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教你品管圈系统学习——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 格式:ppt
- 大小:8.59 MB
- 文档页数:35
一文学会,品管圈手法之鱼骨图日本著名的品质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95%的品质管理问题,可通过全体人员活用七大品管(QC)手法得到解决。
全面品质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目前医院品管圈最常用的一个手法:特性要因图,也就是鱼骨图。
01定义特性要因图(Cause andEffectDiagram)是由多人共同讨论,采用脑力激荡的方式,找出事情因(要因)果(特性)关系,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它主要用来说明质量特性、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的分布,故又称“鱼骨图”。
又因其为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发明,也称为“石川图”。
02作用(1) QC手法之一,因其形状似鱼刺,得名鱼骨图。
(2)鱼骨图主要用于对缺陷根本原因的查找。
也用于对策研究及归纳总结。
(3)运用鱼骨图时需进行脑力激荡方式,鼓励集思广益。
03种类1. 原因追求型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鱼头向右)。
2. 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制定如何防止问题点、如何达成目标结果的对策。
因此,特性要因图一般用来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3.整理问题型此类型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04制作步骤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一、分析问题原因/结构;二、绘制鱼骨图。
【1】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等)。
B、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分析要点: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
品管圈⼿法之特性要因图(鱼⾻图)在医院品管圈开展活动中,七⼤⼿法的应⽤直接影响到医院品管圈项⽬所取得的效果。
本⽂主要介绍最常⽤的⼿法之要因图。
要因图能够客观地找出复杂问题可能的原因或对策。
⼀什么是特性要因图(WHAT)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是⽇本质量⼤师⽯川馨博⼠于1952 年发明的,因此⼜称为“⽯川图”。
特性要因图代表“结果与原因”间或“期望与对策”间的关系。
因其形状很像鱼⾻,也可称为“鱼⾻图”或“'因果图”。
⼆为什么要使⽤特性要因图(WHY)通过使⽤特性要因图,利⽤群体的脑⼒,完整地分析问题,切实掌握细节,并利⽤“图⽰”的⽅法详细地确认、发现问题产⽣的所有可能原因,是找出问题根本原因的重要⼯具。
三什么时候使⽤特性要因图(WHEN)特性要因图可分为两种:原因追求型特性要因当考虑医院运营管理中复杂的问題,并需客观地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对策时,即可使⽤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可分为两种:两种类型的特性要因图差异见下表:图——⽤于“要因分析”(鱼头朝右);对策追求型特性要因图——⽤于“对策研拟”(鱼头朝左)。
两种类型的特性要因图差异见下表:类别原因追求型特性要因图对策追求型特性要因图鱼头⽅向向右向左箭头所指问题⽬的鱼⾝(要因)原因对策或⼿段如何发问Why How四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HOW)(⼀)列出问题。
划出主⾻与所要讨论的主题,主题可表⽰为“为什么”开头的语句,如“为什么患者候诊时间长”、“为什么患者满意度低”、“为什么(⼀)列出问题。
患者复诊率低”……(⼆)确定⼤要因。
—般⽽⾔,可由4M1E,即⽅法(Methods)、⼈员(Man)、材料(Material)、机器设备(Machine)、环境(Environmental)的维度进⾏思考。
也可以以“⼈”、“事”、“时”、“地”、“物”为维度。
⼤要因可以⽤⽅框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框住(也可以不画框),再从框边缘画直线与主⾻成60~80的交⾓,然后再与主⾻交接的线头上画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