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11
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手册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观则起原。
本标准代替GB/19379--2003《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19379--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调整了结构;删除了农村户厕分级的内容;提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概念偏重厕所功能的基本要求,减少了农村户厕中难以达到的舒适度指标;按建筑特点,提出附建式与独立结构农村户厕的卫生要求;按我国实际应用厕所贮粪池类型进行农村户厕的分类;明确了户厕管理者的义务和卫生监测的部门责任;增加了各类无害化卫生厕所结构的附录。
农村户厕建设规范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厕所革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科学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农村户厕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维护管理、监管评价等,适用于农村地区户用厕所的新建、改建工作。
二、基本要求(一)厕屋卫生。
厕屋整体结构完整,室内清洁、无粪便暴露,基本无臭、无蝇。
(二)粪便无害化。
粪便通过直接处理或转运后处理可有效去除和杀灭粪便中的病原体,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三、户厕类型(一)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无害化卫生厕所。
按规范要求使用时,具备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设施的卫生厕所。
包括三格化粪池厕所、双能漏斗式厕所、三联通式沼气池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水冲式厕所等。
四、规划设计(一)农村户厕建设应当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的原则,倡导厕所入室,推广粪肥利用。
(二)农村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宅基地审批等以及其他涉及新、改建农户住宅时,农村户厕应当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和建造以及验收。
农村户厕改造技术标准一、建设标准1.农村户厕改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满足安全、卫生、实用、美观的要求。
2.厕所类型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人口密度等因素选择确定,一般采用蹲式或坐式便器。
3.厕所应设置洗手设施,方便使用。
二、选址要求1.厕所位置应便于使用、通风良好、不影响居民生活和环境美观。
2.厕所不应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距离饮用水源应保持安全距离。
3.厕所应避免设在易受污染的地方,如化粪池、污水池等。
三、厕屋要求1.厕屋应坚固耐用,表面光滑易清洁,不渗漏,易于维修和更换部件。
2.厕屋应设置通风口或排气扇,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厕所应配备照明设备、洗手设施、废纸篓等。
四、便器与节水要求1.便器应符合节水标准,具有较好的冲洗效果,不易堵塞。
2.马桶或便盆的冲水量不宜过大,一般为6升以下。
3.便器应有防臭装置,防止异味扩散。
五、储粪池建设1.储粪池应采用防渗漏材料建造,密封性好,不污染地下水。
2.储粪池应设置进粪口和出粪口,进粪口应高于地面,出粪口应设置盖板。
3.储粪池应定期清理,保持卫生。
六、粪便无害化处理1.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
2.无害化处理方法可采用生物发酵、化学消毒等。
3.处理后的粪便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卫生标准,不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七、卫生厕所的消毒1.厕所应定期进行消毒,一般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喷洒或熏蒸。
2.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消毒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八、施工与验收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经验,具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人员。
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工人和居民的安全。
农村改厕技术导则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着不少落后的厕所设施,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环境卫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一套农村改厕技术导则,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村改厕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设计农村改厕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确保厕所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其次,合理规划厕所的布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同时,注重隐私保护,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最后,考虑到环境保护,应配备合适的处理设施,将粪便和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三、施工在农村改厕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
首先,选用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其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项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同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居民的生活干扰。
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和维修,确保改厕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四、维护农村改厕后,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定期检查厕所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故障和损坏。
同时,加强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厕所的整洁和卫生。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五、总结农村改厕技术导则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和有效的维护,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的厕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
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使用基本要求一、引言随着农村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厕所条件已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完善的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和有效的设计施工与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卫生条件,还对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农村改厕技术方案的基本原则,并探讨设计施工与管理使用的基本要求。
二、农村改厕技术方案的基本原则1. 卫生环保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应以卫生环保为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避免传统粪污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如沼气池、生物气化厕所等,能够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2. 适应农村实际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应考虑农村地域特点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农村环境的厕所设计方案,例如分散式改厕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域特征,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此外,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方案应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3. 提高使用便利性与舒适度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应追求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以增加居民的使用意愿和满意度。
例如,厕所应有足够的光线和通风,并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以提供一个舒适、干净、安全的使用环境。
同时,应注重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需求,设计考虑到无障碍功能。
三、设计施工与管理使用基本要求1. 设计要求•厕所布局合理,通风良好。
应优先考虑面朝自然风向的朝向,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防止异味滋生。
•使用环保材料,确保建筑物结构稳固耐用,具备一定的防腐防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水和电力供应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厕所功能正常运作和使用的便利性。
•建设标准化厕所,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
2. 施工要求•符合国家建筑规范和卫生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防止违章建设和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华宁县农村户厕改造建设技术要求摘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提高改厕质量和效果,改善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总结近年来改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农村主要户厕类型,提出相关技术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户厕;改造建设;技术要求前言为科学指导华宁县农村户厕新建、改建和使用管理,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近年来改厕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对照相关技术规范,总结本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华宁县农村户厕规划建设及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华宁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的新建、改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CJ/T 441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户厕供家庭成员大小便的场所,由厕屋、便器、储粪池(化粪池或厕坑)等组成。
户厕分为附建式户厕与独立式户厕,建在住宅内或与主要生活用房联成一体的为附建式户厕,建在住宅等生活用房外的为独立式户厕。
3.2 卫生厕所有墙、有顶、有门,厕屋清洁、无臭,粪池无渗漏、无粪便暴露、无蝇蛆,粪便就地处理或适时清出处理,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或通过下水管道进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
华宁县推广改造建设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类型有三格式户厕、双坑(双池)交替式户厕、沼气池式户厕、下水道水冲式户厕等。
这里"卫生厕所"的定义,涵盖了《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 19379》"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定义。
3.3 粪便无害化粪便通过直接处理或转运后处理,减少、去除或杀灭粪便中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能控制蚊蝇孳生,防止恶臭扩散,并使其处理产物达到土地处理与农业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技术。
4 基本要求4.1 规划设计4.1.1 农村户厕建设应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理念,倡导厕所入室,推广粪肥资源化利用。
农村厕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缺乏卫生厕所的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环境,需要制定适合农村环境的厕所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下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和技术措施来引导农村厕所的施工。
方案一:双坑交替使用的粪池厕所方案1.厕所位置选址厕所应远离饮水源,周围地势应较高,符合排水原则,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2.建筑结构设计厕所建筑应具备较好的通风、采光功能,同时要有私密性,方便使用者。
建议采用砖混结构,为了节约材料成本,可以考虑采用简单的砖块或石块筑墙,屋顶采用砖瓦或波纹钢板。
3.粪池设计采用双坑交替使用的设计,两个粪池可以分别进行固化和发酵处理。
粪池应符合标准尺寸,一般为2.0米×1.2米×1.5米。
粪池底部要留有适当斜度,以便粪便易于流出。
4.排泄通道与粪池连通建议使用水平通道连接厕所座位与粪池,水平通道经过设备消毒处理后,将粪便引入粪池。
5.厕所用具建议选择节水型马桶作为厕所用具,可以减少用水量。
马桶需要与粪池连接,通过通风排放系统,将粪便进入粪池。
技术措施一:农村厕所污水处理1.污水自流式处理对于农村厕所的污水处理,可以通过自流式处理来处理污水。
自流式处理系统由一个含有缺氧材料的层和一个含有氧气的层组成,通过自然流动的方式进行处理。
2.水稻喂养处理法水稻喂养处理法是将厕所的污水作为肥料施加到稻田中,稻田中的水稻通过吸收和代谢来处理污水。
技术措施二:农村厕所维护管理1.定期清理粪池需要定期清理粪池,并将清理后的粪便施用于农田肥料,同时要注意清理粪池的安全,尽量减少二次污染。
2.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每次使用后,要及时冲洗厕所,保持卫生。
我们可以在厕所内设置水龙头和洗手盆,以方便使用者的清洁要求。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卫生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视。
同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居民对厕所维护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农村厕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资源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修订版)前言本导则的主要内容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与建造、验收要求、运行与维护、安全警示等部分组成。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设计与建造 (3)4.1厕屋、厕具要求 (3)4.2 池坑开挖与回填 (3)4.3 化粪池选型与要求 (4)4.4 化粪池技术要点 (5)4.4.1 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5)4.4.2 装配式双瓮(三瓮)化粪池技术要点 (6)4.4.3 砖砌式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6)4.4.4 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7)5 验收要求 (8)5.1 材料验收 (8)5.2 安装及竣工验收 (8)6 运行与维护 (9)7 安全警示 (9)1 总则1.0.1为规范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内不能纳入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以及零散农户的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
1.0.3 施工前应做好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的分流工作。
1.0.4 农村改厕后的户厕由厕屋、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化粪池等组成。
1.0.5农村改厕建设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农村改厕rural latrine reform对不能纳入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以及零散农户的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使之具有方便、卫生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一个过程。
2.0.2户厕household latrine供农村家庭成员便溺用的场所,标准户厕由厕屋、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化粪池等组成。
2.0.3装配式化粪池assembled three-septic tank装配式化粪池分为一体化三格化粪池、装配式双瓮化粪池、装配式三瓮化粪池。
如皋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技术规范为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根据省、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经验,特制订如皋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技术规范。
一、定义1.无害化: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2.农村改厕:就是将农户不卫生厕所改造成清洁、卫生、文明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过程。
3.改厕:一是改造厕屋;二是更新便器;三是建造无害化化粪池。
4.无害化卫生户厕的标准:厕屋:有墙、有顶,有门(应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
便器:为标准水冲式便器(节水型)。
化粪池: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且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5.无害化卫生户厕的类型:我省无害化化粪池常用的有三格式、粪尿分集式、沼气式等卫生厕所。
三格式使用最广泛,我市统一采用水泥现场浇铸三格式化粪池。
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特点:经济、卫生、保肥、简便,受到农民欢迎。
二、基本原则1.应结合村镇规划和住宅建设,新建房、新建农民集中小区,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及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新(翻)建房必须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
农村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点、经济条件较好以及现状集聚程度较高的村,应优先实施粪便和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处理适用技术。
2.应合理选址。
(1)厕屋应建在室内或院内,确需建在院外的应统一规划,不得影响村容村貌。
(2)户厕的化粪池应建在房屋或围墙外。
禁止在水源边建造厕所。
提倡入院入室,不提倡厕屋与猪圈相邻。
(3)粪池应尽量远离水井或其它地下取水构筑物,防止渗漏导致水源污染;粪池应处于土质较硬的地层内,避免塌陷、下移。
3.应选择适宜的无害化户厕形式;选择节水型便器。
4.厕所符合本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
5.粪液粪渣的使用应符合卫生要求。
不使用粪肥的地区,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应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严禁直接排入水体。
三、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便器白色陶瓷产品或质量良好的工程塑料制造的便器。
水泥强度等级32.5级以上。
砂浆砂浆强度等级M10以上。
2.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要求编号项目户厕基本要求1厕屋高/m≥2.402厕屋面积/m2≥1.203侧窗面积/m2>0.264厕门/m2 1.80(高2.0×宽0.9)5厕屋顶水泥板、机砖瓦、石棉瓦等6墙裙处理釉面瓷片或其它不透水材料7墙裙高度/m≥1.008地面处理地坪高于庭院地坪100mm,材料用防滑地砖或水泥9给、排水设施齐全10*便器符合密闭收集要求,材质为陶瓷或质量好的工程塑料11 *化粪池符合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密闭、不渗漏。
2023农村改厕标准
1.厕具标准:安装蹲便器或坐便器由群众自行选择其一。
坐便器尺寸高度不低于40公分;蹲便器尺寸不小于52 cm×42 cm;下粪口必须配置防臭装置;蹲便器、坐便器以白色陶瓷为主,可以水旱两用。
2.便器安装:便器安装在坑口,要安装牢固,原厕口要用水泥砂浆密封。
3.内置式化粪池:独立容积不小于 1.2m³,采用防腐抗拉伸柔性材料。
地面以下所有构件选用防腐材料,如PVC、不锈钢等。
4.冲水系统:安装内置冲水系统,做到冬季不冻。
冲水装置储水容积不小于100L,抽水装置动力大于300W,扬程不低于10米,流量不小于1m³/小时。
5.地面处理:原厕所口封住,其余地面用C20混凝土铺设抹平,地面厚度不少于3cm,做到平整。
预留的抽粪口要用子母盖或者小型井盖盖严。
6.排气管安装:安装直径110毫米pvc排气管,下端深入厕所,要垂直靠墙,高度要高出墙体且不低于 3.6m,顶部安透气帽,排气管要用配套管箍固定。
7.墙体墙面:厕所四周要有墙体且不低于1.2米,内外墙面水泥砂浆抹面。
8.厕顶:无厕顶的要做厕顶(最大5㎡),可用厚3mm方钢(4*6cm)支撑彩钢瓦。
方钢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侧面。
顶棚彩钢瓦(厚0.5mm)做成一字坡。
彩钢瓦颜色选用灰色。
也可安装厕屋,厕屋面积不小于1.3m*1.3m。
施工中的各种材料需具有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文件并经监理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1。
农村改厕标准农村改厕工作是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改善农村厕所条件,提高农村厕所卫生设施水平,是保障农村环境卫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改厕的重要性。
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厕所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不规范的厕所建设和管理容易造成粪便直排、污水横流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村民身体健康。
因此,农村改厕工作刻不容缓,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农村居民的高度重视。
二、农村改厕的标准要求。
1. 厕所位置合理,厕所应建在离居民住房远离的地方,同时要远离水源,避免污染。
2. 厕所结构稳固,厕所建筑要坚固耐用,保证使用安全。
3. 厕所卫生条件良好,厕所内部要保持干燥,地面要平整,墙壁要光滑易清洁。
4. 厕所管理规范,村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5. 厕所改造可持续,改造后的厕所要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需要村民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三、农村改厕的实施措施。
1. 政府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
2. 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居民要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树立环境卫生意识,自觉遵守卫生制度。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厕所建设技术,提高农村厕所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农村改厕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改厕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改厕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四、农村改厕的成效评估。
农村改厕工作的成效评估是保障改厕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改厕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确保改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五、农村改厕的未来展望。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农村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农村改厕工作的持续推进,能够逐步改善农村厕所条件,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前言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
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范。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 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
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3.4 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4.1基本原则4.1.1 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4.1.2 因地制宜地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包括三格化粪池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
4.1.3 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 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
4.1.5 户厕应建造在室内或庭院内,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4.1.6 贮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以及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4.1.7 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需要时,可在粪液、粪渣中直接加入足量的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处理过程与处理效果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4.1.8提倡粪便无害化后粪液的农业应用,例如三格化粪池应在第三池清掏粪液;三联式沼气池的沼液应经沉淀后溢流贮存或应用;双瓮漏斗式户厕应在后瓮取粪液等。
4.1.9 当地爱卫办应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新建或改建厕所的技术指导、施工检查、健康教育、正确使用与维护卫生厕所的宣传指导、粪便无害化效果检测与评价。
4.2 材料要求4.2.1建造材料选择要求:选择的产品与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
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也可选用质量好的工程塑料材料制造的便器;使用水泥制件时,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质量鉴定报告,并保留其复印件。
4.2.2卫生厕所预制产品要求:安排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和功能必须经过省级爱卫办组织鉴定。
4.3 设计与施工要求充分考虑户厕整体结构安全、卫生、实用、方便、舒适。
4.3.1三格化粪池厕所化粪池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在第一池贮存20天,第二池贮存10天,第三池贮存30天。
总容积不得小于1.5m3。
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为2:1:3,在第2池容积不足0.5 m3时,可按0.5 m3设计施工。
化粪池深度:有效深度不少于1000mm,化粪池的上部应留有空间。
过粪管位置:过粪管应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水平夹角呈60°。
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150mm;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3或中部1/2处,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50mm。
便器位置: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0mm,距边墙400mm。
防渗漏:三格贮粪池内侧必须防渗处理,建成后应经渗漏检验。
即加满水观察24小时,其水位的减少,以不超过10mm为合格。
防裸露:防止粪便裸露,蹲坑上应安装便器,进粪口、出粪口应有盖。
防浮:地下水位较高、整体贮粪池应采取相应措施抗浮。
防雨:出粪口的上沿要高出地面100mm,防止雨水流入。
防臭:可根据需要在第一池安装排气管,其高度应超出厕屋500mm。
4.3.2三联通沼气池厕所沼气池的建造应符合户用沼气池相关标准材料、设计参数、施工验收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联通沼气池厕所应是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施工时切实做到“一池三改”同步,人畜粪便能够直流入池,直管进料并避免进料口的粪便裸露,出料口必须保证发酵池粪液、粪渣充分发酵后方能取掏沼液的结构设计。
不采用可随时取沼液与沼液随意溢流排放的设计模式。
4.3.3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粪、尿分别收集、处理和利用。
粪便必须用覆盖料覆盖,促进粪便无害化。
不同覆盖料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时间有所不同,草木灰的覆盖时间不少于3个月,炉灰、锯末、黄土等的覆盖时间不少于10个月。
贮尿池:其容积应保证尿液存放10天以上。
贮粪池:不小于0.8m3,应防止渗水。
排气管:直径100mm,长度高于厕屋500mm。
吸热板(晒板):用沥青等防腐材料正反涂黑的金属板及水泥板,应严密。
4.3.4双瓮漏斗式厕所前、后粪池呈瓮形,肚大口小,可采用砖混砌筑,也可采用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预制后安装。
前瓮:前瓮瓮体中间横截面积的内半径不得少于400mm,瓮体上口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180mm,瓮体底部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225mm,前瓮的瓮深不得小于1500mm。
确定前瓮的有效容积时,可根据家庭人口数和粪便排泄量、冲洗漏斗用水量〔南方地区按3L/(人·日);北方地区按2L/(人·日)〕、总容积1/3用前加水量之和来计算,要求粪便必须在前瓮贮存30天以上。
后瓮:瓮体中间横截面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450mm,瓮体上口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180mm,瓮体底部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225mm。
后瓮的瓮深不得小于1650mm。
确定后瓮的容积时,可根据当地用肥习惯而定。
三瓮贮粪池:可在双瓮式贮粪池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瓮体,形成前、中、后三个瓮体,要求粪便必须在前、中瓮贮存30天以上,其他要求同双瓮式厕所。
过粪管:可采用塑料、水泥等管件,要求内壁光滑,管内径为120mm,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为550mm~600 mm。
漏斗便器的安装要求:漏斗便器应安放在前瓮的上口,与瓮体连接紧密但不应固定死,以方便清除前瓮的粪便和粪渣。
过粪管的安装:要求过粪管前端安装于前瓮距瓮底550 mm 处,前端伸出瓮壁不应超出50mm;后端安装于后瓮上部距后瓮底110mm处。
非水封漏斗便器的漏斗口应加盖或麻刷椎椎紧漏斗口,用时拿开,用后加盖或椎紧。
后瓮的上口应高出地坪100mm以上,并密闭加盖。
4.3.5双坑交替式厕所厕房:建筑面积2.0m²以上。
贮粪坑:建于地平面上,由两个互不相通但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形厕坑组成。
两坑轮换交替使用,一坑使用时另一坑为粪便封存坑。
厕坑高度600mm~800mm。
每个厕坑后墙各有一个宽300mm、高300mm的方形出粪口,厕坑容积不小于0.6m³。
便器和厕坑盖板:每个厕坑上部设置一个便器。
便器可修建为厕坑上部混凝土预制盖板一体式,修建时还应考虑粪便封存阶段的封闭措施。
厕坑盖板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厚度50mm~60mm。
排气管:可用Φ100mm塑料或其他管材,下端安装在厕坑上部盖板处,管体安装在厕房外墙固定,上端高度以高出厕房顶500mm为宜。
4.3.6 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有完整下水道系统,即通过下水管道最终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场。
4.3.7节水型高压水冲装置节水型高压水冲装置:与附建式、独立式户厕的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式、三联通沼气池式、水冲粪尿分集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配套应用。
基本结构:抽水装置(蓄水缸、抽水机、过滤器)、厕井等完整。
冲水量: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式、水冲式粪尿分集式厕所每次1-3L,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不大于1L。
建筑设计要求:厕井建筑要求应与采用的节水型高压水冲装置相符合。
还要满足与之配套的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式厕所、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水冲式粪尿分集式厕所建筑要求。
4.4 使用操作要求4.4.1三格化粪池厕所启用:正式启用前在第一格池内注入100-200L水,水位应高出过粪管下端口。
用水:用水量以每人每天3-4L为宜。
清掏:半年至1年、或在使用中发现第三池出现粪皮时要清渣,并经高温堆肥或化学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安全:化粪池盖板要盖严,防止发生意外。
清渣或取粪水时,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防沼气遇火爆炸。
分流:生活污水不得接入化粪池,粪水与污水应分流。
改型:三瓮式贮粪池厕所是利用三格化粪池的原理,采用双瓮厕所的建造技术而设计的,其贮粪池容积不小于1.5m3。
4.4.2三联通沼气池厕所原料: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畜粪、垫圈草、铡碎和粉碎并经适当堆沤的作物秸秆、蔬菜叶茎、水生植物、青杂草等。
沼液:可以作为农肥,但禁止作为牲畜的饲料添加剂、养鱼、养禽等。
沼渣:应经高温堆肥等方法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做农肥。
4.4.3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便后加灰土是该型户厕应用管理的关键,充足加灰使粪便保持干燥。
厕所在使用之前,事先在厕坑内加5-10cm的灰土。
每次使用后加灰土覆盖的用量,约为粪便量的3倍以上,粪在厕坑内堆存时间约0.5-1年。
尿不要流入贮粪池,尿的储存容器要求避光并较密闭,经加5倍水稀释后,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
4.4.4双瓮漏斗式厕所建好后,应加水试渗漏,确定不渗漏后方可投入运行。
在启用前,应向前瓮加清水至浸没前瓮过粪管口。
禁止向后瓮倒入新鲜粪液及其他杂物,禁止取用前瓮的粪液施肥。
定期检查过粪管是否阻塞,阻塞时应进行疏通。
4.4.5双坑交替式厕所便后用干细土覆盖,吸收粪尿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
贮粪坑应集中使用其中一个,待粪便贮满后,将坑封闭;同时启用另一个厕坑;该坑粪便贮满后时,封闭停用;再将第一坑粪便清掏使用,实现双坑交替使用。
厕坑粪便封存半年以后,可直接用做肥料;如果不足半年需清掏,应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的无害化处理。
4.4.6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便后冲水、随时清洁。
4.4.7节水型高压水冲装置满足贮粪池类型相应厕所的管理要求,见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式厕所、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水冲式粪尿分集式厕所。
5. 监督监测5.1 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监督监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