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章复习提纲(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下第三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机械运动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
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较简单) 4、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⑵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39、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公式: 变形公式: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米/秒 注:①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 (过程单位同后)⑤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810米/秒第二节、力的存在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1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N 表示。
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一个苹果重2N18513、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1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人生难免有挫折1.挫折: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时产生了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消极情绪的反应。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自然因素)⑵各种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主观因素)。
4.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获得成功。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1.挫折的作用: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挫折的有效方法?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4.自我疏导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动自觉地通过语言、手势等间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发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换位思考法:变换角度思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法:设身处地地达成理解的一种心理机制;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5.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让我们选择坚强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坚强的人,⑴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⑵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背诵版班级:姓名: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次背诵)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研究人类进化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指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4、从猿到人的进化: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二、人的生殖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在输卵管处进行。
5、胎儿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38周)。
6、分娩是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孕妇妊娠约持续38周(266天)。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8、新生命诞生的标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怀孕的标志: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新生儿诞生的标志:分娩。
三、青春期(第二次背诵)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发育的其他特征:①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③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六类。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几种无机盐及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虽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无可替代。
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第三次背诵)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七下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第1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恒星,它是一颗发光发热的_气体_星球,它为地球表面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_能源_,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
2、太阳表面温度:约_6000_0C,中心温度约_1500万_0C。
日地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钟。
太阳的直径约140万_千米,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_倍,体积为地球的_130万倍。
3、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由外到里依次是_日冕层_、_色球层和_光球层_。
平时我们看到的是_光球_层。
4、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_。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太阳黑子(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在色球_层)、_太阳风(日冕层)等。
太阳黑子_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它的周期是11_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例如耀斑增强时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_、磁暴现象等;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_防晒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_对皮肤的损伤。
6、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
正确使用方法: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调节目镜焦距,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_直接_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天然卫星。
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所以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
8、月球表面最引人注意的是环形山,它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些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
9、月球上没_空气_和水,也没有生命。
因此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_300℃。
10、月球本身不发光,表面阴暗相间,亮区是_高地,暗区是_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 分别被称为_月陆和_月海_。
第2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_,并且自转的方向始终是_自西向东_。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成右图)结构功能结构功能输精管输送精子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结构功能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描绘受精过程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描绘胚胎发育的过程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持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2、胎儿与母体实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3、怀孕40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称为分娩。
4、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描绘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
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
“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心理变化及卫生)性意识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 *怎样健康的度过青春期?树立伟大的理想,展开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等。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方向:自 向 。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日月星辰 升 落。
○2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
(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 。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 线和 线构成。
4、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正确的日期是( ). A .夏至日 B .冬至日 C .二分日 D .春分日 5、.右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 A .ABC B .ADC C .EBF D .EDF 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 。
2.区时制:○1时区:把全球划分成 个 º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1)中时区(零时区):以 º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 º经度宽的地区。
(2)东、西十二区:都以 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º。
○2区时:以 的 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或标准时。
例如: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 0的地方时。
东经1450属 时区,西经750是 时区的中央经线。
3、区时的计算:○1东 西 。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
○2 时区差的计算:同区相 ,异区相 :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区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和(中时区为零时区)。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知识点目录:1 地球的自转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3 地球的绕日运动4 日历上的科学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6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一板块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地方时。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
例如:杭州是中午12时,英国伦敦才4时。
2.时区的划分。
(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O。
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
经度宽的地区。
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3.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
例如:伦敦所在的O°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1)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纲要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纲要(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1、 19 世纪有名的进化论的成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先人是丛林古猿。
2、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丛林古猿宽泛散布于非、亚、欧地域,特别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属于看法。
4、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
5、促进丛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丛林大批消逝。
6、促进丛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因为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构造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渐渐变得灵便,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7、进过若干万年,先人类制造的工具愈来愈复杂,而且能够用火,大脑也愈来愈发达,在集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品,改良了身体的营养,有益于脑的发育,进而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复杂而精良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样方法来解决困难。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差别是:运动方式不一样;制造工具的能力不一样;脑发育的程度不一样。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构成。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构成。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迟缓的经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
精子和卵细胞联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6、受精卵不停进行细胞分裂,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迟缓挪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子宫内膜。
这就是怀胎。
7、胚泡中的细胞连续分裂和分化,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胎后 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体现人的形态。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经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时时刻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经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1、怎样才能融入公共生活?(P3)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作用)。
要融入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傲心态,不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地估价别人。
在公共生活中,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我们就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怎样在公共生活中克服自卑的心理?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优势。
第二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
第三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在公共生活中,讲究文明礼貌,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礼貌增进人际和谐,礼仪美化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提升自我适应社会1、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发现自我(P21)悦纳自我(P23)追求成功2、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从知耻开始-----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能够用积极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自尊自强,守护尊严-----树立自尊,是我们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尊重他人,赢得尊严-----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必将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不做有损大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事努力为自己的民族国家增光添彩。
3、怎样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先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要尊重他人,还要学会欣赏他人,从内心悦纳他人。
4、怎样成功演绎我们的社会角色?(学会自我控制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把握好奇、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独立生活。
第三单元:生活与选择。
1、为什么要学会自主选择?学会独立思考,能独立做出选择,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要健康成长就需要自主选择。
接连不断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人生因选择而不同,选择也就意味着责任。
2、怎样学会自主选择?明辨是非,谨慎选择----要提高选择能力,首先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四单元热爱生活1.如何理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应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这一观点?(1)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
(2)每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3)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用生命培育生命,更是用生命善待生命,用生命拯救生命,用生命熏陶生命。
(4)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爱护自己、爱护他人,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5)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每个人都充满生命之爱,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
3. 人生的真谛——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
4.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灿烂呢?①有意义的生活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②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③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敢于创造。
④从小就要学会规划人生,并为之不懈努力。
5.青少年还未成年,无法对生活作出贡献,这种观点对吗?不对。
①贡献不在大小,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境遇有好坏,但只要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这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6. 青春期面临哪些心理矛盾?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心理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自制性和冲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矛盾。
原因:进入青春期,我们青少年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渴望父母把自己当做大人,得到理解和尊重,因而对父母的一些照顾和干预感到厌烦,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结论开始怀疑,甚至反驳;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经济上还不能独立,还需要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或指导。
影响:这些矛盾的出现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如果处理得当,将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还会影响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甚至会导致我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七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1.地球是绕地轴进行自西向东的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 小时。
从南极上方去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2.地球有昼夜之分是因为它透明、不发光。
而由于地球的不停自转还出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3.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地方时早。
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把全球划分为15°经度宽的地区叫做时区,一共有24 个时区。
一个时区的区时是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准。
把180°经线规定为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在它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时区,东侧是西十二区时区,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日期要减一天,时刻不变(填“减1小时”、“加1小时”或“不变”)。
4.我们把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它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减小,正午达到最大。
5.不同纬度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会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6.地球自西向东进行绕日的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22 天。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成66.5°角,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7.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地表有规律性的变化,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填“北半球”、“全球”或“南半球”)昼夜等长。
当夏日这一日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8.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南温带、南寒带五带。
其中热带有机会受到太阳的直射。
温带四季分明。
9.我国的日历可以分为公历和农历。
历法包括了阳历、阴历和阴阳历这三种历法,农历采用的历法是阴阳历,它制定的依据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地球绕日的公转运动。
10.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天,叫做节气。
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来划分的,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每年都是固定的。
如春分总是在3月21日前后,夏至总是在6月22日前后,秋分总是在9月23日前后,冬至总是在12月22日前后。
11.阳历中的闰年一年是366 天,多出的这一天的日期是 2 月29 日。
请问1600年
是闰年吗?是
12.地球内部由内及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岩石圈下方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
13.地壳在不断地变动的,海陆变迁、褶皱断层正证明了这点。
14.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构成,其喷发物有固态的火山灰,气态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液态的熔岩流。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而这些地方都是板块的交界处。
15.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震中是其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16.1915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证据创立了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
在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说。
新的这个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这些板块都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形成了山脉,或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17.地球的陆地表面并不是完全平坦的,而是由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的。
18.为了方便表示出地形起伏我们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将海拔相等的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形成的。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
19.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20.地球表面的形态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内力作用为主(填“内力”或“外力”)。
其中外力的作用主要是指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