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由能、化学势和溶液 3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0
第二章 自由能、化学势和溶液2-1 判断下列过程的Q 、W 、△U 、△H 、△S 、△G 值的正负。
(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 2)两种理想气体在绝热箱中混合。
解:2-2 说明下列各式的适用条件。
( 1) △G = △H 一T △S ;(2)dG =一SdT + Vdp (3)-△G = -W '答:公式(1):封闭体系的定温过程公式(2):不做其它功、均相、纯组分(或组成不变的多组分)的封闭体系 公式(3):封闭体系、定温、定压的可逆过程。
2-3 298K 时,1mol 理想气体从体积10dm 3膨胀到20dm 3,计算(1)定温可逆膨胀;(2)向真空膨胀两种情况下的 △G 解: (1)J V V nRT P P nRT G 3.17172010ln 298314.81ln ln2112-=⨯⨯===∆ (2) △G = -1717.3 J2-4 某蛋白质由天然折叠态变到张开状态的变性过程的焓变△H 和熵变△S 分别为251.04kJ·mol -1和753J·K -1·mol -1,计算(1)298K 时蛋白变性过程的△G ; (2) 发生变性过程的最低温度。
解:将△H 和△S 近似看作与温度无关(1)kJ S T H G 646.261075329804.2513=⨯⨯-=∆-∆=∆- (2)K S H T 4.333753251040==∆∆=2-5 298K ,P Ө 下,1mol 铅与乙酸铜在原电池内反应可得电功9183.87kJ ,吸热216.35kJ,计算△U 、△H 、△S 和△G解: △G = W ' = - 9183.87kJ △S = Q / T = 216.35 / 298 = 726 J/K△U = Q + W = - 9183.87 + 216.35 = -8967.52 kJ △H = △G + T △S = -8967.52 kJ2-6 广义化学势Z Z Z Z n V T Bn P S B n V S B n P T B B n F n H n U n G ,,,,,,,,)()()()(∂∂=∂∂=∂∂=∂∂=μ式中哪几项不是偏摩尔量? 答: Z n V S B n U ,,)(∂∂、Z n P S B n H ,,)(∂∂、Z n V T Bn F,,)(∂∂不是偏摩尔量2-7 由 2.0 mol A 和1.5 mol B 组成的二组分溶液的体积为425cm -3,已知V B , m 为250.0cm -3·mol -1,求V A,m 。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4 练习题1.4.1 判断题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D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DT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DU及DH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和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某一过程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 = 0,即,所以d S = 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熵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 = 0,而由于DH = Q,因而DH等于零。
16.按Clausius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 (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D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DS体>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C V = n R。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 0,所以DS=0。
1.4.2 选择题1.273K, p q时,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A.W<0 B. DH = Q P C. DH<0 D. DU<02.体系接受环境作功为160J,热力学能增加了200J,则体系 .A.吸收热量40J B.吸收热量360JC.放出热量40J D.放出热量360J3.在一绝热箱内,一电阻丝浸入水中,通以电流。
若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 .A.Q> 0,W = 0,DU > 0 B.Q =0,W = 0,DU > 0C.Q = 0,W> 0,DU > 0 D.Q< 0,W = 0,DU < 04.任一体系经一循环过程回到始态,则不一定为零的是 .A.DG B.DS C.DU D.Q5.对一理想气体,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正确 .A. B.C. D.6.当热力学第一定律写成d U = δQ–p d V时,它适用于 .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封闭体系的任一过程C.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过程 D.封闭体系的定压过程7.在一绝热钢壁体系内,发生一化学反应,温度从T1→T2,压力由p1→p2,则 .A.Q>0,W>0,DU > 0 B.Q = 0,W<0,DU <0C.Q = 0,W>0,DU >0 D.Q = 0,W = 0,DU = 08.理想气体混合过程中,下列体系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A.DS>0 B.DH =0 C.DG = 0 D. DU = 09.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体系的熵变 .A.一定为零 B.一定大于零 C.一定为负 D.是温度的函数10.一封闭体系,从A→B变化时,经历可逆(R)和不可逆(IR)途径,则 .A.Q R = Q IR B. C.W R = W IR D.1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 .A.W = 0,Q>0,DU>0,DH=0 B.W>0,Q=0,DU>0,DH>0C.W<0,Q>0,DU=0,DH=0 D.W = 0,Q=0,DU=0,DH=012.H2和O2在绝热定容的体系中生成水,则 .A.Q=0,DH>0,DS孤 = 0 B.Q>0,W = 0,DU>0C.Q>0,DU>0,DS孤>0 D. Q=0,W = 0,DS孤>01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压缩过程中,错误的有 .A. DS体= 0 B. DU=0 C.Q<0 D. DH=014.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外压做绝热膨胀时,则 .A. 焓总是不变的 B.热力学能总是不变的C.焓总是增加的 D.热力学能总是减小的15.环境的熵变等于 .A. B. C. D.1.4.3 填空题1.理想气体的定温可逆膨胀体系做的功最,定温可逆压缩过程环境做的功最。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势的关系式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点有趣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势之间的关系。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高深莫测的科学课题?别担心,我保证用轻松的语言,把它说得明明白白。
吉布斯自由能,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觉挺厉害,像是某个科学家发明的魔法。
但其实,它在日常生活中可处处可见,就像你喜欢的那杯咖啡,只要温度一降,它的香气就开始逃走。
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个“魔法”的面纱。
2. 吉布斯自由能是什么?2.1 定义与意义好啦,首先,吉布斯自由能(G)其实就是衡量系统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做功”能力的一个指标。
听上去有点复杂,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能量账单”。
简单来说,如果你要进行一场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就告诉你,反应是不是能顺利进行。
它就像一个“导演”,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剧本好不好。
自由能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反之则不然。
2.2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杯咖啡放久了,味道就没那么好了。
这就是吉布斯自由能的“显灵”了!咖啡里的化学物质随着时间变化,能量水平也在不断调整。
哎,真是让人感慨,连咖啡都懂得“节能减排”呢。
3. 化学势是什么?3.1 定义与特性说完了吉布斯自由能,我们再聊聊化学势。
化学势(μ)其实就是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想要”的程度。
想象一下,你在等公交车,心里想着快点来,如果那辆车不来,你的心情可就不好了。
这种“想要”的感觉,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化学势越高,物质越想参与反应,越有动力。
3.2 化学势的影响在生活中,化学势的影响无处不在。
比如,食物的保鲜期其实和化学势有很大关系。
新鲜的水果化学势高,容易与周围的空气发生反应,慢慢变得不新鲜。
而那些经过处理的果脯,化学势就低多了,因此保存得久。
就像你见到一块蛋糕,立刻就想吃掉它,说明它的化学势很高!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4.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势的关系4.1 二者的联系现在我们来聊聊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势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束缚水(bound water)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2、自由水(free water)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3、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偏摩尔自由能被称为化学势,以希腊字母μ表示,组分j的化学势(μj)为:μj=( G/ nj)t.p. ni.ni≠nj,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在等温等压以及保持其他各组分浓度不变时,加入1摩尔j物质所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增量。
4、水势(water potential)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用ψw表示。
Ψw= (μw-μow)/ Vw,m,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
用两地间的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即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直到两处水势差为O为止。
5、溶质势ψs(solute potential,ψs)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ψπ)。
溶质势可用ψs=RTlnNw/Vw.m公式计算,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π=-π=-iCRT计算。
6、衬质势(matrix potential,ψm)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7、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ψp)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若加正压力,使体系水势增加,加负压力,使体系水势下降。
8、重力势(gravity potential,ψg)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
集流(mass flow或bulk flow) 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组成水溶液的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