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 格式:pptx
- 大小:231.16 KB
- 文档页数:23
QC七大手法品管七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它们分别是:查检表、层别法、鱼骨图、柏拉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
QC七大手法,是一种管理用的工具,学习它就需要掌握它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
它们之间的应用关系如下: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设定相并没有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极地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如图所示:第一种手法-—查检表(Check Sheet)一、定义查检表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表格或图表.二、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2、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
三、查检表作法1、查检表设计的步骤A、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因之必需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B、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决定。
C、决定检查的方式——全检或抽检。
D、决定查检细则-—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期间、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E、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品质管理手法培训内容QC方法是品质管理的重要方法,有新旧七大手法之分.我们比较熟悉旧的七大QC手法,即层别法、散布图法、鱼骨图(特性要因图)法、查检表法、直方图法、管制图法、柏拉图法。
而新的七大手法, 即KJ分析法、PDPC分析法、矢线分析法、矩阵数据分析法、关系图法、矩阵图法、系统图法应用就比较陌生。
其实新旧七大手法都是建立在品质管理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应用能帮助我们了解解决品质问题的实际方法,进而达到全面解决品质问题的目的。
解决问题的步骤:1、发现问题;2、了解现状;3、原因分析;4、临时措施/长期措施;5、效果确认;6、标准化;7、制度化;8、处理客户投诉。
QC原则:三现七大手法三不“三现”为现场保留、现物、现实数据(情况)“三不”为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留出不良。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质量质量指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有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它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既包括产品内在的特性、也包括产品外在的特性。
即包括了产品的适用性和符合性的全部内涵。
2、工业产品质量工业产品质量指工业产品适合一定的用途,满足人们需要所具备的特性和特性的总和,也即是产品的适用性。
它包括产品的内在特性,如产品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可靠性、精度、纯度等;也包括产品的外在特性,如形状、外观、色泽、音响、气味、包装等;还有经济特性如成本、价格、使用维修费等,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如交货期、污染公害等。
工业产品的不同特性,区别了各种产品的不同用途,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
可把各种产品的不同特性概括为: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寿命、经济性等。
3、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指对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对于产品质量保证程度。
工作质量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也就是说企业中每个科室、车间、班组,每个工作岗位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其中领导者的素质最为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广大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
Volex(SZ) QA Department training Material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Presented By: Xia Fan2th April. 2001Suzhou Quality1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实施改进。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1、检查表(又称点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
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
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
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
QC七大手法,有图有案例,从零开始作为质量人,对QC七大手法肯定不陌生。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将QC手法的这些信息,一网打尽!4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注意事项】1.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6.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7. a.大要因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b.中要因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c.小要因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8.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举例】【用途说明】1.掌握问题点。
2.掌握重要要因。
3.确认改善效果。
【改善效果之确认】【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决】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善后。
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对于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范例:记录用查检表】8层别法【定义】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所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容易观察,有效掌握事实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用途说明】1.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2.发掘问题的要因。
3.验证要因产生的影响。
1.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異常狀況或不良結果發生時的最有效之要因分析-1-1何謂特性要因圖(1)掌握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之間的關係(2)是改善現場問題之最方便有效的方法(3)形狀很像魚骨,亦稱魚骨圖(4)由石川馨博士研究提出,亦稱石川圖1-2特性要因圖的畫法步驟一、(1)決定品質特性1.品質:不良率,單位缺點數,不良數,……2.成本:損耗量,單位成本,……3.效率:收率,……4.交期:日(月)產量,……5.安全:災害件數,……6.士氣:出勤率,提案改善件數。
(2)自左向右劃一粗線,并將品質特性寫在箭頭的右邊如下圖品質特性步驟二:列出大要因(1)大要因以圈起來。
(2)大要因可依4M(人、械、材料、方法)或制程別來分類,如圖:步驟三:各要因分別再記入中小要因(1)各大要因依連問五次為什麼及合邏輯之原則,分別展開中、小要因。
(2)必須展開至能采取措施之小要因。
步驟四:圈選重要要因(1)根據過去以往之經驗來圈選重要要因。
(2)相關人員共同決定。
(3)圈選4-6項為原則1-3繪制特性要因圖之注意事項(1)集合全員之知識與經驗(a)集合有關人員、現場的主管、技術人員、前後製程人員等。
(b)以自由、無拘束的方式來發言進行。
(c)依照腦力激蕩法(Brain Storming)之原則。
*.禁止批評,歡迎自由聯想,構想越多越好,歡迎搭便車。
(2) 應用5W1H法,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依5W1H的方法,重點先放在“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問題”。
(a)為何必要(Why)(b)在何處做(Where)(c)何人做(Who)(d)目的為何(What)(e)何時做起(When)(f)如何做(How)(3) 要因要依其重要度不同,加紅圈,紅圈越多表示越重要。
1-4特性要因圖之用途1.用途依目的分為:(a)改善解析用:以改善品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目標,進行現狀解析改善時用。
(b)管理用:發生抱怨,不良品或異常時,為找尋原因,采取措施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