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质课课件_13
- 格式:pptx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3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名著导读:昆虫记》是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科普作品,了解昆虫的生长、繁殖、捕食等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以昆虫记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科普作品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昆虫记这部作品,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记的内容,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昆虫记的内容的理解。
2.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
3.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昆虫记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分享自己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昆虫记的文本,提前分发给学生。
2.准备与昆虫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昆虫有什么了解?然后引入今天的课题——昆虫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昆虫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昆虫记,了解作品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昆虫记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你对昆虫记有什么感想?作者的写作风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昆虫记》导读教学设计教学构想:《昆虫记》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名著导读。
他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著名作家巴金说:“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高效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品味昆虫生活,感受诗意笔法;2. 走进昆虫世界,解读法布尔精神;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阅读兴趣,熏陶人文情怀。
重点难点1. 品味昆虫生活,感受诗意笔法;2. 走进昆虫世界,熏陶人文情怀。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性法、交流展示法、组织竞选主播、百家讲坛等活动教学过程:一、名言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没有阅读,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由此可见,阅读很重要。
近期我们学校掀起了阅读名著的热潮,我们八年级更是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就读完了《昆虫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展示一下。
二、教学活动一:寻虫启事(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昆虫特征,培养学生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
)昆虫的世界丰富多彩,昆虫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可不幸的是前几天昆虫家族里走丢了几只昆虫。
下面仔细读寻虫启事,猜猜看是哪种昆虫,可以抢答但抢答后必须帮老师把这种昆虫介绍完。
1. 它是昆虫世界里的美女,身材优美,苗条而匀称,喜欢吃甜味的点心,更喜欢过夜生活。
更是夜幕下的杀手,最擅长偷袭,有着惊心动魄的一生。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统编版八上语文最新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课题《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
有介绍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的,也有介绍动物的。
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有效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章,体会建筑之美。
语言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并学会运用。
思维能力: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习说明方法的分析。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1.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科普作品的艺术手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有这样一本书,名家推崇备至,请看:课件出示: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埃德蒙·罗斯丹(法国剧作家)《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中国作家、翻译家)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昆虫记-----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目录、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能够学会边阅读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4、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上网查阅资料;。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准备:1、人手一份《昆虫记》的阅读材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咱们一起看一看。
(配乐出示昆虫的图片,为学生尽快走进昆虫的世界营造氛围。
)2、喜欢这些小型动物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有这样一部书,里面介绍了许多昆虫,而且介绍了昆虫世界许多有趣的故事,这本书就是——(生齐答)《昆虫记》。
二、介绍《昆虫记》,激发兴趣1、瞧,我们拿到书首先会看到什么?(生答:封面)通过看封面可以知道作者、译者、出版社等。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这么好的文字享受。
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生自由回答)3、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法布尔靠自学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又过一年,法布尔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就在同一年,他在《自然科学年鉴》发表了长期积累的成果——《节腹泥蜂习俗观察记》。
他不仅纠正了以往权威学者的错误,而且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开始引起科学界人士注意。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格外关注这位法国的年轻人,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教学目标 1.解决名著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两个问题2.通过多种阅读,以学生的成果展示为途径,提取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阅读了哪些书呢?明确:《朝花夕拾》《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这些是必读书目,同学们读懂了吗,名著阅读到底读什么呢?怎么读呢?我们不难发现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是为什么呢?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方面,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这节课,老师就来传授其中的技巧,我们来分享交流阅读方法,学了这堂课,以后在阅读过程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主体前几天,老师布置了关于《昆虫记》里《松毛虫的故事》中几个探究问题,这堂课我们就来展示我们的阅读成果,分享交流彼此的好方法。
(一)、了解作者读一本书首先就要与书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有多少同学在了解作者呢?我们请吴冠儒来谈谈他了解到的法布尔。
学生:1.法布尔的生平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
童年在乡间的祖父母家度过。
7岁时回到圣莱昂上小学。
10岁那年举家随父亲到罗代经营咖啡厅,但生意不好四年后再搬到图卢兹。
因家庭收入拮据被逼辍学当过铁路工人、柠檬小贩。
从学校毕业后法布尔当了小学教师。
他一面工作一面自学先后拿到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学士学位。
以92岁的高龄在荒石园辞世。
2.法布尔与《昆虫记》他在小学的时候发过誓,长大后做一个写昆虫历史的人。
《昆虫记》的第一册是在他55岁的时候出版的,他用了整整20年的观察资料,这真是个奇迹!在他84岁的时候《昆虫记》第十册出版了。
为了纪念法布尔,1910年4月3日,订为“法布尔日”。
3.《昆虫记》成就法国文学界以“昆虫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其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昆虫名称正确的一项是()《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读物。
他观察①_的劳动过程,不无爱怜地称它们为“清道夫”;他描写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放声歌唱五个星期的②_;他发现③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和锋利骇人的武器震慑并制服敌人;他赞叹④_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他根据细心观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将昆虫们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展现在读者们的眼前。
A.①食粪虫②蝉③切叶蜂④螳螂B.①食粪虫②蝉③螳螂④切叶蜂C.①螳螂②切叶蜂③食粪虫④蝉D.①螳螂②食粪虫③蝉④切叶蜂2.以下关于《昆虫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B.作者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布尔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等。
D.《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
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3.下列对《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一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昆虫记》中写石蚕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C.《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D.《昆虫记》中写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4.《昆虫记》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
下面是同学们看完《昆虫记》后谈的各自的感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就的十二卷本文学巨著,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9“蜂”眼看世界——《昆虫记》教案教学目标:1.制作昆虫名片,解说几种昆虫的特点;2.品味文章语言,探究虫性背后的人性。
教学过程:一、借助前言整体感知速读前言,筛选主要信息。
法布尔他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
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1859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
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材,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和“昆虫界的维吉尔”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在《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