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81.24 KB
- 文档页数:21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年7月21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④水能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是传统的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④水能;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则可能减少CO 2气体的排放,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
分析选项正确的应该是。
考点:考查新能源的相关知识。
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方应;A.金属与酸反应均为放热反应;A符合题意;B.大部分高温下发生反应为吸热反应;B D错误;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为吸热反应,C错误;考点:考查吸放热反应判断规律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由C(石墨) ===C(金刚石) ΔH > 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正确;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B正确;C.由C(石墨) 变为C(金刚石)为吸热过程,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C正确;D.氢气燃烧热是指1摩尔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发摩纳哥出的热量;2H2(g)+O2(g)===2H2O(l) 热量的数值大于285.8 kJ;D错误;考点:考查有关热化学相关知识。
2020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6.9g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B.2.3g钠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为0.1N AC.l L 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H分子和CH3COO-离子的总数为0.1N AD.Fe与标准状况下22.4 LCl2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后,Fe失去电子总数为2N A参考答案:A2. 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六周期ⅢB族B.五周期ⅢB族C.六周期ⅦB族D.四周期ⅦB族参考答案:A略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参考答案: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根据F元素无正化合价,只有负价和零价;B、根据第六周期有一格叫做镧系元素,大大超过了18种;C、根据只有主族才有非金属元素;D、根据碱金属指除H之外的第ⅠA族的元素;解答:解:A、在短周期中,F元素无正化合价,只有负价和零价,而F在ⅥⅠA族,故A错误;B、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故B错误;C、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碱金属指除H之外的第ⅠA族的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4.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乙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即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参考答案:C略5. 下列化合物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D.C.B.A.参考答案:A略6. 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D.1mol甲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参考答案:C略7.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B.N4与N2互为同位素C.N4沸点比P4(白磷)高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参考答案:D略8.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起反应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参考答案:C本题比较的是两种因素(温度和压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情况,甲、乙相比,不同的是O2浓度在乙中较小,但是乙中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的影响远超过浓度的影响,所以反应速率乙>甲。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客观题(1-13题13*2=26分;14-23题10*3=30分)1、中华先人在以化学为核心的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中国古代发明的产物与有机物无关的是()①青铜冶炼②酿酒酿醋③制造火药④做豆腐⑤制饴糖⑥炼金丹⑦树皮造纸⑧制陶瓷.A.①⑤⑥⑧ B.①③⑥⑧ C.③⑤⑥⑦ D.②④⑦⑧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g该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A.B.C.(A-N+2)molD.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A、原子半径:r(A)>r(B)>r(D)>r(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r(C3-)>r(D-)>r(B+)>r(A2+) D.单质的还原性:A>B; D>C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NaCl B.OH —C、HCl D.Na 2 O 2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 B.PCl3 C.PCl5 D.BF37、下列反应为放热反应的( )①CaCO3分解②钠与水反应③硫在O2中燃烧④8个结晶水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⑤CaO+H2O = Ca(OH)2 ⑥ N2与H2合成NH3⑦NaOH和CH3COOH的反应A、①②③B、④⑤⑦C、④⑦⑧D、②③⑤⑥⑦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化学检测一、客观题(1-13题13*2=26分;14-23题10*3=30分)1、中华先人在以化学为核心的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中国古代发明的产物与有机物无关的是()①青铜冶炼②酿酒酿醋③制造火药④做豆腐⑤制饴糖⑥炼金丹⑦树皮造纸⑧制陶瓷.A.①⑤⑥⑧B.①③⑥⑧C.③⑤⑥⑦D.②④⑦⑧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g该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A.B.C.(A-N+2)molD.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A、原子半径:r(A)>r(B)>r(D)>r(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r(C3-)>r(D-)>r(B+)>r(A2+) D.单质的还原性:A>B; D>C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的沸点:W>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NaCl B.OH—C、HCl D.Na 2 O 2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 B.PCl3 C.PCl5 D.BF37、下列反应为放热反应的( )①CaCO3分解②钠与水反应③硫在O2中燃烧④8个结晶水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⑤CaO+H2O = Ca(OH)2 ⑥ N2与H2合成NH3⑦NaOH和CH3COOH的反应A、①②③B、④⑤⑦C、④⑦⑧D、②③⑤⑥⑦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 学 试 题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1-9每题2分,10-21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与氨水反应的弱电解质是A .醋酸溶液B .硫化氢C .二氧化硫D .硫酸铜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泡沫灭火器灭火3.某种碳酸饮料中主要含柠檬酸、碳酸、白砂糖、苯甲酸钠等成分,常温下测得其pH 约为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B .该碳酸饮料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C .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 w 的值大于纯水中K w 的值D .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 2的溶解度4.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 ·L -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 .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pH 试纸显示白醋的pH 为2~3 弱酸 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电离平衡常数(25 ℃)K a =1.75×10-5 K a =2.98×10-8K a1=4.30×10-7 K a2=5.61×10-11 K a1=1.54×10-2K a2=1.02×10-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少量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CO 2+H 2O +2ClO -===CO 2-3+2HClOB .少量的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SO 2+H 2O +Ca 2++2ClO -===CaSO 3↓+2HClO C .少量的SO 2通入Na 2CO 3溶液中:SO 2+H 2O +2CO 2-3===SO 2-3+2HCO -3D .相同浓度NaHCO 3溶液与NaHSO 3溶液等体积混合:H ++HCO -3===CO 2↑+H 2O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 (Na +) = c (Cl -)+c (ClO -)+c (OH -) B .p H = 8.3C.p H = 11的D .0.2mol/LCH 3COOH 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2c (OH -)= c (CH 3COO -) 7.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 =7的溶液中:K +、Fe 3+、Cl -、NO -3 B.c (OH -)=1.0×10-11mol/L 的溶液中:Na +、Fe 3+、Cl -、NO -3C .含“84”消毒夜(有效成分NaClO)的溶液中:Fe 2+、Cl -、Ca 2+、Na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0-13mol/L 的溶液中:Na+、AlO-2、NO -3、Cl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 .实验Ⅱ:用二氧化碳做喷泉实验C .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 .实验Ⅳ:验证酸性强弱H 2SO 4>H 2CO 3>HClO 9.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客观题(1-13题13*2=26分;14-23题10*3=30分)1.中华先人在以化学为核心的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中国古代发明的产物与有机物无关的是()①青铜冶炼②酿酒酿醋③制造火药④做豆腐⑤制饴糖⑥炼金丹⑦树皮造纸⑧制陶瓷A. ①⑤⑥⑧B. ①③⑥⑧C. ③⑤⑥⑦D. ②④⑦⑧【答案】B【解析】【详解】①青铜冶炼是利用铁和硫酸铜反应,是无机反应,符合题意,①正确;②酿酒酿醋是利用淀粉生成乙醇、乙酸,为有机反应,与题意不符,②错误;③制造火药是利用硫磺、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符合题意,③正确;④做豆腐是利用蛋白质的聚沉,与题意不符,④错误;⑤制饴糖是制取有机物糖类,与题意不符,⑤错误;⑥炼金丹为无机反应,符合题意,⑥正确;⑦树皮造纸利用有机物纤维素制备纸张,与题意不符,⑦错误;⑧制陶瓷利用粘土制备陶瓷,粘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二氧化硅等,符合题意,⑧正确;答案为B。
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g该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A.n16+A(A-N+8)molB.n16+A(A-N+10)molC. (A-N+2)molD. nA(A-N+6)mol【答案】A【解析】【分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A-N。
【详解】A 的物质的量=ng/(A+16)g/mol=16n A +mol ,则氧化物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16nA +×(A-n+8)mol ,答案为A 。
【点睛】某原子的质子数=A-N ,则其氧化物中质子数= A-N+8。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3-、d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 A. 原子半径:r(A)>r(B)>r(D)>r(C) 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r(C 3-)>r(D -)>r(B +)>r(A 2+)D. 单质的还原性:A>B ;D>C 【答案】C 【解析】 【分析】aA 2+、bB +、cC 3-、d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 、B 在C 、D 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c<d<b<a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重点中学19-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m−1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 ④>③=②>①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 ④>③>②>①2.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3B. 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a=12,b=2,则V a∶V b=1∶10C. 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a+b=12,则V a∶V b=10∶1D. 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V a∶V b=100∶1,则a+b=103.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1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醏酸的电离常数B. H+的物质的量C. 完全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 CH3COOH的物质的量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5.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pH相等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SO4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B. HA的电离常数Ka=4.93×10−10,则等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中:c(Na+)>c(HA)>c(A−)C.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与c(HCO3−)的比值将减小D.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酸性HF>CH3COOH,则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c(CH3COO−)6.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减慢的是()A. 向稀硫酸中加水B. 增加锌粒的量C. 用锌粉代替锌粒D. 升高反应温度7.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1-9每题2分,10-21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与氨水反应的弱电解质是( )A. 醋酸溶液B. 硫化氢C. 二氧化硫D. 硫酸铜【答案】B【解析】醋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SO2属于非电解质;硫化氢属于弱电解质且能与氨水反应;硫酸铜虽然能与氨水反应,但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答案选B。
2.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B【解析】【详解】A.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油污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达到去油污的目的,与盐类水解有关;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是电化学腐蚀,与盐类的水解无关;C.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促进氯化铁水解,使溶液颜色变深;D.泡沫灭火器主要成分是Al2(SO4)3和NaHCO3溶液,两者发生双水解反应:Al3+ +3HCO3-=3CO2↑ +Al(OH)3↓,与盐类水解有关;答案选B。
3.某种碳酸饮料中主要含柠檬酸、碳酸、白砂糖、苯甲酸钠等成分,常温下测得其pH约为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 W的值大于纯水中K W的值B. 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C. 该碳酸饮料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D. 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2的溶解度【答案】A【解析】【详解】A.K w只与温度有关,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 w的值等于纯水中K w的值,故A错误;B.该饮料中存在碳酸的电离平衡:H2CO3H++HCO3-,柠檬酸电离出的H+会抑制碳酸的电离,B正确;C.溶液的pH约为3.5,酸电离出的H+抑制水的电离,C正确;D.在该饮料中存在平衡CO2(g)CO2(aq),打开瓶盖、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产生气泡,故D正确;答案选A。
4.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 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答案】D【解析】【分析】要证明某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该物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
如完全电离,则为强电解质,如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
【详解】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A错误;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属于胶体的聚沉,B错误;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只能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错误;D、浓度约1 mol/L的醋酸其pH为2~3,说明醋酸在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故为弱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
5.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电离平衡常数(25℃)K a=1.75×10-5K a=2.98×10-8K a1=4.30×10-7K a2=5.61×10-11K a1=1.54×10-2K a2=1.02×10-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2HClOB. 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 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 CO=SO+2HCO3-D. 相同浓度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H2O【答案】C【解析】【详解】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就越强,A.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而大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因此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的反应,CO2+H2O+ClO-=HCO3-+HClO,A错误;B、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4价S氧化成+6价,转变成CaSO4,B错误;C、因为K a1(H2SO3)>K a1(H2CO3)> K a2(H2SO3)>K a2(H2CO3),根据碳酸钠和酸反应的实质,少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SO2+H2O+2Na2CO3=Na2SO3+2NaHCO3,C正确;D、亚硫酸根属于弱酸酸式根,不能拆写,D错误;答案选C。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 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 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D. 0.2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答案】D【解析】【详解】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所以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l-)+c(ClO-)+c(OH-),故A错误;B、pH=8.3NaHCO3溶液,说明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CO3-)>c(H2CO3)>c(CO32-),故B错误;C 、氨水存在电离平衡,HCl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则c(OH -)>c(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 4+)>c(Cl -)>c(OH -)>c(H +),故C 错误;D 、0.2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与0.1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mol/L 的CH 3COOH 、CH 3COONa 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①c(Na+)+[H +]=[OH -]+[CH 3COO -],依据物料守恒可得:②2c(Na +)=c(CH 3COO -)+c(CH 3COOH),根据①②可得:2c(H +)-2c(OH -)=c(CH 3COO -)-c(CH 3COOH),故D 正确;故选D 。
7.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 =7的溶液中:K +、Fe 3+、Cl -、NO 3-B. c(OH -)=1.0×10-13 mol/L 的溶液中:Na +、Fe 3+、Cl -、NO 3-C. 含“84”消毒夜(有效成分NaClO)的溶液中:Fe 2+、Cl -、Ca 2+、Na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0×10-13 mol/L 的溶液中:Na +、AlO 2-、NO 3-、Cl - 【答案】B 【解析】【详解】A. pH =7的溶液中,易水解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Fe 3+易水解不能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 25 ℃时,c(OH -)=1.0×10-11 mol/L 的溶液中c(H +)=1.0×10-3mol/L ,c(H +)> c(OH -),溶液呈酸性, Na +、Fe 3+、Cl -、NO 3-可以共存,故B 符合题意;C. 含“84”消毒夜(有效成分NaClO)的溶液中,NaClO 具有强氧化性,Fe 2+具有还原性,ClO -与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 不符合题意;D. 25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中性溶液中c(H +)=c(OH -)= 1.0×10-7,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0×10-13 mol/L<1.0×10-7的溶液中,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如为酸性,则AlO 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如为碱性,可以共存,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 实验Ⅱ:用二氧化碳做喷泉实验C. 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 实验Ⅳ:验证酸性强弱H2SO4>H2CO3>HClO【答案】B【解析】【详解】A. 一定浓度稀硫酸的配制,应该先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内,故A错误;B. 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体积可持续减少,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可以产生喷泉,故B正确;C. 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否则导致混合溶液温度不均匀,测定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 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会生成HClO,但是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通过该实验看出是否有HClO生成,故D错误;答案选B。
9.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 2和H2O2B. 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C. PCl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OD. Mg3N2水解生成NH3和Mg(OH)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广义水解的定义,A.CaO2的水解产物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Ca(OH)2、过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的H2O2,A正确;B.NaClO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NaOH,B正确;C.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和H3PO3,C错误;D.Mg3N2的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D正确;答案选C。
10.25℃时,浓度均为1 mol/L的AX、BX、AY、BY四种正盐溶液,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 mol/L,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Y溶液的pH小于7B. 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C. 稀释相同倍数,BX溶液的pH变化小于BY溶液D. 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答案】D【解析】【分析】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mol/L,说明HX为强酸,AOH为强碱,BX 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溶液呈酸性,说明HY为弱酸,BOH为弱碱。
【详解】A、根据AX、BX、BY溶液的pH,可判断AX为强酸强碱盐,BX为强酸弱碱盐,BY为弱酸弱碱盐,则AY为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7,故A错误;B、AY溶液的pH>7,而BY溶液的pH=6,则AY溶液的pH大于BY溶液的pH,故B错误;C、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前者水解程度大于后者,加水促进水解,稀释相同倍数时溶液pH变化BX大于BY,故C错误;D、根据BY溶液的pH=6,BOH的碱性小于HY的酸性,因此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故D正确;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