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记表10_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一、工程概况本次灌注的钻孔桩位于_____工程的_____部位,桩号为_____,设计桩径为_____m,设计桩长为_____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采用_____配合比。
二、施工准备1、灌注设备采用_____型号的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每车容量为_____m³。
灌注使用_____型号的导管,导管内径为_____mm,壁厚为_____mm,节长分别为_____m、_____m、_____m等,配备_____套导管接头和密封圈。
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压力为_____MPa,持续时间为_____min,导管无渗漏现象。
2、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采用_____品牌的_____强度等级水泥,其性能指标符合_____标准要求。
砂: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含泥量为_____%,符合_____标准要求。
石子:采用_____产地的_____mm 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为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为_____%,符合_____标准要求。
外加剂:使用_____品牌的_____外加剂,其性能指标符合_____标准要求。
水:采用_____水源,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配合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含水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灌注过程1、首批混凝土灌注计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根据公式 V =πD²/4 × (H1 + H2) +πd²/4 × h1 ,其中 D 为桩孔直径,H1 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H2 为导管初次埋置深度,d 为导管内径,h1 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自动) (2).xls 范本1: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1.3 施工单位:1.4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日期:1.5 检查负责人:1.6 附件:附件1-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二、施工准备2.1 钻孔机械设备及工具准备2.2 水下工作准备2.3 安全措施准备三、施工过程3.1 钻孔过程3.1.1 钻孔机械设备及工具检查与调试3.1.2 钻孔孔径、深度测量记录 3.1.3 钻孔灌注洞眼清洁记录3.1.4 钻孔桩套管安装记录3.1.5 钻孔过程监测记录3.2 混凝土灌注过程3.2.1 混凝土材料准备记录3.2.2 混凝土浇筑设备与工具准备 3.2.3 混凝土灌注预检记录3.2.4 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记录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质量要求4.2 检验与试验4.2.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4.2.2 钻孔桩成果观测记录五、施工问题记录5.1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2 处理措施及结果记录六、施工总结6.1 效果评价6.2 施工过程改进方案七、附件附件1: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无内容范本2: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1.2 工程地点:1.3 施工单位:1.4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日期:1.5 检查负责人:1.6 附件:附件1-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二、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2.1.1 混凝土材料准备2.1.2 钻孔桩材料准备2.2 设备与工具准备2.2.1 钻孔设备准备2.2.2 混凝土灌注设备准备2.2.3 水下作业设备准备2.3 安全措施准备三、施工过程3.1 钻孔过程3.1.1 钻孔设备调试与检查记录3.1.2 钻孔孔径、深度测量记录3.1.3 钻孔灌注洞眼清洁记录3.1.4 钻孔桩套管安装记录3.2 混凝土灌注过程3.2.1 混凝土浇筑准备检查记录3.2.2 混凝土材料配比记录3.2.3 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记录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质量要求4.2 检验与试验4.2.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4.2.2 钻孔桩成果观测记录五、施工问题记录5.1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2 处理措施及结果记录六、施工总结6.1 施工效果评价6.2 施工过程改进方案七、附件附件1: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无内容本文档涉及附件。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一、引言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基础处理方法。
它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记录及其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设计和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勘察工作,了解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2、设备检查:确保所有施工设备(如钻机、水泵、混凝土搅拌站等)都处于良好状态,并准备好必要的维修工具。
3、场地清理:清除钻孔范围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
4、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骨料和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三、钻孔施工1、钻孔定位: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钻孔定位,确保钻孔位置准确。
2、钻孔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进参数,确保钻孔质量和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孔底清理:在钻孔完成后,使用空压机或水泵清除孔底沉渣和积水。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验数据,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2、混凝土拌制:在拌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灌注:通过导管将混凝土灌注到钻孔中,灌注过程中应保持导管埋深在合理范围内,并确保混凝土面高度一致。
4、灌注记录:在灌注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混凝土面高度、导管埋深、灌注量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五、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2、在灌注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导管堵塞或漏水等问题,如出现这些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在灌注完成后,应进行桩基检测工作,以确保桩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自动生成)1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记录:负责人:
、导管每 3、假设水面比护筒 4、首批混
H1=0.4m Hw=44.781m D=1.5m
d=0.3m
V 首需灌注长
44.10需灌注
77.93
h 1V≥πD 2
/4(H1+H2)+πd 2
/4h 1
H2——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m
r w ——混凝土重度,取值于24.0kN/m3; r c ——泥浆重度,取值于10.3~11.0kN/m3之间;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 W
H2H1
、导管每 3、假设水面比护筒 4、首批混
H1=0.4m Hw=44.781m D=1.5m H2=1m
d=0.3m
V 首≥
9.51
需灌注长
44.10需灌注
77.93
h 1=Hwr w /r c 99.51
7、淡紫色区域需手动填入;
5、改变埋深变异系数会使插入深度增大,一般情况下不用改变;
6、右侧表格中车累积量的出现意味着每车灌完是检孔的最佳时间;。
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水下混凝土灌注是在水下环境中进行的一种施工技术,用于构建水下结构,如海上桩、海底管道、海底交通隧道等。
水下混凝土灌注具有施工难度大、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进行记录和管理,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个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的例子,供参考:施工日期:2024年5月1日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水下准备工作1.在施工现场进行水下测量,确定灌注点的位置和深度,并在水下固定测点标记。
2.安装水下定位设备,以确保混凝土灌注过程的准确定位。
3.检查灌注设备的完好性,包括水泥罐、输送管道、搅拌机等。
二、灌注前准备工作1.在水下清理基础,确保基础表面平整,清除杂物和泥沙。
2.预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准备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沙、石子等,并按设计比例进行配制。
三、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1.在水下安装混凝土泵,通过水下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泵送到灌注点。
2.确保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流量和压力稳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使用水下搅拌器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4.当混凝土灌注到设计高度后,及时停止灌注,避免混凝土溢出。
四、灌注后处理工作1.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其强度和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灌注部位周围的水下环境进行清理和恢复,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3.对灌注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的水下防护装备,如潜水服、潜水面罩等,保证施工人员的水下工作安全。
3.在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识和安全警戒线,确保周围水域的通航安全。
六、记录和报告1.对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施工单位、施工环境、灌注点位置等详细信息。
2.对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记录,如流量、压力、混凝土配制比例等。
3.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今后的施工经验积累和改进。
钻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一、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名称:_____施工地点:_____桩号:_____设计桩径:_____设计桩长:_____施工日期:_____二、施工设备及人员1、钻孔设备型号:_____编号:_____2、灌注设备型号:_____编号:_____3、施工人员机长:_____操作工人:_____三、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及硬化描述场地的平整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硬化处理的方式及质量。
2、桩位测量放线测量仪器的型号及精度。
桩位的坐标及偏差值。
3、护筒埋设护筒的材质、直径、长度。
护筒的埋设深度及中心偏差。
四、钻孔过程1、钻进参数初始钻进速度。
不同地层的钻进速度及泥浆比重。
2、地层情况详细记录各土层、岩层的深度、厚度及特征。
3、泥浆性能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等指标的检测值及调整情况。
4、孔深及孔径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
孔深偏差及孔径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清孔清孔方法及清孔时间。
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孔底沉渣厚度。
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制作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
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及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等制作偏差。
2、钢筋笼安装安装方法及起吊设备。
钢筋笼的中心偏差及顶端高程。
六、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的用量及比例。
2、混凝土坍落度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测值。
3、灌注过程灌注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
灌注速度及混凝土上升高度。
4、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控制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灌注量实际灌注的混凝土量及理论灌注量的对比。
七、质量检测1、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如:超声波检测、低应变检测等)。
2、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
八、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1、问题描述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塌孔、卡钻、钢筋笼上浮等。
2、处理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
九、施工总结对本次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