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文创园课程设计作业—现状概况
- 格式:pptx
- 大小:25.38 MB
- 文档页数:22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之我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程一直是该校的重点建设课程,一贯得到大学和学院的高度重视,上世纪50-60年代杨廷宝、童寯等老一辈著名建筑学家都直接面对本科生承担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经过近80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人才,已成为一门经典的品牌教学课程,在国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门课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重中之重。
建筑学科一直是该校重点学科,学校一直把建筑系作为重点建设之系,建筑设计教研组也是学校和院系重点建筑的教研组,文化大革命前更被命名为“111教研室”,即第一系、第一专业和第一教研组,足可见学校对该课程的高度重视。
该课程的建设实属重中之重,在师资配备、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特殊的关注和支持,为建筑设计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2.精益求精。
建筑设计课历来是十分注重教学质量的。
从一、二年级的设计基础、入门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年级、每个课题选择怎样的题目、需要达到什么要求、如何安排和组织教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制订详尽的“火车时刻表”时授课计划,环环相扣,严格把握教学质量关。
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教学革命还是改革开放以后,首当其冲的教学改革就是建筑设计课程,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又经过90年代和本世纪的继续努力,不断深化改革,使这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水准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3.理论与实践结合。
建筑设计的教学传统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是个人慢慢悟出来的。
这一观念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才受到挑战。
1958年教育大革命,不破不立,就是“破”这种观念,“立”自己的建筑设计理论体系。
故从1960年贯彻高教60条时,建筑设计课就着手建立建筑设计理论一条线,包括居住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以及配合各年级课程设计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原理,小学校建筑设计原理,图书馆建筑设计原理,旅客车站建筑设计原理,医院建筑设计原理等等。
快题作业设计的主要要求:1,环境设计(总图)2,功能设计(主要功能不能有错)3,形式设计(形式不要太怪,但也不能象工民建那样一个房间一个窗户)4,技术设计(要有些结构构造支持,例如室内外要有高差,屋顶有女儿墙)是画剖面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快题班三周共分三个阶段,每周一个.第一阶段:基本功训练(透视图画法,线描,淡彩,色纸)第二阶段:五个设计题目,由小到大.第三阶段:测试阶段,三到四个模拟考试,教师不再改图,按考试的六小时交图.今天没有作业,主要是准备工具.明天开始第一次作业.本次快题辅导班为期三周,由黎志涛,龚恺等老师授课,来自各地的考生200余人将中山院114围的水泄不通。
黎老师第一次讲课,主要从准备工作,答题技巧,表达重点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说第二天讲课内容今天讲的是怎样求透视,主要是几何制图加感觉,要求的快.黎老师举例他要求做两点透视,不要画鸟瞰图(规划除外),因为两点透视是天空做背景,鸟瞰是地面做背景比较麻烦,透视求出来以后要加配景,配景主要是自己找书抄例子,人不要画太大,主要画在入口处,汽车不要画因为透视不好求,透视图要画阴影,阴影是两面受光比较方便,今天的作业不用交,明天在今天的稿子上继续画钢笔淡彩,明天上午继续讲课发任务书. ————————————————————————————————————————————————————————————————这次课有两个作业,主要是根据平立剖求透视,六小时完成。
今天的作业不用交,明天在今天的稿子上继续画钢笔淡彩,明天上午继续讲课发任务书.透视图选择视角很重要,同样的建筑,不同的角度有时看上去就很不一样。
另外,快图要体现“快”,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计算时间,因为在教室里比较从容,但考场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透视图不一定要徒手,看各人的喜欢,教师评图时并没有这种取向。
————————————————————————————————————————————————————————————————今天是第三天,主要讲钢笔淡彩和配景。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2019-2020学年 春季桥梁工程概念设计(MS005170) 期末大作业命题及要求任课教师:贺志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4月10日Part 1:设计基本资料1.工程概况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先南北后东西的骨干线路,全线南北向联系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北部新区、渝北区五区,贯穿两江新区核心地带。
线路南起兰花路站,途经渝中半岛、重庆北站、江北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最终到达悦来国际会议展览馆。
南纪门长江大桥图1 轨道交通十号线示意图重庆市轨道交通十号线线路全长45.34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37.23km,高架线长度为8.11km。
本线全线共设车站27座,其中地下站25座,高架站2座,平均站间距1.688km。
十号线全线与11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涉及换乘站14座。
线路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王家庄—鲤鱼池段)已于2014年开工,二期工程(鲤鱼池—兰花路段)根据建设计划将于2016年年内开工。
轨道交通十号线二期以轨道专用桥的形式,在渝中区南纪门处跨越长江。
拟建的南纪门长江大桥,将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是整个十号线的关键控制工程。
图2 南纪门长江大桥区位图2.建设条件2.1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现状拟建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南纪门长江大桥南起于南岸区后堡,正桥跨越长江,北至渝中区南纪门。
从行政区划上看,长江以南属于南岸区南坪街道,长江以北属于渝中区南纪门街道。
大桥两岸属于四川盆地东南浅丘城区,经济以工商业和航运业为主。
场地现状交通条件较好,水路交通通过长江航运可到达拟建场地,陆上交通方面,长江以南则南滨路、南坪新街和南坪正街的道路可抵达场地,在长江以北通过长江滨江路、解放西路、南区路等道路可抵达场地,交通方便。
2.1.2 气象拟建大桥位于南岸区南坪街道和渝中区南纪门街道之间,场地属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琵琶湖儿童自然博物馆指导教师:薛力夏兵陈宇俞传飞刘捷邓浩徐小东唐芃周霖屠苏南助教:何永乐谷亚兰张硕松日期:2013.11.12-2014.01.05(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结构框架图1、课程设置与主要目的1.1拟于南京琵琶湖公园内指定区域建设一座面向儿童的小型自然博物馆,展览主题自拟,如昆虫、植物标本等。
要求初步掌握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原理和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
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1.2在第一个练习基础上深化学习场地、空间、结构和功能互动的设计方法;了解博物馆建筑的光线、流线和视线的技术特点;学习利用坡地塑造空间以及光线与结构、材料设计的技巧。
1.3培养实物模型与电子模型结合进行方案深化的能力以及快速入手,逐层次深入的工作习惯。
1.4分析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对于环境互动的需求。
熟悉符合儿童特点的空间操作方法。
2、项目任务书2.1建筑要求总建筑面积: 1000㎡(±5%);地上机动车停车场:仅要求设置回车场地;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地形设置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
2.2场地要求(1)合理组织场地中的各种流线。
(2)合理组织基地的开挖、回填,考虑场地内水文、地质、地貌等相关技术处理措施。
(3)根据各自方案,酌情保留现场中的树木。
(大树在总图已经标示。
胸径:红色实圈=15-25cm;绿色空心圈> 25cm)2.3成果要求以下为最终成果要求,版面为A1图纸。
(平时成果要求详见课程进度安排表)(1)总平面图 1:500(2)平面图(各层) 1:200(3)立面图(各面) 1:200(4)剖面图(不少于两个) 1:200(5)根据各自方案,绘制必要的分析、表现图纸;(6)手工模型概念模型 1:500建筑模型 1:200模型(模型需嵌入基地)局部放大模型比例自定(7)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8)工作手册(调研报告、各阶段成果汇总、InDedign排版、PDF文件)2.4主要参考文献(1)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博物馆建筑设计》邹瑚莹王路祁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博物馆建筑》[美]亚瑟·罗森布拉特著周文正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日]高桥鹰志+EBS组编著陶新中译董新生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山地建筑设计》卢济威王海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
环境设计·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The Making and Manipulation ofOutside Space2007.10SPACE DESIGN 1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划定的空间,它不同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SPACE DESIGN 1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建筑空间通常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要素所限定。
外部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通常是由地面、墙壁两个要素所创造的空间。
SPACE DESIGN2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点是形式的原生要素,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线一个点展开变成一条线,特征:长度、方向、位置面一条线展开变成一个面,特征:长度和宽度、形状、方位、位置体一个面展开变成一个体,特征:长度、宽度和深度、形式和空间、方位、位置SPACE DESIGN 点■一个点标出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它是静态的、无方向的、集中性的。
■当点处于环境中心时,它是稳定的、静止的,以其自身来组织围绕它的诸要素,并且控制着它所处的范围。
■当点从中心偏移的时候,它所处的范围变得比较有动势,并开始争夺在视觉上的控制地位。
SPACE DESIGN 线一个点展开变成一条线,它的特征:■长度■方向■位置垂直的线——柱水平的线——梁SPACE DESIGN 面一个线展开变成一个面,它的特征:■长度和宽度■形状■表面■方位■位置SPACE DESIGN体一个面展开变成一个体,它的特征:■长度、宽度和深度、■形式和空间、■方位、■位置1.实体2.虚体SPACE DESIGN3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是形式的原生要素,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垂直的线——柱水平的线——梁顶面地面墙面体量、建筑物点线面体SPACE DESIGN 独立的柱■独立的线要素——柱、方尖碑、塔等,在空间中设立起一个特定的点,通常具有纪念意义■当柱处于环境中心时,它是稳定的、静止的,以其自身来组织围绕它的诸要素,并且控制着它所处的范围。
夕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一、空间的概念和性质: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核心,深刻认知和把握空间的概念是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等,本质上都是对空间的丰富想象和创造。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表现出来。
空间是相对于实体而言,它于实体构成虚与实的相对关系。
她大至无限----浩瀚的宇宙,小至原子、粒子之间的微妙组合,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仅限于与建筑相关联的外部环境空间。
老子道德经有言,延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这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空间观。
二、课程的研究内容从基础形态到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再到设计语言(点、线、面)生成的立体空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做研究。
研究限定空间的多种形式与构成语言的关系。
研究特定的外部空间带给人们的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三、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形式和空间这些要素加深理解,把注意力放在基础训练上,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建筑实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和发现构成规律,对形式和空间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使之成为设计者进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语汇。
四、参考书目:•《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形态构成解析》清华大学田学哲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3月•《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Francis D • K • Ching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设计与视知觉》顾大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节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DESIGN” 源于拉丁文之“ DESIGNARE - DESING”(DESING)为“做记号”DE+SIGNARE我们所说的设计“DESING”被用在与艺术有关的事物。
•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创造行为。
亦是利用工具及各种媒介将构想用具体的形象呈现出来。
•设计的领域分析其结果、形式、色彩、材料、空间;凡具有目的及使设计展示其特色、内涵的一切创造的结果都为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学生作业集(下4-5年级2001-2004)
目录
“3+2”教学体系下的成果
建筑设计(四年级)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和平大楼地段改造的概念性城市设计
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今后二十年
城市与景观??苏州上塘河城市与景观设计
发展与冲突??镇江电力路滨水商务区城市设计
合肥市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历史地段高校空间的整体设计
李剑晨纪念馆设计
柳州市行政中心设计
青岛海军博物馆场馆设计
吴为山雕塑艺术馆设计
南京河西奥体中心设计
城市经济适用住宅方案设计
宁波天一阁月湖西区改造方案
新街口地区邓府巷高层住宅设计
绿色住区
集装箱青年公寓
适应地域气候的高层住宅??南京河西新城中部某住宅
小区规划设计
从策划到设计??南京北伞花园住宅规划设计
南京体育学院网球馆设计
东莞同沙体育公园
全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方案设计竞赛
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概念设计??小径分叉的花园
概念设计??船/非船
概念设计??时空机器
建筑设计(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赣榆县实验中学规划设计
连云港市新闻中心建筑设计
徐州市淮海路火车站地段城市设计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体育科技中心技术设计
运用RP技术与数字化制造的建筑设计
盐城市电力生产调度大楼设计
南京高层住宅适居性研究及设计
宜兴市常桥河步行商业街建筑与景观设计
宿迁市国际工业园概念城市设计
江苏广播电视台综合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