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45
- 格式:ppt
- 大小:267.01 KB
- 文档页数:45
交流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交流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一个反馈传感器(一般伺服电机自带光电编码器)。
所有这些部件都在一个控制闭环系统中运行;驱动器从外部接收参数信息,然后将一定电流输送给电机,通过电机转换成扭矩带动负载,负载根据自己的特性进行动作或加减速,传感器测量负载的位置,使驱动装置对设定信息值和实际位置值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改变电机电流使实际位置值和设定信息值保持一致,当负载突然变化引起速度变化时,编码器获知这种速度变化后会马上反应给伺服驱动器,驱动器又通过改变提供给伺服电机的电流值来满足负载的变化,并重新返回到设定的速度。
交流伺服系统是一个响应非常高的全闭环系统,负载波动和速度矫正之间的时间滞后响应是非常快的。
二、交流伺服电机振动故障分析以下对交流伺服电机振动故障的分析主要从机械方面和电气方面进行。
1. 机械方面(1)电机两端和丝杠轴承座上的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或者轴承缺少润滑脂后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磨损严重造成负载过重。
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会造成电机转子中心和丝杠中心存在同轴度误差,使机械系统产生抖动。
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磨损严重会造成摩擦力增加导致“堵转”,“堵转”在不至于导致“过载报警”的情况下,由于负载过重,会增加伺服系统的响应时间产生振动;(2)电机转子不平衡,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制造时有缺陷或使用后变差,就会产生形如“振动电机”一样的振动源;(3)转轴弯曲,转轴弯曲的情况类似于转子不平衡,除了会产生振动源也会产生电机转子中心和丝杠中心的同轴度误差,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抖动;(4)联轴器制造缺陷或使用后磨损会造成联轴器两部分的同轴度误差,特别是使用铸造的刚性联轴器,由于本身的制造精度差,更容易产生同轴度误差导致振动;(5)导轨的平行度在制造时较差会导致伺服系统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到无法停留在指定位置,这时伺服电机会不停的在努力寻找位置和系统反馈间徘徊,使电机连续的振动;(6)丝杠与导轨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丝杠在安装过程中与导轨所在平面有平行度误差也会使电机由于负载不均匀产生振动;(7)丝杠弯曲,丝杠弯曲后丝杠除了受到轴向推力外还会受到变化的径向力,弯曲大时径向力大,弯曲小时径向力小,同样这种不应该存在的径向力也会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振动。
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控制系统也常常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
一、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是影响伺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常见问题之一。
当电源电压波动、电源线接触不良或线路短路时,伺服控制系统可能无法正常供电。
为了解决电源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确保电源线没有断开或接触不良。
2. 使用电压表检测电源电压,确保电压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3.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如有短路需及时修复或更换。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源故障问题。
二、信号传输故障信号传输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信号传输发生错误或丢失,会导致伺服控制系统无法正确接收或处理指令。
为了解决信号传输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信号线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信号线没有断开或接触不良。
2. 使用示波器检测信号传输是否正常。
3. 检查信号线路是否存在信号干扰或阻塞现象,如有问题可采取屏蔽或更换信号线路。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故障问题。
三、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另一常见原因。
当机械部件出现磨损、堵塞或松动等问题时,会导致伺服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机械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2. 确保伺服电机与机械部件的连接紧固可靠。
3. 定期进行机械部件的清洁与润滑,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机械故障问题。
四、驱动器故障驱动器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驱动器故障会导致伺服电机不能得到正确的驱动信号,从而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驱动器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驱动器的供电情况,确保供电正常稳定。
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一、电机不转或转动无力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1.1 电机供电异常电机供电异常可能是由于电源线路的接触不良或电源开关故障引起的。
首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插好,是否存在破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若有问题,重新连接或更换电源线路。
同时,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1.2 控制器故障控制器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检查控制器的指示灯是否点亮,若无亮灯提示,说明可能存在控制器故障。
此时应先尝试重新启动控制器,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检查控制器的电路板和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可尝试修复或更换。
1.3 电机零部件损坏电机零部件损坏也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转动或转动无力。
常见的损坏部件包括电刷、轴承和绕组等。
若发现电刷磨损、轴承磨损或绕组烧毁等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二、电机发热过高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2.1 过载工作过载工作是导致电机发热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检查电机负载是否超过额定工作范围,如果超载,则需要减小负载或更换功率较大的电机。
2.2 电机通风不良电机通风不良会导致散热不畅,进而引发过热问题。
检查电机周围是否存在堵塞物或灰尘等,清除堵塞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2.3 绕组短路或接触不良绕组短路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过大,进而使电机发热过高。
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存在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有问题,需重新绝缘或修复绕组。
三、电机震动较大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3.1 电机不平衡电机不平衡是导致震动的常见原因之一。
检查电机固定是否牢固,如发现松动,需重新固定电机。
3.2 机械部件损坏机械部件损坏也会导致电机震动较大。
检查电机的传动装置,如发现齿轮磨损、轴承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3.3 电机负载不均衡电机负载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电机震动。
检查负载的均衡性,如需要,调整或重新安装负载,以平衡电机负载。
综上所述,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主要包括电机不转或转动无力、电机发热过高和电机震动较大等问题。
交流模拟伺服单元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1、TG报警(TG红灯点亮)失速或暴走,即电动机的速度不按指令走。
这种情况下,从指令到速度反馈一路,都有可能出故障。
解决办法:①单轴可通过互换单元,双轴将各轴指令线和动力线互换,来初步判断是控制单元还是电动机故障,一般是控制单元的可能性大。
①如果上电就报警,则有可能是主回路晶体管坏了。
可用万用表测量并自行更换晶体管模块,如果是高速报警而低速正常,则可能是控制板或电动机有问题,这也可通过交换伺服单元来判别。
①更换隔离放大器A76L-0300-0077。
①观察是一直还是偶尔报警,如果是一直报警,则是控制单元或者控制板故障,否则可能是电动机故障。
2、飞车(一开机电动机速度很快上升,因系统超差报警而停止)系统未给伺服单元指令,而电动机自行行走。
这是由于正反馈或无速度反馈信号引起,所以应查伺服输出、速度反馈等回路。
解决办法:①检查三相输入电压是否有缺相。
①查外部接线是否都正常,包括:三相185V输入(端子A、1、2)和输出到电动机的U、V、W、G(端子5、6、7、8)是否接反,CN1插头是否有松动。
①查电动机速度反馈是否正常,包括端子是否接反、电路是否短路、速度是否无反馈。
①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3、断路器跳开(BRK灯点亮)主回路的两个无熔丝断路器检测到电流异常,跳开,或检测回路有故障。
解决办法:①查主回路电源输入端的两个无熔丝断路器是否跳开,正常应为ON(绿色)。
①如果合不上,则主回路有短路的地方,应仔细检查主回路的整流桥、大电容、晶体管模块等。
①控制板报警回路故障。
4、电动机不转系统发出指令后,伺服单元或伺服电动机不执行,或由于系统检测到伺服偏差值过大,所以等待此偏差值变小。
解决办法:①给指令后系统或伺服出现报警,如果是伺服有OVC报警,则有可能电动机制动器没有打开或机械卡死。
①如果伺服无任何报警,则系统会出现超差报警,此时应检查各接线或连接插头是否正常,包括电动机动力线,CN1插头,A、1、2三相输入线,CN2插头以及控制板与单元的连接。
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方法是什么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精确控制运动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伺服系统也存在一些常见的故障问题,如电机运行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电机运行异常电机运行异常是伺服系统故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机绕组断线、电机轴承磨损、电机电缆接触不良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下:1. 检查电机绕组:使用万用表或欧姆表检查电机绕组是否有断线或短路。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修复或更换绕组。
2. 检查电机轴承:观察电机轴承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异响。
如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
3. 检查电缆接触不良:检查电机电缆是否牢固连接在驱动器和电机上。
如果接触不良,要重新紧固连接。
二、传感器信号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是导致伺服系统故障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传感器损坏、接线错误或传感器信号干扰。
以下是解决方法:1. 检查传感器状态:使用测试仪器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如果信号异常,需要更换传感器。
2. 检查接线:根据传感器的接线图,检查传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
如果接线错误,要重新进行正确的接线。
3. 降低信号干扰:将传感器与其他电源线隔离,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可能性。
另外,可以使用屏蔽线缆来减少干扰。
三、驱动器故障驱动器故障也是伺服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的原因包括驱动器过载、驱动器配置错误等。
以下是解决方法:1. 调整驱动器参数:检查驱动器的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包括电机额定电流、电机类型等。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配置。
2. 检查电源电压:检查驱动器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如果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驱动器故障,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电源。
3. 隔离过载源:如果驱动器过载,可以尝试隔离过载源,如减小负载、增加驱动器容量等。
综上所述,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包括电机运行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和驱动器故障。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涉及到检查电机绕组、电机轴承和电缆接触状态,检查传感器状态和接线情况,调整驱动器参数和电源电压等。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伺服驱动器是一种控制电机运动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1.电源故障:伺服驱动器的电源供应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电机运动异常或停止。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更换或修复电源供应设备。
2.控制信号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传输发生故障,使电机无法按预期进行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信号线是否连接正确,信号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更换或修复信号传输设备。
3.电机故障:伺服驱动器无法正确控制电机运动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电机本身出现故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机是否受损或烧毁,更换故障电机。
4.参数设置错误: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实际应用要求不匹配,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根据实际需求重新配置参数。
5.过载保护: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出于过载保护的目的停止电机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负载是否过重或电机是否存在其他故障,减少负载或修复电机问题。
6.温度过高:伺服驱动器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温度过高而停止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散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增加散热效果或降低工作负载。
7.通讯故障:伺服驱动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通讯线路是否连接正确,通讯协议是否一致,修复或替换通讯设备。
8.机械部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机械结构或传动部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机械部件是否受损或磨损,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9.乱码或干扰: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或电磁干扰导致运动异常。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干扰源并采取隔离措施,加装屏蔽设备或更换信号处理设备。
10.软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软件可能出现错误或崩溃,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重启伺服驱动器,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13种常见的伺服电机故障及维修方法伺服电机因为长期连续不断使用或者使用者操作不当,会经常发生电机故障,维修又相对复杂的。
小编收集了伺服电机发生的13种常见的故障问题的维修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起动伺服电机前需做的工作有哪些?1、测量绝缘电阻(对低电压电机不应低于0.5M)。
2、测量电源电压,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起动设备是否良好。
4、检查熔断器是否合适。
5、检查电机接地、接零是否良好。
6、检查传动装置是否有缺陷。
7、检查电机环境是否合适,清除易燃品和其它杂物。
二、伺服电机轴承过热的原因有哪些?电机本身:1、轴承内外圈配合太紧。
2、零部件形位公差有问题,如机座、端盖、轴等零件同轴度不好。
3、轴承选用不当。
4、轴承润滑不良或轴承清洗不净,润滑脂内有杂物。
5、轴电流。
使用方面:1、机组安装不当,如电机轴和所拖动的装置的轴同轴度一合要求。
2、皮带轮拉动过紧。
3、轴承维护不好,润滑脂不足或超过使用期,发干变质。
三、伺服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1、三相电压不平衡。
2、电机内部某相支路焊接不良或接触不好。
3、电机绕阻匝间短路或对地相间短路。
4、接线错误。
四、怎么控制伺服电机速度快慢?伺服电机是一个典型闭环反馈系统,减速齿轮组由电机驱动,其终端(输出端)带动一个线性的比例电位器作位置检测,该电位器把转角坐标转换为一比例电压反馈给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将其与输入的控制脉冲信号比较,产生纠正脉冲,并驱动电机正向或反向地转动,使齿轮组的输出位置与期望值相符,令纠正脉冲趋于为0,从而达到使伺服电机精确定位与定速的目的。
五、观察电机运转时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是否产生火花及火花的程度进行修复1、只是有2~4个极小火花.这时若换向器表面是平整的.大多数情况可不必修理;2、是无任何火花.无需修理;3、有4个以上的极小火花,而且有1~3个大火花,则不必拆卸电枢,只需用砂纸磨碳刷换向器;4、如果出现4个以上的大火花,则需要用砂纸磨换向器,而且必须把碳刷与电枢拆卸下来.换碳刷磨碳刷。
伺服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伺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它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密控制。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操作误差或环境影响等原因,伺服系统也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电机运转异常1. 电机不转动或转动困难:处理方法:首先检查电机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确认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其次,检查是否存在电机线圈或转子损坏等机械故障。
最后,检查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转速、转矩控制参数等。
2. 电机转速不稳定:处理方法:检查伺服系统的反馈装置,如编码器、脉冲计数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调整驱动器的速度环参数,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另外,确保电机的供电电压稳定,避免电压波动对转速造成影响。
二、编码器信号异常1. 编码器信号丢失或不稳定:处理方法:检查编码器连接是否牢固,确保连接处没有松动。
同时,检查编码器接口的信号线是否受到干扰,如存在干扰源应及时消除。
另外,还可以通过更换编码器线缆、增加抗干扰滤波器等方式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2. 编码器信号误码:处理方法:首先检查编码器光电栅片或磁栅片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应及时更换。
其次,调整编码器信号校正参数,以提高信号的准确性。
此外,检查编码器接口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与驱动器的匹配性。
三、驱动器故障1. 电机震动:处理方法:检查驱动器的震动抑制功能是否开启,并适当调整其参数。
此外,检查电机的负载情况,是否超过了驱动器的额定输出能力。
2. 驱动器过热:处理方法:确保驱动器的散热设备正常工作,如风扇是否畅通,散热片是否清洁。
另外,调整驱动器的过载保护参数,避免超负荷工作导致过热。
四、控制系统故障1. 控制信号丢失或干扰:处理方法:检查控制信号的连接是否良好,避免控制线路与电源线路或高功率干扰源相交叉。
同时,增加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备,如光电隔离器、滤波电容等。
2. 控制系统响应慢或不灵敏:处理方法:检查控制器的采样周期是否设置合理,过大的采样周期会导致系统响应慢。
分析交流伺服电机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交流伺服电机应用比较广泛,但任保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各种故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交流伺服电机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1. 故障原因(1) 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2) 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3) 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4)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2. 故障处理(1) 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2) 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丝;(3) 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4) 改正接线。
二、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l. 故障原因(1) 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2) 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3) 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4) 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5)电源电压过低;(6) 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7)轴承卡住。
2. 故障处理(1) 查明断点予以修复;(2) 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末端是否正确;(3) 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4) 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5) 检查是否把规定的面接法误接;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6)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7) 修复轴承。
三、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1. 故障原因(1) 电源电压过低;(2) 面接法电机误接;(3) 转子开焊或断裂;(4) 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5) 修复电机绕组时增加匝数过多;(6) 电机过载。
2. 故障处理(1) 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2) 纠正接法;(3) 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4) 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5) 恢复正确匝数;(6) 减载。
四、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1. 故障原因(1) 绕组首尾端接错;(2) 电源电压不平衡;(3) 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伺服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修伺服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监测和调整机械运动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机械加工、装配线、印刷机械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分析伺服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并提供一些维修和排除故障的建议。
一、故障原因分析:1.电源问题:伺服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才能正常工作。
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存在供电故障,伺服系统可能会失去反馈控制,导致运动失控或停止。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连接正确,检查电压是否稳定。
如有必要,可以添加稳压器或备用电源。
2.传感器故障:伺服系统使用传感器来监测和反馈运动状态。
如果传感器损坏或出现连接问题,伺服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如有必要,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3.控制器故障:伺服系统的控制器是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反馈信号,控制电机和执行器的运动。
解决方法:检查控制器的供电和通信线路是否正常。
如有必要,可以尝试重新启动控制器或更换故障的控制器。
4.电机故障:伺服系统的电机是实现机械运动的关键部件。
如果电机出现故障或损坏,伺服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检查电机的供电线路和连接是否正常。
如有必要,可以检查电机的绝缘和转子,或者更换故障的电机。
5.机械故障:伺服系统的机械部件如传动装置和负载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导致伺服系统无法正常运动。
解决方法:检查机械部件的连接和润滑情况。
如果发现故障或损坏的机械部件,及时修复或更换它们。
二、维修和排除故障建议:1.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伺服系统,包括清洁机械部件、检查电源和传感器连接、校准控制器等,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故障排除步骤:当伺服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除:(a)检查电源和供电线路的状态和连接;(b)检查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和工作状态;(c)检查电机和负载的连接和工作状态;(d)检查机械部件的连接和润滑情况;(e)根据故障现象和排除步骤的结果,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伺服电机系统的常见故障都有哪些伺服电机系统中的故障会对整个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伺服电机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 误差增加在使用伺服电机系统时,深度了解误差增加所导致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误差增加通常是由于模式开关设置不正确、控制器过载、电机通电鼠咬似的震动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检查电机的状态,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误差增加的原因。
在解决这种情况时,应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以便恢复伺服电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缺失控制伺服电机系统的缺失控制可能是由于其电源电压不足、输出阻塞、控制器压力不均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进行常规的维护和调整,确保电机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控制不足的情况,通常可以调整电机控制器的参数,以改善其工作。
3. 过载伺服电机系统中的过载可能是由于负载过大、电机故障或过热等原因导致的。
这时,应停止电机运作并进行深入的检查,以了解问题的本质。
为了避免过载情况的发生,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配置方式,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查。
4. 震动异常在使用伺服电机系统时,震动的异常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故障。
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于电机的旋转方向不正确或控制器工作不正常导致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进行常规性的检修和调整,确保伺服电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5. 感应器异常感应器异常通常是由于感应器位置错误或损坏所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种故障,需要进行一些常规性的调整和维护。
这种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或重新调整传感器来解决。
总而言之,伺服电机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主要包括误差增加、缺失控制、过载、震动异常和感应器异常等。
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伺服电机系统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