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乘法竖式列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62 KB
- 文档页数:9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乘法意义和法则:小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小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小数乘法的法则包括:(1)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相乘。
(2)计算出乘积后,统计两个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将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非零数字的位数减去。
(3)将乘积中小数点向左移动计算出的位数。
2. 小数的除法意义和法则:小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小数除以另一个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小数。
小数除法的法则包括:(1)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将除数乘以10的适当次方,使其成为整数。
(3)进行整数的除法运算。
(4)将商中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中小数点位置对齐。
(5)如果除不尽,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2. 讲解:讲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
3. 实际例子:提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理解。
2.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复习方案设计”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关于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我知道这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们总是容易在这里栽跟头。
所以,我打算从三个方面入手: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法则、以及实际操作练习。
一、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小数是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的数。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比如,0.5乘以2表示的是0.5加上自己两次,也就是1。
3.同样,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比如,1除以0.5表示的是1被0.5分成了几份,答案是2。
二、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法则1.对于小数乘法,我打算让学生记住这样一个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来计算,然后再看因数中小数点的位置,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2.对于小数除法,法则稍微复杂一些。
我会告诉学生,先看除数是不是10的倍数,如果是,就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变成整数除法。
如果不是,就需要用“试商法”来求解。
三、实际操作练习1.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理解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2.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3.我会出一个综合题,让学生将所学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速度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小游戏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来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个人一组,一个人出题,另一个人回答。
出题的人说出一个小数乘法或除法的题目,回答的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
答对的得分,答错的扣分。
看看哪一组得分高。
我还打算制作一些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PPT,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总复习—小数乘、除法》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复习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除法,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和除法两章。
小数乘法主要学习了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以及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小数除法主要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小数以及小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回忆和梳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提高学生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公式。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小数乘除法运算中的心得体会,互相纠正错误,提高运算准确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重点公式,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2.5 × 0.4(2)3.6 ÷ 0.2(3)1.25 × 0.8答案:(1)2.5 × 0.4 = 1(2)3.6 ÷ 0.2 = 18(3)1.25 × 0.8 = 1(1)一瓶饮料5元,现在买3瓶,需要多少钱?(2)一件衣服120元,现在买4件,需要多少钱?答案:(1)5 × 3 = 15(元)(2)120 × 4 = 48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篇一」【单元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数乘法;第二部分是小数除法。
2、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3、教学难点: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小黑板【具体课时安排】共14课时1、小数乘法5课时2、小数除法7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86页:例1、“试一试”及“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0.52+0.48=0.17+0.33=3.6+6.4=0.8×3=3.7×5=46×0.3=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2)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4)学生讨论。
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十,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
原来的积是10.08。
2、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2.8×1.15=()计算2.8×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解释算理。
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
原来的积是3.22。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小数乘除法与复习教案一、小数乘法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
小数的乘法规则和整数乘法类似,只需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例如:计算0.25×2.3步骤如下:1.从右往左依次计算小数点后的位数,先计算小数位,再计算整数位。
2.将小数点两边的数按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到乘积。
3.计算乘积的小数位,小数位数为两个小数位数之和。
4.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将小数点移到乘积结果的正确位置上。
5.最后,将结果进行化简,去掉多余的零。
注意事项:1.小数乘法是按十进制进行计算的,小数位上数的个数对结果的精确度有影响。
2.乘法的结果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例题:计算0.25×2.3解答:0.25×2.3---------05(0.25×3=0.75)+125(0.25×2=0.5,然后按位进1)所以,0.25×2.3=0.575二、小数除法小数除法是指一个小数除以另一个小数的运算。
小数的除法规则和整数除法类似,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商的小数位数。
例如:计算0.4÷0.25步骤如下:1.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以一个相同的倍数,使得除数变为整数。
2.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3.计算商的小数位,小数位数为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之差。
4.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将小数点移到商的正确位置上。
5.最后,将结果进行化简,去掉多余的零。
注意事项:1.小数除法时,除数不能为0。
2.除法的结果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例题:计算0.4÷0.25解答:0.4÷0.25=4÷2.54÷2.5=1.6所以,0.4÷0.25=1.6三、小数乘除法综合练习练习1:计算以下乘除法。
1.0.6×2.52.0.9÷0.33.0.25×0.44.0.68÷0.17练习2:填空。
1.0.8÷__=22.0.6×__=1.83.__×0.3=0.64.0.75÷__=0.15答案:练习1:1.1.52.33.0.14.4练习2:1.0.42.33.24.5教案复习:一、预习巩固(1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数的四则运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 小数乘除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运算方法和步骤。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道具、练习题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提供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小数乘除法的重要性和运用。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 小数乘除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运算方法和步骤。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道具、练习题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示例1:0.5 ×0.3 = 0.15示例2:2.5 ×0.4 = 13. 练习:提供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优秀教案第一章:小数乘法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乘法的定义,分析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演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
4. 教学步骤:(1)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知识。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1.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析小数乘法中的位数问题,讲解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4. 教学步骤:(1)回顾小数乘法的概念,引入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乘法中的位数问题和确定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3)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小数除法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除法的定义,分析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区别,演示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
4. 教学步骤:(1)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知识。
(2)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进行小数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1.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分析小数除法中的位数问题,讲解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利用计数单位,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计算小数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小数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2)小数除法中的除不尽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单位模型、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练习题。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引出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小数乘法:(1)利用计数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示例,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小数除法:(1)利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示例,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学生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3. 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难点: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新课:讲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作业批改:定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3.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八、课后辅导:1.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个别辅导。
2. 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数乘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能解决与小数乘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梳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能力。
3.养成复习总结的好习惯,感悟知识间的联系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初步交流,激活经验(一)谈话引入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学习了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请你们想一想,咱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整理和复习呢?(二)学生汇报生1:梳理知识。
生2:建立联系。
生3:整理错题,总结问题。
二、分享交流,感悟方法(一)整理基本知识,回顾学习内容1.呈现学生作品,回顾基本知识。
厂"嘛整以一一__'「一,丽如24板E& IT私电卬k___________ 小J⅛*3x史年《这月如尸小或残・蝌码雷’爆提问:文文整理了关于小数乘除法的基本知识。
看了她的作品,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她整理的知识点条理很清楚,内容也很全面,可以帮助我们回忆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2:在这两个单元,我们研究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还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数以及商的近似数,并且探索了小数乘除法中的运算规律。
生3:我们不仅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还能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572吗722.4当24 X5X5-8E¾xB3,60/36O/・12赴17” 提问:请你们看看小林的作品,能评价一下吗?生1:小林不仅关注到学习了哪些知识,还关注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生2: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联系很密切,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然后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巩固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
请大家回忆一下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及意义。
2.小数乘法:小数乘以整数,就是将小数和整数相乘,然后将乘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就是将小数和整数相除,然后将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二、复习小数乘法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小数乘以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举例说明:2.5乘以4等于10,因为2.5有1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出1位,点上小数点,得到10.0。
3.2乘以5等于多少?4.6乘以3等于多少?1.25乘以8等于多少?三、复习小数除法法则1.小数除法法则:小数除以整数,先看除数是几位整数,然后将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使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也相应地向左移动几位,然后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2.举例说明:2.5除以5等于0.5,因为除数是1位整数,所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使除数变成5,被除数也相应地向左移动1位,变成25,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计算,得到0.5。
4.8除以2等于多少?6.3除以3等于多少?10.5除以5等于多少?四、综合练习题目1:计算下列各题。
2.3乘以4等于多少?5.6乘以3.2等于多少?1.2乘以7.8等于多少?9.6除以2.4等于多少?3.15除以0.5等于多少?6.3除以2.1等于多少?2.分享答案,并讨论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和知识进行总复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小数乘除数计算。
[板书课题]二、整理复习1、口算:(1)120页第1题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4.05×21.84×3.77.55÷0.2515.75÷0.63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3、简便运算(1)123页第2题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32×1.2510.1×852.85×5.2+2.85×5.8-2.853.6÷0.25÷0.4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4、什么叫循环小数?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师: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四、复习小结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3. 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步骤。
4. 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以及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步骤,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步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1. 导入新课:复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讲解示范:讲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步骤,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题。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相互学习。
七、教学延伸:1. 邀请数学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分享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经验和策略。
2. 组织学生参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竞赛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鼓励学生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家庭作业,让他们在课外巩固所学知识。
1. 准备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PPT或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乘法意义和法则:a. 小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b. 小数乘法的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小数的除法意义和法则:a.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或已知两个数的商和其中一个除数,求另一个除数是多少。
b. 小数除法的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用零补足),按照除数是整数来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复习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让学生回顾并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复习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让学生回顾并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举例讲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访谈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能力。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七、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计算价格、科学实验中计算浓度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2.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2. 采用示范法,演示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
4.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新课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律。
3. 例题演示:出示例题,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运算。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程度。
5. 实际问题解决: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设计1. 教学资源:准备小数乘除法的教学PPT、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案例。
2. 教学环境: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计划1. 第1周: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2. 第2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第3周:练习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小数的乘法竖式列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
案
【--教学工作总结】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一)归纳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3.比较归纳、: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
(3)计算并验算:
67×75= 836×25= 125×24=
订正后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讨论得出: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
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
①1.6×1.2○1.6; ②1.4×0○1.4;
③0.24×5○0.24; ④3.7×2.1○3.7;
⑤0×7○0; 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P34:6):
1.89÷0.54= 7.1÷0.125= 0.51÷0.22=
计算后订正,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结: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
3、作业:P35: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
整数乘法:
4×25=100
75×52=3900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