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54
特殊单元护理管理制度一、绪论特殊单元是指用于独立管理并提供特殊护理的病房或区域,通常包括重症监护室、产房、手术室、感染病区等。
特殊单元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细致。
为了确保特殊单元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护理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1.领导重视:特殊单元的护理管理必须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领导要关心特殊单元的工作情况,为特殊单元的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制度健全:特殊单元的护理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包括相关政策、规定、流程、程序等,确保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人员素质: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能够胜任特殊单元的工作要求。
4.设备设施:特殊单元必须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护理设施,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持续改进:特殊单元的护理管理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病人满意度。
三、特殊单元护理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特殊单元护理工作流程特殊单元的护理工作流程应包括病人的接诊、评估、护理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和总结等环节,确保病人得到全面、连贯和协调的护理服务。
1.1.病人接诊: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应及时接诊病人,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并尽快安排相应的护理措施。
1.2.评估: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情评估、风险评估、心理评估等,为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1.3.护理计划制定: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评估结果和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措施。
1.4.护理实施: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计划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1.5.评估和总结:特殊单元的护理人员应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等级评审护理组现场检查要点1. 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管理①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对床位进行统筹管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②加强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提高患者出院后对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和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2. 患者的合法权益①有私密性的诊疗环境。
②在患者进行暴露躯体检查、操作时,提供保护隐私的措施。
③各病床之间有间隔设施。
④私密性的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场所。
3. 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①对就诊患者身份施行唯一标识(居民电子健康卡、医保卡、身份证号码、病案号等)管理。
②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项患者身份识别方式,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③落实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病室患者交接流程)的患者识别制度,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④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示。
4. 确立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①有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
②医师使用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
③所使用的口头医嘱应6小时内补充开具。
5. 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①规范执行手术部位识别标识。
②规范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6. 临床“危急值”管理①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临床“危急值”项目,建立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②严格执行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7.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①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倒、坠床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②规范执行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8.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①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②落实预防压疮及创面处理措施。
9. 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①制定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照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