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梯的发展分类规格参数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8
第一章概论一.电梯是现代物质文明和垂直运输工具电梯的雏形是公元前1115年至1079年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辘轳。
1852年,世界上第一台在德国柏林电梯诞生了,采用电动机拖动。
以后,美国出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美国人奥的斯研究出电梯的安全装置,开创了升降机工业或者说电梯工业新纪元.1857年,世界第一台载人电梯问世,为不断升高的高楼提供了重要的垂直动输工具。
1889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力驱动蜗轮减速的电梯,这一设计思想为现代化的电梯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一般由以下几部份组成:1。
曳引系统2。
导向系统3。
门系统4。
轿箱系统5。
重量平衡系统6. 电力拖动系统7. 电气控制系统8。
安全保护系统三.电梯的分类按驱动方式分类:1. 交流电梯2. 直流电梯3。
液压电梯4。
齿轮齿条电梯5。
螺杆式电梯6。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按用途分类:1。
乘客电梯2。
载货电梯3。
病床电梯4。
服务电梯5。
观光电梯7. 车辆电梯8. 船舶电梯9。
建筑使用电梯10。
其它还可以按其它方式分类。
第二章电梯的驱动根据电梯使用的不同要求,电梯的驱动可采用曳引驱动,液压驱动,卷筒驱动,及齿轮齿条,螺杆驱动等方式。
一.曳引驱动曳引驱动是采用曳引轮作为驱动部件。
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吊轿箱,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由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产生曳引力驱动轿厢作上下运行。
1. 绕绳方式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主要取决于曳引机组的位置,轿厢的额定载重和额定速度等条件.在选择,确定绕绳方式时应考虑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合理的能耗及有利于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延长。
2。
曳引力计算在曳引轮槽中能产生的最大有效曳引力是钢丝绳与轮槽之间摩擦系数和钢丝绳绕过曳引轮包角的函数.3. 提高曳引能力的措施a。
改变绳槽形状及绳槽材料,提高摩擦系数。
b。
增大包角c. 增加轿厢自重4。
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的比压计算(参见教材)5。
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摩擦系数(参见教材)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原因影响钢丝绳寿命的因素,一般也同样影响曳引轮的寿命,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a。
电梯的主参数和基本规格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设施,具有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主要参数和基本规格,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梯。
一、电梯的主要参数1.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通常以公斤为单位进行表示。
不同类型的电梯具有不同的载重量,一般较小的家用电梯的载重量在300-500公斤之间,而大型商用电梯的载重量可达到几吨甚至更高。
2.速度:电梯的速度是指电梯上升或下降的速度,通常以米/秒为单位进行表示。
家用电梯的速度一般较低,通常在0.5-1.5米/秒之间,而大型商用或高层建筑中的电梯速度较快,可达到3米/秒以上。
3.行程:电梯的行程是指电梯能够行驶的最大垂直距离,也就是电梯可以上升或下降的楼层范围。
行程通常以层数或楼层高度来表示,例如10层、20层或50米、100米等。
4.开门尺寸:电梯开门的尺寸是指电梯门的宽度和高度,这与电梯能够容纳的物品和乘客的大小有关。
通常,电梯门高度在2-2.2米之间,门宽度则根据需要而定,如家用电梯门宽度一般为0.8-1米,而商用电梯则要更宽一些。
5.电梯井尺寸:电梯井尺寸是指电梯在建筑物内部所占的垂直空间大小。
它通常由电梯井的高度和宽度来表示,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二、电梯的基本规格1.载客量:电梯的载客量是指电梯能够容纳的最大乘客数量,通常以人数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电梯具有不同的载客量,一般较小的家用电梯的载客量在2-6人之间,而大型商用电梯的载客量可达到20人以上。
2.气候条件:电梯的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电梯应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
3.安全性能:电梯的安全性能是使用电梯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电梯应具备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如安全门、紧急制动装置、紧急通话装置等,以确保乘客和货物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
4.节能环保:随着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电梯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指标也越来越重要。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
※※※※※※学院毕业设计题目 PLC电路控制五层电梯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0.9.1——2010.10.20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PLC电路控制五层电梯技术要求1 每层电梯入口处设有上下请求开关各1个,电梯内设有乘客到达层次的数字开关。
2 显示电梯当前所示的位置和电梯上下行及开门,关门状态。
3 当没有信号时电梯停在一楼。
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上图书楼搜集资料,确定所设计的项目,并对其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周:给老师上报题目,并根据题目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并搜集一些必要的资料。
第三周:对要设计的内容进行规划并着手设计。
第四周:全面设计。
第五周:全面设计。
第五周:把设计好的内容输入电脑并打印整理。
指导教师(签名):摘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其使用越来越广泛。
电梯控制系统主要用一下三种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系统犹豫故障率高,控制方式不灵活及功率消耗大等缺点,目前已经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然在只能控制方面有比较强大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抗干扰性差,系统设计比较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这些都限制了微机控制系统应用的广泛性。
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试用维修方面啊、抗干扰性能强等优越性,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试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电梯需要运行平稳且舒适性好,使用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电机的速度能达到很好的控制目的,现在的电梯通常是PLC+变频器组成的控制系统。
关键词:PLC;变频器;曳引机。
目录1电梯的发展﹑分类﹑规格参数 (5)1.1绪言 (5)1.2电梯的分类 (7)1.3电梯的主要参数 (8)1.4电梯基本结构剖视图 (10)2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11)2.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11)2.2P L C的分类及特点 (12)2.3P L C的工作原理 (14)2.4P L C的编程语言 (15)3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18)3.1电梯的启动所需条件 (19)3.2电梯停车所需的条件 (19)3.2电梯停车所需的条件 (19)3.4输入输出分配表 (20)3.5程序的编写 (21)致谢 (27)参考文献 (28)1 电梯的发展﹑分类﹑规格参数1.1绪言1.1电梯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建筑业得以迅速发展,大批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十几层至几十层的宾馆﹑饭店﹑办公楼﹑居民楼鳞次栉比。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GB/T 7025.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16批准 1998—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190—1:1990《乘客电梯的安装--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对GB 7025-86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为适应电梯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便于国际间技术交流以及电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需要,本标准采用了与ISO 4190一致的分类方法,即电梯的类别定义为:Ⅰ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Ⅱ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Ⅲ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Ⅰ类、Ⅲ类电梯与Ⅱ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Ⅳ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Ⅴ类:杂物电梯。
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
GB 7025—86中载货电梯、杂物电梯的内容,本次修订时,将其分别移至GB/T 7025.2—1997及CB/T 7025.3—1997中。
在GB 7025-86实施的过程中,电梯制造厂和使用部门都希望在电梯参数方面进行扩展,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在本次修订时把经一致认可的数据直接加进标准中.同时,用括号与ISO 4190的数据相区别。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7025-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广州电梯工业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沈阳电梯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郗小蕙、蒋文翰、黄善康、乔保林、刘汉湘。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各国标准化团体(ISO的成员团体)的联合会.国际标准的准备计划工作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
如果某一国家标准组织对某项目感兴趣,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已建立了这一项目的技术委员会,这个国家的标准组织则有权参加这一技术委员会。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2007-05-22 12:04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五类杂物电梯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2、电梯的主参数: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4、轿厢有关规定: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6、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7、井道有关规定: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8、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述规定: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之和.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9、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10、候梯厅尺寸:电梯各层站的候梯厅深度,至少应保持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内符合下列条款规定。
第一章电梯概述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2、(√)3、(√)二、填空题1、中国上海上海中心大厦,20.5m/s2、2003,6,1,从业人员资质3、2022,1,1三、选择题1、( D )2、( A )3、( A )四、简答题1、答: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力来源与曳引方式的确定第二阶段:电气控制与驱动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第三阶段:节约化、智能化与个性化的不断突破2、答:我国电梯的发展经历了起步、仿造、尾随和自主创造等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使用阶段(1900—1949年)第二阶段:独立自主,艰难研制,生产和使用阶段(1950—1979年)第三阶段:建立三资企业,行业迅速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3、答:(1)超高速电梯与多维运动电梯不断发展(2)智能群控系统不断人工智能化、节能环保性能不断提升(3)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与火灾快速救生电梯逐渐成熟(4)梯联网技术成熟并应用,实现按需维保(5)垂直水平运输系统逐渐成熟第二章电梯基础知识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2、(×)3、(×)二、填空题1、机房,井道及底坑,轿厢,层站2、±10mm,±20mm3、直流电动机驱动三、选择题1、( C )2、( A )3、( D )四、简答题1、答:电梯正常工作的条件如下1)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2)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3)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士7%的范围内。
4)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存在,污染等级不应大于3级。
5)电梯整机和零部件应有良好维护,需润滑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润滑2、答:电梯按用途普通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船用电梯、观光电梯、车用电梯及其他用途电梯等。
3、答: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只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极限开关、各电气开关和安全电路等组成。
实用标准文案电梯结构与原理简介2011年9月第一章概述1.1 电梯历史与发展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和货物,并大多采用人力或畜力作为驱动力,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发展,蒸汽机成为了重要的原动机,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并不断地得到创新和改进,到1852年,世界第一台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安全升降机得以诞生。
1845年,英国人汤姆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液压升降机。
当时由于升降机功能不够完善,难以保障安全,故较少用于载人。
1852年,美国纽约杨可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Elisha Graves Otis)在一次展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从此宣告了电梯的诞生,也打消了人们长期对升降机安全性的质疑,随后奥的斯先生组建成立了奥的斯电梯公司。
1857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安装了世界第一台客运升降机;1889年奥的斯公司制成使用了世界上第一台以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升降机,此时电梯就名副其实了;1899年第一台梯阶式(梯阶水平、踏板由硬木制成、有活动扶手和梳齿板)扶梯试制成功。
1903年,奥的斯公司采用了曳引驱动方式代替了卷筒驱动,提高了电梯传动系统的通用性;同时也成功制造出有齿轮减速曳引式高速电梯,使电梯传动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幅度地缩小,增强了安全性,并成为沿用至今的电梯曳引式传动的基本型式。
奥的斯公司在1892年开始用按钮操纵代替以往在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1915年制造出微调节自动平层的电梯;1924年安装了第一台信号控制系统,使电梯司机操纵大大简化;1928年开发并安装了集选控制电梯;1946年在电梯上使用群控方式,并在1949年使用于纽约联合国大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奥的斯公司在1967年为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安装了208台电梯和49台自动扶梯,每天要完成13万人次的运输任务,遗憾的是该大楼于2001年9月11日因恐怖袭击而倒塌。
1976年日本富士达公司开发了速度为10m/s的直流无齿轮曳引电梯;1977年,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开发了可控硅控制的无齿轮曳引电梯;1979年奥的斯公司开发了第一台基于微机的电梯控制系统,使电梯控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83年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变频变压调速电机,并于1990年将此变频调速系统用于液压电梯驱动;1996年芬兰通力电梯公司发布了最新设计的无机房电梯MonoSpace,由Ecodisk扁平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驱动,电机固定在井道顶部侧面,由曳引钢丝绳传动牵引轿厢;同年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开发了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和双盘式制动系统的双层轿厢高速电梯,安装在上海Mori大厦;1997年迅达电梯公司展示了Mobile无机房电梯,该电梯无需曳引绳和承载井道,自驱动轿厢在自支撑的铝制导轨上垂直运行,同年通力电梯公司在芬兰建造了当今世界上行程为350米的地下电梯试验井道,电梯实际提升高度330米,理论上可测试17m/s速度的电梯。
电梯原理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是:一条垂直的电梯井内,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轿箱(Cab)。
电梯井壁装有导轨,与轿箱上的导靴限制轿箱的移动。
轿箱的支撑及升降有两种方法:曳引式多条钢缆,把轿箱悬挂在电梯井顶部机房的曳引轮之上。
钢缆另一端悬挂作平衡的对重。
对重一般为轿箱加上50%负载时的重量。
当轿箱移动时,对重会向反方向移动。
曳引轮是依靠钢缆的粗糙表面及引轮上坑纹之间的摩擦力来拉动轿箱。
因此当钢缆或曳引轮用旧之后,必须适时更换以防滑溜。
电动机负责带动曳引轮转动,提供动力升起或放下轿箱。
电动机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
部分电动机要使用齿轮带动曳引轮,较新及较快的电梯一般会采用无齿轮带动。
部分高层曳引式电梯还有重量补偿:在轿箱及对重之下设有一条钢缆或锁链,连接到地上。
作用是补偿悬挂轿箱或对重的钢缆长度改变引起的重量变化。
曳引式电梯必定会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继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堕落。
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安全钳即奥的斯当年发明的机械安全装置,当加速到某一速度时会自动钳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在电梯井的底部,还会装有缓冲器,作为最后的保护。
曳引式电梯一般需要在电梯顶部设置机房。
近年设计新型的曳引式电梯,采用纤维-钢缆复合缆索,可以减少所需的润滑及维修。
此外新型的电动机体积小,可以安装在井壁,免除机房设置。
液压式轿箱由底下的柱塞支撑及升降,柱塞由液压推动。
部分柱塞可作望远镜式折叠,减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
部分柱塞不可折,安装时地下必需挖一个洞。
因为柱塞的限制,液压式电梯一般只会在两至五层高的建筑物上使用(不多于20米)。
液压式电梯的优点是机房可设置在任何位置,而且占地较少,机械亦较为简单;一般使用亦较少机会发生问题。
但是亦有耗电较多,速度低的缺点(秒速不高于1米)。
电梯原理结构分章 (点击进入查看相关内容)第一章:电梯的型号与分类第二章:电梯结构原理与安全保护装置第一节:曳引系统第二节:轿厢与门系统第三节:导向系统第四节:重量平衡系统第五节:电气控制装置第六节: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第三章:继电器逻辑控制电梯系统第一节:呼叫指令的记忆与解除第二节:选层器第三节:自动定向电路第四节:最远的反向呼叫电路第五节:电梯的启动与换速电路第六节:平层停止运行电路第七节:开关门控制电路第八节:信号显示电路第九节:电梯的安全保护第四章:电力拖动系统第一节:直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二节:交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五章:电梯的保养与维修第一节:电梯的维保安全技术要求第二节:电梯故障的检查测量基本方法第三节: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第一章:概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
电梯主参数及基本规格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和性能指标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主要参数和基本规格,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梯的技术特点和选购要点。
一、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
根据国际标准,常见的载重量有630kg、800kg、1000kg、1250kg等,在选购电梯时需要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住宅电梯的载重量为630kg 至1000kg,商用电梯和高层建筑的载重量要相应增大。
二、速度电梯的速度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垂直运动速度。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电梯的速度也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住宅电梯的速度为1m/s至1.5m/s,商用电梯和高层建筑的速度要更高,可达到2m/s至4m/s。
在选购电梯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日常使用的人流量来确定适当的速度。
三、行程电梯的行程是指电梯能够达到的最大行程高度。
根据建筑物的楼层数和电梯的使用需求,行程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般住宅楼的行程为30m至60m,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的行程则要更长。
四、开门尺寸电梯的开门尺寸是指电梯门的宽度和高度。
开门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进出口通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
一般住宅电梯的开门尺寸为800mm×2000mm,而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的开门尺寸要更大一些,可达到900mm×2100mm或更大。
五、驱动方式电梯的驱动方式分为液压驱动和机械驱动两种。
液压驱动技术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低层建筑;机械驱动技术复杂,但其运行更加平稳且能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
在选择电梯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使用需求来确定合适的驱动方式。
六、安全系统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选购电梯时,需要确保其具备完善的安全系统,如紧急制动装置、防坠落保护装置、电梯门锁检测装置等。
这些安全系统能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节能性能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增加,电梯的节能性能也成为了选购时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梯与消防安全知识电梯与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电梯安全1.1 电梯的分类与结构根据使用范围和用途,电梯可以分为:住宅电梯、商用电梯、客运电梯、医用电梯、货运电梯、自动扶梯等。
住宅电梯主要用于普通居民住宅楼,一般速度较慢,通常不超过1.75米/秒。
商用电梯主要用于写字楼、商场等商业建筑中,速度一般较快,可达到2.5米/秒。
客运电梯主要用于酒店、宾馆等场所,速度适中,一般为2-2.5米/秒。
医用电梯主要用于医院,具备特殊功能,如婴儿孵化器、监护设备等。
货运电梯主要用于运输货物,一般速度较慢,一般不超过1.75米/秒。
自动扶梯主要用于商场、地铁站等场所,能够以连续运行的方式将人们垂直运输。
电梯由乘客舱、轿厢、导轨、门机、驱动装置、对重、安全装置、轿厢操作装置等组成。
其中,安全装置是保证乘客安全的关键。
1.2 电梯的安全技术标准电梯的安全工程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
国内常用的电梯技术标准有《电梯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0)、《电梯维修安全规范》(GB16799-2018)等。
这些技术标准从电梯的结构、功能、安全装置、操作、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1.3 电梯事故与预防措施虽然电梯经过严格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
常见的电梯事故有乘客被困、误开门、超载、电梯失灵等。
为了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3.1 安全装置检查每个电梯都配备了多个安全装置,如超速保护装置、上、下极限开关、轿厢门安全装置等。
定期对这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1.3.2 电梯保养维修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和维修,包括清洁机房、检查电气设备、调试导轨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3.3 乘客行为守则乘坐电梯时,应遵守乘坐守则,如不超载、不乱按按钮、不挤压、保持安静等。
这样可以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保护乘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