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53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概述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一)预约儿童家长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一)饮食调养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 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1. 摩腹(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并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对相关技术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本规范主要包括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健康管理师的要求等方面。
一、服务内容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包括身体健康评估、病史调查和辨证施治等内容,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
2.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建议。
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还应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指导。
二、服务流程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儿童的基本体征、询问病史等。
2.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健康管理师应进一步进行辨证施治,包括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
3.根据辨证施治结果,健康管理师应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与家长共同商讨执行计划。
4.在服务过程中,健康管理师应定期进行复诊,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健康管理方案。
三、健康管理师的要求1.健康管理师应具有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职业资格,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较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健康管理。
3.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
4.健康管理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及时更新中医药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常见病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同时,规范健康管理师的要求,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对提高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二、服务对象和范围1. 服务对象:0到3岁的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
2. 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管理指导,中医药保健。
三、服务流程1. 签约与建档:儿童及父母或监护人在专业中医药机构签约,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史、个人史等。
2. 手术前咨询与评估:中医医师对咨询与评估手术前咨询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手术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日常健康管理: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药综合干预手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疫苗接种等。
4. 疾病预防与治疗: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情制定中医药干预方案。
5. 中医药保健: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促进儿童的体质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四、服务内容1. 中医药评估:针对儿童的体质特点,进行中医体质辨析和辨识,了解儿童的体质及潜在健康问题。
2.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阶段,制定中医药调理方案,进行食疗、按摩、针灸等干预措施。
3. 中医药康复:针对儿童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中医康复干预,恢复和提升儿童的身体功能。
4. 中医药预防: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域,制定相应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中医药健康教育:向儿童及其家长传授中医药养生知识,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指导。
五、服务标准1. 服务质量:中医药服务应确保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安排服务时间,保障服务的连续性。
2. 安全与保密: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应对儿童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3. 家长参与:家长或监护人在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参与,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落实中医药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健康管理领域。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易发、易变的阶段。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儿童: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的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以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的预防、保健、诊疗等综合性服务。
3. 服务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问诊、观察等方式,评估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征。
2. 预防干预: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食疗、穴位保健等。
3. 疾病诊疗: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4. 康复护理:对慢性疾病、康复期疾病和残疾儿童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4. 服务流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常规流程包括: 1. 登记服务: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建立电子档案。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
3. 问题评估:分析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评估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实施治疗措施: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护理。
6. 随访服务: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 人员要求为保障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参与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医疗机构应设有专门的儿科中医药管理团队,包括中医药医师、注册护师和康复师等。
2.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持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3. 注册护师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执业护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康复师应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康复治疗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健康的成长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0~36个月儿童:指出生后0~36个月的婴幼儿。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综合性服务。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升0~36个月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2. 原则:(1)科学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基于科学、临床实践和经验,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更新。
(2)个体化: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服务计划。
(3)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应保证儿童的安全,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综合性: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提供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医药干预:针对儿童的特定情况,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服用等。
3. 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搭配和食物制作方法等。
4. 心理健康管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5.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的免疫规划,提供儿童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结合中医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6. 家庭养生指导:向家长提供家庭养生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帮助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中医药学专业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
2. 设备要求:提供服务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和器材。
3. 服务记录:对每一次服务进行记录,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干预方法和效果等。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0到3岁年龄段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在促进他们的整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并探讨为儿童提供全面关怀和照顾的必要性。
首先,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要求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
这包括对儿童的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心理社会发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和发育指标。
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医务人员可以及早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其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0到3岁的儿童中,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调理儿童体质,预防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等。
第三,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强调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由于每个儿童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中医药强调“因人而异”的理念,因此在给儿童提供治疗的同时,要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个性化的中医药调理,以改善儿童的身体健康。
此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还强调了儿童的饮食调理。
在0到3岁的儿童中,饮食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中医药通过观察儿童的舌苔、口气等来判断体质,进而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
有的儿童体质偏热,则应注意清淡饮食;有的儿童体质偏寒,则应适量摄入温热的食物。
通过中医药的饮食调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儿童提供了全面的健康评估,并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儿童的疾病预防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还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饮食调理,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表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3 —表2 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
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儿童保健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儿童身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因此,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服务机构要求1. 服务人员必须具备医学、中医学、儿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并持有国家承认的医师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 服务机构必须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服务机构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记录儿童的健康信息和诊疗记录,保护儿童隐私权。
二、服务流程要求1. 接诊环节:服务机构应注重与儿童及其家长的沟通,了解儿童病史、生活习惯等关键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辨证分型。
2. 诊断治疗环节: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服务机构要提供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 用药环节:服务机构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等因素合理选择中药配方和剂量,遵循中医药合理用药原则,防止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药物滥用。
4. 随访环节:治疗过程中,服务机构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儿童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疗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服务标准要求1. 服务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标准进行服务,并接受相关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 服务机构及其服务人员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3. 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儿童健康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四、服务质量要求1. 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一致性和可控性。
2. 服务人员要遵循中医药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儿童权益,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 服务机构应主动关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总则•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具体技术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应用与推广目•参考文献录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提高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推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和技术操作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明确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技术要求结合现有相关标准和规范,构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框架通过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完善和优化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定义特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定义与特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030201服务内容:包括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与评估、中医健康指导、中医健康教育、中医健康干预等。
2. 中医健康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指导。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与流程服务技术规范制定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指南和标准我国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服务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适用于0-14岁儿童包括但不限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不适用于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儿童服务技术规范实施要求总结词儿童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技术规范要求在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需采用中医四诊仪、儿童中医健康评估问卷等工具,对儿童的体质状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饮食和运动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
详细描述根据《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工具选择:应采用中医四诊仪、儿童中医健康评估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估;2.评估内容:应包括儿童的体质状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饮食和运动习惯等;3.评估标准: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制定评估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要求儿童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技术规范总结词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技术规范要求在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根据儿童的体质状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饮食和运动习惯等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健康指导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 0~36 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提供相应的饮食调养建议。
对于6 个月以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指导乳母合理饮食,保证乳汁质量。
6 个月以后,逐步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对于 1~3 岁的幼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
(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帮助家长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应在 16~20 小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1~13 小时。
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过度兴奋,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温暖。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儿童的衣物,做到“春捂秋冻”,但也要注意避免着凉。
(三)中医穴位按摩保健1、 6、12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
摩腹时,家长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儿童腹部,每次 3~5 分钟,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捏脊时,家长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儿童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反复 3~5 遍,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的作用。
2、 18、24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
按揉迎香穴可以宣通鼻窍,预防感冒;按揉足三里穴可以健脾益胃,增强体质。
3、 30、36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按揉四神聪穴可以醒神益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四)中医健康干预对于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如积食、便秘、腹泻、感冒、咳嗽等,提供相应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
例如,对于积食的儿童,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等中药煮水服用,或者进行腹部推拿;对于便秘的儿童,可以多吃香蕉、火龙果等水果,或者进行顺时针摩腹;对于感冒咳嗽的儿童,可以根据症状的轻重,选择中药贴敷、小儿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