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MBA课程:《管理经济学》全部课堂笔记及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27
mba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以下是一份涵盖了MBA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的文章,请您参考。
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管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A.经济环境B.经济学原理C.企业经营D.资本市场2.管理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A.提高市场竞争力B.优化资源配置C.解决企业问题D.制定经济政策3.当供给曲线发生左移时,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分别是?A.价格上升,数量上升B.价格上升,数量下降C.价格下降,数量上升D.价格下降,数量下降二、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市场需求的弹性”。
市场需求的弹性,简言之,即指某一商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两种类型,用于衡量需求对于这两个因素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代表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则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2.简述“边际效益递减原理”。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指的是,在经济领域中,随着某一变量的增加,其产生的边际效益将会递减。
换言之,当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或变量时,最初的增益可能是显著的,但随着投入的继续增加,每一单位新增的效益将会逐渐减少。
三、计算题1.某企业的总收入为5000元,总成本为4000元,计算企业的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 = 5000 - 4000 = 1000元利润率 = 利润 / 总收入 * 100% = 1000 / 5000 * 100% = 20%2.某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d = 1000 - 10P,供给曲线为:Qs =2P - 200。
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等,得到:1000 - 10P = 2P - 200整理后可得:P = 60将P = 60代入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可得市场均衡的数量为:Qd = 1000 - 10 * 60 = 400Qs = 2 * 60 - 200 = -80(舍去)因此,市场的均衡价格为60,数量为400。
以上是MBA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管理经济学一、简述拍卖市场中最大化拍卖收入的设计技巧(490页第11章博弈与拍卖)现在让我们从卖方的角度回到拍卖设计问题。
这里有一些有用的选择最优拍卖机制的技巧。
1.在私人价值拍卖中,你应该尽可能地鼓励更多的投标者来参与竞争:额外的投标者会同时抬升预期的赢者的报价和第二高的投标者的报价。
2.在共同价值拍卖中,你应该:(1采用公开的而不是密封投标的拍卖,因为,按照常规,英国式(公开的)共同价值拍卖将比密封投标拍卖产生更大的期望收人;(2)显示更多的有关被拍卖物品的信息,因此减少投标者对威者诅咒的疑虑,并且更重要地,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竞标。
3.在私人价值拍卖中,给你的物品设定一个最低的标价,等于或者略高于你继续持有它以待将来出售的卖价。
这将使你免于因为相对较少的投标者和相对较低的报价而导致的可能的损失。
更多的,它能向买方们传递这件物品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信号,从而增加报价的大小。
然而,如果第一次拍卖流拍,那么它将成为不利的信号,告诉未来的投标者这件物品是低价值的。
为什么我们使用公开拍卖?回顾一下为了避免赢者诅咒,在共同价值拍卖中的每个投标者都会以低于自己的估价来报价。
有关物品的真实价值的不确定性越大。
过度投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投标者就越有激励去减少他的报价。
(如果投标者是风险规避的,这样的作用会被放大。
)在英国式拍卖而不是密封投标拍卖中,投标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投标者何时放弃竟争时的价格,来减少不确定性———个能提供他们估价优势的信息。
总而言之,当你向投标者们披露更多的信息时,风险规避的投标者们就更有愿望去投标竟争,因为他们对处理赢者诅咒的信心更强了。
二、简述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及其数学表达式(第九章309页)为了评估市场状况,我们经常会问市场是不是具有经济效率〔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化。
)。
我们刚才考察了价格控制怎样产生无谓损失。
因此,政策有效率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共减少了无谓损失那么多口当政府要录生产者的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格时,经济效率(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总和)降低了。
管理经济学mba试题及答案【篇一:mba管理经济学复习题】xt>一、名词解释1. 纳什均衡:给定对手行为时各博弈方所做的是他所能够做的最好的策略,由于博弈方没有偏离它的纳什均衡的冲动,这种策略是稳定的。
2. 科斯定理:无论权利被赋予哪一方,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那么即使存在外部效应,交易双方也能够通过协商来达成资源的有效配置。
3.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反映了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4.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产量(成本)小于(大于)两个或多个企业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产量(成本)之和。
用公式表达如下:sc?c()?c(q2)-c(q1,q2) c(q1,q2)其中,sc表示范围经济度,sc>0,表示具有范围经济;sc<0,表示范围不经济;sc越大,范围经济程度越高。
5 无差异曲线: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6.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7. 学习效应:企业随着产出的增加,积累了更多的管理经验、生产技能、设计技巧,这种经验积累降低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8.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中,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支出占家庭的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衣着和住房保持不变,其他上升。
用弹性概念来表达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指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9. 价格管制:政府主要针对自然垄断进行的一种规制措施,政府对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企业进行定价管制,以防止他们由于牟取暴利而损害公共利益。
10. 道德风险: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mba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经济学中,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的产量是:A. 最小产量B. 最大产量C. 最小成本D. 最大成本答案:B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A. 价格制定者B. 价格接受者C. 垄断者D. 寡头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规模经济的来源?A. 专业化B. 市场扩张C. 产品多样化D. 批量生产答案:C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A. 规模报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规模报酬不变D. 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进入壁垒?A. 专利权B. 规模经济C. 产品差异化D. 政府补贴答案:D6.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是:A. 只有一个企业B. 产品同质化C. 存在多个企业D. 产品差异化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可分割性D. 非交易性答案:C8. 价格弹性大于1时,商品的需求是:A. 无弹性B. 弹性C. 单位弹性D. 完全弹性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外部性的影响?A. 市场失灵B. 资源配置效率C. 收入分配公平D. 企业生产规模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博弈论的应用?A. 市场竞争策略B. 拍卖理论C. 企业内部管理D. 宏观经济政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平均成本则是生产所有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2. 什么是价格歧视?请举例说明。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顾客的支付意愿,对同一商品或服务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例如,电影院对学生和成人收取不同的票价。
3. 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后果。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原因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
MBA《管理经济学》总复习朱欣民编第一次课复习题一、思考题1.管理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答:管理经济学是用于经营管理企业的经济学理论,它主要指导企业如何获取规模效益,如何获取创新效益,如何获取博弈效益,以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2.管理经济学的作用是什么?答:管理经济学的作用是指导企业如何盯住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格波动,决定供给什么,为谁供给,供给多少,如何供给,也就是指导企业进行这些因素的选择和组合。
3.管理经济学的内容有哪些?答: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商品需求理论、厂商供给理论、商品供求理论、供求弹性理论、消费行为理论、短期生产理论、长期投资理论、供给成本理论、完全竞争理论、完全垄断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寡头垄断理论、要素作价理论等。
二、简答题需求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与其对应的需求量之间的交点的轨迹,连接这些交点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揭示的是消费者在这种商品上的购买行为,因此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形势。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整个顾客群对某种商品的既愿意购买又能够购买的数量,通常用Qd表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这个指标就是预计销量,因此对企业十分重要。
需求函数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向市场提供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反比关系,通常用Qd =a-bP来表示,其中的a表示当价格为0时该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b是价格P每变化一单位所造成的需求量Qd的变化量,P是目前该种商品的价格水平。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求函数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直线或曲线。
资源稀缺这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其含义是对于整个物质世界来说,经济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同时也是指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任何经济资源都是不够的。
三项假设这是经济学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假设,包括供求双方完全理性、供求双方都能获得充分信息和供求双方交易不受任何人为或自然的约束。
三、计算题1. 某公司25英寸彩电有中国、北美和拉美三个市场,其需求函数分别为Qd1=5000-2P,Qd2=3000-1.5P,Qd3=2000-P。
一、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2、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3、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4、需求函数: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Qd与该商品的价格P之间关系的函数。
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6、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它表示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8、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9、边际产量收益: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
10、生产的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12、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14、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15、学习曲线效应:表示了经验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
16、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管理经济学复习习题和解析 (致谢中大MBA人员:邓同学、王同学、高同学)一、单项选择题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 D )A.总产量最大B.平均产量最大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知识点:生产理论(第五章),P25/5-6,P26/1-2总产量曲线拐点指边际产量有最大值,而非总产量最大值。
其中特别留意:劳动力合理区间:[平均产量最大值,总产量最大值]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A.可变成本 B.短期成本 C.固定成本 D.以上都对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a) I和II都是正确的b) I正确,II错误c) I错误,II正确d) I和II都是错误的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知识点:生产理论(第五章、第六章)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投入的资本品不变,只改变劳动力原材料的投入。
P25/1长期生产函数:资本品和劳动力原材料都改变。
P37/1,初级铜:采矿生产,受生产周期影响,调整供给需要时间;再生铜:废品回收利用生产,市场供给量能在短时间内增加。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 D )A.完全垄断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知识点:市场结构(第七、八、九章)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D=AR=MR=P 。
P45/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MR=a-2bQ,MR与AR分开。
P49/4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B )A.固定成本B.平均固定成本C.平均变动成本D.边际成本知识点:生产理论(第六章)短期成本函数 P35/6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A.MC、AC、AVCB.MC、AVC、ACC.AC、MC、AVCD.AC、AVC、MC知识点:生产理论(第六章)短期成本函数 P35/6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A.1元B.19元C.88元D.20元E.无法确定知识点:生产理论(第五章)边际成本MC 11*9-80 = 19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知识点:需求价格弹性(第四章)P19/4-5Ep<-1,富有弹性;Ep=-1,单一弹性;-1<Ep<0,缺乏弹性。
mba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MBA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利润的策略是()。
A. 增加产量B. 降低成本C. 退出市场D. 维持现状答案:B2.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企业处于()。
A. 亏损状态B. 盈利状态C. 最大利润点D. 最小利润点答案:C3. 价格弹性的倒数是()。
A. 价格弹性B. 收入弹性C. 需求弹性D. 供给弹性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价格制定者答案:D5. 以下哪项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企业是价格接受者D. 企业可以影响价格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A. 企业数量少B. 产品差异化C. 企业是价格接受者D. 企业间存在相互依赖答案:C7. 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面临的是()。
A. 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B. 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C.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D. 垂直的需求曲线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品的特征()。
A. 非竞争性B. 非排他性C. 完全竞争性D. 完全排他性答案:C9. 外部性是指()。
A. 市场交易成本B. 市场交易之外的成本或收益C. 市场交易之内的成本或收益D. 市场交易的效率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规模经济的原因()。
A. 专业化B. 批量购买C. 固定成本不变D. 技术进步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接受者。
()答案:√2. 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说明企业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答案:×3. 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越小。
()答案:×4.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可以影响价格。
()答案:√5.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间不存在相互依赖。
《管理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管理经济学基础一、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任务1. 管理经济学的定义: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决策过程中,以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最优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
2. 管理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性:管理经济学专注于单个企业或组织的经济行为,而不是整个经济体系。
- 实用性:管理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分析工具和模型,可直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多学科性:管理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 决策导向:管理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3. 管理经济学的任务:- 提供决策工具:管理经济学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成本分析、需求预测、投资评估等。
-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经济学帮助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市场和竞争环境,管理经济学帮助企业制定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 评估风险与不确定性:管理经济学提供方法来评估和应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企业的性质及其目标1. 企业的性质:- 经济实体: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自己的资产、负债和权益。
- 利润追求者: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市场参与者: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参与者(如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互动。
2. 企业的目标:- 经济目标:包括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份额扩大、收入增长等。
- 社会目标:企业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服务等。
- 长期目标:企业的长期目标是持续成长和价值最大化,确保企业在未来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三、管理经济学的六个决策依据1.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概念: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等。
- 收益概念:总收入、边际收入、利润等。
- 成本-收益比较:确保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实现盈利。
1. a. 因变量(Y)−人寿保险的数量-- 第十版第四章的题1,第九版第四章题2自变量X−年收入b.c. Y = 11.148 + 1.492X估计出来的斜率(b = 1.492) 表明年收入每增加1000 美元而使主管人员增加持有人寿保险的数量,1.492 x $1000 = $1,492d. s e = 43.34s b = 0.565t = (1.492 - 0)/.565 = 2.641因为计算出来的t-值大于从相关表中查到的t-值(t= -2.228 or +2.228), 可以拒.025,10绝在0.05显著水平上人寿保险持有数量和年收入之间没有关系的假设e. R2 = .41f. 变动原因平方和自由度平均数的平方回归13,088 1 13,088残值18,787 10 1,879合计31,875 11F= 4.96.05,1,10F = MSR/MSE = 13,087/1879 = 6.966因为计算出来的F-值大于查表得到的F-值, 可以拒绝在0 .05 显著水平上人寿保险持有数量和年收入之间没有关系的假设。
g. y' = 11.148 + 1.492(80) = 130.508 或$130,508在大约为95%的预测区间中:y' ± 2(43.344) = 130.508 ± 86,688 = 43.82 to 217.196,或$43,820 to $217,196.2 a. Y = 28.915 - 19.105X ------第十版第四章题2,第九版第四章题3(-6.095) (十进制形式的价格)(括号中为t统计值)b. R2 = .74 (模型解释了74% 的需求量变动)= +2.160 or t<-2.160,那么就拒绝了0.05显著H o: ß = 0; H a: ß≠ 0;如果t>t.025,13水平上的H o。
因为t = -6.095<-2.160, 拒绝了H o (也就是说,在解释需求时,价格是有统计意义的).c. Y' = 28.915 -19.105(.50) = 19.363 (千枝)E D = -19.105(.50/19.363) = -0.493. a. b. See graph--- 第十版第四章题3,第九版第四章5c. Q = 31,386 - 557.235 Pd. 最重要的假设就是:需求曲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而供给曲线是移动的,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需求函数.4. a. --- 第十版第四章题4,第九版第四章题10QD = 10,425 - 2910PX+ .028A + 11,100 Pop∂QD/∂P = -2910QD= 10,425 - 2910(5) + .028(1,000,000) + 11,100(.5)QD= 29,425ED= -2910(5/29,425) = - 0.49QD= 10,425 - 2910(10) + .028(1,000,000) + 11,100(.5)QD= 14,875ED= -2910(10/14,875)= -1.96b. ∂QD/∂A = 0.028QD= 10,425 - 2910(5) + .028(2,000,000) + 11,100(.5)QD= 57,425EA= .028(2,000,000/57,425) = 0.98c. 是,所有的t值都大大超过t.025,21= 2.074.5. a. -→第十版第四章题5,第九版第四章题120.95 = 需求的价格弹性1.40 = 需求的收入弹性0.3 = 需求的广告弹性0.2 = 需求的交叉弹性0.6 =需求的人口弹性b. 是的,所有的符号都是正确的。
对汽油的需求表现出稍微价格弹性不足。
c. 需求量将会下降为零,由此说明使用需求函数在一相关(与合理)数值范围内做出推论的重要性。
6 a. --→第十版第四章题6,第九版第四章题15A与B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 EX = d (PB的指数)A的需求价格弹性: ED = b (PA的指数)A的需求收入弹性: EY= c ( I的指数)b. 系数e代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时由人口的1%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动. 系数 f 代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对B的广告支出的1%变动引起的对A的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动。
系数g 代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对A的广告支出的1%变动引起的对A的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动。
c. 产品A是一种低档品d. 产品A和B是替代品.7. a. Q = 6X2 - .4X3 --→第十版第六章题2,第九版第七章题6MPX= 12X - 1.2X2b. APX= 6X - .4X2c. 当MPX= 0, 和d2Q/dX2 < 0时,Q值取最大值12X - 1.2X2 = 0X(12 - 1.2X) = 0X = 0 and X = 10当X = 0时, d2Q/dX2 = 12 - 2.4(0) = 12 > 0, 因此X = 0不是Q函数上的最大点当X = 10时, d2Q/dX2 = 12 - 2.4(10) = -12 < 0. 因此当X* = 10时,Q最大d. 当d(MPX )/dX = 0, 而且二阶导数为负时,MPX函数取其最大值.d(MPX)/dX = 12 - 2.4X = 0 X = 5当x = 5, d2(MPX )/dX2 = -2.4 < 0, 因此,MPX在tX* = 5时最大.e. APX 函数在d(APX)/dX = 0,二阶导数为负时取其最大值.d(APX)/dX = 6 - .8X = 0 X = 7.5当X = 7.5, d2(APX )/dX2 = -.8 < 0, 因此APX在X* = 7.5时最大.f. X Q MP X AP X0 0 0 01 5.6 10.8 5.62 20.8 19.2 10.43 43.2 25.2 14.44 70.4 28.8 17.65 100.0 30.0 20.06 129.6 28.8 21.67 156.8 25.2 22.48 179.2 19.2 22.49 194.4 10.8 21.610 200.0 0.0 20.011 193.6 -13.2 17.612 172.8 -28.8 14.48. a. Q = 10X - .5X2 →第十版第六章题3,第九版第七章题7MPX= 10 - 1.0XMR Q = 10MRPX= (10 - 1.0X)10 = 100 - 10Xb. MFCX= 20c. 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出现在以下水平上:MRPX = MFCX100 - 10X = 20X* = 89. a. Q = 2.5 L0.5C0.5 ---→第十版第六章题4,第九版第七章题12L 增加10% 为L' = 1.1LQ' = 2.5(1.1L)0.5C0.5Q' = (1.1)0.5[2.5L0.5C0.5]Q' = 1.0488Q产量 (Q') 增加 4.88%.b. C 增加25%到 C' = 1.25C Q' = 2.5L 0.5(1.25C)0.5Q' = (1.25)0.5[2.5L 0.5C 0.5]Q' = 1.118Q 产量 (Q') 增加 11.8%.c. L 和C 增加20% 到 L' = 1.2L a , C' = 1.2C. Q' = 2.5(1.2L)0.5(1.2C)0.5Q' = (1.2)0.5(1.2)0.5[2.5L .5C 0.5]Q' = (1.0954)(1.0954)Q Q' = 1.20Q 产量 (Q') 增加 20%. 10. a. i.E L = β1 = 0.45 - 第十版第六章题5,第九版第七章题15 ii. EF = β2 = 0.20 iii. E B = β3 =0 .30 b. E L = %∆Q/%∆L E L =0 .45%∆L = 0.02%∆Q =0 .45(0.02) =0 .009, o 或0 .9% c. E B = %∆Q/%∆B E B = 0.30%∆B = -0.03%∆Q = 0.30(-0.03) =0 .009 或0 .9% d.β1 + β2 + β3 =0 .45 + 0.20 +0 .30 =0 .95因为指数之和小于1,生产函数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
e.技术进步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的变化。
例如,道路加宽和改进交通控制系统会使产量(即行车里程数)提高,即使公共汽车(即资本投入)和司机(即劳动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
同样,用新型公交车代替旧公交车会使产量提高,因为新型公交车速度更快更易操作。
最后,由于公交车司机在一定时间内经验水平的提高,即使司机数量不变产量也会提高。
11.--→第十版第七章题5,第九版第九题2a.如果计算出来的t-值大于t0.025,82那么解释变量(在0.05水平上)就具有统计意义。
F查表发现,t.025,82. 约等于2.000.由于计算出来的每个t-值都超过2.000,所以结论时:所有三个变量(即Q, Q2, 和X1) 在解释平均经营费用比率时都具有统计意义。
b. 上述结果表明的是一种二次的(Q2) 成本-产量关系。
c. T成本-产量关系表现为U状曲线,表示在较低的产量水平上存在规模经济,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存在规模不经济。
3. a. ∂C/∂Q = -.006153 + .000010718Q使∂C/∂Q = 0 ,求解Q*,得到:-.006153 + .000010718Q* = 0Q* = $574.08 (百万美元)b. i. C = 2.38 - .006153(574.08) + .00005359(574.08)2 + 19.2(1/574.08)= 0.647%ii. C = 2.38 - .006153(574.08) + .00005359(574.08)2 + 19.2(10/574.08)= 0.948%12. a. VC = AVC(Q) --→第十版第七章题6,第九版第九章题4VC = 1.24Q + .0033Q2 + .0000029Q3- .000046Q2Z - .026QZ + .00018QZ2b.MC = 1.24 + .0066Q + .0000087Q2- .000092QZ - .026Z + .00018Z2c. Z = 150千瓦SRAVC = 1.24 + .0033Q + .0000029Q2 - .000046Q(150)-.026(150) + .00018(150)2SRAVC = 1.39 - .0036Q + .0000029Q2SRMC = 1.24 + .0066Q + .0000087Q2- .000092Q(150)- .026(150) + .00018(150)2SRMC = 1.39 - .0072Q + .0000087Q2d. d(SRAVC)/dQ = 0 (最低SRAVC的条件)= -.0036 + .0000058Q = 0Q* = 620.7 (百万)千瓦-小时/年e. SRAVC = 1.39 - .0036(620.7) + .0000029(620.7)2 = .27 便士SRMC = 1.39 - .0072(620.7) + .0000087(620.7)2 = .27 便士二者相等13 -- 第十版第七章7题,第九版第九章题6、7、8、9a. i. F = 50,000 美元V = 17.50美元P = 27.50美元Qb= 50,000/(27.50 - 17.50) = 5,000 本ii. Sb = Qb⨯ P = 5,000 ⨯ 27.50 = 137,500美元b.c. 目标利润= 30,000美元目标销量=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 贡献边际= (50,000 + 30,000) / (27.50 - 17.50) = 8,000 本d. i. 利润= TR - TC利润= 27.50(Q) - 50,000 - 17.50QQ = 3,000时,利润= -20,000 美元ii. Q = 5,000时利润= 0 美元(盈亏平衡)iii. Q = 10,000时利润= 50,000美元. a.当销售量为“Q”时,DOL = (P - V)Q/[(P - V)Q - F]DOL = ($27.50 - $17.50)3,000/[($27.50 - $17.50)3,000 - $50,000]= -1.50 (相对于销售变化的经营收入弹性)b. DOL = ($27.50 - $17.50)7,000/[($27.50 - $17.50)7,000 - $50,000]= 3.508. a. P(Q < 5,000) = P[ z < {(5,000 - 10,000)/2,000}]= P( z < -2.50) = 0.0062b. P(Q ≥ 5,000) = 1 - P(Q < 5,000) = 1 - 0.0062 = 0.99389. 计划销售价格25.00美元每本变动成本印刷与装订 6.65美元管理成本 1.50美元推销员佣金(销售价格的2% ) 0.50美元①作者版权费(销售价格的12%) 3.00美元①书店折扣(销售价格的20%) 5.00美元①合计16.65美元①因为这些变动成本时销售价格的函数,所以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