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一体化-悉地国际王睦 (final)
- 格式:pptx
- 大小:34.60 MB
- 文档页数:56
作为南山区第一座科技主题的超高层建筑,腾讯大厦可以说是金融机构主导的超高层模式之外跨出的第一步。
在方案初期,腾讯和CCDI建筑师将目标设定为:一座地标性的建筑,通过高实用率、高灵活性的平面设计提升办公空间品质——正如腾讯公司的企业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那样。
这座贴上腾讯标签的建筑,由地下3层,地上39层,另设2层裙房构成,建筑钢结构屋面总高度192米。
5~6层为机房,中部设有2层餐厅,有两层避难层,分别在15、30层,其余均为办公。
通过进一步研究腾讯集团对办公空间的要求,建筑师认为采用东、西偏核的核心筒布置方式最适应本项目。
核心筒移到平面两侧后,标准层中央形成完整的大空间,建筑师进一步通过局部的跃层处理(详见剖面图),实现大、小空间的灵活组合,适应IT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弹性空间,也利于垂直交通(电梯厅)实现自然采光通风。
腾讯大厦的这种平面处理模式,引领了过去近十年的科技建筑办公设计潮流。
腾讯大厦东西侧各有高层建筑相邻,它是城市干道边建筑行列的一员。
在这种城市关系中,“四面同性”或四面连续变化的New Baidu International Building locates in Nan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in Shenzhen. Gross floor area is 226,000m²and the Building is constituted of 2 towers—east tower and west tower. The building is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round, as well as advantages for being displayed and of landscape resource.As the headquarters and R&D center of South China, Baidu International Building is a multipurpose office building integrated with operation and R&D. On the premise of district planning for visual interface, east tower is orientated north and south with being opened towards east and west for maxim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landscape resource and form a good image show to the block. On the other hand, west tower matches east tower and green cover in the center enclosed by both towers. Such design enhanced the integration and landmark of the district.Designing based on the core valu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of Baidu and planning from the deman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work by Baidu, traditional office with large depth is divided into standard square office spaces with the depth of 12m each which can meet flexibly the requirement of decorating the office in different way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such design created a unique space of lifeful core and realized the demand for connection in the office space of the headquarters of Baidu. Such spaces of lifeful core are linked by staircases spit-levelly. Lifeful core, which includes kinds of meeting room from the one for discussion of a couple to for a round table, makes meeting more funny and relaxed. Informal communication regions are set inside the spaces. Such multi type and situated spaces for meeting and Client: Tencent GroupLocation: Qianhai, Baoan District, ShenzhenSite Area: 6,700 m2Floor Area: 85,800 m2Floor Area Ratio: 11.6Building Height: 192 mArchitectural Design: CCDIStructural Design/M&E Design: CCDIDesign/Completion: 2006/2010业主:腾讯集团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用地面积:6 7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5 800平方米容积率:11.6建筑高度:192米建筑设计: CCDI 悉地国际结构设计/机电设计: CCDI 悉地国际设计/竣工:2006/2010年T encent Headquarters腾讯总部大厦56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CCDI悉地国际设计集团专辑 SPECIAL ISSUE ON CCDI ARCHITECTURAL FIRM屋顶钢结构3D模型造型并不合适,应让建筑有“主面”、“侧面”之分,“侧面”彼此对应,“正面”展示特点,形成既有序又有特点的建筑行列。
DESIGNER |人物040 [设计家]李岩CCDI悉地国际集团副总裁、战略发展。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及斯隆商学院,曾获得建筑学硕士及理学硕士学位。
CCDI 集团战略发展副总裁,主要负责集团战略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落地,推动产品和业务的发展创新。
充分借鉴国际管理和设计理念,积极与国内外各界人士合作,创造适合中国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和城市建筑空间。
李岩先生近年也致力于对大型多功能开发项目的业务和服务模式的推动,尤其是针对颐养和旅游休闲类设施的融资、策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一体化服务努力开拓新的局面。
rural reconstructIon, not just the feelIng, more Is the strategy乡建,不只是情怀,更是策略——访CCDI悉地国际集团董事长 赵晓钧采访:《设计家》 整理:许晓东赵晓钧CCDI悉地国际(以下简称“CCDI”)创始人之一,现任CCDI董事长兼总经理。
曾是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建筑师,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2003年曾经担任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
近年来侧重于CCDI的管理实践工作,启动了CCDI从传统的设计事务所向大型工程咨询专业服务企业的变革。
目前CCDI已初步形成适应大规模一体化运行的工程实践专业服务操作系统,并且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工程建设行业的科学发展以及释放中国专业人才的创造力做积极努力。
极富创新精神,精通变革实施的路径设计和操作引领公司的咨询设计服务团队实现战略成长。
代晓利现任CCDI悉地国际集团副总经理,负责CCDI规划业务及国际业务。
代晓利女士热爱建筑设计,关注行业全过程。
多年大型建筑设计企业高管的历练,赋予她热情、正直、踏实、执着,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个性特质。
春节前后,关于乡村、故乡的话题在很多圈层中热议,设计界关于乡建的讨论甚至争论也不绝于耳。
“有一部分地球人是有巨大的故乡情结的,‘不幸’的是我是其中之一”,赵晓钧所指的故乡,并非是指自己的出生地,而是精神或者心理上内在根源的依据,或者载体。
从哈尔滨西站设计看大型交通枢纽的整体策略
王睦;艾侠;赵霞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本文解读了哈尔滨西站作为东北区域首十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项目初始的宏观理念和项目实施阶段的各项设计策略,指出国铁站房与站前枢纽区域开发整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枢纽层面,本文重点分析了规划布局,换乘设计,地下空间设计;对于作为核心建筑的国铗站房,本文介绍了其建筑形态、材质、内部空间、夜景照明设计,以及应对严寒地区的一系列安全策略.
【总页数】6页(P118-123)
【作者】王睦;艾侠;赵霞
【作者单位】CCDI悉地国际;CCDI悉地国际;CCDI悉地国际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上海西站及其周边地块为例[J], 薛鸣华;王旭潭
2.哈尔滨西站交通枢纽,哈尔滨,中国 [J],
3.哈尔滨站及哈尔滨西站改造接触网设计分析 [J], 赵翔
4.哈尔滨站及哈尔滨西站改造接触网设计分析 [J], 赵翔
5.浅谈大型交通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设计投标方案为例 [J], 唐国安;戴正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座建筑由北至南分别为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馆,书城。
出于使用时间和频率不同,四座建筑策划的出发点及定位不尽相同:馆一是目前深圳展示面积最大的以科学创新因子为题的科技馆,强调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旨在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一系列科普公益课程;馆二为青少年宫,八千多平米的展示空间包含多个人文知识体验探索专区。
馆二中的半开放教室及多功能厅、演播厅亦可以成为少儿文化节目的录制场地;馆三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以互动式、探索性观展模式激发青少年的设计创新思维,承担着创新艺术交流的职能。
馆四则为公共性质的图书中心,承载着阅读和体验的双重目的,也是线下签售活动的重要基地。
从场地上看,这组建筑最大的设计挑战,在于从超长(410mx60m)的用地限制中,建立起自身的空间秩序。
狭长的基地地块西邻商业街区及客家围屋,东邻空旷的龙岗广场。
一个街区,两条马路,如何在这样“高密度”建筑群与“零密度”城市广场中间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空间逻辑组织仍需要反复琢磨。
设计最后通过斜柱、斜墙来消解其长方形的格局;体量上通过开口创造出多条人行动线模糊项目边界。
建筑体量从地表升起,五层楼的高度设置首先缓解了龙城广场和客家围屋之间高差所造成的视觉压迫,倒金字塔式的外形又巧妙的在两两场馆之间围合出一个小型广场。
人流可自如穿梭于南北两侧,为建筑群体之间可通达的最短距离创造条件。
龙岗三馆南邻深惠路与地铁三号线,北侧与城市主干道龙翔大道相连,复合功能的土地利用不仅明晰了人群到达和进入建筑的方式,也衔接了建筑与城市的公共道路及交通。
从建筑表皮的建构看,几个建筑单体大小不同的形体外墙均采用的直立锁边板材为预辊涂的紫红色铝板, 0.9毫米厚,大约为330毫米宽,分线位置与内部混凝土的暗梁格栅相互契合,转角及大斜面处采用钢筋混凝土与GRC 加直立锁边铝板幕墙,与窗洞口自然过渡。
倾斜的横向长条窗的打破空间的仪式感和稳定性,趣味性的划分给观者带来一种流动的“冲浪”感觉。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47项)1.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上海市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 划实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7.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珠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8.《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系列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深圳市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平台总体设计及示范应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11.上海历史文化风貌整体保护的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上海2035”规划传导机制和实施框架体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3.景德镇河东老城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4.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5.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模式—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7.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8.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0. 2017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22.基于街区诊断的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3.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苏州河静安段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5.杭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6.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治理规划:“共享共治”的社区发展治理路径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正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8.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详细规划研究要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9.“社区更新·共治共享”—广州老城社区治理实践与社区连片微更新实施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30.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1.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深圳2050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34.上海老北站地区城市更新规划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35.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37.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38.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北京朝阳区街区设计导则及实践应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40.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协同发展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1.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润咨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42.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城市设计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苏伊士咨询公司(法国)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5 项)43.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集与应用系统建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44.城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倾斜三维测量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6.服务于城市安全的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47.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第三方监测与咨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等奖(143项)1.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延安市规划设计院2.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广州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评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7.北京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广州社区生活圈及公共中心优化专项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9.成都市风道系统构建与规划建设管控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0.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1.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12.深圳市密度分区规划(2018)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3.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14.北京市旅游休闲步道规划及步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6.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17.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启动区详规及城市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暨空间规划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深南大道功能完善项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WA Group、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19.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敦煌市沙州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拉萨建筑风貌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5.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26.西安昆明池片区综合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近期建设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8.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福州城市热环境与风道控制规划研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市勘测院、福州市气象局30.杭州市“邻里中心”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骑楼街保护规划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3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济南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体系及主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高新区产业迭代升级实践—中国·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5.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更新的规划调控与实施政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和诚智信咨询有限公司36.武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37.从泉水到泉城,遗产体系引领文化空间的保护管理实践: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 究及保护管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38.韶山冲毛主席旧居保护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大运河天津段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0年)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40.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建筑大学41.景德镇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德镇市城市规划设计院42.武汉市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控规升级版应用与推广—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 计编制技术规程、武汉市青山滨江商务核心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试点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43.福州市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导则及实施计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广州城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45.苏州河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6.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47.成都市历史城区保护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意厦国际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49.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更新总体思路研究与试点行动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50.沣西新城丝路科创谷 理想公社规划设计与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广州市交通“双微改造”精细化治理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州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及 标志标线合理性评估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2.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路径探索—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指引& 福 田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53.曲阜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曲阜市名城设计院54.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城综合规划设计与整治提升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广州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56.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制度体系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57.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58.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济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60.武汉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研发与应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61.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2.渝中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重庆市设计院63.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 年)研究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深圳市污水系统专项规划修编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65.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转运及处置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66.基于气象分析的北京城市规划策略及城市环境气候图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67.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68.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威海市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9.泉州古城“双修”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70.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城市设计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空间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72.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3.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75.惠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古驿道活化利用一体化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6.顺德高质量发展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体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7.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体系研究及其管理应用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8.生态为本、城海和谐—深圳湾污染治理战略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79.西安市色彩规划研究及管控导则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80.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郊野地区风貌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1.成都市天府绿道七河绿带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2.正定古城复兴实施系列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3.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84.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5.武汉大都市区武鄂临界地区空间协同规划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86.重庆市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87.济南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8.基于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规划治理改革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9.北京怀柔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PG Consultants Pte Ltd(新加坡)90.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1.“汉口早晨”—武汉市江岸区六合社区详细规划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92.深圳市城际轨道布局规划(2017-2035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93.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4.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 95.厦门市城市设计标准、准则与要素管控体系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6.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管理政策智慧研判—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97.澳门特别行政区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一带两湾”项目规划设计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8.《武汉市社区微改造规划试点及规划导则制定》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99.杭州市市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0.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地整体建设规划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02.广州市岭南特色建筑设计指引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3.厦门市海绵城市系列规划(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里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 里区2020年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海沧创新园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 沧新城内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4.广东省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和管控机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05.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风貌区专项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6.济南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7.南澳墟镇改造规划研究—以保护与发展共赢为价值导向的复合式更新探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8.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格局下的深圳对外综合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109.成都东安湖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0.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1.珠海市参与式社区规划试点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2.重庆市主城两江四岸景观照明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3.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4.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5.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暨综合提升工程规划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116.丽江古城特色城镇转型提升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武汉市迎军运会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18.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19.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门户平台的规划策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 2035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20.宁波市中心城区货运系统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1.世博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GENCETER [法国TER (岱禾)景观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122.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3.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实践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124.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超大城市区级国土 空间规划编制创新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25.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26.张家口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2017-2035年)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7.北京与临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28.珠海市城市设计全过程研究:回顾与重构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自然资源与规划技术中心、广州城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15 项)129.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0.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1.沈阳市地理市情监测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2.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天津市测绘院133.杭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134.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平台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5.上海市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系统建设上海市测绘院136.广州东部城乡统筹地籍调查与规划辅助服务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137.简阳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8.秦岭北麓违建项目专项整治信息平台西安市勘察测绘院139.山地城市高精度步行空间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重庆市勘测院。
汐留SIO-SITE 汐留住友大厦日本东京Shiodome Sumitomo Building in Siodome SIO-SITE Tokyo, Japan建设单位:住友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住友不动产株式会社竣工日期:2004年摄影:篠泽建筑写真事务所,新建筑社写真部文字作者:木村由布子Client: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mpany, 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pletion: 2004Photography: Hiroshi Shinozawa, Shinkenchiku-shaDescription: Yuko Kimura面积达31ha的城市基础设施高度整备的复合型城市汐留SIO-SITE地区以旧国铁汐留货物站旧址为中心,从JR新桥站一直延伸至浜松町站附近,用地面积约31ha。
地下规划了步行专用通道地铁大江户线、公共地下行车道、共同沟,以地上为中心规划了环线二号线等主要干线道路、人行天桥层面规划了连接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百合海鸥线)和各街区之间的步行连廊。
配合根据东京都政府施行的土地区划整理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整备,制订了再开发地区城市规划,用地内的民间开发项目也得到了阶段性的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
通过一体化开发,形成了链接下沉广场和多层步行网络的立体动线,打造了集商务、商业、文化、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
日建设计从国铁清算事业集团的清算内容整理阶段开始,参与了包括整体规划在内的城市规划研讨,并设计监理了多个建筑项目。
汐留住友大厦位于该地区中心,东临滨离宫,与临海线和地铁大江户线的汐留站直接相连。
该建筑中庭入口高达40m(汐留地区最高),与多层步行网络立体连接,高层部分基准层步行网络面积达1100坪(约3636㎡),是拥有良好眺望视野的商务办公区,低层部分是由近500间客房构成的仅限住宿功能的酒店。
此外,地下3层与公共地下行车道相连,此规划缓解了机动车交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