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活动策划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本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旅游景区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避免潜在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制度内容包括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监督和评估等方面,旨在全面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
2. 活动策划2.1 活动策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2 活动策划应包括活动目标、参与人数、活动日期、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区域等详细信息。
2.3 活动策划应经过景区管理部门批准,并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活动的合法合规。
3. 活动组织3.1 活动组织应明确活动责任人和分工,并建立活动组织架构。
3.2 活动组织应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场地布置、安全设施、急救措施等。
3.3 活动组织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活动执行4.1 活动执行期间,应加强对活动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4.2 活动执行期间,应做好安全警示标识,设立安全隔离区域,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4.3 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应的安全疏散和救援工作。
5. 活动监督5.1 活动监督应由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
5.2 活动监督应加强对活动现场的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5.3 活动监督应与活动执行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6. 活动评估6.1 活动结束后,应对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6.2 活动评估应包括活动目标是否达成、安全措施是否有效、活动组织和监督工作是否到位等方面的评价。
6.3 活动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下次活动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以上即为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此安全管理制度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活动需求和景区特点。
景区具体管理运营实施方案大纲一、引言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提高景区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本文将制定一份具体的管理运营实施方案大纲,旨在优化景区的服务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景区的知名度和盈利能力。
二、背景和目标1. 背景:介绍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发展现状等。
2. 目标:明确景区管理运营的总体目标,如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数量、增加景区收入等。
三、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1. 管理机构:详细描述景区的管理机构设置,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等。
2. 人员配置:列出各个职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人员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
四、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措施1. 接待服务:制定接待服务标准,包括接待员礼仪、服务态度等要求。
2. 导游服务:建立导游培训制度,提高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3.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 环境卫生:建立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卫生。
5. 游客投诉处理: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不满。
五、营销策略1. 品牌推广:制定品牌推广计划,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选择和利用。
3. 价格策略:制定合理的票价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
4.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景区。
六、景区运营管理1. 景区开放时间:制定景区开放时间表,确保游客能够合理安排行程。
2. 游客流量控制:制定游客流量控制措施,避免景区过度拥挤。
3. 景区设施维护:建立景区设施维护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 景区活动策划:制定景区活动策划方案,增加游客参与度和活动的吸引力。
七、财务管理1. 预算编制:制定景区年度预算,包括收入、支出和利润的预测。
2. 成本控制:建立成本控制制度,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3. 财务报表:制定财务报表制度,及时了解景区的财务状况。
旅游景区规划与运营管理手册第1章绪论 (4)1.1 旅游景区概述 (4)1.2 旅游景区规划与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4)1.3 旅游景区规划与运营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第2章旅游景区规划 (5)2.1 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理论 (5)2.1.1 规划的定义与类型 (5)2.1.2 规划的原则 (5)2.1.3 规划与景区发展的关系 (5)2.2 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5)2.2.1 资源评价 (6)2.2.2 市场分析 (6)2.2.3 发展定位 (6)2.2.4 空间布局 (6)2.2.5 基础设施建设 (6)2.2.6 生态环境保护 (6)2.2.7 旅游产品设计 (6)2.2.8 市场营销 (6)2.2.9 管理体系 (6)2.3 旅游景区规划的实施与评估 (6)2.3.1 规划实施 (7)2.3.2 监控与调整 (7)2.3.3 评估指标体系 (7)2.3.4 评估方法 (7)第3章旅游景区产品策划 (7)3.1 旅游景区产品策划概述 (7)3.2 旅游景区产品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7)3.2.1 策划原则 (7)3.2.2 策划方法 (8)3.3 旅游景区产品创新与组合 (8)3.3.1 产品创新 (8)3.3.2 产品组合 (8)第4章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 (8)4.1 旅游景区资源概述 (8)4.1.1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地、水域、气候、生物等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
(9)4.1.2 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历史遗址、古迹、宗教建筑、民族风情等,反映了人类历史、文化、艺术的成就。
(9)4.1.3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世界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9)4.1.4 社会资源:包括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体现了当地社会风貌和民风民俗。
(9)4.1.5 经济资源: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商品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景区需要哪些规章制度管理
一、安全管理:
1.景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包括禁止攀爬、游泳等警示标识,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2.景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游客的安全。
3.景区应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二、环境管理:
1.景区应建立垃圾分类制度,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2.景区应设置绿色植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景区生态平衡。
3.景区应设置喷灌系统,保证景区植物的充分浇水,防止植物枯萎。
三、游客管理:
1.景区应对游客进行人员登记,记录游客基本信息,便于管理和应急处理。
2.景区应设置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游客导览、咨询等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3.景区应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洗手间、休息区等服务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四、文明游览:
1.景区应禁止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破坏植被,保持景区的文明秩序。
2.景区应设置文明公约标识,教育游客文明游览,共同保护景区环境。
3.景区应开展文明游览宣传活动,提高游客的文明素养,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五、灾害防范:
1.景区应建立灾害防范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证游客的安全。
2.景区应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保证游客在灾害发生时的安全。
3.景区应加强灾害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救互救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总之,景区的规章制度管理是保证景区安全、环境整洁、游客服务、文明游览和灾害防范
的重要保障。
景区管理者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有效维护景区管理秩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景区服务与管理策划书3篇篇一景区服务与管理策划书一、策划书概述本策划书旨在为景区提供全面的服务与管理方案,以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景区的竞争力。
二、策划书目标1. 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
2. 优化景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安全。
4. 提升景区品牌形象,扩大景区知名度。
三、策划书内容(一)服务管理理念1. 以游客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2. 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服务与管理流程。
(二)服务管理目标1. 打造一流的景区服务品牌,树立行业标杆。
(三)服务管理策略1.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和流程。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
3. 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4. 加强与游客的沟通与互动,及时了解游客需求和反馈。
5. 持续改进服务与管理,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服务管理措施1. 服务质量管理制定并执行详细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包括游客接待、导游服务、餐饮服务、购物服务等。
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确保游客满意度。
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 人员管理招聘和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服务意识的员工。
提供全面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设施与环境管理保持景区设施的完好和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
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
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如停车场、休息区、厕所等。
4.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加强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如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等。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市场营销管理制定并执行全面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风景区运营管理方案旅游风景区运营管理方案景区五月底即将开放,为了确保游客服务、到访车辆日常管理、五保洁、安保管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销售、招商、宣传、活动的统筹协调管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来访、检查、指导、合作的接待、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顺利执行和完成,本文提出以下工作方案建议:一、工作目标与任务:以景区五凤三阁为核心,打造成古镇以及淮北市的“靓丽名片”、“光鲜窗口”、“高品质会客厅”、“文化旅游品牌标志性基地中心”,并建立健全有序高效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打造高素质高品位高效率好形象员工团队,为整个古镇今后大运行积累经验和储备后续力量。
二、运营管理机构模式:由于五凤三阁在整个项目中的管理中枢性、运营先行性、在项目内外形象影响的特殊性,决定了承担其运营管理机构的责任和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结合目前现状,营销部会同招商部,在XXX副总带领下,提出以下两种方案供公司领导进行决策参考:方案一:委托代理模式五凤门部分场馆设施交由XXX作为项目展示中心管理使用外,三佛阁、室外广场、喷泉莲池、绿化带等景点场所内的所有经营权、管理权委托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旅游景点管理公司代理。
公司负责对代理公司的监督、检查。
此模式可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形式进行。
SWOT分析:优势是专业管理公司代理运营,可减少公司工作压力和负担;劣势是代理公司一旦完不成目标和任务,所有责任和后果仍然要公司背负和承担。
并且,届时再重新调整机构建设运用模式,尚需要增加许多难以想象的负面后果。
经过调研讨论,营销部会同招商部提出的方案二:自主运营模式,由公司自行组建运营管理团队,直接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工作。
此模式优势在于公司具有更大的掌控权和灵活性,劣势在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方案一,即委托代理模式,以减轻公司压力和负担。
同时,公司应严格监督、检查代理公司的工作,确保实现旅游风景区运营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文化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机构。
景区表演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景区内所有表演活动的管理工作,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体验,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所有的表演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艺表演、文化展示、特色演出等。
第三条景区表演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游客为中心,以安全为首要,以品质为保证,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做到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表演体验。
第四条景区表演管理的原则是:合理安排、规范管理、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第五条景区表演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表演活动规划第六条景区表演活动的规划应当符合景区整体的发展规划,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不同群体,满足不同需求。
第七条景区表演活动的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场地设施、人员配备、安全措施等因素,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景区表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应提前做好详细的计划,并向相关部门备案和报批。
第九条景区表演活动的规划应当包括活动方案、预算、演出人员名单、表演内容等,经景区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景区表演活动的规划应当根据季节、节假日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安排,避免活动冲突,尽可能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第三章表演活动准备第十一条景区表演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人员培训、安全演练等。
第十二条景区表演活动的场地布置应当符合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保障观众的观赏效果和安全感。
第十三条景区表演活动的设备调试应当实施人员专业操作、设备检修、安全监控等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景区表演活动的人员培训应包括演员、工作人员等,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安全意识教育等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景区表演活动的安全演练应包括灭火救援、医疗急救等内容,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第四章表演活动执行第十六条景区表演活动的执行应当按照规划和准备工作的要求,有序、规范进行。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大全1 目录第一章旅游公司游客服务管理制度(4)1总则(4)2公司活动策划管理制度(5)3旅游市场促销管理制度(8)4游客接待管理制度(11)5票务工作管理制度(14)6公司导游导向管理制度(15)7公司游览环境管理制度(17)8公司旅游安全管理制度(18)9公司突发事故应急管理预案(20)10黄金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24)11公司应急医疗管理制度(27)12特殊游客服务管理制度(29)13游客物品保管规定(31)14公司游乐设备管理制度(32)15公司服务质量评定管理制度(36)16公司内部质量审核办法(38)17不合格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41)18游客投诉与抱怨的处理(44)第二章旅游公司部门工作职责及员工岗位职责(48) 1董事长职责(48)2景区总经理职责(49)3办公室工作职责(50)4工程部工作职责(57)5市场部工作职责(62)6安全部工作职责(65)7财务部工作职责(68)8审计部职责(72)9信息部职责(72)第三章旅游公司行政工作管理制度(73)1会议管理制度(73)2文件管理制度(76)3公文管理规定(81)4印鉴管理制度(83)5机要文书管理规定(86)6保密制度(87)7文印室管理制度(90)8计算机室管理制度(91)9计算机使用安全管理规定(93)10通讯工具使用管理制度(95)11档案管理制度(96)12声像档案管理制度(99)13公务车辆管理办法(104)14资料室管理制度(106)15公司值班制度(107)16网站管理制度(108)17值班监控制度(111)18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112) 19安全保密制度(112)2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13)21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人机演练制度(113) 23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制度(113)第四章旅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15)1员工管理制度(115)2工资管理制度(126)3劳动合同管理(130)4员工考勤管理制度(138)5员工教育培训制度(143)6人事考核管理制度(150)7员工奖惩制度(155)8人事档案管理制度(159)第五章旅游公司财务工作管理制度(168)1总则(168)2会计核算制度(169)3财务管理制度(174)4内部制约制度(176)5现金管理制度(177)6财产清查制度(178)7库房管理制度(178)8票据管理制度(179)9会计档案管理制度(180)10借款制度(182)11报销及物资请购程序(183)12费用报销制度(184)13成本、费用归类管理制度(185)第六章旅游公司场务工作管理制度(187)1总则(187)2公司主要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87) 3公司辅助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89) 4公司内部车辆管理制度(191)5公司供配电设备操作办法(192)6公司园林管理制度(194)7植物保护办法(196)8环卫工作管理制度(196)9环卫绿化考核标准(197)第七章旅游公司安全保卫管理制度(198)1总则(198)2公司治安管理规定(199)3公司保安人员的管理(202)4保安执勤制度(206)5保安巡逻制度(207)第八章游客接待中心管理制度(213)1导游岗位职责(213)2游客接待中心宗旨及服务要求(214)3销售中心岗位职责(215)4解说员和广播员岗位职责(215)5微机使用管理制度(216)6现金、票证管理制度(216)7咨询台、导服中心管理制度(217)8景区游客中心安全保护人员工作职责(218)9导游员诚信服务公约(218)第九章检票所管理制度(220)1停车场管理制度(220)2停车场岗位职责(221)3门票管理规章制度(222)4售检票岗位职责(223)第十章旅游公司管理参考文件(224)1旅游规划通则(231)2旅游公司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243)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48)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办法(273)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程序(278)6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288)7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9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20)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24)10GB/T10001.1—2000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330)第一章旅游公司游客服务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旅游公司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公司的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春秋游活动管理制度一、活动组织部门1.1 活动组织部门由专门的旅游活动策划人员、领队、导游和协助人员组成。
他们负责对活动的策划、安排、物资准备和活动现场的管理等工作。
1.2 活动策划人员负责活动的整体方案制定、路线规划和活动安排等工作。
1.3 领队和导游负责带领参与者进行活动,并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4 协助人员负责辅助领队和导游进行活动的现场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活动管理制度2.1 活动资讯发布2.1.1 活动组织部门应提前发布活动的时间、地点、费用、路线、活动内容等资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2.1.2 参与者应提前了解活动的相关资讯,并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确保能够参与活动。
2.2 参与者报名2.2.1 参与者报名时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并签署相关的免责声明,明确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责任。
2.2.2 参与者应按照规定的报名时间和方式进行报名,并按时缴纳活动费用。
2.2.3 活动组织部门应对参与者的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适合活动要求。
2.3 活动准备工作2.3.1 活动组织部门应提前对活动路线进行勘察,了解路况和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2.3.2 活动组织部门应准备活动所需的装备、药品、食品等物资,并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4 活动进行中2.4.1 领队和导游应对参与者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活动途中的应急处理、危险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等。
2.4.2 领队和导游应对参与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2.4.3 活动进行中如遇恶劣天气、意外事件等情况,领队和导游应及时调整活动路线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2.5 活动结束后2.5.1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应对活动进行反馈,包括活动的组织、服务、安全等方面。
2.5.2 活动组织部门应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2.5.3 活动组织部门应对参与者的反馈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处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规范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区作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窗口和名片,承载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不断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遵守旅游景区运营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景区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1. 景区规划和布局:景区应根据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包括道路、景点、建筑物等的合理布局,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游览环境。
2. 安全管理:景区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做好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包括消防设施的配备、紧急救援措施的建立等。
3. 清洁卫生:景区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
4. 设施设备维护:景区的设施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人员管理:景区要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素质,确保游客能够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6. 财务管理:景区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营管理,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确保财务收支平衡和合规运营。
7. 环境保护:景区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合理开展旅游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景区运营管理的具体内容1. 景区接待管理a. 游客信息管理:景区接待中心要建立健全游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入园登记、游客查询等功能,方便统计和管理游客信息。
b. 导游管理:景区要指定合格的导游进行服务,导游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解说和服务。
c. 客流量控制:景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客流量控制措施,尽量避免拥挤和安全隐患。
d. 游客服务中心:景区要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提供相关旅游咨询、投诉处理、急救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e. 环境标识:景区要设置清晰的环境标识,方便游客进行导览和寻找相关设施。
2. 景区景点管理a. 景点开放时间:景区要设定合理的景点开放时间,确保游客能够充分游览和欣赏。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方案篇一:景区营运工作方案景区营运工作方案为加强轿子山景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景区建设步伐、提升旅游质量,实现景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外吸引力、综合接待能力和景区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司战略部署,努力把轿子山景区打造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决策、统筹规划、严格要求、协作共赢”的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景区建设管理相关会议精神,站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景区的高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景区管理水平,着力把轿子山景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良、健康文明的知名景区。
二、工作目标在公司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建立健全高效的景区管理机制,致力于景区营运管理、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安全保洁、游客疏导、森林防火、应急处理等工作,确保景区实现安全有序、高效运作、协调配合、反应快速,为把轿子山打造成为5A级景区而不懈努力。
三、景区营运中心机构设置景区营运中心下设四个部门,分别为:景区营运部、工程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安全保洁部。
(一)景区营运部景区经营部具体负责景区经营管理工作,为游客提供餐饮、商务、住宿、商品销售及租赁、旅游咨询、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二)景区工程建设部工程建设部主要负责确保景区正常运营所需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完好。
具体负责景区工程设施、设备(道路、房屋、栈道等)的修缮、维护;景区水电、绿化的维护保障;确保景区及公司的设施、设备、建筑物完好,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营。
(三)景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主要是负责景区内所有经营、非经营用车的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游客接送、车辆维护、车辆调度、运输景区采购的物资、垃圾清运以及其他运输方面的工作。
(四)景区安全保洁部安全保洁部主要负责景区游道、观景台、办公设施设备、办公环境、停车场等的保洁工作。
负责景区安全保卫、消防安全、景区植被保护、停车场管理、门禁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维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景区规范管理制度汇编范本第一章:景区游客服务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保障游客的权益,维护景区的正常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景区活动策划管理制度景区活动应提前向管理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活动期间,应确保游客安全,减少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第三条旅游市场促销管理制度景区开展的旅游促销活动,应报经管理部门审批。
促销活动不得损害游客利益,不得影响景区声誉。
第四条游客接待管理制度景区应制定游客接待计划,确保游客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景区工作人员应热情、耐心、礼貌地接待游客。
第五条票务工作管理制度景区应建立健全票务管理制度,确保票务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票务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票价政策,严禁私吞票款。
第六条景区导游导向管理制度景区应配备合格导游,为游客提供准确、全面的导游服务。
导游应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景区形象。
第七条景区游览环境管理制度景区应保持游览环境整洁、卫生。
禁止在景区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第八条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景区应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第九条景区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办法景区应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组织救援,妥善处理。
第十条景区应急医疗管理制度景区应配备应急医疗设备,设置医疗急救点。
景区工作人员应接受应急医疗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第十一条特殊游客服务管理制度景区应制定特殊游客服务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便利和关爱。
第十二条游客物品保管规定景区应设立游客物品寄存处,为游客提供物品寄存服务。
游客物品寄存处应确保游客物品安全,防止丢失、损坏。
第十三条景区游乐设备管理制度景区应加强对游乐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游乐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管理制度景区应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评定结果应向社会公布,接受游客监督。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与资料汇编目录第一章旅游景区游客服务管理制度 (6)1总则 (6)2景区活动策划管理制度 (9)3旅游市场促销管理制度 (11)4游客接待管理制度 (15)5票务工作管理制度 (18)6景区导游导向管理制度 (20)7景区游览环境管理制度 (22)8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24)9景区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办法 (26)10景区应急医疗管理制度 (30)11特殊游客服务管理制度 (32)12游客物品保管规定 (35)14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管理制度 (40)15景区内部质量审核办法 (44)16不合格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47)17游客投诉与抱怨的处理 (50)第二章旅游景区部门工作职责及员工岗位职责 (54)1行政人事部工作职责 (54)2项目管理部工作职责 (61)3市场开发部工作职责 (64)4场务管理部工作职责 (67)5财务管理部工作职责 (71)6安全保卫部工作职责.第三章旅游景区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78)1会议管理制度 (78)2文件管理制度 (81)3公文管理规定 (88)4印鉴管理制度 (91)5机要文书管理规定 (95)6保密制度 (98)7文印室管理制度 (102)8计算机室管理制度 (103)9计算机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107)11档案管理制度 (111)12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116)13图书管理制度 (121)14资料室管理制度 (124)15景区值班制度 (126)16公务车辆管理办法 (128)第四章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31)1员工管理制度 (131)2员工聘用管理制度 (145)3劳动合同管理 (154)4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163)5员工教育培训制度 (169)6人事考核管理制度 (177)7员工奖惩制度 (183)8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87)9员工礼仪守则 (191)10工资管理制度 (196)第五章旅游景区财务工作管理制度2011总则 (201)2会计核算制度 (202)3财务管理制度 (207)5现金管理制度 (210)6财产清查制度 (211)7库房管理制度 (212)8票据管理制度 (213)9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14)10借款制度 (216)11报销及物资请购程序 (218)12费用报销制度 (219)13成本、费用归类管理制度 (221)第六章旅游景区场务工作管理制度 (223)1总则 (223)2景区主要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224)3景区辅助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227)4景区内部车辆管理制度 (229)5景区供配电设备操作办法 (230)6景区园林管理制度 (233)7植物保护办法 (235)8环卫工作管理制度 (236)9环卫绿化考核标准 (237)第七章旅游景区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238)1总则 (238)3景区保安人员的管理 (242)4保安执勤制度 (246)5保安巡逻制度2496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50)第八章旅游景区管理参考文件 (255)1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56)2 旅游规划通则247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282)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88)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312)6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程序 (317)7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 (311)8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14)第一章 旅游景区游客服务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结合本景区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景区服务与管理策划书3篇篇一《景区服务与管理策划书》一、引言本策划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景区服务与管理方案,以提升游客的体验,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有效管理景区的运营。
二、景区概述1. 景区名称:[景区名称]2. 景区位置:[详细地址]3. 景区特色:[简要描述景区的独特之处,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三、服务目标1. 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2. 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
3. 保护景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四、服务内容1. 游客接待设立游客中心,提供信息咨询、票务服务、导游服务等。
培训专业的导游人员,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餐饮设施和购物场所。
2. 游览设施维护和改善景区的游览道路、步道和观景平台。
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如观光车、缆车等。
设置标识系统,方便游客游览。
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巡逻和监控。
提供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4. 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保持景区的环境卫生。
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5. 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景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景区的文化内涵。
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五、管理措施1. 人员管理招聘和培训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培训。
2. 财务管理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和收费标准。
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 营销管理制定营销策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拓展客源市场。
4. 信息化管理建立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提供在线预订、电子门票等服务,方便游客。
旅游景区运营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景区运营策划书》一、景区概述1. 景区名称:[景区名称]2. 景区位置:[景区具体位置]3. 景区特色:[简要描述景区的独特之处,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娱乐设施等]4. 目标市场:[确定景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如家庭、年轻人、老年人等]二、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市场对旅游景区的需求,包括旅游动机、偏好、消费能力等。
2. 竞争分析:研究周边景区的竞争情况,了解其优势和劣势,找出本景区的竞争优势。
3. 市场趋势:关注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如旅游方式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以便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三、运营目标1. 提高景区知名度: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高景区在目标市场中的知名度。
2. 增加游客数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景区游玩,提高景区的游客接待量。
3. 提高游客满意度: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4. 增加景区收入:通过门票销售、餐饮、住宿、购物等多种渠道,增加景区的收入。
四、运营策略1. 产品策略:优化景区设施:不断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开发特色产品:根据景区的特色,开发具有独特性的旅游产品,如主题活动、特色美食等。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2. 价格策略: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根据景区的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
灵活定价:根据不同的季节、节假日等因素,灵活调整门票价格。
推出优惠套餐: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优惠套餐,如家庭套餐、情侣套餐等。
3. 渠道策略:加强线上营销: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渠道,进行线上宣传和推广。
拓展线下渠道: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合作,拓展线下销售渠道。
举办促销活动: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等,吸引游客前来购买。
4. 促销策略:广告宣传: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公关活动: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公益活动等,提升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旅游活动策划和旅游节庆管理制度旅游活动策划和旅游节庆管理制度是旅游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还关乎着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发展。
本文将从策划和管理的角度分别探讨旅游活动和节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施的原则和制度。
一、旅游活动策划的重要性旅游活动策划是确保旅游目的地顺利进行各类活动的关键。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能够提前预见和解决各类问题,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和参与度。
1.1 确定目标与定位在旅游活动策划之前,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定位。
这包括确定活动的主题、参与人群、时间和地点等。
明确目标和定位有助于策划活动内容和推广方式,实现预期效果。
1.2 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它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策划者需要根据目标和定位,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景点参观、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
同时,注意结合当地的特色和资源,使活动更富有吸引力。
1.3 预防和解决问题旅游活动策划需要提前预见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这包括人员安排、物资准备、应急措施等。
策划者需在整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各项细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旅游节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旅游节庆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障旅游节庆的顺利进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1 制定和宣传节庆规划旅游节庆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制定详细的节庆规划。
规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场地布置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宣传方案,提前向游客和社会公众宣传节庆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2.2 资源管理和人员安排旅游节庆涉及大量的资源和人员的协调安排。
管理制度应规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避免浪费。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人员任务和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3 安全保障和应急措施旅游节庆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管理制度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现场安全、食品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旅游景区淡季优惠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随着季节的变化,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在淡季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景区的收入,也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活动来刺激游客的出行欲望,提高景区在淡季的人气。
二、活动目标1、增加淡季游客数量,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提升景区在淡季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3、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对景区的忠诚度。
三、活动时间具体淡季时间段四、活动对象所有游客五、活动内容1、门票优惠推出大幅度的门票折扣,例如原价X元的门票,在淡季优惠期间只需X元。
实行套票制度,游客购买一定数量的门票可以享受额外的折扣。
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老年人、军人等,提供更优惠的门票价格或免费入场政策。
2、住宿优惠与景区内及周边的酒店、民宿合作,推出住宿折扣套餐。
游客在预订住宿时可以享受X折优惠。
提供“住宿+门票”的联合套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优惠服务。
3、餐饮优惠在景区内的餐厅、小吃摊等消费场所,推出打折菜品或消费满减活动。
设计特色的淡季餐饮套餐,以当地特色美食为主,吸引游客品尝。
4、娱乐项目优惠对于景区内的游乐设施、表演等娱乐项目,实行半价优惠或买一送一的政策。
增加一些新的娱乐项目,并在淡季期间提供免费体验的机会。
5、特色活动举办主题文化节,如民俗文化节、摄影节、音乐节等,吸引有相关兴趣的游客前来参与。
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骑行、露营等,适合喜欢运动和探险的游客。
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吸引家庭游客。
6、礼品赠送每位游客在购买门票或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赠送景区特色的纪念品,如小挂件、明信片、文化衫等。
定期举办抽奖活动,奖品包括景区的年卡、酒店住宿券、餐饮券等。
六、宣传推广1、线上宣传利用景区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活动信息和优惠政策,吸引游客的关注。
与在线旅游平台(如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合作,进行活动推广和门票销售。
旅游景区活动策划管理制度
1.1 总则
1.1.1 通过景区活动的策划,确保景区活动有序进行,并最终满足游客需求。
1.1.2 本制度适用于景区活动的策划管理。
1.2 景区策划人员的素质要求
1.1.1 熟悉景区经营范围和工作内容,具备相应的旅游知识。
1.1.2 对游客的需求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和丰富的策划经验。
1.3 活动策划的基本要求
1.3.1 密切结合景区特点,不脱离景区的主题。
1.3.2 主题鲜明,专项性强,区别于景区常规活动内容。
1.3.3 活动操作性强,有关部门易于执行。
1.3.4 易于游客参与,体现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
1.3.5 活动费用的经济性。
1.4工作程序
1.4.1 年度活动计划的制定
1.4.1.1 市场管理部门根据旅游市场情况、市场变化趋势及景区的实际,每年12月制定景区下年度的《年度活动计划》。
1.4.1.2 景区办公室召集有关部门领导讨论研究《年度活动计划》,经批准后以文件形式下发。
1.4.1.3 《年度活动计划》是景区活动及活动策划的指导性文件。
1.4.2 重大活动策划
1.4.1.1 重大活动策划应在正式活动前3个月完成。
1.4.1.2 重大活动策划步骤:
a.广泛搜集市场信息,了解游客的潜在需求,分析景区现有的资源和类似活动的资料,必要时可到相关的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b. 集思广益、广开思路,提出活动的初步设想;
c.根据景区自身的特点、旅游和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提出多个活动设想并进行选择;
d.各有关部门广泛沟通,听取意见,吸取以往的经验,
对选定的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1.4.1.3 制定活动方案
a. 市场开发部门根据《年度活动计划》制定《重大活动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活动简介;
——活动名称、时间、地点;
——责任分工;
——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活动的评审等。
b. 《重大活动方案》应明确活动评审的标准,以保证活动达到预期的要求。
c. 景区办公室召开《重大活动方案》评审会议,市场开发部门填写评审纪要,并归档。
d. 《重大活动方案》经景区主要负责人最后审批,景区办公室发文,并由市场开发管理部门指导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1.4.1.4 重大活动的评审
a. 景区办公室根据活动实施方案组织评审小组,在正式活动前半月内对重大活动进行彩排,必要时可邀请旅行社负责
人和游客代表参加评审活动。
b. 景区办公室根据评审情况,填写评审活动纪要,并归档。
1.4.1.5 重大活动策划的审查
a. 重大活动结束后,由市场开发管理部门对重大活动的策划工作进行检查,并作评价记录。
b. 检查工作标准如下:
——活动的新颖性、有效性;
——主题的知识性、趣味性;
——游客的参与性;
——客流量的变化趋势;
——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1.4.3 景区一般活动的策划
1.4.3.1 市场开发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般活动方案,提交景区主要负责人审批。
1.4.3.2 经审批后的活动策划,由景区办公室以文件形式将活动方案下发各部门实施。
1.4.3.3 活动结束后,景区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加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