物包括运动员、演员、艺术家和慈善家等各个领域的成功者,他们通过克服自己的困难和挑战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他们的故事激励了观众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效果:阿迪达斯的 "Impossible is Nothing" 广告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广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对品牌的形象和认知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个广告系列不仅激励了人们在运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鼓励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自己的热情和梦想。
它传递的积极信息和向上的精神使人们对阿迪达斯产生了积极的联想,增加了他们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
结论:阿迪达斯的 "Impossible is Nothing" 广告系列通过展示各个领域的成功人物的真实故事,成功地激发了人们的激情和动力。
通过向人们展示无论面临什么挑战,只要他们有正确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超越自己的极限,阿迪达斯成功地建立了与积极、勇敢和追求卓越的形象相关联的品牌形象。
3.请对阿迪达斯2007年的一组广告《运动员的故事》的创意表现加以评析、并写出其中一个广告的脚本。
答:阿迪达斯的广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开发后上市做的广告,一种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做的广告。
很明显的我的故事系列是属于后者。
整个系列广告主色调是黑白色的,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来干扰。
广告内容均是由各个明星在玻璃板上用马克笔划出自己的形象,然后就把他们自己画出的形象变成动画,伴随着明星的旁白,以简单的动画来描述出他们自己的故事。
广告内容简单,基调柔和,没有了大家心中的阿迪耐克广告的那种激情澎湃,霸气十足。
而是很简单的用线条、柔和的背景音乐和主人公的旁白来讲述。
这种突破常规的表现方式反而更能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我的故事系列广告的主要情感表达是经历挫折之后的奋起,是励志。
而这种简单线条加上柔和气氛的表现方式更能让观众融入到广告本上想要的表达的情节当中,给观众更深的感触和更多的回味,对于励志的主题来说再合适不过的。
脚本:。
现代服务业学院期末小论文
题目《关于阿迪达斯的广告战役分析》
班级旅游管理142班
姓名蔡宁盛
学号 201404010932 指导教师吴益民
所在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
关于阿迪达斯广告战役的分析
——以2008年的广告战役为例
一.案例
阿迪达斯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运动产品生产商之一,其广告战略便是始终瞄准大型运动赛事为契机,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宣扬品牌精神为主,由此带动实际市场份额或销售额的提升。
2008年便借助北京奥运会发力,努力提升它在华语地区的美誉度。
二.战略目标
北京奥运会前,阿迪达斯所设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促进华语地区市场的优势互补,加速这一全球性品牌在亚太区的发展。
将中国区纳入全球战略的重要核心,改变以往过于保守的做法,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主动,且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体育产业经济环境中,扩大市场占有率及品牌渗透率,彻底改变上线品牌耐克的正面攻击及下线品牌的侧面影响,从而以中国华语区为未来发展核心区域带动亚太区域甚至全球发展”。
简单的来说,阿迪达斯把中国市场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确定了2008年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
三.广告计划
1.凭借巨额的赞助费而成为奥运会的指定赞助商,成为官方合作伙伴。
2.制作广告宣传片,邀请名人作为代言人。
公司与诸多体育明星签约,包括足球明星郑智、跳水名将胡佳和戴利、女篮老将隋菲菲等,以“明星效应”来带动其广告的关注度乃至奥运营销的每个阶段。
阿迪达斯认为“明星效应”是开始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出现频次最高、唯一能够贯穿奥运前后数月周期的营销方式,也是普通消费者最易接触、最关注的点。
广告片的表现角度并不在于直接推广阿迪达斯旗下的某款产品的具体品质特性,而是通过宣扬某些奥运所蕴含的内涵的手段,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内涵,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四.广告创意
北京奥运的广告片的创意围绕着国人对中国体育健儿的热爱与支持而展开,通过最直接、最具震撼的画面诉说了在全国人民支持下,中国运动员们在奥运赛场上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故事。
在创意战略上其抓住了三个关键要素,表现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个关键要素分别是:
中心思想——大众的支持,就是最大力量;定位表述——普通人对足球、跳水、排球和篮球等运动的参与、体验和分享,展现“全民参与,共同奥运”;大创意——在不同的运动场景中,千万普通人和他们的手臂托起运动员。
另外,很明显,阿迪达斯在制作这一则广告时,有意识地加入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元素,希望这则广告能够更容易的打动中国观众,引起他们的共鸣。
而这里的阿迪达斯所运用的所谓“中国文化元素”,绝不是中国结、龙图腾等具象的、甚至缺乏创意的表面符号上,而是一种内在的精髓特质。
比如千万普通人和他们的
手臂托起运动员这一核心创意,正是暗中契合了中华民族骨子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精神的认可和向往;另外,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态中有一对矛盾体,那就是既推崇“集体主义”精神,但又同时饱含“英雄主义”情结,而这则广告则很好地同时投射出了这两种心理,万千人海的“集体”力量强大,而托起的正是在和平年代最常被赋予“英雄”称呼的竞技体育明星。
广告的受众由于是面向整个国家,且需要激发最为广泛的国民对奥运和阿迪达斯的认同感,因此,广告在主题把握上选择了打“民族主义的牌,因为民族自豪感才是借奥运影响消费市场的最佳方式。
五.广告效果
一般来说,我们将广告的效果划分为三部分,即“认知度”、“美誉度”、“销售力”。
1、认知度
阿迪达斯三条纹logo标志是由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迪·达斯勒设计的,三条纹的阿迪达斯logo标志代表山区,指出实现挑战、成就未来和不断达成目标的愿望。
而这也是阿迪达斯品牌精神的体现。
而北京
奥运会的广告所传达的精神正和阿迪达斯的这一品牌精神相契合,例如在北京奥运的广告中,阿迪达斯成功的把许多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参与奥运,成为奥运的一部分的心声,转化
“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品牌理念。
这样一来,借助奥运这个巨大的平台,民众对于阿迪达斯的品牌理念辨识度达到更高。
如果用数据来显示的话,百度数据显示,在2008年1-9月奥运主题广告中,阿迪达斯的广告最受网民关注,其次是可口可乐。
从奥运主题广告的影响效果上看,受关注程度明显超过老对手耐克。
阿迪达斯广告的成功给其品牌认知带来了积极的效果,百度数据研究中心推出的《百度奥运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奥运期间阿迪达斯的品牌关注度稳步提升,成为十大最受网民关注度的奥运赞助商。
2、美誉度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广告中千千万万毫无特征、渺小的人高举着一个伟岸的体育明星,让中国观众很容易就联想到我国特有的举国体制下,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的同时,还有无数在残酷竞争中被淘汰的运动员,他们得不到丝毫利益和别人的尊重敬仰。
这些都暗合了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
另外,在中国的文化认知中,红色是热情、是喜庆、是胜利,灰色则是沮丧、是失败(灰色人生)、甚至是死亡的代表(面如死灰),在奥运大背景下,宣传以奥运为主题的广告片,竟然起用大片的灰色人群来表现,像是地狱才有的真实场景,实在让中国观众难以理解。
其次,广告中千万人被踩在脚下,并让多数人像是去朝拜似的。
而在中国人的记忆与感性认知中,有一段特殊的文化经历是无法抹去的,那就是文革。
而广告中的这段场景让人似曾相识,极易让人联想到那个疯狂而又愚昧,且对领袖无限狂热崇拜的年代。
而无疑,在中国人心中,这是十分负面的。
最后,有一点是阿迪达斯在制作这则广告之前完全无法想到的,那就是片中的体育明星并未给广告带来太多正面积极的效应。
首先胡佳则根本没有登上北京奥运会的舞台,而以郑智为代表的中国国奥队在本身就背负着“中国足球”的骂名的同时,在奥运比赛中输球又输人,他们的糟糕表现在赛后为千夫所指。
这些都对原本是一手好牌的“明星效应”大打折扣。
品牌广告所追求的美誉度应该以“愉悦—认可—共鸣”三个递进的准则为标杆,而事实显示,阿迪达斯的北京奥运广告虽然有着很高的认知度和辨识度,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却成了一则有很高的知名度却有着低美誉度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