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勇敢面对的事》公开课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讲勇敢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
2、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流程:
引入:
我们刚刚学过的单元,是一个叙述勇敢者事迹、歌颂勇敢者不凡品质的单元,课文中的英雄让我们无比钦佩,同学们,你们还知道那些勇敢的人和事吗?请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自学提示:组成合作小组,现在组内练习说一说。
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一、要求:
1、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2、能吸引观众。
3、能感染人。
4、吸取他人长处。
二、各小组指定说的好的同学到黑板前练习说一说
三、教师及时的进行评价
四、穿插小组,在练习说一说。
五、教师巡视指导。
当堂作业:
全课总结:
通过说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
五年级语文上册勇敢面对的事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材料:《勇敢面对的事》2. 教学课件或黑板3. 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2. 引入课文《勇敢面对的事》,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勇敢面对的事》。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课文中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表现,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勇敢面对困难的场景。
2. 小组讨论:讨论场景中主人公是如何勇敢面对困难的,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他们的发现。
四、个人经历分享(10分钟)1.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的经历。
2. 让学生讨论从这些个人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勇敢面对困难的经历的文章。
2. 开展勇敢面对困难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锻炼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阅读、小组讨论和个人经历分享,让学生明白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勇敢面对的事》资料罗斯福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
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
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
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
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
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
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
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
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勇敢面对的事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认识勇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勇敢的含义,知道勇敢是一种品质,是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和果敢。
2.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勇敢的定义2. 勇敢的表现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认为的勇敢行为。
2. 新课导入:讲解勇敢的含义和表现。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勇敢的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勇敢的品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勇敢。
5. 总结:对勇敢的认识进行总结,强调勇敢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勇敢的时刻,并写一篇短文分享。
第二章:勇敢面对困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困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勇敢面对困难。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困难的原因2. 勇敢面对困难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遇到的困难。
2. 新课导入:讲解困难的原因和勇敢面对困难的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勇敢面对困难。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勇敢面对困难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
5. 总结:对勇敢面对困难的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敢。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勇敢面对困难的短文,并分享给同学。
第三章:勇敢挑战自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挑战自我的意义,知道勇敢挑战自我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挑战自我的意义2. 勇敢挑战自我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挑战自我的经历。
2. 新课导入:讲解挑战自我的意义和勇敢挑战自我的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勇敢挑战自我。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勇敢挑战自我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
5. 总结:对勇敢挑战自我的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敢。
《勇敢面对的事》资料勇敢面对挫折的诗句和名人名言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美】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黑格尔【德】短时期的挫折比短时间的成功好。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英格索尔【美】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 鲁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 爱迪生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 梁启超“不耻最后”。
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 鲁迅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丘吉尔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伏尔泰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歌德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贺拉斯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培根困难是欺软怕硬的。
你越畏惧它,它愈威吓你。
你愈不将它放在眼里,它愈对你表示恭顺。
——宣永光。
五年级语文上册勇敢面对的事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对家庭、朋友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章:课文导入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课文朗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章:课文理解一、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课文理解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课文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勇敢面对挫折》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面对挫折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
2. 情感目标:懂得勇敢面对挫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中的主人公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面对挫折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主人公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方法。
【教学策略】1. 读中感悟,突破重难点2. 联系上下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通过对比,突出主人公的勇敢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呢?遇到挫折时,你们是怎么办的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入课文内容。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 评议朗读情况。
6.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7.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8. 学生齐读课文。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勇敢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回答上述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
(2)学生根据语段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面对挫折不放弃、勇敢克服困难”的意思。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勇敢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这个语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勇敢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回答上述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
(3)学生根据语段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勇敢面对的事》习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勇敢面对的事》。
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主题,写自己或他人勇敢面对的事。
2.运用多种描写,把自己面对的困难及勇敢的表现写具体。
3.学习习作评价,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多种描写相结合,将事情经过写具体,体现出勇敢的表现。
教具:电脑演示图片。
教学流程:一、回顾单元主题,明确习作内容(出示卡片四张:第七单元主题课文的插图。
)师:看看这几张图片,你们熟悉吗?简单地说说图意。
谁来说?(学生汇报。
)师小结:这是第七单元主题课文的插图。
杨子荣、旅行者、洛迪、肖飞在困难危险的情况下知难而上,以非凡的勇气和胆量排除困难,险中取胜,他们是勇敢的。
(板书:勇敢。
)像他们这样的英雄行为还有很多。
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出知道的英雄行为的事例。
如:孙坚智斗海盗,消防队员扑救山林大火等。
)师:是啊,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他们勇敢的一面。
其实在平凡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勇敢的一面,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自己多一份自信,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勇敢面对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主题单元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的勇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审清习作题材,明确习作要求1.回顾写事的作文“六要素”。
(1)从课题上你知道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预设学生回答:写事。
(2)写事的作文要注意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随机板书。
)2.释题。
从课题上你还知道什么?预设学生回答:(1)重点是要体现勇敢。
(2)事情的经过要体现勇敢。
(3)勇敢就是果断、大胆的意思。
师小结:是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灾难面前不惧怕、在挫折面前不言败,这些都是勇敢的事。
师:怎样写勇敢的事?我们先来看看习作要求。
把书翻到113页,自由读一读习作要求。
(大屏幕出示习作要求。
)3.明确习作提出要求。
预设学生回答:(1)习作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他人面对的事。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勇敢面对挫折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挫折,以及挫折的概念和种类。
2. 能够识别不同的挫折,并学会如何应对挫折。
3.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心态和自信心,以应对各种挫折。
教学重点:1. 挫折的概念和分类。
2. 如何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心态和自信心。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
2. 全组讨论法。
3. 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1. 展示PPT。
2. 准备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热身训练: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远足中爬山遇到了很陡峭的路段,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突然你的鞋子打滑掉进了石缝里,你失去了平衡,差点摔倒,但你努力保持平衡,最终成功地走过了这段难关。
现在请你慢慢睁开眼睛,问自己,在这个情境下,你是怎么做的?2. 引入挫折:通过热身训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挫折,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非常普遍也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二、探究(30分钟)1. 展示PPT,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挫折,以及不同类型的挫折。
2. 讨论问题: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有哪些常见的挫折?②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③面对挫折时,你应该如何应对?④挫折会对我们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3. 角色扮演: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充当挫折,其他学生则扮演应对者。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挫折是如何发生,以及如何采取应对策略。
三、总结(10分钟)1. 小组汇报:请各小组同学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
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挫折并分享解决方案。
2. 总结:在总结中,强调学生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学会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挫折是必然的,我们需要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应对挫折。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感想。
2. 分析上课中自己的表现,以及针对自己表现未好的地方做出反思,并思考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勇敢面对的事》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按照要求完成习作。
2.学习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二、重点难点
1.把事情写具体,掌握写作方法。
2.把事情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一说本单元的课文是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2.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哪些词语运用的准确、恰当,哪些句子描写的生动形象?
四、参考资料
范文:
我勇敢面对的事
“由大智中产生大勇,由理解中加强信心,才是最坚毅的大勇与最坚强的信心。
”
这句话是邹韬奋说的。
我在秦皇岛的海边学过游泳,不过还得拿我的“高级防护盾”——游泳圈。
我每次去游泳都安然无恙,但有一次,我可真被吓坏了。
一天,姑姑来了秦皇岛,还带了一个足足有两米长的大气垫,我和姐姐刚刚给气垫打好气,爷爷奶奶就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明天去海边玩。
我和姐姐高兴得一夜没睡好。
但第二天,我就变得胆小如鼠。
“我的妈呀!是个阴天!”我一脸茫然,拎个游泳圈,站在茫茫大海旁。
巨大的白浪像被用墨染成了黑的,我极不情愿的被姐姐“拽”下了水,真不巧,平了一个大浪,排山倒海的卷了过来,一下子给我推上岸。
我又被“拽”了下水,这回是被自己“拽”的。
我可不能让姐姐小看我,所以每次浪来时我都大喊“爽!”以掩饰我内心的恐惧,但每次脸都吓白了。
又来了一个大浪,只要闯过了这关,姐姐就会对我刮目相看。
“哗!”的地声,我又躺在了沙滩上。
我十分沮丧,心想:今天真倒霉,风浪大就够了,还差点来个狗啃沙。
我有点犹豫了,下不下去呢?这时一个“塑料袋”在水中漫游。
“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呀?”仔细一看,不对“那塑料袋”多了几只腿。
哎呀呀!不得了,是一只水母!我可不下去了。
但我转念一想,丘吉尔说过:“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的特质也自然具备了。
我鼓起了勇气,奔向大海。
姐姐有些惊诧的问:“你怎么又下来了?”“不欢迎我,我再回去。
”没等姐姐回答,一个更大的浪向我们袭来,我向浪袭来的地方一跃,只看见我和游泳圈一齐向上“蹿”,被浪冲起、落下,不再那么恐惧。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鼓足勇气勇敢的面对。
正如歌德所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失掉了一切。
幸好我的大脑“转”了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