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率VS公摊系数
- 格式:docx
- 大小:15.86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在高层塔楼里,公摊系数通常在25%-30%之间在高层板楼里,公摊系数通常在20%-25%之间在多层板楼里,公摊系数通常在10%以下公摊面积是由楼梯间、电梯间、消防通道、外墙水平投影的一半、配电机房、水泵房等为本楼服务的房间面积组成的。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的概念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地毯面积”也就是说,在你的家里铺地毯,把所有能铺的地方都铺上了,是多少面积,你的套内使用面积就是多少。
套内墙体面积是由你套内的墙体(房间间的分隔墙)、共用墙体(你和邻居共用的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外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三个部分组成的。
阳台面积如果是封闭阳台,则全部计算面积,如果是不封闭阳台,则按照一半计算面积。
□多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8 只是个大概数。
高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65(0.65-0.7)因为没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国家的最低标准就可以。
有效面积系数和结构面积系数实际是书本上的东西,根本不适用,也没有人用。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有个换算公式你看下吧具体不好说居住区;∴容积率≤1.8 总用地面积×容积率=142365×1.8=256257∵建筑面积≤256257商业区;∴容积率≤2.74 总用地面积×容积率=36519×2.74=100062.06∵建筑面积≤100062.06总建筑面积=居住区+商业区=256257+100062.06=356319.06≤356319.06明卫:带窗户的卫生间多层:指多层建筑156亩地容积率2.5的总建筑面积怎么算? 156*666.67*2.5=260000平方米。
公摊计算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房地产市场也愈加繁荣。
在购房过程中,买家们除了关注房屋面积、朝向、装修等因素外,还需要了解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居住建筑中用于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的面积,如楼道、电梯、绿化、管道等。
本文将介绍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公摊面积。
一、公摊面积的定义公摊面积是指居住建筑中用于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的面积。
公共设施包括电梯、楼道、走廊、楼梯间、垃圾房、消防通道、水电表房、门卫室等。
公共通道包括楼道、走廊、楼梯间等。
公共服务包括绿化、停车场、游泳池、健身房、会议室等。
公摊面积是由开发商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来的,一般以百分之几来表示。
二、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的。
具体方法如下:1、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根据《住宅设计标准》规定,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是“按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几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公摊面积 = 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其中,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的所有面积,包括住宅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公共通道面积、公共服务面积等。
公摊系数是指公摊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几左右。
2、公摊系数的计算公摊系数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计算的。
按照《住宅设计标准》规定,公摊系数的计算原则是“根据住宅类型、建筑高度、建筑物结构、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公摊系数在5%到20%之间。
3、公摊面积的分类根据国家规定,公摊面积分为“建筑物公摊面积”和“楼层公摊面积”两种。
建筑物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面积,包括电梯、楼道、走廊、楼梯间、垃圾房、消防通道、水电表房、门卫室等。
楼层公摊面积是指每层楼的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面积,包括电梯前室、楼道、走廊、楼梯间等。
4、公摊面积的计算实例以一个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公摊系数为10%。
根据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公摊面积 = 100平方米× 10% = 10平方米。
房屋的公摊⾯积怎么计算年底促销风潮兴起,不少楼盘使出各种招数来推荐⾃⼰楼盘的优势。
具有低公摊⾯积、⾼使⽤率等优势的楼盘,更是不遗余⼒地向公众计算其实⽤⾯积单价来吸引客户关注。
⽆论是⾼层还是多层,商品房都有公摊⾯积。
很多购房者对此很关⼼,也会有疑问,⾃⼰的房⼦是否被“注⽔”。
那么,房屋的公摊⾯积怎么计算?以下,是由店铺⼩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怎样计算各类房屋的公摊⾯积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多层建筑⼀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砖混结构的建筑,其参与公摊部分的⾯积包括外墙⽔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房(热交换站、⽔泵房、配电室等)。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楼层为7⾄9层为⼩⾼层,⼀般⼩⾼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的情况,不同的⼩⾼层楼盘公摊也有差异。
在没有地下设备⽤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是⽅便的同时⼜能给⽣活⼀种新的⾼度。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层住宅的公摊⾯积是最⼤的。
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层建筑⼀般在25⾄33层之间,⽽且⾼层住宅的楼梯⾼度最⾼。
另外⾼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了空间,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弱电井”等公⽤设施都占⽤了空间。
所以⾼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积要⼤得多。
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
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最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形式,带室内车库。
⼀般来说独⽴别墅没有公摊⾯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积。
公⽤⾯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公摊⾯积。
公摊⾯积相关的计算公式套内建筑⾯积=套内使⽤⾯积+套内墙体⾯积+套内阳台⾯积建筑⾯积=套内建筑⾯积+公摊⾯积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积÷建筑总套内⾯积公摊⾯积=套内建筑⾯积×公摊系数购房者如对⾯积认证有异议,应⾸先向开发企业或销售单位落实是否经过房产测绘部门的⾯积认证,如已通过认证,可到测绘⼤队查阅相关资料内容,否则应督促开发及销售部门到测绘⼤队办理房屋⾯积认证⼯作。
25% : 30层以上的住宅公摊面积通常占购房面积的 25%15%-17%多数点式的楼盘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 15%-17%13%-15% 18层以下板式住宅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 13%-15%10%-13%一般多层住宅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 10%-13%(以上是《通知》出台前计算公摊面积比例的数据)费用项目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面积比较结果多层3/5或3/6 125平米,三室高层3/11或3/18 125平米,三室均价4240/平方米4240/平方米一样多总房款530000 520000 一样多公摊比例10% 15%实得面积112.5平方米106.25平方米面积多6平方实际面积单价4711.11 4894.11 单价低183元小结一在总价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玉龙岛花园的房源公摊面积小,总价低了183X110=约2万元。
契税 1.5% 1.5% 一样多。
房屋维修基金 A A物业费2700元/年 1.8元/平方/月900元/年多层0.6元/平方/月多交1800元/年,十年多交2万元。
电梯费0元。
432元/年12元/人/月,3人十年少交4300元采暖费 A A小结二在后期维持费用上,主要看小区物业费的情况。
现在新楼盘(保利五月花)参考值1.6元/平米/月。
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
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
住宅楼公摊面积计算方法为:分摊面积=各单元的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分摊系数=共有建筑面积总和/参加分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
其中,需要分摊的面积要由地方房产测绘部门实地测量。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商业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换算公式是什么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们在买房时,都会去关心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房屋建筑面积通常要大于房屋使用面积,商品房一般是按房屋建筑面积计价,建筑面积怎么算直接关系到商品房总房款,使用面积直接关系到购房者室内空间是否足够大,因此了解商业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换算公式是什么?这对购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商业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如何换算商业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之间没有确定的换算系数,也没有限额的。
公摊系数=(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 公摊系数根据你所购买房产的平面计算所得。
开发商现在在混淆一个概念,你在买房的时候问公摊,其实他们可能告诉你的是公摊率。
公摊率=(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从上面提到的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因为建筑面积肯定大于使用面积,所以同样的一套房子,公摊率肯定比公摊系数要小,这样表面上好像你的公摊就比较小似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尺寸计算,墙体有复合保温、隔热层,按复合层内皮尺寸计算。
2、烟囱、通凤道、各种管道竖井等不计入。
3、非公用楼梯(包括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
4、套内使用面积系数:房屋按套(单元)计算面积时,使用面积系数为套内使用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加按规定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比率。
因为建筑面积是计算商品房价格的结算数据,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了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商业建筑面积其实就是在非住宅的商业用房所测量的建筑规模的指标。
测量单层的商业性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当按照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来计算。
2、单层建筑物的高度在2.2m及以上的则应计算全部的面积;若楼层不足2.2m的则应计算其二分之一的面积。
其中的勒脚指的是建筑物外墙跟室外的地面或是散水的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而高度指的是室内的地面到屋面的低处结构标高之间垂直的距离。
(建筑工程管理)公摊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称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和建筑面积的比例称为公摊系数,是根据每幢楼的不同结构及公共设施计算得出的,您能够要求开发商出具其报送房屋交易管理部门的销售面积核定数据,其上即有公摊系数。
关于分摊面积目前尚无法律加以约束,而只有建设部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门文件做出的原则性的规定。
当下政策主要是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2、套和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壹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中国商品房质量检验联盟()是致力于帮助全中国业主解决商品房质量问题的资讯平台和房检行业交流平台。
她的成立,肇始于壹种责任感——关爱我们的“家”!http://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原则:1、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本幢内的公用建筑面积,和本幢不相连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得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2、为整幢商品房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该幢楼各套商品房分摊;为局部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
多次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别计算分摊系数。
各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各次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3、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后,不划分各套商品房摊得建筑面积的具体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原设计的使用功能。
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北京楼房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楼房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现在楼房在买卖的时候,都是需要计算一下公摊面积,这样也是为了保证业主们的权益。
北京是一个大城市,如果要计算楼房公摊面积的话,要注意一下公摊标准的问题。
那么北京楼房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楼房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北京楼房公摊面积标准是多少?1、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的面积的简称,即指各产权共同占有或者共同使用的共有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的警卫室、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以及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
2、我们现在高层住宅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为: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该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3、因为普通的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大约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大约在15%-20%;住宅相对来说更高一些,大约在20%-25%。
4、我们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上都注明房屋的公摊系数范围。
房屋面积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也以此为准。
二、北京楼房公摊面积比例一般是多少?1、在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
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
2、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5-20%之间。
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5%之间。
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2%之间。
公摊⾯积如何计算许多⼈买房都是初次买房,买房之前对什么都不甚了解,什么建筑⾯积、实⽤⾯积、公摊⾯积。
看到许多专业名词都头⼤,更不⽤说计算的清清楚楚了。
因此误⼊开发商的圈套,以为公摊⾯积越⼩越好,其实不然。
具体什么样的呢?⼩编下⾯⼀⼀为你答复。
⼀、公摊⾯积如何计算?房屋的公摊⾯积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的梯间等公共⽤房设施⾯积加上外墙⽔平投影⾯积的⼀半。
⽐如说电梯井、设备间、变电室、管道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和共⽤墙体等。
简单算法就是公摊⾯积=商品房建筑⾯积-套内建筑⾯积,即可得出。
⽬前国家只规定共有⾯积分摊系数的有关计算原则和⽅法,并没有规定分摊系数计算结果和⼤⼩范围,根据业内经验,⼀般7层楼以下的多层建筑分摊率⼤概为10%~15%,带电梯的⼩⾼层分摊率为17%~25%,⽽⾼层楼分摊率则为20%~30%,还有⼀些别墅类由于设计及功能不同,分摊系数相差悬殊较⼤。
⼆、公摊⾯积并⾮越⼩越好按照计算⽅法来看,公摊数越⼤所购房屋的使⽤⾯积就会越⼩。
但实际上,公摊并⾮越⼩越好。
如果公摊⾯积过⼩即意味着配套公共设施的缩减,从⽽影响住宅品质。
⽽⼀般公共设施、⾛廊越多,公摊⾯积也会越⼤,同样楼层如果越⾼,随着电梯及消防等公共设施的增多公摊⾯积也会越⼤。
⽽且,房地产商宣扬的所谓“零公摊”⼀般多为噱头,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新房。
三、公摊⾯积也有风险在买房时为了放⼼,避免公摊⾯积所引起的不必要的风险,可以利⽤以下三种⽅法:1、购房前,可以向开发商索要公摊数据,以留证据;2、可以看建筑设计图,让建筑专业⼈⼠计算,得出真实的数据;3、把公摊⾯积写进购房合同,从⽽有效保护⾃⼰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编关于“公摊⾯积如何计算”的回复,希望该回复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具体什么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店铺,我们有专业的律师在线为你解答。
公摊系数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公摊系数计算公式”的文章:咱平时买房子,总会听到“公摊系数”这个词儿,可您真的明白它是咋算出来的不?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
话说我有个朋友小李,前段时间买房子,那叫一个纠结。
开发商给他说房子建筑面积 120 平米,可实际使用面积好像感觉没那么大。
小李就开始琢磨这公摊到底是咋回事儿。
咱先来说说啥是公摊面积。
这公摊面积啊,包括楼梯、电梯、走廊、门厅、还有一些共用的设备房啥的。
简单说,就是除了你自己家能关上门的那部分,剩下大家一起用的那些地方所占的面积。
那这公摊系数咋算呢?公式是:公摊系数 = 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说一个小区的一栋楼,总的建筑面积是 10000平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总和是 8000 平米,那公摊面积就是 10000 - 8000 = 2000 平米。
这时候公摊系数就是 2000÷8000 = 0.25 。
可别小看这公式,这里面门道多着呢!有的开发商可能会在这上面做文章,把不该算的也算进去,让咱老百姓多掏冤枉钱。
我陪小李去看房子的时候,那售楼小姐一个劲儿地说他们小区的公摊系数低,划算。
可小李多精明啊,非要让他们把具体的计算明细拿出来看看。
结果发现,有些地方算得不太对劲,比如说把一个超大的物业管理办公室也算进了公摊里。
而且啊,不同类型的房子,公摊系数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多层住宅的公摊系数比较低,可能在 0.1 到 0.18 之间;小高层住宅呢,大概在 0.18 到 0.24 之间;高层住宅就高一些了,能到 0.24 到 0.30 。
这还不算完,有的小区绿化好,有大片的花园和休闲区域,这些地方可能也会算进公摊里。
所以买房子的时候,咱得瞪大了眼睛,算清楚这公摊系数,别稀里糊涂地就把钱交了。
像小李,后来经过仔细比较和计算,终于选到了一个公摊系数比较合理的房子,住进去也舒心。
所以说啊,搞清楚这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咱买房可太重要了,能让咱心里有个底,不被忽悠。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如何计算?计算方
法是什么?
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不动产权证署名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是指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的数字。
公摊系数也叫公摊率。
是建筑公摊面积与套内面积的比值。
简单的说,公共部分的面积要分给每家每户,大家来承担建筑成本。
比如你买的住房,走廊、出入通道、外墙面积的一半、设备房等,都属于需要分摊的面积,公摊率越大,表示你的住房分摊到的公共面积就越多。
一般多层的建筑,分摊系数在5~10%,高层建筑15~30%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公式为: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 (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公摊系数是指在多户共同使用的建筑物或场所中,用于确定各个业主或使用单位按比例分摊共同使用部分费用的一种计算标准。
公摊系数的合理确定对于保障业主权益、维护共有财产、促进社区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公摊系数标准的详细解析。
一、公摊系数的概念及作用公摊系数是指根据不同业主或使用单位的实际使用面积与共同使用部分的总面积之比,确定各业主或使用单位按比例分摊共同使用部分费用的系数。
它是评估每个业主或使用单位在共同使用资源上的权益比例,并基于此比例进行费用的分配,确保公平合理。
公摊系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费用分摊:公摊系数是根据业主或使用单位实际使用面积与共同使用部分的比例来分摊共同使用费用的依据。
通过合理设置公摊系数,可以减少争议和纠纷,确保费用的公平分配。
2. 公共资源管理:公摊系数的设定也有助于对共同使用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通过按照公摊系数分配费用,可以促使业主或使用单位共同承担公共资源的维护责任,确保资源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建筑规划设计: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公摊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确定公摊系数,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共同使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并满足业主或使用单位的需求。
4. 业主权益保障:公摊系数的合理设定可以保障各个业主或使用单位的权益。
合理的公摊系数能够确保每个业主或使用单位按照实际使用面积承担相应的费用,避免因个别业主或使用单位过度占用资源而导致其他业主或使用单位权益受损。
二、确定公摊系数的原则确定公摊系数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合理原则:公摊系数应根据实际使用面积与共同使用部分的比例来确定,确保每个业主或使用单位按照实际使用面积承担相应的费用,不偏袒任何一方。
2. 合理科学原则:公摊系数应基于建筑物或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计算。
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功能分区、共同使用资源的需求等因素,确保公摊系数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透明公开原则:确定公摊系数的过程应公开透明,相关数据和计算方法应向业主或使用单位公示,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意见。
公摊面积标准分析高层楼房到底"偷"了多少房子当前,很多年轻朋友在买房子时会选择高层楼房,可能会感觉各种基础设施以及楼房感觉上会更好一些。
但是有一个问题,使得很多朋友放弃了心仪已久的高层,转而选择了多层楼房。
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楼房的公摊。
据小编了解,高层的公摊是要远远大于多层的。
毕竟,当前很多高层已经是一家需要公摊一部电梯、一个楼梯以及一半过道了。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讲一讲高层公摊面积标准到底是多少?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
多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8只是个大概数。
高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65(0.65-0.7)因为没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国家的最低标准就可以。
有效面积系数和结构面积系数实际是书本上的东西,根本不适用,也没有人用。
资料:房屋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及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高层塔楼的使用率是72-75%,高层板楼的使用率是78-80%,多层住宅的使用率约为85%左右。
所谓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内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其中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与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实际的房屋利用面积,又称地毯面积;而套内面积一般是指套内建筑面积,是套内使用面积与套内分摊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1、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尺寸计算,墙体有复合保温、隔热层,按复合层内皮尺寸计算;2、烟囱、通凤道、各种管道竖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3、非公用楼梯(包括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4、住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阳台、壁柜等;5、套内使用面积系数:房屋按套(单元)计算面积时,使用面积系数为套内使用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加按规定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比率(%)。
建筑面积怎么算,使用面积怎么算?首先了解几个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好了,解释一下上面的公式:1、套内使用面积,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地毯面积”,简单说,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积全铺上地毯,能铺多少面积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内使用面积。
面积包括三部分:(1)套内使用面积:A,卧室、起居室、餐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假层、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B,跃层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C,不包含在结构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新建住宅各套之间的分割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割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
共用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阳台建筑面积:A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B,挑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C,凹阳台按其交战面积(含女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入建筑面积;D,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交战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综上所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房屋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房屋的使用面积是指住宅中分户门内全部可供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壁橱、阳台和室内走道、室内楼梯等等。
房屋的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
居住面积是指住宅中供日常生活起居用的卧室、起居室等的净面积的总和。
当分户门内的厅和过道的面积超过6平方米时,可按其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在居住面积内。
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关于公摊率与公摊系数的问题
现实中,售楼小姐用公摊率的数据盗换公摊系数的概念是时有发生的,一种可能是售楼小姐自身对这两个概念就不熟悉,但这样的数据“盗用”最关键的应该还是用于“迷惑”购房者,因为这样使人感觉公摊较小。
公摊率和公摊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公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率=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建筑面积。
由于分摊面积是一定的,套内面积肯定小于建筑面积,所以,对同一主体而言,公摊系数是肯定大于公摊率的。
目前,国家对于公摊并没有明文规定,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品房公用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与相幢楼房不相连的公用面积不得分摊给本幢的住户。
可公摊的公共为本幢楼的大堂、公用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室、水
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有: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笔者想要说的是,作为业主千挑万选的自住商品房,当然用于投资的除外,舒适宜居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花园的大小,电梯的多少,楼道的宽窄,都彰显着这个小区的住房品质。
因此,各个小区公摊是不相同的,就看你追求的是什么了。
公摊系数与公摊率的区别划分要搞清出公摊多少,首先要明白购房过程中常涉及的几个面积概念。
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房屋总价就是根据建筑面积来计算的,通常楼书或其他宣传册上所标注的面积也是这个)实用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套内面积:俗称“地砖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
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要得就是套内面积,即得房率)有了以上几个面积指数,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公摊系数和公摊率。
公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率=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建筑面积由于分摊面积是一定的,套内面积肯定小于建筑面积,所以,对同一主体而言,公摊系数是肯定大于公摊率的。
当心售楼人员用公摊率的数据盗换公摊系数的概念,这样一来可以使人感觉公摊较小,二来无法准确算出实际分摊的面积。
据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操作经验,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7%-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
关于房屋面积和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公摊系数,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
得房率标准如下: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高层板楼住宅(78%——85%),公摊系数为(15%——22%)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公摊系数为(12%——15%)多层住宅(88%——95%),公摊系数为(5%——12%)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你用100%减去得房率就是公摊系数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就是商品房的独用面积。
133平的房⼦实际⾯积98平,公摊多吗,总楼⾼22楼?133平⽶的房⼦实际⾯积只有98平⽶,公摊⾯积不少。
但如果说多的话在当前的建筑公摊内应该已经不算⾼了。
为什么说不算⾼呢?下⾯⽼J就给你算⼀算。
⾸先,公摊⾯积35平⽶公摊系数是多少?很多⼈都喜欢说得房率和分摊率,这是卖房⼦的⼈喜欢说的。
作为专业从事房产测绘的⼈员我们只说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公摊⾯积/套内⾯积,是反映公摊⾯积占⽐套内⾯积的系数。
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个房⼦的公摊系数在0.3571。
其次,0.3571的公摊系数⾼吗?那么⼀般来说现在的⾼层建筑公摊系数在0.3都是很常见,并且随着建筑的功能完备、厅堂宽敞、疏散能⼒增强,公摊系数是在不断上涨的。
所以在市⾯上看到0.4以上公摊系数的房⼦都是⽐较正常。
这个正常并不是说没有例外,因为设计院的理念和能⼒不同,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公摊⼤⼩也有差别。
但是公摊系数逐步提⾼的趋势是从过去到现在⼀直有的。
再次,什么组成了公摊呢?公摊⾯积的组成就是墙体、设备间、楼梯、电梯、楼道,管井、⾛廊、连廊、前室、门厅、屋⾯机房等供该建筑物使⽤的,除了套内⾯积之外的所有计算建筑⾯积的部分。
这⾥值得注意的是地下停车场、⼈防车库、仓储是不能分摊给住户的。
最后,22层的楼公摊和更⾼的楼有区别吗?很多⼈可能以为楼层越⾼的房⼦公摊越⼤,其实不然。
在建筑设计当中30⽶以内的称之为⼩⾼层,30⽶以上100⽶以内的都属于⾼层。
22层的楼显⽽易见属于⾼层,所有消防疏散的要求和设计就与30多层的楼是⼀样的,必须要有两部电梯。
⾃然公摊⾯积最终也就差不了多少了。
⽽多层、⼩⾼层、⾼层、超⾼层之间的公摊系数相差还是有的。
补充:公摊⾯积计算时计算的公共使⽤部分的⾯积,那么就与地域有差距。
⾸先对于南⽅的建筑来说,⼤多会有半封闭的楼道、前室等设计,这些半封闭的部分都是计算半⾯积的。
⽽在北⽅由于冬季较冷容易结冰,故很少会有半封闭的楼道、前室等设计。
所以说相同类型的楼在南北房由于封闭和不封闭的区别也会造成公摊⽐例的不同。
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摊购房指南购房者质疑公摊不透明GOUFANGZHINAN当购房逐渐成为大部分人的人生必经之事后,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上的种种行为的不满和投诉也越来越多。
购房者之所以意见特别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买房过程中,有许多事情是他们弄不清楚、把握不了的。
房屋的公摊面积就是其中最不透明的一项,很多购房者根本搞不清什么是公摊面积、哪些面积要公摊、为什么要有公摊面积。
按照许多人的看法,公摊面积不是自己户内的面积却要自己付钱,而且长年累月地多交管理费;更令购房者觉得“冤”的是交了钱也弄不清楚哪些公共设施是业主的,哪些公建是开发商的。
这些问题无法清楚界定,纠纷也因此产生。
公摊面积多大为宜?购房者都明白,公用建筑面积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花园、走道、大堂等是最常见的公用面积。
公摊面积是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
它和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所以公摊面积是不可少的。
在一个楼盘中,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那么,公摊面积应该占多大比例呢?据专业人士介绍,高层楼房的分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分摊面积。
一般来说,高层的分摊系数在0.18—0.26之间,多层的分摊系数在0.11—0.16之间。
每个楼盘,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以实地测量为准。
公摊面积怎么摊?“分摊系数”是决定分摊面积大小的一个标准,那么什么是“分摊系数”?它和公摊面积有什么关系?公共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各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2.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摊系数0.38
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面积的比例。
公摊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针对单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摊系数都一样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摊系数。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柱)面积+阳台面积。
计算公式: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
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率VS公摊系数
无论在买房过程还是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概念总是让我们傻傻分不清,以下这些易混概念,你中过招吗?
建筑面积 VS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是指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户主真正能使用的面积。
∙不同条件下能计入使用面积计算的情况不同,大致上,使用面积×1.3=建筑面积。
∙房屋的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上按规定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因此,建筑面积大于使用面积。
∙在房地产买卖过程中,开发商一般使用建筑面积来计算价格。
公摊率 VS 公摊系数
公摊率是总公摊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主要是住宅区中公用建筑设施,如楼道、电梯井、消防设施及其他公用设施等,在小区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率。
公摊系数是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