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24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25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26
Thanks!
27
16
九、特殊情况接种
• 1、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 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 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 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 2、对免疫无应答者,除增加剂量外,也可 更换乙肝疫苗的品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3、如仍未检测出抗体,则无须再接种乙肝 疫苗。
20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 1、接种反应。乙肝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 极个别的人会出现以下几种临床反应: • (1)局部反应:注射局部有短暂的疼痛、红肿、 硬结。 • (2)全身反应: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头昏、 头疼、短暂发热、不适、乏力及流感样症状。 • (3)过敏反应: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可 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血 管神经心性水肿,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18
十、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 乙肝疫苗除可预防乙肝外,还可预防丁型肝 炎,因为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 能复制,但不能预防其它类型的肝炎。接种 第1针后有50%左右产生HBsAb ,而接种第 2针后有80%左右,完成3针次95%能产生 保护性抗体,母婴阻断率90%以上。但仍 有很少部分由于遗传因素,不能产生保护作 用。
•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 播途径之一。被感染的新生儿 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携带, 至成年期最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而新生儿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 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所以,提 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