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货币(2016-2017年第一学期)
- 格式:ppt
- 大小:1008.50 KB
- 文档页数:4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G)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而逐渐产生。
由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即简单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价值形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时商品交换的商品范围和交换者范围扩大了。
局限性:有些商品换不到想要的东西一般的价值形态绵羊由左边变到右边,变成一般等价物,是质的变化,充当了交换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出现了一个商品,这个商品是任何人都承认的,它可以换任何商品,也可以用货币形态(一开始是贱金属,后来交易规模变大,需要贵金属。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起源于商品。
金块和银块一开始不太好称量,还需要鉴定成色,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这样就变得非常麻烦➡规定了重量和成色之后变成铸币。
最早发行铸币的是私人银行家,使用信用来证明。
但是远距离就不会相信他➡国家发行铸币来保证货币重量和成色的可信度,促进了国家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一开始是足值的,后来会磨损,但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现在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发挥媒介的作用➡纸币更方便携带,易于保存,代替了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需要货币本身就有价值)2.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数量不足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交换:W—W商品流通:W—G—W(如果G投入到市场的数量不足,就会导致供过于求,经济危机)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人类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是因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性质,需要币值稳定,通常来讲由于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钞票会贬值,不适宜贮藏)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利息等的职能(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金链断裂导致连锁债务)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第二章货币资金规定之现金的使用范围第一篇:第二章货币资金规定之现金的使用范围根据国家现金结算制度的规定,企业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
(一)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这里所说的职工工资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指由于个人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提供劳务而由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向个人支付的劳务报酬,包括新闻出版单位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各种学校,培训机构支付给外聘教师的讲课费,以及设计费,装潢费,安装费,制图费,化验费,测试费,咨询费,医疗费,技术服务费,经纪服务费,代办服务费,各种演出与表演费,以及其他劳务费用。
3、根据国家制度条例的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如退休金,抚恤金,学生助学金,职工困难生活补助。
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如金银,工艺品,废旧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除上述5、6两项外,其他各项在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每人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根据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的银行转存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本票予以支付。
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第二篇:现金使用范围规定的看法第五条开户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一)职工工资、津贴;(二)个人劳务报酬;(三)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四)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五)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六)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七)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