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协会标准铸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格式:pdf
- 大小:338.30 KB
- 文档页数:13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是针对铸造行业中产生的废气进行监管和控制的一项政策措施。
铸造废气主要来源于熔炉的燃烧过程、熔炉炉料和原料的挥发、金属液体脱气以及铸造过程中的热处理等过程。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允许排放浓度限值:针对不同的废气成分,规定了其允许的最大排放浓度。
常见的废气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燃有机物等。
2. 总排放量限制:规定了单位时间内铸造企业的总废气排放量的上限。
一般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产能来制定相应的限制。
3. 技术控制要求:要求铸造企业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安装废气净化设备、改进燃烧设备等,以减少废气排放。
4. 监测和报告要求:对铸造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要求企业按规定进行废气监测数据的报告和公示。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减少铸造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环境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以实现对铸造废气的合理管理和控制。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铸造工业是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
在确定排放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铸造工艺、设备状况、原料质量等因素,以确保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针对铸造工业的不同工艺和设备,应当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例如,对于熔炼炉、砂处理设备、热处理炉等关键设备,应当设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以控制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此外,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与监管也是关键。
政府部门应当建
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对铸造企业的排放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并督促其整改,以确保排放标准的有效执行。
除此之外,铸造工业企业也应当积极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途径,降低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最后,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与相关产业政策相互配合,形
成合理的政策体系。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与铸造行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铸造工业的绿色发展。
总之,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标准制定、有效的执行监管以及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控制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行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大气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气气味和粉尘)的排放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
1. 铸造工业大气废气:指通过烧结炉、熔炼炉等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的空气中所
含的气体、蒸气和可燃气体等。
2. 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每千克产品单位净生产过程中总量的废气污染物的量。
3. 废气气味排放:指每千克产品单位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气体排放,其综合
评价器为气味系数(A)。
三、排放标准
1. 铸造工业大气废气总量应控制在900千克产品单位净生产过程中,每千克产品发
生量不超过1.5克,其中有害气体不超过0.2克。
四、排放管理
1. 对铸造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减少和排出废气中的
毒性物质。
2. 建立铸造工业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严格执行本标
准要求的排放标准。
3. 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降解、冷凝空气净化等方法,有效净化废气中的污染物。
4. 企业应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废气排放净化设施,完善日常废气排放管理,严
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废气排放控制标准。
5. 建立明确的企业废气排放记录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每年全面评估企业废气排
放影响状况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持续改进。
五、违规处罚
若检查发现企业排放污染物超出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可予以处罚金,并可能根据重大
违规的情况加以停产整改,以及情节严重者给予撤销企业执照的处理。
铸造无组织废气执行标准一、废气排放标准在铸造行业,无组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铸造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等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其中,主要的排放指标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限值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二、废气处理设备标准为了确保无组织废气得到有效处理,需要配置合适的废气处理设备。
这些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HJ/T 327-2006)等。
在选择和处理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维护性等因素,以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三、废气检测方法标准为了准确检测无组织废气的排放情况,需要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6157-1996)等。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环保管理要求铸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明确环保责任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环保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并对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应急处理措施要求在突发情况下,铸造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
这些措施应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停止生产、开启应急处理设备等。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废气排放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应急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六、环保设施运行标准为了确保无组织废气得到有效处理,环保设施的运行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有效性。
同时,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故障。
铸造企业整改提升环保方面验收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铸造企业来说,整改提升环保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一、废气排放验收标准1、铸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熔炼废气、浇注废气、造型废气等。
对于这些废气的排放,应首先检测其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一般来说,不得超过每立方米 XX 毫克。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也应严格控制,分别不超过每立方米 XX 毫克和 XX 毫克。
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应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确保其排放浓度满足限值要求。
2、废气收集和处理系统的有效性也是验收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配备完善的废气收集装置,确保废气能够被有效地收集起来,收集效率应达到 XX%以上。
处理设施应正常运行,如采用的是布袋除尘器,应检查滤袋的完整性和清灰效果;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装置,应检查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和饱和度。
3、废气排放口的设置应符合规范,同时要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废气排放的浓度和流量,并将数据上传至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
二、废水排放验收标准1、铸造企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设备冷却、清洗、涂装等环节。
废水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应分别控制在每升 XX 毫克、XX毫克、XX 毫克、XX 毫克、XX 毫克、XX 毫克以下。
2、企业应建设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应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对于含重金属的废水,应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有机废水,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法。
3、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也应纳入验收范围,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药剂的添加、污泥的处理等。
三、固废处理验收标准1、铸造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炉渣、废砂、废金属、废涂料、危险废物等。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摘要:一、引言二、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背景三、铸造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四、我国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五、我国现行的铸造废气排放标准六、铸造企业如何达到废气排放标准七、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铸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铸造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铸造废气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二、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背景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控制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些废气主要含有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三、铸造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铸造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
四、我国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我国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铸造废气排放标准,涵盖了各种铸造方法和工艺。
五、我国现行的铸造废气排放标准我国现行的铸造废气排放标准主要包括《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种铸造方法的废气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六、铸造企业如何达到废气排放标准铸造企业要达到废气排放标准,需要从源头控制废气产生,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有效的废气处理设施。
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七、总结铸造废气排放标准是控制铸造企业废气排放,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铸造废气排放标准(一)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简介铸造行业作为传统的重工业领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铸造废气排放标准。
目的1.限制铸造企业排放废气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促进铸造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排放标准的达标率。
3.规范铸造企业的生产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国际标准1.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铸造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对铸造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方式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2.欧盟委员会颁布了《铸铁和钢铸件行业废气排放指令》,对铸铁和钢铸件行业的废气排放进行了详细标准化管理。
3.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铸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中国铸造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
国内标准1.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在国内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
2.对铸造企业的排放管控设备要求,如炉窑烟气净化设备、排放监测设备等,也都在标准中有所涉及。
3.标准还指出了排放监测、数据报告及违规处罚等管理要求,加强了对铸造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1.技术和设备升级的成本较高,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面临较大压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
2.铸造废气排放标准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设备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加强与铸造行业的沟通合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监督和执法存在难度,一些企业可能存在违规排放行为。
应加强对铸造企业的监测和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结论铸造废气排放标准的实施,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严格的标准,推动铸造行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铸造企业应积极响应标准要求,加大环保投入,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改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铸造企业整改提升环保方面验收标准一、有组织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执行《××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铸造行业的烧结、高炉工序污染物排放控制按照《××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9)相关要求执行。
国家或省出台新标准严于验收标准的,按照国家或厂区内严禁露天存放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砂箱等物料,所有物料必须放入全密闭的棚、仓、库房等,并分类堆放、整齐有序。
(二)物料转移和输送1.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覆盖等抑尘措施;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12—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2.除尘器卸灰口应采取遮挡等抑尘措施,除尘灰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
除尘灰采取袋装、罐装等密闭措施收集、存放和运输。
3.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
(三)铸造1.熔炼工部、造型浇注工部、制芯工部、落砂清理工部、打磨工部、砂处理工部、表面处理工部等产生污染物工序必须设置在封闭车间内,所有工序、工位等产生污染物部位,必须科学安装与污染物排放相匹配的污染物防治设施,减少无组织排放和跑冒滴漏等现象,确保污染物有效收集并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
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2.产生的废砂、废渣禁止乱堆乱放,实行定点收集存放,设立标识,并采取有效的防尘抑尘措施,定期按相关规定处置。
建立废砂废渣再生回用处理中心后,企业必须集中废砂废渣到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污水处理、噪声治理等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三、污染治理技术烟粉尘排放环节采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涉VOCs 工序采用吸附脱附+蓄热燃烧工艺或活性炭+光氧等二级处理措施。
四、监测监控水平电弧炉、铝合金集中熔化炉(熔炼废铝)排放口、冲天炉排放口安装CEMS,料场出入口等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
主要生产设施分表计电。
铸造行业排放标准
铸造行业的排放标准通常由当地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并根据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特定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铸造行业的常见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排放限值。
2. 废水排放: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含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废水。
因此,对废水排放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排放标准可能包括对特定污染物浓度、pH值、悬浮物含量等的限制。
3. 固体废弃物处理:铸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固体废弃物,如砂型材料、废铁屑等。
这些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也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能源消耗:一些地区还设有对能源消耗的限制,鼓励铸造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请注意,具体的铸造行业排放标准会因地区和国家而异。
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相关政府机构或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