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的原理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727.00 KB
- 文档页数:50
QC七大手法品管七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它们分别是:查检表、层别法、鱼骨图、柏拉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
QC七大手法,是一种管理用的工具,学习它就需要掌握它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
它们之间的应用关系如下: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设定相并没有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极地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如图所示:第一种手法-—查检表(Check Sheet)一、定义查检表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表格或图表.二、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2、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
三、查检表作法1、查检表设计的步骤A、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因之必需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B、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决定。
C、决定检查的方式——全检或抽检。
D、决定查检细则-—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期间、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E、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QC7大手法的讲解质量控制的7大手法,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用的时候是不是也如鱼得水,能灵活的运用呢?咱们来一起聊聊这7个手法。
快速学习或快速回忆一下哦~首先介绍7大手法:1.)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检查表、散布图。
2.)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特性因果图。
3.)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控制图。
4.)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法。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事先从影响较大的2~3向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排列图。
品管七大手法使用情形:·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定义: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作用:了解现状收集数据以作分析之用.注意几点:§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资料汇总统计;检查表的分类1.) 记录用检查表---目的在收集数据型的资料,做进一步统计整理用。
2.) 点检用检查表---目的主要在检查事物、机械等的运作状况,或检查问题用。
检查表的应用步骤1.)明了制作检查表的目的。
2.)明确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收集方法(如运用那种统计法)和负责人。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5.)对采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核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QC七大手法的基本应用1. 引言QC(Quality Control)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和纠正措施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QC的目标是减少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在QC中,有七种基本手法被广泛运用,它们是:因果图、流程图、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和检查表。
本文将介绍这七大手法的基本应用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2. 因果图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也称鱼骨图或石墨图,是一种将问题的根本原因与其各种可能因素联系起来的工具。
它的核心思想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因果图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方面:•问题分析: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原因识别:帮助识别问题的潜在原因,进一步扩大问题的考虑范围。
•团队协作:通过团体讨论和共享思维来促进团队内外部的合作和协作。
3. 流程图流程图(Flowchart)是一种用图形符号表示程序、计划或操作过程的图表。
它提供了对流程的可视化表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流程。
流程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应用:•流程分析:用于分析和评估现有流程的有效性,找出改进的机会。
•流程规划:用于规划新的流程或更改现有流程,以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流程控制:帮助控制流程的执行,确保按照规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
4. 帕累托图帕累托图(Pareto Chart)是一种用于显示各种因素的重要性或问题的频率的条形图。
它有助于确定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帕累托图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以下应用:•问题分析:帮助分析导致问题的主要因素,并确定最重要的改进领域。
•优先级排序:通过识别和分类问题,帮助确定改进的优先级顺序。
•决策支持:提供数据和信息,以便做出基于事实的决策。
直方图(Histogram)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分布的统计图。
它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组,并计算每个范围的频率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直方图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以下应用:•数据分析:帮助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或偏差。
QC七大手法讲义前言一、QC七大手法的定义QC七大手法为品管进行有效管理的统计和分析改善的方法.它主要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对事实的整理,挖掘其原因,加以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二、发展历程QC手法最先出现于美国,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出现,因其作用明显,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为日本的产品在全世界奠定声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全世界围的工业界被广泛使用,并给此后产品的品质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
正如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所讲:QC手法的使用能解决95%的品质问题,因此QC手法常用于品管工作,协助解决品质问题。
三、品管工作的步骤为:四、七大手法包括:柏拉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图表查检表(CHECKING LIST)直方图散布图管制表后又有人总结出新QC七大手法:关联图、系统图、KJ法、箭头图、矩阵图、PAPC图、矩阵数据解析图第一讲柏拉图一、定义:以项目别分类数据(如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位置等),而按其大小排列的图称为柏拉图。
它是在1897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Vi lfredo Pareto)提出。
当时他在研究财富不均的现象,他在对意大利财富的分配调查中发现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此种少数人控制大部分财富的现象也称作柏拉图法则。
柏拉图能使需要了解的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分析,从而可以很直观的从图上看出“哪一项有问题”、“有哪些影响”等。
从柏拉图上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点问题大小、严重程度各项目对最终结果影响的份量可针对性的进行预测不良项目的容变化二、可以整理为柏拉图的项目:(1)品质---不良品的发生整理、客户投诉的整理(2)时间---作业工时、设备故障和闲置率的数据整理(3)成本---辅料的另件单价、要素别单价,产品的成本统计(4)安全---安全事故件数分析,场所、职别的分类整理(5)营业---产品销售情况显示、销售网点与业务员积效等三、步骤:A、确定目标、收集数据1) 首先决定收集时间段、方法、分类。
QC七大管理手法及运用1. 什么是QC七大管理手法QC七大管理手法是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的一种管理方法,也被称为七大道具、十国九手法等。
它是由日本企业家石井敬之助所提出的,通过对质量控制活动的系统化梳理,总结出了七种核心手法,用于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业务流程。
这七大管理手法涵盖了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了问题诊断、数据分析、课堂培训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QC七大管理手法的分类QC七大管理手法按照其应用的领域和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2.1. QC七大经典手法•筛选和组织手法:包括了逆向思维、千岛图、思维导图等方法,用于组织和理清问题的思路。
•数据分析手法:主要指统计分析、因果分析和分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观判断手法:包括了头脑风暴、矩阵图、必要和充分条件等方法,用于多角度思考和快速判断问题。
2.2. QC七大实用手法•监控手法:主要指SPC(统计过程控制)、PDCA循环等方法,用于实时监控和调整质量控制活动。
•整理整顿手法:主要指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方法,用于提高工作环境和效率。
•教育培训手法:主要指教育训练、培训课程等方法,用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2.3. QC七大扩展手法•推动手法:主要指标本法、改善法等方法,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改进。
•一体化手法:主要指P-Q分析、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用于整合质量管理和工程设计。
•沟通协调手法:主要指会议管理、报告书写等方法,用于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3. QC七大管理手法的典型运用案例3.1.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推理方法,通过寻找问题的本质原因,反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在产品质量问题中,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找到隐藏的缺陷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2.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一种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
QC七大手法介绍概述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确保产品或效劳在生产过程中的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施质量控制,QC采用了七大手法,即:相对论、因果图、检查表、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和PDCA循环。
这篇文档将详细介绍这七大手法的根本原理和应用。
1. 相对论相对论是一种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用于分析产品或效劳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先级。
通过相对论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制定出优先级高的任务和目标,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相对论分析的根本步骤包括:确定要比拟的对象,确定比拟的标准,评估每个对象的得分,得出相对重要性和优先级。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因果图分析,可以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因果图通常采用鱼骨图或者石墨烯图的形式展示,其中问题作为中心节点,各种可能的原因作为分支节点。
通过分析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记录和系统化检查过程的工具。
通过检查表可以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并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
检查表通常包括了所需的步骤、标准和对应的结果,通过逐个勾选和记录,可以方便地跟踪和控制过程的执行情况。
直方图是一种用于统计数据分布情况的工具。
通过绘制数据的频率分布,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评估产品或效劳的质量水平。
直方图通常由横轴和纵轴组成,横轴表示数据的范围,纵轴表示数据的频率。
通过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和分布,可以推断出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
5.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
通过将两个变量的取值绘制在坐标系上,可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散点图通常由横轴和纵轴组成,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取值。
通过观察散点图的分布和趋势,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和关联。
控制图是一种可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变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