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1单元 1 王维诗四首
- 格式:doc
- 大小:387.51 KB
- 文档页数:9
王维诗四首【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王维诗四首二. 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2、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3、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4、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
学习要点:一、关于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
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
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
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二、王维和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
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
三、作品研读(一)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一年级王维的诗20首:1.《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1.《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5.《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6.《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7.《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8.《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王维》诗词全集、诗集(365篇大全集)唐朝诗人、画家“诗佛”王维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
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
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
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
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
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史料记载《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唐才子传·卷二》文学特色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诗如画卷,美不胜收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王维诗境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诗四首介绍王维诗四首介绍一、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遗。
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川庄作1.写作背景简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川山庄。
2.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炊黍饷东”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18-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蒸藜炊黍.()(2)啭.黄鹂()(3)芙蓉.() (4)红萼.()(5)风劲.() (6)罟.师()【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2.词语释义(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3.名句背诵(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名片]〝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1王维诗四首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
其中王维被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字体赏美文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这种以景结尾的方法,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读来别有韵味,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
纷纷开且落,是一种洒脱的寂寞,或者说,是一种恬然的情怀。
如果我们非要给那些花儿赋予一种情感一种精神,我们觉得更应该是这种,至少能不让我们伤情喟叹,能给我以静静的怡然和感悟。
就像那些太多太多的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从不落入别人的眼睛,而他们就那样生活着,不纷争不在意,一种悠长悠远的幸福。
我们是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活给别人看,所以即使平凡,也美丽。
花落而实成,其实也是一种绽放。
一种美丽过后,总有另一种美丽来延续。
人也是如此,一种辉煌的过去,会有另一种美好来替代,若是长久地沉湎于过去的美好,就会错过许多接踵而来的美好。
那么就去珍惜这眼前当下,即使花儿谢落而没有果实,只要记得曾经的灿烂,就是一种得到,一种收获。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蒸藜炊黍饷.东菑饷:送饭B.积雨..空林烟火迟积雨:久雨不停C.草枯鹰眼疾.疾:疾病D.罟师..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此指船夫解析:C项,疾:锐利。
答案:C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写田家劳作生活。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难升;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田间地头。
B.“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王维诗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蒸藜炊黍.()(2)啭.黄鹂()(3)芙蓉.() (4)红萼.()(5)风劲.() (6)罟.师()【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2.词语释义(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3.名句背诵(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名片]“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探究·精研文本]积雨辋川庄作[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
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
[文脉梳理]《积雨辋川庄作》[文本深读]1.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迟”字用得最好。
在诗中是“迟缓”之意,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
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农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3.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写了诗人隐居山林、独处山林的幽居生活之乐。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因此,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
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体现了诗人什么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要退隐山林、与世无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名句鉴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鉴赏】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了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
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
辛夷坞[背景介绍]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田园组诗《辋川集》。
该诗就是组诗《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
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文脉梳理]《辛夷坞》⎩⎨⎧⎭⎬⎫前两句:春天来到 辛夷花开后两句:春天不永 花开花落寂寞→宁静淡泊 [文本深读]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辛夷花自开自落,由灼灼其华到缤纷零落的画面。
2.如何理解诗中“山中”“涧户”的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中自开自落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辛夷坞幽静之境,也委婉写出了诗人对身处当时环境的寂寞感。
3.诗人的情怀是“落寞”还是“淡泊”?请结合诗的内容试作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诗人的情怀是落寞。
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比喻自己的才能被压抑埋没的处境,寄托自己孤独、落寞的情绪。
观点二:诗人的情怀是淡泊。
深山无人,辛夷花自开自落。
花开,并不是为了赢得人们的赞赏;花落,也不需要人们的悼惜。
该开便开,该落便落,纯凭自然,向人们昭示了一种不甘世俗的淡泊情怀。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名句鉴赏]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鉴赏】 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长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即指辛夷花,辛夷花含苞待放时,很像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
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出一派春光。
送沈子福归江东[背景介绍]此诗是王维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公元740年 、 741年) 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
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看题目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文脉梳理]《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两句:送行之地→景后两句:依依惜别→情(哀而不伤)[文本深读]1.试分析诗中“杨柳”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
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2.“行客稀”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行客稀”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采用反衬手法,写出了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第三句诗“惟有相思似春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三句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