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择题8及答案新人教版(1).doc
- 格式:doc
- 大小:421.06 KB
- 文档页数:8
2019人教高考物理一轮选训习题(8)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通电线圈abcd平面和磁场垂直(不考虑电流间相互作用),则( )A.ab边受到向左的安培力B.bc边受到向下的安培力C.线圈面积有缩小的趋势D.线圈有转动的趋势【解析】选C。
根据左手定则:伸开左手,拇指与手掌垂直且共面,磁感线向里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拇指指向安培力方向,由上分析,那么ab边受到向右的安培力,bc边受到向上的安培力,故A、B错误;同理可知,线圈有收缩的趋势,故C正确;因为各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则线圈不会转动,故D错误。
2、如图2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C.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BD.人所经过的位移大小为圆周长的一半【答案】B【解析】人从A到B的位移方向由A指向B,故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故选项A错误,B正确;瞬时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C错误;人经过的位移大小为A、B间的直线长度,故为直径长度,选项D错误.3、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
现保持B板不动,适当移动A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则A板可能是( )A.右移B.左移C.上移D.下移【解析】选A。
将A板向右移一些,板间距离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增大,而电容器带电量不变,由C=分析得知,板间电势差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同理可知,A板向左移一些时,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故选项A正确,B错误;A板向上或向下移一些,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减小,而电容器带电量不变,由C=分析得知,板间电势差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故选项C、D错误。
4、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 m,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2=2 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 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答案】A5、上海市第十三届“未来之星上图杯”创新模型大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比赛中某型号遥控车启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牵引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遥控车所受阻力大小一定,则该遥控车的质量为( )A. kgB.kgC. kgD.kg【解析】选B。
选择题(8)李仕才1、(加速度)(2017·甘肃天水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答案B解析速度越大,有可能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B正确;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速度没有发生变化,而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速度变化越大,但不知道变化所用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也越大,故D错误。
综上本题选B。
2、(摩擦力的突变)如图所示,一物块开始时静止在粗糙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大小从零均匀增大、与斜面平行的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F f表示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表示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f与F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可能是()答案B解析因为物块开始时静止在粗糙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所以F f=m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也说明F fm=μmg cos θ≥mg sin θ;当受到力F后,摩擦力F f=mg sin θ-F,F大小从零均匀增大,当F=mg sin θ时,Ff =0,当F>mg sin θ时,Ff反向增大,当F=mg sin θ+F fm时,物块将要开始向上滑动,此后摩擦力不变。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多选)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答案ABC解析压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正确;起跳瞬间,支持力大于重力,则压力大于重力,故A、B正确,D错误。
4、(小船过河)一小船渡河,已知河水的流速与距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75 s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C.要使船以最短路程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D.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的速度是5 m/s答案A解析当船的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t=s=75 s,故A正确;船在沿河岸方向上做变速运动,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故C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航行中与河岸垂直,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故D错误。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训练导(8)及答案一、选择题1、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照相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利用刻度尺测量相片上2、3、4、5 与1 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一定处于下落状态B.小球在2位置的速度大小为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频闪照相法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D【链接】(2019·安阳二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且绳绷紧,则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A.mg2 B.32mgC.33mg D.3mg解析:选A.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对沙袋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cos 30°-F T sin 30°=0,F T cos 30°+Fsin 30°-mg=0,联立可解得:F=mg2,故选A.2、(2019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摸底)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半径分别为R A和R B。
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卫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
则()A. 行星A的质量大于行星B的质量B. 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C. 当两行星的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向心加速D. 行星A 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行星B 的第一宇宙速度【答案】C错误;根据得: ,当两行星的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时,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则行星A 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 的卫星向心加速,故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A 的半径大于B 的半径,卫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相同,则A 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行星B 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 错误;故选C.3、(2019届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物块从斜面底端滑出时,物块与斜面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 1∶v 2=M ∶mB. v 1∶v 2=m ∶MC. v 1∶v 2>M ∶mD. v 1∶v 2<M ∶m【答案】C4、(2019山东枣庄八中重点班月考)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的两物块A 、B 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现使A 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 ,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 )A. 在1t 、3t 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 ,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B. 从3t 到4t 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1:2m mD. 在2t 时刻A 与B 的动能之比为12:1:8k k E E【答案】CD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当t 3时刻,二木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 3到t 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 错误;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 1时刻列方程可知m 1v 1=(m 1+m 2)v 2,将v 1=3m/s ,v 2=1m/s 代入得:m 1:m 2=1:2,故C 正确;在t 2时刻A 的速度v A =1m/s ,B 的速度v B =2m/s ,根据m 1:m 2=1:2,求出E k1:E k2=1:8,故D 正确.5、(2019届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月月考)如图所示,光滑导轨MN 和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距离为L ,两端分别接有阻值均为R 的定值电阻和,两导轨间有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区域abcd ,该区域内有方向坚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 的金属与与导轨接触良好并静止于ab 处,现用一恒力F 沿水平方向拉杆,使之由静止起向右运动,若杆出磁场前已做匀速运动,不计导轨及金属杆的电阻.则A. 金属杆出磁场前的瞬间流过的电流大小B. 金属杆做匀速运动时的速率C. 金属杆穿过整个磁场过程中上产生的电热D. 金属杆穿过整个磁场过程中的电荷量为【答案】BDB正确;C、设整个过程电路中产生的总电热为Q,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代入v可得,根据能量分配关系可得R上产生的电1热,故C错误.D、根据电荷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全电路的电荷量的电量只是q的一半,所以金属杆穿过整个磁场过程,而流过R1的电荷量为,故D正确.故选BD.中通过电阻R16、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之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曲线,实线是分子合力曲线.当分子间距r=r时,分子之间合力为零,则下列关于这两个分子组成系统的分子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 )势能Ep【答案】BCE【解析】由于r=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r=r0时,分子势能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C、E正确,选项A、D错误.二、非选择题(2019届广东省肇庆市第二次统一检测)甲、乙、丙三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利用旧手机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拆下的电阻、电容器、电感线圈等电子元器件进行实验操究。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练习题(8)及答案此在2~6 s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时刻出现在甲追乙阶段,即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此时t=4 s,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一直向前运动,先加速后减速,故D错误.2、如图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底端a以初速度v0沿斜面ab向上运动,到达顶端b时速率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bc下滑至底端c.若物块与斜面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物块在两斜面上运动的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2,则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A.斜面ab的倾角θ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C.物块的质量mD.斜面bc的长度L【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乙可求出物块在左右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 cos θ=ma1,mgcos θ-μmg sin θ=ma2,则可求出θ和μ,但m无法求出,根据题图乙可求出0.6~1.6 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即可求出L,故选项C正确.3、(2019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竖直光滑圆环A的半径为R,固定在质量为2m的木板B上,木板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挡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 .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小球会在圆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初速度必须满足( )A. 最小值为B. 最大值为C. 最小值为D. 最大值为【答案】CD 4、如图所示,a 、b 、c 、d 、O 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半径为R =0.2 m 的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O ,b 、c 、d 三点的电势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关于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O 指向b 点B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O 指向d 点C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0 V/mD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05 V/m 【答案】D 【解析】由匀强电场中平行线上等间距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可得,O 点的电势为6 V ,O 、d 连线的中点e 处的电势为8 V ,连接c 、e ,过O 作ce 的垂线交ce 于f ,则ce 为等势线,电场线垂直于ce 向下,即电场强度的方向由f 指向O 点, 连接c 、O ,计算得Of 长为55R ,O 、f 间的电势差为2 V ,则电场强度E =U d =105 V/m ,选项D 正确。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8)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AB杆越来越容易断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解析: 以B点为研究对象,它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一个是轻杆的弹力T,一个是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一个是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mg),如图所示,根据相似三角形法,可得==,由于OA和AB不变,OB逐渐减小,因此轻杆上的弹力大小不变,而绳子上的拉力越来越小,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2、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解析:选A.以O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O 点时,则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3、(2018衡水中学调研)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 、B 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A =lkg 、m B =2kg ,当A 、B 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N 时A 、B 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 施加一水平推力F 1,同时对物块B 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 2,使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 1、F 2方向保持不变,F 1、F 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 、B 两物块 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 t=2.0s 时刻A 、B 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B. t=2.0s 时刻A 、B 之间作用力为零C. t=2.5s 时刻A 对B 的作用力方向向左D. 从t=0时刻到A 、B 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m【答案】AD【解析】设t 时刻AB 分离,分离之前AB 物体共同运动,加速度为,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有:,分离时:,得,经历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则D 正确;当时,,,得,A 正确B 错误;当时,,,得,C 错误.4、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 1、R 2和R 3均为定值电阻,V 1和V 2为理想电压表, A 1和A 2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 闭合时,V 1和V 2的读数分别为U 1和U 2;A 1和A 2的读数分别为I 1和I 2.若交流电源电压不变,现断开S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U 2可能变小、I 2一定变小B .U 2一定不变、I 2一定变小C .I 1一定变小、I 2可能变大D .I 1可能变大、I 2可能变大解析:选B.交流电源电压不变,U 1数值不变,根据变压器变压公式可知,副线圈电压只与原线圈电压和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有关.现断开S ,U 2不变,副线圈所接电路的等效电阻增大,电流表A 2的读数I 2变小,选项B 正确.变压器输出功率减小,导致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小,I 1变小,选项C 、D 错误.5、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MN 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 与金属棒速度v 的关系是F=F 0+kv(F 0,k 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A ,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U R ,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 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BC )解析: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v,感应电动势E=Blv,回路电流I==v,即I ∝v;安培力F A =BIl=v,方向水平向左,即F A ∝v;R 两端电压U R =IR=v,即U R ∝v;感应电流的功率P=EI=v 2,即P ∝v 2.分析金属棒运动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合=F-F A =F 0+kv-v=F 0+(k-)v,即加速度a=.因为金属棒由静止出发,所以F 0>0,且 F 合>0,即a>0,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1)若k=,F合=F,即a=,金属棒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at,说明v ∝t,也即是I∝t,FA ∝t,UR∝t,P∝t2,在此情况下没有选项符合;(2)若k>,F合随v增大而增大,即a随v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可知选项B符合;(3)若k<,F合随v增大而减小,即a随v增大而减小,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为0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选项C符合.综上所述,选项B,C符合题意.6、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B.ab 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解析:选D.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所以闭合回路面积不发生改变,根据楞次定律ab中产生由a到b的恒定电流,A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nΔBΔtS,电阻一定,则感应电流不变,B错误;由于电流恒定,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所以,安培力逐渐减小,静摩擦力与安培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静摩擦力逐渐减小,C错误,D正确.7、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四个相同的可看作质点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都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让小球D带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若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 )A.13B.33 C .3 D.3【答案】D8、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2019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选练习题(8)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并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选项A错误;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玉兔号”月球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选项B错误;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嫦娥三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C正确;“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相对月球是静止的,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选项D错误.2、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A. 1秒B. )1秒C. )1秒秒【答案】A3、(多选)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A.v 02gB.v 0gC.3v 0gD.3v 02g 【答案】BC【解析】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或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或t =3v 0g ,故B 、C 正确.4、(2018·四川德阳调研)如图6所示,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 向右推同样放置在木板上的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 【答案】B5、如图4所示是轿车常用的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 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 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4 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答案】D6、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 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且绳绷紧,则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 )图5A.2mgB.23mgC.33mg D.mg 【答案】A【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对沙袋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cos 30°-F T sin 30°=0, F T cos 30°+F sin 30°-mg =0, 联立可解得:F =2mg,故选A.7、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B .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 .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 .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 【答案】 D【解析】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故A 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故B 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等大反向,故C 错误.对拖车受力分析,拖车受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故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故D 正确.8、(2018·湖南怀化质检)如图8所示,A 、B 、C 三球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A 球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B.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2mg sin θD.A 、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21g sin θ【答案】D9、(多选)如图9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 和B 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C 是橡皮筋,它们三者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A 、B 对小球的作用力均为F ,此时小球平衡,C 处于拉直状态,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则剪断橡皮筋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为( )图9A.g -m F ,方向竖直向下B.m F -g ,方向竖直向上C.0D.m F+g ,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BC【解析】由于橡皮筋C 只能提供向下的拉力,所以轻弹簧A 和B 对小球的作用力一定是拉力.可能有两种情况:(1)橡皮筋可能被拉伸,设拉力为F T ,由平衡条件可知,2F cos 60°=mg +F T ,解得橡皮筋拉力F T =F -mg .剪断橡皮筋的瞬间,小球所受合外力等于橡皮筋拉力F T =F -mg ,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解得小球的加速度a =m F-g ,选项B 正确;(2)橡皮筋可能没有发生形变,拉力为零,则剪断橡皮筋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零,选项C 正确.10、(多选)(2018·山西五校四联)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乙车做曲线运动B.0~10 s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C.t=10 s时,两车可能相遇D.0~10 s内,必有某一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答案】BCD11、(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5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图5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答案】AC【解析】在t 2~t 3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t x,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A 项正确.由题图知乙和甲同时出发,且乙在甲前面x 0处,故B 项错误,C 项正确.在t 3时刻,甲追上了乙,D 项错误.12、如图6所示,一质量为1 kg 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 =20 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 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3.试求:图6(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F 作用1.2 s 后撤去,求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 点最大距离. 【答案】(1)2.5 m/s 2 (2)2.4 m【解析】(1)在力F 作用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sin 30°-μ(F -mg )cos 30°=ma 1解得a 1=2.5 m/s 2(2)刚撤去F 时,小球的速度v 1=a 1t 1=3 m/s 小球的位移x 1=2v1t 1=1.8 m撤去力F 后,小球上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0°+μmg cos 30°=ma 2 解得a 2=7.5 m/s 2小球上滑时间t 2=a2v1=0.4 s 上滑位移x 2=2v1t 2=0.6 m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x m =x 1+x 2=2.4 m.。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训练选----选择题(1)及答案李仕才1、(2017 •北京东城区质检)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A.m/sB. m/s2C. m/s3D. m2/sAa m/s2丽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可用At表示。
该物理量的单位为s =m/s\C正确。
2、顶端装有滑伦的粗糙斜而固定在地而上,力、〃两物体通过细绳如图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厂作用于悬挂的物体〃上,使其缓慢拉动一小角度,发现川物体仍然静止。
则此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平力尸变大B.物体A所受斜面给的摩擦力一左变大C.物体力所受斜血给的作用力不一定变大D.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不变解析如图所示,对物块〃受力分析,mg则有矽tan ",斥二"SO,当〃被拉动一个小角度后,〃角增尢力F增大,同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斤增大,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根据初始状态的不同,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物体A受到斜而给的作用力一定改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在滑冰场上,甲、乙两个穿着溜冰鞋的小孩原来静止不动,在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屮,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答案|c解厠在推的过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相互作用时间相同,故A、B均错;分开后,% Ff?两者滑动摩擦力分别为£1二〃〃Tig,斤2二则各自的加速度分别为日】二"1二〃g,及二“2二“g,X 1 v l 2X 2两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根据 Fax 、可知2 V 2 ,因为脸顶,则旳”2, 故C 对、D 错。
选择题(8)李仕才1、(加速度)(2017·甘肃天水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答案B解析速度越大,有可能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B正确;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速度没有发生变化,而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速度变化越大,但不知道变化所用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也越大,故D错误。
综上本题选B。
2、(摩擦力的突变)如图所示,一物块开始时静止在粗糙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大小从零均匀增大、与斜面平行的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F f表示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表示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f与F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可能是()答案B解析因为物块开始时静止在粗糙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所以F f=m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也说明F fm=μmg cos θ≥mg sin θ;当受到力F后,摩擦力F f=mg sin θ-F,F大小从零均匀增大,当F=mg sin θ时,Ff =0,当F>mg sin θ时,Ff反向增大,当F=mg sin θ+F fm时,物块将要开始向上滑动,此后摩擦力不变。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多选)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答案ABC解析压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正确;起跳瞬间,支持力大于重力,则压力大于重力,故A、B正确,D错误。
4、(小船过河)一小船渡河,已知河水的流速与距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75 s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C.要使船以最短路程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D.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的速度是5 m/s答案A解析当船的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t=s=75 s,故A正确;船在沿河岸方向上做变速运动,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故C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航行中与河岸垂直,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故D错误。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练题(8)及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圆弧形框架ABC,框架下面放置一块厚度不计的金属板,金属板的中心O点是框架的圆心,框架上套有一个轻圆环,用轻弹簧把圆环与金属板的O点固定连接,开始时轻弹簧处于水平拉伸状态.用一个始终沿框架切线方向的拉力F拉动圆环,从左侧水平位置缓慢绕框架运动,直到轻弹簧达到竖直位置,金属板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整个过程中( )A.沿框架切线方向拉力F逐渐减小B.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框架对圆环的支持力逐渐减小解析:选C.弹簧伸长量不变,弹簧的弹力大小F′不变,弹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金属板受重力mg、支持力N、弹簧的拉力F′和向右的静摩擦力f作用,水平方向f=F′cos θ,竖直方向N+F′sin θ=mg,得N=mg-F′sin θ,随着θ的增大,支持力不断减小,静摩擦力逐渐减小,故B错,C对;圆环受弹簧的拉力、框架的支持力(大小不变为F′)、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有F=f′=μF′,故拉力大小不变,A、D错.2、(2017·浙江嘉兴测试)如图所示是一种腹部先着水的跳水比赛,击水时水花最大者获胜,水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入水时具有的动能.假设甲、乙两运动员都站在3 m高的平台上(甲、乙站立时的重心位置离平台均为1 m),其中质量为120 kg的甲简单地步出平台倒向水面.若质量为100 kg的乙要不输于甲,则需要通过起跳使自身重心至少升高约( B )A.0.6 mB.0.8 mC.1.6 mD.1.8 m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甲入水时动能为E k1=m 1gH=120×10×(3+1)J=4 800 J;乙要不输于甲,乙入水时动能至少为E k2=m 2g(H+h)=100×10×(3+1+h)J=4 800 J,解得h=0.8 m,选项B 正确.3、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2t 0时间小球落回抛出点,其速率为v 1,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则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答案】A【解析】小球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v =ma ,故随速度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v —t 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小球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v =ma ,则随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v —t 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由于有阻力作用,故回到地面的速度将小于初速度v 0,选项A 正确。
选择题(8)1、(加速度)(2017·甘肃天水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有可能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B正确;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速度没有发生变化,而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速度变化越大,但不知道变化所用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也越大,故D错误。
综上本题选B。
2、(摩擦力的突变)如图所示,一物块开始时静止在粗糙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大小从零均匀增大、与斜面平行的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F f表示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表示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f与F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可能是()θ的固定斜面上,所以F=mg sin θ,方向沿斜面f向上,也说明F fm=μmg cos θ≥mg sin θ;当受到力F后,摩擦力F f=mg sin θ-F,F大小从零均匀增大,当F=mg sin θ时,F f=0,当F>mg sin θ时,F f反向增大,当F=mg sin θ+F fm时,物块将要开始向上滑动,此后摩擦力不变。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多选)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C正确;起跳瞬间,支持力大于重力,则压力大于重力,故A、B正确,D错误。
4、(小船过河)一小船渡河,已知河水的流速与距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75 s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C.要使船以最短路程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D.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河水中的速度是5 m/s,渡河时间最短,t= s=75 s,故A正确;船在沿河岸方向上做变速运动,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故C错误;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航行中与河岸垂直,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故D错误。
5、(多选)(2017·福建龙岩一模) 冥王星和其附近的星体卡戎的质量分别为M、m(m<M),两星相距L,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冥王星与星体卡戎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R和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由G=MRω2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B.可由G=M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C.可由G=mr计算星体卡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D.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绕O点做圆周运动的动量大小相等:可由G=MRω2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故A错误;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可由G=M计算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故B错误;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所以冥王星和卡戎周期是相等的,可由G=mr计算星体卡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故C正确;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则G=MRω2=mrω2,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MRω=mrω又v m=ωr,v M=ωR,P m=mv m,P M=mv M所以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绕O点做圆周运动的动量大小相等。
故D正确。
6、(变力做功)(2017·重庆巴蜀中学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m=50 kg的物块,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向右拉动物块,细绳不可伸长。
不计滑轮的大小、质量和摩擦。
在人以速度v从平台边缘正下方匀速向右前进x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桌面和手的竖直高度差h不变。
已知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v=0.5 m/s,x=4 m,h=3 m,g取10 m/s2。
求人克服细绳的拉力做的功。
x的位移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运动的分解可得,物块的速度v=v cos θ,1由几何关系得cos θ=,在此过程中,物块的位移s=-h=2 m,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μmgs,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 T-W f=,所以人克服细绳的拉力做的功W T=+μmgs=504 J。
7、(动量定理的应用)(2018·辽宁沙河口区期中)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mgB.-mgC.+mgD.-mgh距离时的速度为v=,在t时间内对人由动量定理得(F-mg)t=mv,解得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F=+mg,A项正确。
8、(电场线的理解及应用)(2017·湖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在其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行于P、Q的连线,b在P、Q连线的中垂线上,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φa>φb>φcB.电势φa>φc>φbC.电场强度E a>E b>E cD.电场强度E b>E a>E c,a、c两点对称,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又a、c两点处的电场线分布比b点处的密,故a、c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处的电场强度,又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9、(多选)(伏安特性曲线)(2017·天津红桥区一模) 某一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次实验中,将该热敏电阻与一小灯泡串联,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M为两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
则下列关于热敏电阻和小灯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a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b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B.图线b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C.图线中的M点表示该状态时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热敏电阻的阻值D.图线中M点对应的状态,小灯泡的功率与热敏电阻的功率相等,其灯丝温度会随着通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阻值也随着增大,所以题图中b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同理可知,热敏电阻的温度随着通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其阻值会逐渐减小,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选项B正确;两图线的交点M表示此状态下两元件不仅电流相同,电压也相同,所以此时两者阻值相同,功率也相同,选项C错误,D正确。
10、(多选)(安培力)如图甲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
图乙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的俯视图,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乙中()A.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B.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D.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每一小段看成直导线,则根据左手定则,当电流顺时针时,导线的安培力垂直纸面向外,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当电流逆时针时,根据左手定则可以知道安培力垂直纸面向里,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1、(多选)(楞次定律的应用)(2017·上海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直杆上套有A、B、C三个金属铝环,B环连接在图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的瞬间()A.A环向左滑动B.C环向左滑动C.A环有向外扩展的趋势D.C环有向内收缩的趋势S的瞬间,通过A、C环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和左手定则可知:A环向左运动,且有收缩的趋势;C环向右运动,有收缩的趋势,故A、D正确,B、C错误。
12、(多选)(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力学问题)(2017·重庆质检)如图,两根足够长且光滑平行的金属导轨PP'、QQ'倾斜放置,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导轨的上端与水平放置的两金属板M、N相连,板间距离足够大,板间有一带电微粒,金属棒ab水平跨放在导轨上,下滑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且与导轨垂直。
现同时由静止释放带电微粒和金属棒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ab最终可能匀速下滑B.金属棒ab一直加速下滑C.金属棒ab下滑过程中M板电势高于N板电势D.带电微粒不可能先向N板运动后向M板运动,棒中有感应电动势而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电流通过金属棒时受安培力作用,只有金属棒速度增大时才有充电电流,因此总有mg sin θ-BIl>0,金属棒将一直加速,A项错、B项对;由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棒a端电势高,则M板电势高,C项对;若微粒带负电,则静电力向上与重力反向,开始时静电力为0,微粒向下加速运动,当静电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时,微粒的加速度向上,D项错。
13、(光电效应图象)(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J,金属的逸出功为 J。
.2×10-194.8×10-1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