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设备故障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2
工程技术案例分析案例1:一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宏蜂窝作为信源,系统完成后,经移动网优班监控,发现其话务量不足。
比原先预算的话务量要小得多。
故障分析:室内分布系统的宏蜂窝载频是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话务量预测而定的,如果话务量预有误,就有可能造成载频的浪费,所以话务量的预测一定要尽量准确。
同时,话务量不足还有可能是参数设置不正确引起的,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参数的设置。
影响室内分布系统话务量不足的因素有很多,在分析故障原因时首先否定了硬件存在问题。
因为从切换成功率、RACH请求、RACH接入成功率、SDCCH建立、TCH建立等参数来看,均正常,问题不在于宏蜂窝主设备;同时还可排除系统链路(天线、馈线、功率器件等)有问题。
在判断硬件正常的情况下,应检查系统参数的设置。
参数RxLev_Access_Min、HO_Margin等参数设置不当在室内分布系统中最有可能引起话务量不足。
经考察,在大楼附近还有基它几个大站(该楼处于市中心),且信号较强。
实地测试,发现在窗边等处信号均占用外面基站的信号。
由此可见,话务量不足很可能是室内宏蜂窝覆盖范围较小引起的。
查RxLev_Access_Min,其设置为-85dBm,这个值设置较高。
该值设置较高容易引起MS 接入困难,使得低于此值的用户都无法接入。
而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虽然电平普遍设计较高,但总存在某些区域信号较低,这样就导致了在该区域的用户无法接入,减小了话务量。
移动公司将此值设置得较高正是受了室内分布普遍电平较高的影响。
建议其修改该值,后改为-102 dBm。
经观察发现话务量略有增加,但改善不大。
又经详细测试,发现在出口、各楼层窗边等处切换较多,且MS很容易占上外面的频点,而以上各处室内频点的信号都已很强。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增加信源的输出功率已不能解决问题。
此时检查切换参数,发现有如下问题:首先是室内外切换关系较多。
切换关系多就可能导致切换频繁,增加无线链路负荷,同时造成话务量的损失(MS占到外面的频点上)。
CIR设备结构原理及故障案例分析CIR是机车综合无线设备的英文缩写。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铁路装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机车综合无线设备也成为我国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的主要车载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设备为机车综合无线设备V2.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在组织相关单位研发可靠性更高、维护性更好,各主要单元实现冗余备份的新一代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我们称之为V3.0。
CIR设备由主机、操作显示器(MMI)、送受话器、打印终端、机车编码采集器、扬声器、天线、合路器及各部连接电缆组成。
不同型号的动车组由于工程配置不一,CIR设备的组成也有差异,CRH380A、CRH380B、CRH3等动车组未安装TAX箱,没有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
MMI操作显示终端分为横向式和竖立式两种外形结构,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
采用彩色液晶显示屏,按键包括功能键、数字键和八个可配式按键。
可配式按键根据CIR的工作模式和GPS定位位置进行定义,用于调度通信。
CIR没有独立的扬声器,扬声器一般均内置在MMI里。
送受话器分为紧凑式送受话器和通用式送受话器两种规格,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配。
送受话器有两个呼叫按键,当CIR工作在GSM-R模式下时,按键Ⅰ定义为“调度”,按键Ⅱ定义为“车站”;当CIR工作在450MHz模式下时,按键Ⅰ定义为“隧道车站”,按键Ⅱ定义为“平原车站”。
送受话器通过8芯转接线缆跟MMI相连。
打印终端通过串口方式与MMI进行通信,通过7芯线缆连接,并由MMI供电,在MMI控制下打印纸质版调度命令等信息。
CIR的主机是整个机车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
主机采用机箱式结构,机箱内安装A、B两个19英寸标准3U子架。
其中A子架包括:主控单元、电源单元、GSM-R语音单元、GSM-R数据单元、卫星定位单元、记录单元等,各单元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日常检修和维护。
B子架包括:450MHz机车电台单元、LBJ单元、接口单元。
主控单元采用的硬件平台分两种:单片机、工控机。
1. 无法搜索到CMCC信号故障现象:●原来可以上网,但最近无法搜索到CMCC信号●上网时突然没有CMCC信号,无法上网。
疑似原因分析:用户终端问题:用户无线网卡版本太旧、驱动未安装、无线网络未开启(硬件开关);AP隐藏SSID:由于工程改造,存在改造工程中AP参数配置不正确,没有开启SSID广播;附近有人使用蓝牙、无线摄像头、无绳电话、微波炉等;设备故障问题:AC、网络交换机、热点AP发生故障;天馈系统故障:采用天馈系统布放的工程,天馈系统发生故障。
疑似原因排除过程:✓检查终端无线功能是否开启,确定终端配置均正常;✓由于某些AP最近更换时参数配置错误,导致SSID被隐藏起来;✓附近有人使用蓝牙设备;✓通过远程监控AC、网络交换机、热点AP是否发生故障,发现上述设备均正常工作;✓登入该覆盖楼层AP设备,发现没有用户IP连入,说明AP设备正常;✓天馈系统检查发现中间一个合路器坏掉引起AP与GSM天馈系统网络耦合不成,从而引起用户终端无法在体验厅位置搜索到AP的无线WLAN信号上线。
疑似原因的处理:✓将AP参数配置正确;✓关闭正在使用的蓝牙设备;✓通过更换合路器,天馈系统运行正常故障处理结果:用户能够搜索到CMCC网络,并能够成功上网。
经验总结:✧用户端的无线网卡需要正常打开是用户连上WLAN的前提;✧AP设备正常,但现场没有WLAN信号输出,经过登录AP的管理页面,发现完全没有用户IP连接到该AP,而远端AC、交换机均没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现场覆盖天馈系统问题引起。
✧热点为单AP组网方式,可以怀疑为AP设备射频输出问题引起,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更换AP设备处理。
2. 用户无法连接上AP故障现象:●无法连接W ALN,提示连接不成功,未识别的网络●网络受限连接或者无连接●无法获取网络地址疑似原因分析:用户终端问题;AP吊死;AP的POE供电不足;AP硬件故障;AP上划分的DHCP地址用完了疑似原因排除过程:✓确保用户无线网卡可用,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确保AP上有足够的地址供用户使用;✓重启、重置AP,如能够正常连接,说明AP吊死;✓如果重启AP不行,将AP更换到正常工作的AP处,如果能正常连接,说明AP没有硬件故障;反之AP硬件故障,更换AP;✓回到故障AP楼层的配线间,通过网线连接故障AP的交换机端口到测试电脑,如果测试电脑有线网卡能够快速获得IP地址,说明交换机上联链路正常;反之,交换机的端口或上联链路的配置错误;✓检测交换机到AP之间的网线和水晶头的制作是否存在问题,发现网线的线序出现问题;疑似原因的处理:✓排除用户端问题;✓确保AP地址池未用尽;✓重启AP,确保AP无吊死;✓将AP更换到正常工作的地方,确保AP没有问题,否则更换AP;✓检查交换机端口能否获得IP地址,排除交换机上联链路问题;✓检查交换机到AP的网线,排除由于网线的制作不正确,导致AP的POE供电不足;故障处理结果:用户能够连接到CMCC网络,并能成功获取IP地址。
常见网络故障案例解析目录一、网络故障概述 (2)1.1 网络故障的定义 (2)1.2 网络故障的分类 (3)1.3 网络故障排除的步骤 (4)二、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及案例解析 (5)2.1 网络连接故障 (7)2.1.1 客户端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8)2.1.2 网络连接不稳定 (9)2.1.3 无法获取IP地址 (10)2.2 网络设备故障 (11)2.2.1 路由器故障 (12)2.2.2 交换机故障 (13)2.2.3 防火墙故障 (14)2.3 网络服务故障 (16)2.3.1 DNS服务器故障 (17)2.3.2 Web服务器故障 (18)2.3.3 FTP服务器故障 (19)2.4 网络协议故障 (20)2.4.1 TCP/IP协议故障 (21)2.4.2 HTTP协议故障 (22)2.4.3 ICMP协议故障 (23)三、网络故障排除工具与技巧 (24)3.1 网络故障排除工具介绍 (25)3.2 网络故障排除技巧 (27)四、网络故障预防与维护 (28)4.1 网络故障预防措施 (30)4.2 网络设备维护 (31)4.3 网络服务优化 (32)一、网络故障概述网络故障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由于硬件、软件、传输介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网络通信中断、数据丢失或性能下降的现象。
网络故障不仅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企业的业务运行造成严重后果。
对网络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预防至关重要。
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包括:线路故障、交换机故障、路由器故障、无线网络故障、DNS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损坏、配置错误、接口松动、信号干扰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如分析故障现象、收集信息、判断故障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实施处理措施、测试验证等。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网络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故障,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如重启设备、更换损坏的部件、更新配置文件、调整网络参数等。
5g室分故障案例
5G室分故障案例分析
一、故障现象
在5G网络覆盖区域内,部分用户反映上网速度慢,且信号时有时无。
二、故障分析
1. 信号干扰:由于5G频段较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其他无线信号、金属物等。
此外,同一区域内多个5G基站也可能产生相互干扰。
2.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5G基站设备故障或传输线路故障,导致信号不稳定。
3. 用户数量过多:如果同一区域内的5G用户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堵,影响上网速度。
三、故障排除
1. 检查基站设备:检查基站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传输线路是否出现故障。
2. 调整频段:尝试调整频段,降低干扰。
例如,将频段调整至低频段,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干扰。
3. 优化网络:对网络进行优化,如调整基站参数、增加基站密度等,以提高网络覆盖和稳定性。
4. 检查用户终端:检查用户终端是否正常工作,如手机、电脑等。
四、总结
5G室分故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网络环境、用户数量等多方面因素。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排查问题所在,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网络环境,提高5G网络覆盖和稳定性。
CTCS-3级无线连接超时典型故障分析及措施林德志(中铁建轨道运营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摘要:“无线连接超时”是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占比较大的故障现象,也是影响高速动车组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工作原理为切入点,梳理无线连接超时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案例,对几种无线连接超时故障常见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建议,在预防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连接超时;车载设备;GSM-R中图分类号:U28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0)04-0051-06Typical Fault Analysis and Measures forCTCS-3 Level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Lin Dezhi(CRCC Rail Transit Operation Ltd, Beijing 100038, China)Abstract: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is a major fault phenomenon in CTCS-3 system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effi ciency of high-speed EMU. Taking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CTCS-3 syste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ombing the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fault cases,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n common situation of several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faul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handling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 which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 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fault.Keywords: CTCS-3 system; wireless connection timeout; onboard equipment; GSM-R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0.04.0121 概述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发展,以GSM-R、MT电台、RBC无线闭塞中心为核心的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在CTCS-�级列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信装备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通信装备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置流程探讨在现代社会,通信装备的稳定运行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WLAN经典案例汇总江苏电信分公司一、核心侧案例 (2)案例1.WLAN系统无法获取IP地址,AP和上联交换机无法管理 (2)案例2.汇聚交换机中兴T64G未发布IP地址的处理 (3)案例3.太湖湾旅游景点无法获取IP地址案 (4)案例4.雅博园WLAN所有AP业务不通,但可以管理 (5)案例5.BRAS配置我线上网不稳定 (5)案例6.认证系统案例 (7)二、无线侧案例 (9)案例1.通过扩容和优化来解决可能到来的突发高用户数量问题和掉线问题 (9)案例2.MESH组网及天线选型错误引起的大面积弱覆盖 (10)案例3.WLAN安装七步操作法 (12)案例4.被强行连接到其他无线网络 (13)案例5.采用AP中继器模式增强信号覆盖 (14)案例6.各类AP快速规范配置方法 (15)案例7.无法协调地带AP热点覆盖的解决案例 (16)案例8.AP设备的自动批量设备管理 (18)案例9.玄武饭店玄武厅AP维护案例(上联bras不能正常配置) (20)案例10.市花交易中心大楼WLAN上网障碍 (21)案例11.WLAN网络ADSL线路故障案例 (21)三、用户终端侧案例 (24)案例1.丹凤雨露傅厚港店所有AP ping不通告警 (24)案例2.用户投诉网络速度慢 (24)案例3.用户终端设置故障 (25)一、核心侧案例案例1.WLAN系统无法获取IP地址,AP和上联交换机无法管理 【问题描述】省公司WLAN系统无法获取IP地址,并且AP和上联交换机都无法管理 【解决过程】到现场检查,发现AP工作正常;通过console查看AP上联楼道交换机配置正常;由AP接入的终端通过DHCP无法获取地址,但可以通过PPP协议正常认证上网,说明物理链路正常。
将情况报至网监维查上层设备配置。
结果在上联汇聚交换机上发现存在局部二层环路,出现环路的VLAN是AP 设备的管理VLAN,且物理接口在省公司三台AP楼道交换机的第一台上。
网络故障案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设备的复杂化,网络故障也时有发生。
网络故障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有效地解决网络故障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故障的种类繁多,可能是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拥堵、网络攻击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在这里,我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起网络故障的解决过程,以期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网络故障问题。
案例一,企业网络拥堵。
某公司的网络在每天下午的高峰期都会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经过排查,发现是因为部分员工在高峰期使用大量带宽的应用程序,导致网络带宽不足而引起的网络拥堵。
解决方案,首先,我们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高峰期的网络流量分布情况。
然后,通过网络设备的配置,对网络流量进行合理分流,避免某些应用程序占用过多带宽。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网络带宽,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最后,对员工进行网络使用规范的培训,引导他们在高峰期避免集中使用大量带宽的应用程序。
案例二,家庭网络硬件故障。
某用户家庭的无线路由器突然无法连接互联网,经过检查发现是路由器硬件故障导致的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案,首先,需要对路由器进行重启,看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
如果重启无效,可以尝试更新路由器的固件或者恢复出厂设置。
如果这些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换新的路由器。
在更换路由器之后,还需要重新配置路由器的网络参数,以确保网络能够正常连接。
案例三,网络安全漏洞。
某企业的内部网络遭受了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导致公司重要数据泄露,给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带来了严重损失。
解决方案,首先,需要对公司的网络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防护功能正常运行。
同时,可以考虑加强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增加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的能力。
另外,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加强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防范意识,避免因为员工的疏忽而导致网络安全漏洞。
ATP设备无线连接超时典型故障分析摘要:通过研究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架构,结合现场ATP设备运用中发生的无线连接超时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总结故障经验,对提高故障分析精度和分析效率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关键词:列控系统;无线超时;故障分析1概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在CTCS-2级列控系统基础上集成了GSM-R无线控车技术的适用于350Km/h高速列车的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运用,CTCS-3级列控系统通过GSM-R网络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无线闭塞中心(RBC)将列车行驶区间的轨道电路情况、联锁进路等信息生成相应的行车许可、线路状态参数、临时限速数值等信息传送给列车,车载设备(ATP)根据这些信息控制列车安全运行。
在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监控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无线连接超时故障发生后车载设备(ATP)将输出最大常用制动控制列车降速,当无线连接未恢复达到降级条件下会降为CTCS-2等级降低限速运行。
因此解决无线连接超时问题,在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系统可用性以及减小列车运营影响等各方面存在重要意义。
2 CTCS-3级列控系统结构及通信接口CTCS-3级列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车载设备(ATP)、GSM-R网络传输设备及地面设备(RBC),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GSM-R网络设备作为传输通道来实现数据的交互。
其中车载设备(ATP)主要包括安全计算机单元、无线传输控制单元及车载电台(MT单元);GSM-R网络传输设备主要包括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和移动交换中心(MSC);地面设备(RBC)主要包括ISDN服务器及安全计算机单元。
各设备间的主要接口包括Igsm-r、Um、Abis、A、PRI接口。
通过各设备间的接口监测数据可以记录发生无线超时故障时底层数据流交互情况,可有效帮助故障定位。
3 无线连接超时典型故障分析3.1 无线连接超时定义根据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条件定义[1],当ATP从RBC最近收到的消息时间戳与车载设备当前时间的差大于T_NVCONTACT参数(20S),则认为无线超时,无线超时后ATP会输出常用制动,当列车速度降至CTCS-2级列控系统允许运行速度时,提示司机确认后,系统将自动转换为CTCS-2级进行控车。
故障案例分析RBS2000 站1、 CF 类a、 CF.FC=2A/8 一般为天馈线的发射部分故障或CDU、CU 故障;(此时TX 并没有闭塞,VSWR 在1.8 范围内,当天馈线的VSWR 超过2.2 时,TX 闭塞,表现为TX.FC=1B/4);f、 CF.FC=2A/23,一般为FAN 或FCU 故障;g、 CF.FC=2A/26,一般为温感器故障;i. CF 2A 33,分集接收故障i、 CF.FC=2A/41,一般为TRU 掉电或在拆走TRU 后没有更改IDB 数据所致;j、 CF.FC=2A/42,一般为ECU 故障;2、TRXC 类a、 TRXC.FC=1A/13,一般为载波坏,并有红灯告警;b、 TRXC.FC=1B/0,一般为CU 故障,更换OK;3、TX 类a、 TX .FC=1B/4,一般为天馈线故障,并载波的TX 自动闭塞(此时的发射天线的VSWR 肯定高于2.2);4、TF 类a、 TF .FC=1B/1,一般为DXU 故障,此时应考虑更换DXU 了;案例1:故障现象:基站GSM 900 CELL 1 TX 1B4,引起整个小区全阻。
本小区配置:CDU-D型,1个机架6个载波配置。
故障分析:TX 1B4故障是由于TX天线VSWR超过门限值引起的,可能原因:TX天馈线有故障或断开或接头进水,CDU有故障,也可能是TRU/CU的测量接收机故障。
故障处理:首先判断天馈线是否有问题,用Sitemaster仪表测量本小区的2根天馈线,根据测量发现这2根天馈线的驻波比均正常,都在1.2左右,这说明天馈线是正常的,应该是硬件问题;之后开始检查硬件,复位DXU设备,观察设备指示灯,发现第2个CU设备有红灯亮,马上更换此CU设备,换好CU设备之后,叫BSC开通载波,整个小区都恢复正常。
故障总结:一般在处理TX 1B4故障时,特别是此故障引起整个小区全阻的情况,首先判断天馈线是否正常,是否进水,若天馈线正常,再检查CU是否正常,就算一个CU设备坏,都会引起整个小区全阻的情况。
案例2:故障现象:基站GSM 1800 CELL3 CF I2A24,2A36,引起后面2个载波无法通信。
本小区配置:CDU-C+型,1个机架6个载波配置。
故障分析:CF I2A24,2A36故障是由于TRU或CDU有故障引起。
故障处理:首先判断载波是否有问题,跟别的小区对换载波之后,CDU还是无法调谐到,CDU指示灯不亮或亮红灯;之后开始更换CDU硬件,复位相对应的载波设备,叫BSC开通载波,载波开通正常。
故障总结:一般在处理CF I2A24,2A36故障时,首先判断载波和CDU是否正常,大部分是CDU 故障引起,更换相对应的载波和CDU之后,故障就会恢复案例3:故障现象:DCS1800 CELL2 RXOCF-260 2A/33, RXORX-260-4&-5&-6 2A/2故障分析:该故障的原因是在收发信机单元(TRX 和TRU) 中监测到的接收A侧和接收B侧的信号强度之间失去平衡了。
当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在一个50分钟期间报告的信号强度失去平衡至少12dB时,该故障出现了。
这表明到一个或多个TRU的接收路径有故障。
这些TRU的接收灵敏度会减少大约3.5 dB。
1、硬件:检查TRU、CDU是否正常?TRU、CDU坏也会引起此类故障;2、电缆线故障:RX链路上的所有电缆是否连接正常(包括HLin/HLout的连接线)3、天馈线故障:检查天馈线是否正常,小区间是否相互接错?小区的TX天线和RX 方向是否一致?处理步骤:首先用OMT软件查看该小区的故障代码,确认该故障发生在哪个载波上;检查该故障载波接收线是否正常,更换载波接收线;检查HLin/HLout的连接线是否正常?衰减头是否合乎规格?经检查均正常。
用替换法来判断硬件是否正常,将故障载波所对应的CDU与相邻小区的CDU对换,然后观察故障是否消除;过了段时间之后,故障还是出来,并且还是后面的几个载波出现故障,这样,就能判定此故障与设备是没有关系的。
可能出在室外天馈线部分。
用Sitemaster仪表测量本小区故障载波所对应的天馈线,根据测量发现天馈线的驻波比正常,在1.2左右,初步判断天馈线无问题;之后检查天馈线是否与别的小区接错,经过检查,发现天馈线接错了,1800 CELL 2的最后那根天馈线是新扩容的,它被接到了第一小区的空闲天线接口上面。
重新接对天馈线,然后观察了一段时间,故障再也没有出来,已经恢复正常。
故障总结:遇到这类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故障定位:1、在OMT中能够全面监测每TRU的状态,可以监测出那1个TRUs出现故障或那1路RX信号(RXA或RXB)有故障。
OMT监测报告要花5分钟时间左右。
在测量中给出每TS 上的RX信号强度不平衡值SSI (SSI,±12dB表达)。
则SSI=RX信号的RXA减去RXB 的差值,当差值为负值时RXA信号较强,反之为RXA信号较弱为正值;RXA和RXB信号强度差值用SSI(Signal Strength Imbalance)表示可通过使用OMT--MO--TRXC--MONITOR--DIVERSITY MEASUREMENT来监测,这个是最有效、直接的监测方法。
如果SSI的数值大于“-12”,小于“+12”,(SSI值在正负12范围内),表示该载波不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
如果超出正负12范围,表明该载波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
但是,某个载波的SSI值超出正负12,不可以立即判定该载波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应该继续监测其他载波。
如果发现共用一套天馈线的几个载波SSI值都超出范围,那么首先要怀疑这套天馈线是否存在驻波比超出门限,天线接错等故障;如果发现共用一套CDU的两个载波SSI值超出范围,那么首先要怀疑该CDU是否存在故障。
2、检查RX链路上的所有电缆是否连接正常(包括HLin/HLout的连接线)和检查天馈线系统是否正常。
3、当故障出现在2个小区(多个小区)之间时,应首先检查小区之的RX馈线有无交叉接错现象;4、如果只有单个TRU出现故障,应首先检查TRU的RX和CDU之间的连接电缆。
也可尝试将TRUs交换或检测无线机架内的CDUs和CDU到TRU间的链路电缆是否有正常。
5、在一个小区有多副天线的情况下,需要检查本小区所有天线的方向角是否一致?CF:2A39 RX cable disconnected某一RX CABLE断开连接,使得该路RX信号完全不能通过则产生此告警。
解决方法此类故障一般需检查CDU Rxout, HLin/Hlout Cable,TRU RX port CABLE等注意:由于CF:2A7和 2A39这两个告警都是在一路 RX信号完成丢失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比 RX DIVERSITY LOSS 严重,因此,当这两个告警产生时将屏蔽2A33 的告警案例4:故障现象:基站GSM900 RBS2000 DXU-21,基站是采用MULTIDROP的工作方式(TEI 分别为62、61、62),系统三小区用四套传输(用PCM1,PCM2,PCM3,PCM4来表示),CELL-A 用两套传输PCM1和PCM2(A、C口入)并级连到第二小区;多出来的传输的时隙(PCM2)级连到第二小区。
第二小区使用PCM3和PCM2的部份传输时隙(A、C口入)。
第三小区单独使用PCM4。
CELL-B出现TS1B3,造成第二小区载波的TS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由于CELL-B无论是PCM2还是PCM3的传输时隙都有占用不上,而CELL-A 却正常,PCM2为新加传输,可以初步出判断问题主要存在于PCM2和CELL-B的软、硬件及数据定义上。
故障处理:基站设备,更换级连线、DXU以及重写IDB后故障还是未能解决;经发现第二小区的TEI为61 ,而PCM3是没经任何设备的,PCM2的部份传输时隙是经过CELL-A的,所以在时隙分配上出现错乱。
处理方法:BSC方面把TEI改为62(RXMOC:MO=……..TEI=62),基站方面把DXU的TEI改为62,问题就解决了。
总结:本故障的成因就是因为TEI定义上的错误而造成;以后在碰到TS故障,传输线路都正常但无法定位的故障可以通过检测TEI值进行分析而找出故障的原因,仔细检查各种数据的定义和连接。
案例5:故障现象:基站900 CELL A第7、8 TX NOOP 1B 26故障分析:基站是2206机架,此故障一般是载波故障或CDU问题引起。
故障处理:当时认为这2206机架第四个D-TRU出现故障,更换新件之后,BSC解闭后立刻出TX NOOP(不工作),再过五分钟后出现1B 26,所以确定不是D-TRU问题,应在D-TRU发射端到天线端之间位置找问题,因为这是工程公司留下的故障,他们也处理过确认是背板问题,反回给我们处理,因此我们尝试对换了CDU-F,还是没有转移故障,不关CDU的问题,由于CDU-F联线复杂,怀疑是CDU-F上的CNU坏了,我们开始只改变CNU的接法,把第二个的CDU-F上的CNU联线上下改变接法,结果还是没有故障转移,最后我们再考虑把CNU拆下用万用表检查有没有断路,检查发现其中一条连接头有问题,没有断只是连接头的针歪了,将针扶正后重新连接故障消除。
总结:是因为连接头的针歪了接上时就出现短路所以当载波解闭后,立刻检测到发身射端有短接现象TRU自保护不能工作。
BSC也看见解开之后载波又立刻闭了。
处理故障是要注意各插针是否有斜歪的现象。
案例6:传输故障传输的中断将导致基站不能工作,影响其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
因此遇到这类故障是即时处理,是越快越好,这就要求基站维护人员能迅速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正常通信。
1、有光终端设备的基站(一般为 RBS2000)的处理;a、首先看基站供电是否正常;b、 DXU 是否有电供应和正常工作;c、光终端设备是否有电供应,有无告警:比如主告、对告、无光,有这类告警则报传输人员处理;d、以上都正常的话,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在 DF 架处自环PCM 线(基站-电信传输机房),如果为断则报传输班人员处理;如自环为好且质量稳定,则应查基站问题,从DF-机架的PCM 线的各接头处是否接触良好,DXU 是否坏;2、无光终端设备,但有光配线架的基站;a、对于 RBS2000 站,首先检查1 的a-b;RBS200 站则看TRI 机框供电是否正常;b、光配线架供电是否正常(增城的 RBS2000 基站的鸡公山就曾因光配线架内开关常跳闸,而出现传输断故障);c、从光配线架面板得指示灯断定,如出现SYSNC、OSLOS、E3LOS 红灯告警则位远端传输故障;d、当然,如以上都正常,则应仔细得查 DXU 的703 口到DF 架的传输情况,可以分段进行检查;RBS6000设备:1、CF 1A5: 检查CF卡有没有插好,并且插CF卡槽位的针没有问题;重新刷RBS 软件;替换CF卡;替换D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