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公开课一等奖精美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4.00 KB
- 文档页数:27
2024年9《屈原列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详细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平事迹。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屈原的家世背景、政治理念、文学成就以及悲剧命运。
具体章节为《史记》卷八十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忠诚、正直、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
2. 分析《屈原列传》中的人物形象、文学手法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屈原的政治理念、文学成就以及悲剧命运。
教学重点:《屈原列传》中的人物形象、文学手法和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与屈原相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屈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屈原的家世背景、政治理念、文学成就以及悲剧命运,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手法和艺术特点。
a. 家世背景:屈原家族在楚国的地位、屈原的少年时代。
b. 政治理念:屈原的改革主张、联齐抗秦、忠君爱国。
c. 文学成就:《离骚》、《九歌》、《天问》等作品的艺术价值。
d. 悲剧命运:屈原被放逐、投江自尽。
3. 例题讲解:分析《屈原列传》中的文学手法,如对比、讽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屈原的人物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屈原生平:家世背景、政治理念、文学成就、悲剧命运。
2. 人物形象:忠诚、正直、忧国忧民。
3. 文学手法:对比、讽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屈原列传》中的艺术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论述。
答案:要点包括对比、讽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2. 拓展延伸:阅读《离骚》全文,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