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三次农业普查的表式和指标设置
- 格式:docx
- 大小:26.48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员手册(综合试点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 (1)第二部分普查试点表式 (7)普通农业经营户 (7)规模农业经营户 (11)农业经营单位 (18)行政村普查试点表 (25)乡镇普查试点表 (29)住户摸底试点表 (32)单位摸底试点表 (33)第三部分普查试点表填报说明 (34)一、农业经营户和单位普查试点表 (34)Ⅰ.登记对象 (34)Ⅱ.登记原则和情况处理方法 (36)Ⅲ.内容提要 (38)Ⅳ.指标解释 (39)Ⅴ.指标审核关系 (69)二、行政村普查试点表 (93)Ⅰ.登记对象 (93)Ⅱ.指标解释 (93)Ⅲ.资料来源参照表 (108)Ⅳ.指标审核关系 (110)三、乡镇普查试点表 (118)Ⅰ.登记对象 (118)Ⅱ.指标解释 (118)Ⅲ.资料来源参照表 (130)Ⅳ.指标审核关系 (136)四、清查摸底试点表 (142)Ⅰ.摸底对象 (142)Ⅱ.基本原则 (142)Ⅲ.工作流程 (142)Ⅳ.填写说明 (144)(一)住户摸底表 (144)(二)单位摸底表 (148)Ⅴ.指标审核关系 (151)第四部分实施细则 (153)一、组织工作细则 (153)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职责和培训工作细则 (156)三、普查区划分细则 (159)四、清查摸底工作细则 (164)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170)普查区单位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173)五、登记工作细则 (174)附件: 农林牧渔产品、农业机械名称及代码 (177)第一部分总说明一、试点目的通过模拟实施农业普查的主要环节,检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取得组织实施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业普查方案,推进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试点范围和对象(一)每个省(区、市)选取1个县(市)进行试点。
试点县(市)中选取1个乡(镇),在全乡(镇)范围内开展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试点表试填。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处理系统汇总表制作手册(doc 36页)第一章数据汇总1.1.自定义统计分组管理在数据汇总之前,需要自定义一张汇总表。
然而在制作汇总表时,需要先将汇总表的分组提前准备好。
所以汇总查询的第一步就是制作汇总表分组。
自定义统计分组管理用于用户制作/维护统计分组,点击“数据汇总”模块,选择“自定义统计分组管理”功能,如图1.1-1所示:图1.1-1 自定义统计分组1.1.1.自定义统计分组新建在自定义统计分组管理界面,点击“分组”新建按钮,如图1.1.1-1所示:图1.1.1-1 自定义统计分组输入分组代码、分组名称,点击“确定”,如图1.1.1-2所示:图1.1.1-2 自定义统计分组提示如下图的保存成功界面,即可完成自定义统计分组的新建。
图1.1.1-3 自定义统计分组点击新建的分组名称,进入到分组条目设置界面,如图1.1.1-4所示:图1.1.1-4 自定义统计分组1.1.2.分组条目新建进入到分组条目界面,可以进行分组条目的新建,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分组条目界面,输入分组信息,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分组条目的新建。
如图1.1.2-1所示:图1.1.3-2 分组条件设置1.1.3.自定义统计分组修改自定义统计分组修改功能用于修改分组名称、代码,进入到自定义统计分组管理界面,在要修改的分组名称后面点击“修改”按钮,如图 1.1.4-1所示:图1.1.4-1 修改分组信息修改分组信息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分组的修改,如图1.1.4-2所示:图1.1.4-2 修改分组信息1.2.自定义汇总表管理1.2.1.新建汇总表在建立完成统计分组后,第二步就可以开始新建汇总表,具体操作如下:在自定义汇总表管理功能中,点击“新建”按钮,可以新建一个自定义汇总表,如图1.2.1-1、1.2.1-2所示:图1.2.1-1 新建汇总表图1.2.1-2 新建汇总表选中汇总表后,点击“打开报表”即可进入汇总表设计的界面,如图1.2.1-3所示:图1.2.1-3 新建汇总表当设计新的汇总表时,用户可以根据汇总表模板生成新的汇总表。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方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方案1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定于20xx年开场施行。
为实在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结合鹿峰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组织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农业、农村、农民根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消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开展新相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对象为:一是所有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消费经营户和其他住户;二是所有城镇农业消费经营户;三是所有农业经营单位;四是所有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普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效劳业。
三、时间进度安排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从20xx年开场筹备,到20xx年完毕,大约需要3年左右时间。
普查的时点标准是20xx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是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整个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进展: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
国家要求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20xx年四季度以前完成。
主要工作包括:拟定工作规划、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制定普查方案、布置普查任务、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是现场登记阶段。
从20xx年10月到20xx年5月为农业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阶段。
主要工作是:开展普查前的总发动、确定普查小区、组织清查摸底调查、组织现场调查、完成乡镇表和行政村联网直报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阶段。
从现场调查完毕到20xx年12月底根本完成。
主要工作是:开展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数据质量评估、数据的分析^p 、主要数据的发布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
从数据处理完毕后到20xx年12月底根本完成、主要工作是:做好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成果的发布、农村统计调查根底信息系统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
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指标解释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指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业经营户,按规模农业经营户登记:1.'亩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迟垄直芬以上;2.羊年出栏100只及以上;肉鸡、肉鸭年出栏10000林业:经营林地面积达到500亩及以上;4.米的捕捞机动船2艘及以上;其他方式的渔业经营收入30万元及以上;6.万元及以上的农业经营户,如各类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按规模农业经营户登记。
(二)登记原则和情况处理方法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的登记原则与农户普查表一致,类似情况可参照处理。
凡是居住在乡镇的普查区内的规模农业经营户,以居住地为原则登记。
在普查区内有符合规模农业经营户标准的农业经营,但该户居住在普查区所在乡镇以外,以生产地为原则登记。
在登记时,对于以下情况的处理原则和方法:1.规模农业经营户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几个牌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如果本户的经营与合作社的经营是分别进行的,则要分别登记,特别要注意区分,不要重复。
如果只有本户的经营,合作社没有实际经营内容,则只按规模农业经营户登记;如果本户的经营与合作社的经营完全融合,则按合作社登记,不再作为规模户农业经营户登记。
3.在普查时点农户的经营规模发生变化的处理。
如某户在普查年度内的经营规模或收入符合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标准,但在普查时点发生了改变,规模减少或转产、停产了,这样的户仍然作为规模农业经营户登记,反映普查年度的情况。
相反的情况,某户在普查年度内不符合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标准,但在普查时点前后完成了规模扩张,具有了规模经营的条件,虽然没有实际经营活动,也登记为规模户,有关实际经营的指标如实填报。
(三)标识指标标识指标也称识别性指标,由分级代码构成了普查对象的唯一识别码。
其名称和填写内容都是由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国家统计标准统一制定的,各标识指标的填写要求如下:普查区代码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统计用区划代码》的村级行政单位的标准代码。
第三次农业普查方案第三次农业普查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XX年本镇将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普查目的和重要意义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组织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查清本镇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本次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在本镇范围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
农业普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宣传形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广告、标语、横幅、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
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向普查对象解疑释惑,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法制环境。
四、普查内容和时间根据本镇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和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
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X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XX年度资料。
五、普查组织和实施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为加强对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镇政府决定成立柏加镇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详见附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全镇农业普查工作,协调解决农业普查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业普查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农业普查总结; 篇一:在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会上的发言在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此次普查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契机,立足高质量完成工作,强化三大保障,抓好三个关键,坚持三项制度,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强化三大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去年10月,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从统计局、调查队等部门抽调业务人员21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人员已全部到位。
各乡镇街道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人员专司其职,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是强化人员保障。
*县本次普查对象涉及40个乡镇街道、519个村(社区)、近40万户115万农业人口、2300余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量大面广,且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
为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两员”队伍,我县将以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和村社干部为主,组织聘用“两员”3830人。
― 1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
根据普查工作量、“两员”补贴和设备采购经费测算,县财政已将农业普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初步安排普查经费**万,计划采购移动智能终端采集设备1300台。
二、抓好三个关键一是抓好氛围营造。
在普查初期,我县已通过制作横幅、征集标语等形式,组织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启动了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现阶段,我县继续通过在公交车、出租车、LED固定显示屏、开州日报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积极为农业普查造势。
在普查登记阶段,我县将组织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就农业普查发表电视讲话,并综合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方式,使农业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围。
二是抓好普查试点。
在全市农业普查试点结束后,我县将认真学习市级试点的基本做法,充分结合开县“六山三丘一分坝”的实际,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初步计划在农业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乡镇作为试点备选区域,模拟完成普查小区地图绘制、调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处理、质量抽查等全过程工作,总结经验不足、查找薄弱环节,为全面推开积累制度性经验。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行政村普查表表 号: 604表公民应依法履行如实申报调查项目的义务,调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 文 号: 国统字〔2016〕108号 有效期至:2017年12月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_______村(居委会) 地址代码 □□□□□□— □□□ — □□□C001 行政村类型 □ 1.村委会 2.居委会 3.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C002 地形地貌 □ 1.平原 2.丘陵 3.山区C003 是否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 □ 1.否 2.国定 3.省定 4.市定(如果选1,跳填C006) C004 是否脱贫摘帽村 □ 1.是 2.否 C005 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______________元 C006 是否少数民族聚居村 □ 1.是 2.否 C007 是否中国传统村落 □ 1.是 2.否 C008 是否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 1.是 2.否C009 进村主要道路路面状况 □ 1.水泥 2.柏油 3.沙石 4.砖、石板 5.其他 C010 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状况 □ 1.水泥 2.柏油 3.沙石 4.砖、石板 5.其他 C011 村内主要道路修建主要资金来源 □ 1.政府 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2 村内主要道路是否有路灯 □ 1.是 2.否C013 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处理 □ 1.是 2.否 (如果选2,跳填C015) C014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主要资金来源 □ 1.政府 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5 生活污水是否经过集中处理 □ 1.是 2.否 (如果选2,跳填C017) C016 生活污水排污设施主要资金来源 □ 1.政府 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7 是否有畜禽集中养殖区 □ 1.是 2.否 (如果选2,跳填C019) C018 集中养殖区是否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 1.是 2.否 C019 是否通公共交通 □ 1.是 2.否 C020 是否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 1.是 2.否普查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普查指导员(签字):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说明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说明2016年是我国开展的第三次农业普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说明,仅供参考。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登记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填报对象是列入农业普查范围的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遥感测量对象以农作物种植地块为主,并包括其他与之相关的土地覆盖要素。
三、普查行业范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四、普查内容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农业从业者情况;(二)土地利用和流转情况;(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情况;(四)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五)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情况;(六)粮食生产安全情况;(七)农产品销售与农村市场建设情况;(八)村级集体经济与资产状况;(九)乡村治理情况;(十)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十一)农民生活状况;(十二)建档立卡贫困村与贫困户情况;(十三)主要农作物种植等空间分布情况。
五、普查表种类及登记原则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设6张普查登记表,包括农户普查表、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和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实地调查表。
(一)农户普查表,用于登记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
登记原则是在乡镇的普查区范围内居住,以居住地为原则登记;不在乡镇的普查区范围内居住,但在普查区内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生产地为原则登记。
浅谈第三次农业普查的表式和指标设置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具有普查范围广,涉及指标多,参加人员多等特点。
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是在总结过去两次普查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进行的一次普查:既利用了过去纸质表式的成熟设计模式,又运用了遥感卫星测绘,PDA终端手持设备录入等技术的尝试。
而普查结果的好坏和数据质量的高低最终都体现在普查表上。
因此普查表式的设计和指标的设置都关系到此次普查的成败与否。
国家、省市前期针对表式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做了大量的评议和论证工作。
其中南阳市在内乡县做了试点工作。
并对试点工作做了会审评定。
通过评审论证发现本次农业普查表式和指标总体设置上较为合理,指标较为全面,能够较好的反映农业数据的方方面面,能够较好的胜任农业普查工作的开展。
而在实际的入户调查正式录入过程中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总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指标全面,能较好的反应农业结构特点和“三农”基本数据。
以农户普查表普查表为例,分为三个部分:表头,表体,表尾。
表头部分定位了普查对象的位置信息:包含普查区代码,普查区名称,普查小区名称等信息,该部分信息与普查小区图相对应。
表尾部分包含了普查员和普查对象的相关信息。
表体部分是整个普查表的主要内容,普查对象的各项数据在这部分全面反映。
这部分主要分为十二个部分622项指标: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住房及生活情况、确权或经营的耕地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茶桑果种植情况、林地经营情况、畜禽饲养情况、牧草地经营情况、水产品养殖情况、农业服务业收支情况、农业机械拥有情况和农业经营形式。
十二个方面涉及农、林、牧、渔和农业服务业。
基本上我国所有的农业形态和涉农数据全部涵盖。
数据的全面性是保障农业普查数据不缺不漏的前提。
也使得该表能够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适用。
(二)普查表的结构性强,布局合理。
普查表遵循了访谈式循序渐进的结构特点。
首先从家庭人员情况开始,然后到家庭住房和生活情况,最后才进入重点的农业经营情况,符合了访谈的普遍情景。
从询问家庭人员情况寒暄式的开场拉近了普查员和受访人员的距离,然后对家庭和生活情况这些和农民热切关注的问题的访谈进一步使受访者对普查员消除芥蒂,为下一步的农业经营情况这部分的重点内容的访谈工作做好铺垫与心理准备,并使普查对象逐渐进入普查状态,带给普查对象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轻松感,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普查登记工作,而这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反之,如果把农业经营情况放在第一部分,一见面就直接切入农业经营情况的机械且冰冷的访谈工作,受农民“不漏富”和“排外”的心理会给受防者造成心理上的排斥感和芥蒂,甚至是厌恶感,必然会造成受访对象的搪塞应付,从而影响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势必对数据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将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住房及生活情况这两部分内容放在农业经营情况前面这样的布局合理,结构性强。
有些普查员认为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住房情况不是普查重点,感觉对普查作用不大,甚至可以删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不仅具有拉近访谈者和普查员距离和为后续重点内容的访谈做铺垫的优点。
另一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全面的反应农村新面貌。
农业普查不仅仅要反应十年来农村农业经营的变化情况,更要反映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生活情况和人员变化情况。
第一部分的家庭基本情况中的指标能够反映出十年来涉农人数的变化,涉农男女比例的变化,涉农人员受教育情况的变化等。
第二部分的家庭住房和生活情况包含了十年来农村住房的变化情况,基本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等,而这些都是“三农”问题的主要内容,这样农业普查的内容才更加全面合理。
(三)表式时代感强,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前农业新业态的变化。
本次农业普查的纸质表式较前两次农业普查表式有了较大的变化,更能适应当下农业新业态的变化。
如前面所提到的本次普查表式主体中第一二部分更加注重农业主体的情况的变化,甚至将当前的扶贫工作和互联网入网情况纳入普查指标内,第三六八部分的土地、林地、牧草地流转情况,第十二部分的新型经营形态等情况都及具有时代感的鲜明特色,符合当前农业新业态。
十年间我国农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将这些农业新业态和新变化全面的反应出来,是农业普查数据的意义所在,对今后农业发展科学决策,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
虽然对本次的表式设计和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通过在实际入户调查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了诸多问题。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谈,纸质普查表表式的指标设置和PDA电子普查表表式的指标设置。
首先从纸质表式及其指标设置存在如下问题:(一)农业服务业指标设计较少。
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而当前农业服务业在农业产值的比重中也同样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然而这部分普查指标设置过少,且现有指标仅能反应农业服务业的收支情况。
另一方面,经过十年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行业种类层不出穷,而指标所涵盖的农业服务业种类较少,仅列举了农机(机耕,机播(种),机灌,机收)服务,林木嫁接,孵化,育种(苗)繁殖等常规服务业几项,随着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服务业的行业种类已远远多于列举的行业种类,且随着新型服务业种类产值占比也逐渐超过常规农业服务业的产值。
《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农业服务业种类仅有10种,而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GB/T 4754-2017)中的农业服务业种类也仅增加到17种,然而这些仍不能够涵盖当前所有的农业服务业的所有种类,例如当前的体验式农艺园服务,体验式家庭菜园果园,农业众筹策划服务等。
(二)普查内容过多,虽然保证了指标的全面,但同时加大了普查风险。
以农户普查表为例,第二次农业普查住户普查表共有19个调查项目,166个指标。
第三次农业普查农户普查表共有12项目,622项指标,实际需要普查员判断或填写的指标124个。
虽然实际实际填写指标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指标过于繁杂,尤其是第二部分您家的住房及生活情况,即H021至H044共24个指标,这部分指标数量过多,其中有些指标作用不大,可删繁就简。
否则会增加了普查时间,另外对普查员把握和区分重点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并且对普查对象的耐心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从世界各国农业普查的经验看,农业普查只选择那些基础性的、年度间变化平缓的指标作为普查内容,大多数国家只开展农业、牧业普查,而对其他内容涉及的较少。
农业普查指标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那些直观的、现场可查的、操作简便易性的数量指标,避免选择回忆估算成分大的指标。
因此个人认为普查指标的设置即要兼顾指标的全面性,还要考虑指标过多引起的风险性。
(三)部分口径不同的指标,未在表中强调标注。
以第十部分农业服务业收入的单位为例,在农户普查表中服务业收入单位为元,而在农业经营规模户普查表和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中,服务业收入的单位设置为万元。
这样造成某些普查员的惯性思维,加上普查任务大时间紧,未仔细审查就想当然的认为三张普查表中的服务业收入单位一致都为“元”或者都为“万元”,从而造成数据错误,后期又回过头重新核实修改,甚至重新入户访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个人认为诸如此类的易出错的口径不同的指标上,要用加黑字体强调标注出来。
(四)有些指标偏离实际有些指标与农村实际情况结合不够,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和缺乏核算习惯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加之农业普查内容较广,要求普查人员必须具备农村统计、社会经济相关专业知识,这对于从村组选聘的普查人员显然要求过高。
(五)普查表中部分指标不尽完善。
一是农户普查表中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中对于在校学生指标设置不适宜,且都要填写“H006婚姻状况、H014是否从事非农行业”等指标;个人认为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此处可以不填,但是不填的话后期审核会出现审核性错误。
而是指标解释不够清晰,如H053因改变用途、灾祸等原因累计减少的面积,解释简单,包括范围不明确;三是指标间得关系不准确,如H053与H052与H055等类似的指标在表中是平行关系,但在PDA录入中有其中项的关系,造成误解,存在异议,“G070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为“0”时,“G074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还要继续填写等;四是部分指标范围不准确,“H201确权的林地面积”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设计范围内的护路林、及河流、沟渠的护岸林。
在实际中,高速路、南水北调的护路林和护岸林是原来的耕地占用后由原经营户或经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成才后可出售,再进行补种,所以不包含不准确,会漏掉面积。
其次PDA电子普查表表式和指标设置存在如下问题:(一)PDA电子普查表式不尽完善。
在PDA录入初期,还存在表式改动的现象,大大延缓了数据录入进度,后PDA程序表式调整升级造成部分我县提早已录入的部分数据:雪枫街道办事处3000余户数据丢失,遮山百余户已录数据丢失。
另外部分指标内容多,但录入界面小,横向录入与表中纵向填写不一致,容易导致漏项或错录;(二)PDA电子表式审核程序不够完善,审核公式发送滞后性严重。
本次国家审核程序预先设置的审核公式中,存在错误和与实际普查结果相冲突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因错误审核公式而出现的大量错误,严重干扰了审核工作进行。
同时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大量与实际相符的数据需要写出审核说明,另外审核公式的调整和新增也较为滞后,导致在进行一个错误的修改时,很容易遗漏其他错误没有及时更改,导致对同一对象的错误核实修改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
(三)PDA电子表式未加入即录即审功能。
PDA电子表式中关联性指标没有即录即审功能,导致后期审核核实性错误量大,增加了大量的核实修改工作。
仍以农户普查表为例,例如当录入到H005项年龄时,如果录入的年龄为18岁以下,对应的婚姻状况应实时变为灰色不可录入状态处理,而实际电子表式中并未做这样的上下文验证处理,导致有些误录后出现逻辑性错误。
又例如当录入到H005年龄时,如果录入的年龄小于60周岁,对应的H015年龄60周岁及以上者子女是否全部外出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该项指标也应做灰色不可录入状态处理。
再如:H072在实际耕种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有水源,正常气候下能灌溉的耕地面积为多少亩,如果此处填写0,则H073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应实时变为灰色不可录入状态处理。
又例如H070您家2016年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为多少亩项和第四部分农作物种植面积主表和续表都填写完后,系统立即应对实际耕种面积和各作物播种面积之和进行比对,看是否复种指数超过4或小于1,如果超过应在用户刚录入完这两部分立即做出提示,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并审核,出现服务器拥堵,且需二次入户核实造成的工作被动。
而这些即录即审在程序设计时就应提前运用JavaScript脚本验证手段技术及时加载到表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