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分摊系数计算方法
- 格式:xls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4
物业水电费公摊计算方法公摊电费的计算方式物业的电梯、水泵、中央空调等公共设备设施运行电费及公共照明等其他公共水电费除物业服务合同另有约定外应纳入代收代交费用由物业管理企业单独列帐按实际支出费用和约定方式公开合理分摊具体分摊方式由业主委员会经业主大会同意后与物业管理企业协商确定业主大会成立前由开发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物业管理企业办公所用水电费用不得向业主分摊。
住宅区物业公共电费分摊方式可按以下原则确定公共照明电费按户分摊二次加压供水水泵电费按用水量分摊电梯电费可选择按面积、按户、按常住人口或月票方式分摊除经业主大会同意外不得采用零票方式收取电梯费。
空置物业业主公共水电费按正常分摊费用的70分摊。
一、住宅部分公共能耗的构成1、各单元公共用电包括公共楼梯照明、应急指示灯、电梯动力2、公共照明包括路灯、草坪灯、景观灯、景观水池水泵3、弱电系统包括消防、安防系统、智能化系统、消控中心4、二次供水增压水泵用电5、公共用水消防系统用水、公共卫生间、景观水池、绿化养护用水二、住宅区公共能耗分摊方式1、各单元公共用电各单元楼均安装公共用电计量电表分摊方式按户均摊。
月计算公式已入住每户分摊金额该单元计量电费/该单元已入住户数该单元空置户数×702、公共照明小区设公共照明总表由小区全体业主按户均摊。
每月计算公式已入住每户分摊金额小区公共景观照明电费/小区已入住户数小区空置户数×703、弱电系统消防监控中心设弱电系统总表由小区全体业主按户均摊。
每月计算公式已入住每户分摊金额消控中心计量电费/小区已入住户数小区空置户数×70每月计算公式已入住每户分摊金额动力系统电费/小区已入住户数小区空置户数×704、二次供水增压水泵用电小区住宅部分二次供水分中区和高区中区和高区分别安装计量电表电费按实际用水量进行分摊1-6层市政直供水不参与分摊。
每月计算公式中、高区已入住每户分摊金额【该区计量电费/该区已入住总用水量该区空置户总用水量×70】×每户用水量。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公摊面积是指住宅小区或写字楼等共用设施和公共空间按照一定计算规则分摊到各个住户或单位的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般是根据建筑面积或居住面积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常见的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1.分摊系数法:按照每个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计算。
公摊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分摊系数。
分摊系数=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整个楼栋或区域的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例如,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面积为1000平方米,整个小区共有10个住户,其中一个住户的套内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那么该住户的公摊面积为1000×(100/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2.等比例分摊法:按照套内建筑面积的等比例分配。
公摊面积=公共设施面积×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整个楼栋或区域的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例如,写字楼的公共空间面积为2000平方米,整个写字楼共有5个单位,其中一个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那么该单位的公摊面积为2000×(300/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3.分摊公式法:根据不同部位的公共设施面积比重设置计算公式。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个部位的面积权重,并设置相应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上述只是常见的几种计算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区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仅在房地产行业中常用,也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物业管理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正确计算和合理分配公摊面积,可以有效维护住户或单位的利益,保证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合理使用。
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
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
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特别提示:其他购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经营性用房,需要进行分摊的,应在销(预)售合同中写明房屋名称、需分摊的总建筑面积。
售房单位在预售商品房前,应向商品房预售管理部门提交预售商品房的面积测量报告。
预售商品房设计方案变更涉及预售房屋面积的,应重新提交面积测量报告。
售房单位在销(预)售商品房时,在销(预)售合同(含补充协议)中应明确商品房销售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及公用建筑部位。
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售房单位申请对已竣工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计算,因分摊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参加分摊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规划批准的建筑面积为依据的,要经国家房管部门同意,并需书面承诺:先按预售合同的约定,用先行计算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购房人结算房价。
在建筑项目全部竣工后,与测绘部门最终实测的结果相比,面积增加的,应维持已结算的房价不变;面积减少的,售房单位应按实际售价退款。
商品房如按整层或整楼门销售,其销售面积包括本层或本楼门公用建筑面积的,不参加其他楼层(楼门)相同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
其公用建筑面积亦不被其他楼层或楼门分摊。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全楼公用建筑空间(包括整层、整幢楼门销售面积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积)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物业公摊的计算公式
物业公摊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空间,包括电梯、走廊、楼梯间、大堂等,其费用由业主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物业公摊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三种:按建筑面积比例、按套内建筑面积比例和按户数比例。
一、按建筑面积比例计算公式
按建筑面积比例计算物业公摊的公式为:
物业费用=建筑面积×每平米物业费用×公摊系数
其中,建筑面积为物业管理区域的总建筑面积,每平米物业费用为单位面积的物业费用,公摊系数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空间的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二、按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计算公式
按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计算物业公摊的公式为:
物业费用=套内建筑面积×每平米物业费用×公摊系数
其中,套内建筑面积为每套房屋实际使用的建筑面积,每平米物业费用和公摊系数同上。
例如,小区的套内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每平米物业费用为10元,公摊系数为0.2,则物业费用为:
物业费用=80×10×0.2=160元
三、按户数比例计算公式
按户数比例计算物业公摊的公式为:
物业费用=总户数×每户物业费用×公摊系数
其中,总户数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住户总数,每户物业费用为每户住户应缴纳的物业费用,公摊系数同上。
例如,小区的总户数为100户,每户物业费用为200元,公摊系数为0.2,则物业费用为:
物业费用=100×200×0.2=4000元
以上是物业公摊的三种常见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摊方式,能够公正合理地分摊物业管理费用,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物业公摊计算公式
在物业管理中,常常涉及到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的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对公摊面积进行计算。
公摊面积是指共同使用的场所或设施,如楼道、电梯、绿化带、停车场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物业管理,需要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摊面积 = 总建筑面积 x 公摊系数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指整个物业的建筑面积,包括所有的住宅、商业、办公等区域的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是指在总建筑面积中,用于计算公摊面积的比例系数。
公摊系数一般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制定的,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和建筑结构进行具体的制定。
举例说明:
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公摊系数为0.2,则公摊面积为10万平方米 x 0.2 = 2万平方米。
此时,2万平方米的面积将分配给电梯、楼道、绿化带、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和场所。
总之,物业公摊计算公式是根据总建筑面积和公摊系数来计算公摊面积的方法,对于物业管理和业主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1 -。
公摊面积如何均摊计算公式在房地产领域,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一些共用设施和空间,如走廊、电梯间、楼梯间、大堂、绿化带等,这些区域并不属于任何一套房屋的私有面积,而是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部分。
因此,公摊面积如何均摊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公摊面积的均摊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 总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在这个公式中,总建筑面积是指整栋建筑物的总面积,包括所有的私有面积和公摊面积。
而公摊系数则是指每套房屋按照其实际使用面积所占比例来确定的一个系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套房屋需要承担的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公摊面积均摊计算公式的各个部分及其应用。
总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是指整栋建筑物的总面积,包括所有的私有面积和公摊面积。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来确定总建筑面积。
在一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地下室和阁楼等部分。
总建筑面积是公摊面积均摊计算公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是指每套房屋按照其实际使用面积所占比例来确定的一个系数。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根据每套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来计算公摊系数。
例如,如果一套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是100平方米,而整栋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是1000平方米,那么这套房屋的公摊系数就是10%。
通过公摊系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每套房屋所需承担的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公摊面积均摊金额是指每套房屋需要承担的公摊面积的费用。
通过公摊面积均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套房屋的公摊面积均摊金额。
这个金额通常会在购房合同中明确规定,作为业主购房时需要支付的一部分费用。
公摊面积均摊计算公式的应用。
公摊面积均摊计算公式在房地产交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每套房屋需要承担的公摊面积均摊金额,从而保证每位业主都能够公平地分担公摊面积的费用。
物业住宅公摊水电分摊方案为规范***小区公共水电费的分摊,保障业主、使用人和物业服务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及***物业前期服务协议第三章第4条第3小节之规定,本小区的公共水电费用,由业主按以下方式分摊:电梯、二次供水、路灯、商业街用电专用变压器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所需电费均不计入综合管理服务费支出,乙方单独列帐,按以下计算方式及标准计收:1、电梯洋房的电梯日常运行所需电费,乙方单独列帐,由相应设计配置使用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按其所有(使用)的物业建筑面积分摊。
2、二次供水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所需电费,乙方单独列帐,由相应设计配置使用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按其实际用电量分摊。
3. 本小区内楼梯灯、路灯、街灯、高架灯,公共设施用电费用由物业服务公司根据供电部门提供抄表清册,单独列账,由相应小区设计配置使用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按其所有(使用)的物业建筑、面积、分摊。
4.商业街用电专用变压器,商业街用电由供电公司直抄总表(高压部分)物业服务公司负责低压抄表到户计量收费,总表与分表误差,电损(变压器变损)商业街公共设施用电费,需按该区域设计,配置使用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按其所用电量分摊。
****物业小区内列入公摊范围内的公共用电,物业公司均独立安装计量装置,由**市供电公司直接抄表,按表计费。
为使物业服务步入正规化管理,现对电梯洋房电梯设备日常运行电费、二次供水设备日常运行电费、小区内路灯公共设施运行电费、商业街用电专用变压器进行分摊征收。
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协议,现将小区电费分摊方案如下。
按面积分摊方案一:1、公摊电费:阶梯分摊:(以平均值做为基数,1层每户分摊金额按均值的0.5%收取,2-3层每户分摊金额按均值的0.7%收取,4-9层每户分摊金额按均值的1%收取,10层以上每户分摊金额按均值的1.3%收取)1层总电量(金额)÷小区建筑总面积x宅内建筑面积x0.5=每户所交的电费2-3层总电量(金额)÷小区建筑总面积x宅内建筑面积x0.7=每户所交的电费4-9层总电量(金额)÷小区建筑总面积x宅内建筑面积x1=每户所交的电费10层以上总电量(金额)÷小区建筑总面积x宅内建筑面积x1.3=每户所交的电费2、商业:总电量(金额)÷小区建筑总面积x宅内建筑面积=每户所交的电费3、公摊水费:总水量÷小区户数=每户所交的水费(按户分摊)按面积分摊方案二:1、公摊电费:按基本电量乘以楼层系数法摊分。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答: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以下简称共摊系数)是房屋共有建筑面积与相关建筑面积的比值。
即:共摊系数=共有建筑面积/相关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有哪几种?答:按照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多少,可选择下列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
(一)多层住宅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多层住宅楼以幢为单位,一般一幢计算一个共摊系数。
1、计算共摊系数:K=δsi/si2、计算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δs1=K·S1δs2= K·S2上两式中:K——共摊系数;δsi——共有建筑面积之和,㎡;si——套内建筑面积之和,㎡;δs1、δs2…………——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1、s2…………——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二)两种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相对于多层住宅楼而言,两种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由于使用功能的增加,一次分摊不能达到目的,因此需进行二次分摊。
现以商住楼为例,首先测算并以确认:为全楼服务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商业、住宅区服务的共有建筑面积;商业、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依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1、计算全楼共摊系数:Kq=δSg/(Sa+δSa)+(Sb+δSa)2、计算商业住宅从全楼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qa= Kq(Sa+δSa)Sqb= Kq(Sb+δSb)3、计算各功能区的共摊系数:Ka=(δSa+Sqa)/Sa Kb=(δSb+Sqb)/Sb4、计算各功能区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a= Ka·Sa △Sb= Kb·Sb上四式中:Kq、Ka、Kb——分别为全楼、商业、住宅的共摊系数;Sa、Sb——分别为商业、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Sqa、Sqb——分别为商业、住宅从全楼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a、△Sb——分别为商业、住宅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5、计算商业、住宅中各套的分摊面积:按多层住宅楼的方法进行分摊。
公摊系数计算公式一. 引言在房地产领域,公摊系数是指建筑物中所有共用空间(如楼道、电梯、门厅等)的总面积与所有私有空间(如住宅、商铺等)的总面积之比。
公摊系数的计算对于购房者、开发商和政府监管部门都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使用面积、开发商的利润以及政府的管理标准。
因此,掌握公摊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各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帮助读者在购房、投资和监管中更加准确地进行判断。
二. 公摊系数的定义公摊系数(也称为公摊比例)是指建筑物中的共用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公摊系数为20%,表示共用空间占总面积的20%。
三. 公摊系数的计算方法公摊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主要采用以下公式:公摊系数 = 共用空间的总面积 / 总建筑面积其中,共用空间的总面积是指建筑物中所有共用空间的累计面积,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总面积,包括私有空间和共用空间。
四. 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公摊系数的计算方法,下面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假设某个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5000平方米的私有住宅和2000平方米的共用空间(如楼道、电梯等)。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公摊系数为:公摊系数 = 2000平方米 / 10000平方米 = 0.2 = 20%通过公摊系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该建筑物共用空间占总面积的比例为20%。
五. 公摊系数的应用公摊系数在购房、投资和政府监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应用场景。
1. 购房者使用面积的计算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可以通过公摊系数来计算自己的使用面积。
假设购房者购买的住宅面积为100平方米,公摊系数为20%,则购房者的使用面积为:使用面积 = 购买的住宅面积 * (1 - 公摊系数)= 100平方米 * (1 - 0.2)= 80平方米购房者实际能够使用的面积为80平方米。
2. 开发商利润的计算对于开发商来说,公摊系数的计算直接关系到其项目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