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简介.ppt
- 格式:ppt
- 大小:773.50 KB
- 文档页数:10
城关中心校活力课堂路线图解读五步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是前进的方向,点燃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为学习本节课奠定基础。
第一步:导入明标。
激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激趣导入一段精彩的课堂激趣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
教师在课前设计导入活动,课堂进行导入时,学生要参与其中,注意倾听与老师形成互动。
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语言表述式(复习导入谈话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演示导入(游戏演示肢体演示模型演示),多媒体展示导入(动画导入视屏导入音乐导入)等。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确定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思路,以达到高效学习。
因此,要为每课时、每单元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只有“胸中有丘壑”,才可以有的放矢。
老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依据课标、考纲和教材,针对不同的课型来确定学习目标,还应做到简单易懂,明确具体。
上课之前,教师在多媒体呈现课时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明确目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式:开门见山式、分步出示式、首尾呼应式(开始读结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勤思、好学,在自学中发现新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步:自主学习。
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
有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
独立学习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独学习惯和培养学生独学的能力,对所学内容能整体把握。
独学是为了更好的对学。
学生自学教材本课时相关内容,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完成路线图中老师预设的问题,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记号,以便交流。
老师要给任务、限时间、教方法,仔细观察整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同伴交流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环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是开放的。
“五步三查”——活力课堂一般性教学模式解读活力课堂“五步三查”教学基本模式,是以杜郎口为首的各成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课改初期易遇到的普遍问题,而设计的一个具有课改推进普适性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教师掌握和运用。
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让教师少走弯路,缩短课堂“临帖”的周期,从而为打造特色高效课堂服务。
一、“五步三查”基本模式结构说明(一)“五步”: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独学;2.第二步:对学、群学;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5.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二)三查: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3.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二、“五步三查”基本模式详解第一步:独学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1.检查反馈。
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
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2.新课导入。
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独学。
活力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而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一二三四五”高效活力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一个理念:遵循规律,尊重差异,释放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遵循规律: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理解过程,他们的抽象思维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所以,首先应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
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者采用教具、模型、图表、投影演示及动手操作等,增加学生的感性理解,然后逐步抽象,引入概念。
所以,在教学时,做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务必要要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才能有效地促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尊重差异:首席导师冯恩洪先生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提出:人人有差异,要善待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要为有差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只有这样,卓越课堂的建模与实施中才能面对有差异的孩子设定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和进度,设定分层次的问题与任务,设定分层次的展示与评价,设定分层次的检测标准,布置分层次的练习作业,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适合的发展,培养兴趣,激活信心,释放潜能,逐步的提升,最后实现整体提升。
释放潜能:学生潜能是指学生建立在遗传素质和先天发育素质基础上的,生来就蕴含的发展可能性。
每一个人都是具有潜能的,而且这些潜能都有可塑性。
尤其是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学生。
好的课堂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和释放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当下发展助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是学校工作的目标。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人都有才,人人都能成才。
我们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成才机制,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创造教育时机培养学生成才。
学校全部工作都围绕让学生成才这个目标而展开,这是社会赋予学校的神圣职责。
我们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优秀人才,社会的水平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也就越见突出。
第四小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课程改革,坚持“我健康、我幸福、我快乐”的办学宗旨,秉承“读书致远修身至善”八字校训,坚持“博学多思明理尚志”的校风,倡导“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教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推动“修身健美尚德笃学”的学风的形成,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课改”为依托,努力打造符合我校实际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三、主要内容:1、一个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2、两个改变:(1)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突围传统课堂,努力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2)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人,实现学习力的解放。
3、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提升——练习应用四、组织机构组长:王振江副组长:杨东辉成员:孙明华杨兵赵悦刘睿以及各任课教师五、具体流程一、自主学习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要通过感知、判断、分析、想象等思维活动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尝试质疑,为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同学的思维互相沟通、碰撞做好准备。
但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完全放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提前设计好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预习提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向标、方向盘,编写时一般要遵循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把学生学习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去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