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91.79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6篇篇1一、引言隐睾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发育异常现象,指的是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内。
隐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育能力受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隐睾的治疗。
本文旨在分享我院14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病例报告,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经验。
二、病例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自XXXX年至XXXX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隐睾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XX岁至XX岁之间,平均年龄为X岁。
所有患儿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隐睾。
其中,左侧隐睾9例,右侧隐睾5例。
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包括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找到未降的睾丸,并将其牵引至阴囊底部固定。
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XX分钟至XX分钟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XX分钟。
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
2. 治疗效果术后随访X至X年,所有患儿的睾丸均成功下降至阴囊内,且位置固定,无复发。
此外,患儿的生育能力均得到保留。
3. 并发症情况术后共有X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X例为轻度感染,X例为皮下气肿。
经对症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其次,腹腔镜手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及腹股沟区的结构,有利于寻找未降的睾丸,并进行精确的牵引固定。
此外,腹腔镜手术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可以同时进行处理,提高了手术效率。
2. 手术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气腹时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其次,在寻找未降的睾丸时,要仔细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
最后,在固定睾丸时,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及力度,以确保睾丸能够稳定地下降至阴囊内。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摘要】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原理是通过腹腔镜操作器械,将隐睾定位并移动至阴囊内,避免开放手术的创伤。
临床观察发现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小儿患者中是安全可靠的。
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定期随访和注意伤口感染预防。
结论认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肯定。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优化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发症,术后护理,技术原理,治疗,前景,有效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的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该治疗方法在小儿腹腔型隐睾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该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术后护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方法,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1.3 研究意义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常见于男孩,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而腹腔镜手术则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几乎无瘢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治疗。
经腹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7例腹腔内隐睾的体会作者单位:841000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通讯作者:易利军目的探讨经腹睾丸下降固定术对腹腔内睾丸的治疗。
方法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
结果经腹切口治疗腹腔内隐睾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对腹腔内隐睾建议行经腹睾丸下降固定术。
标签:经腹睾丸下降固定术;腹腔内隐睾;隐睾隐睾是指睾丸没有下降到正常阴囊位置。
在常规隐睾的睾丸下降固定术中常用经腹股沟切口,但对于腹腔内隐睾的寻找及下降固定有一定难度。
2006~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腹腔隐睾患者7人,均采用经腹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年龄4~18岁,平均11.6岁,左侧2例,右侧4例,双侧1例。
7例患者均因阴囊空虚来门诊就诊收入,查体阴囊及腹股沟均未触及明显包块,患侧阴囊发育不良,5例B超提示:阴囊及腹股沟均未见明显睾丸影像,在膀胱外侧可见大小约0.8~1.8 cm低回声结节-考虑睾丸,4例CT 提示:腹腔内睾丸。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取平卧位,患侧取腹直肌旁切口约3~5 cm至于耻骨结节,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腹直肌前鞘外侧,在此处要充分游离,可显露腹膜、腹壁下血管及腹股沟管内环口位置,如有鞘状突进入腹股沟管内环口,可在鞘状突切一小口,可将内睾丸提出,将精索常规与鞘状突游离,并将睾丸引带切断。
如腹膜外找不到睾丸,则切开腹膜寻找到睾丸及精索,将精索外包绕鞘状突横断并分离,充分向上游离,分开精索外侧韧带,充分游离精索直至睾丸能无张力的自腹膜后经腹股沟三角以及皮下隧道进入阴囊底部。
在耻骨结节处(相当于外环口)自皮下至阴囊底建立一通道,在阴囊取一切口将阴囊与肉膜间分离一容纳睾丸间隙,将睾丸牵引至此并固定。
2 结果患者均术后7天拆线,切口1级愈合,康复出院。
术后随访6个月~4年,未见睾丸回缩,睾丸萎缩及恶变等情况。
3 讨论正常胎儿的生理发育过程中睾丸下降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腹内睾丸下降至腹股沟内环、腹膜鞘突及腹股沟管发育和睾丸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影响生殖功能和影响外观。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高位开腹睾丸下降术,但是由于手术创口大、侵袭性强、恢复慢等原因,临床医生一直在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孔镜头进入腹腔内进行手术治疗。
与传统高位开腹睾丸下降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创伤小。
在腹部、腹腔的适当位置切小孔,手术创面小,术后恢复快。
2、手术视野好。
腹腔镜下手术可以放大视野,显像清晰,肿瘤切除、组织重建更加精准。
3、减少术中出血。
手术创面小,出血量明显减少。
4、患者术后疼痛轻。
手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5、疤痕少。
手术所形成的疤痕很小很隐蔽,对于家长和小孩来说更加美观。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在手术方面,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小手术创面,使手术更加精确,同时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治疗效果方面,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同样有效,手术后睾丸下降成功率高达90%以上,而且很少出现手术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在手术成本和治疗效果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其安全性也是患者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腹腔镜手术施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手术实施过程需要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规范、技术精湛,从而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1、术前评估。
在腹腔镜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手术操作。
手术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有效的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术后康复。
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遵守医生的指导,防止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
方法对146例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者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观察。
结果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
结论做好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护理体会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未发育成熟儿中占9.2%~30%,在发育成熟儿中占3.4%~5.8%[1]。
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由于对日后生育和精神的影响,以及有恶变和扭转的可能,现大多数临床资料[2]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
腹腔镜的应用是外科临床的一大突破,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我院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技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满意的特点而为患者接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6例,年龄3.6-26岁,平均14.8岁。
左侧98例,右侧28例,双侧20例,其中合并鞘膜积液25例,腹股沟疝13例;腹腔型112例,腹股沟型34例。
施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120例,Flower-Stephen分期手术18例,8例行睾丸切除术。
平均住院5-12天。
1.2 手术方式全部患者均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腹腹腔镜手术,术中依据睾丸发育情况以及精索长度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含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Flower-Stephen分期睾丸下降固定手术、睾丸切除术。
1.3 护理方法对全部患者均由责任护士和手术护士共同商讨制定连续的全程护理计划并实施,在计划中强调责任护士应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护理,手术护士需作好术中配合以及术前术后的病人访视工作。
2 结果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90-185分钟,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
腹腔镜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观察作者:张云竹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3期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腹腔镜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的76例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7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而后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P < 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的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 < 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护理隐睾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睾丸发育不完全以及睾丸未能到达阴囊的底部,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该治疗法实施的最佳年龄段为1-2岁,其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将其应用于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中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性,若在实施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降低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对此,本文对该手术实施期间实施常规护理与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搜集,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腹腔镜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的76例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7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38例,年龄10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2.0)岁;研究组38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0±2.6)岁,各项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睾丸下降固定手术,常规组4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
实验组47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不利。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感染率以及患者配合率和满意率均比常规组更优秀(P<0.05)。
实验组在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护理可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隐睾;腹腔镜;下降固定隐睾一种先天性疾病,具体特征就是睾丸发育异常,在腹膜下部还没有达到阴囊的地步。
出现隐睾的患者会在7个月内会有继续下降的可能[1]。
为了帮助弱小的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创伤面积,研究了腹腔镜辅助下睾丸下降固定手术的,此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在临床中逐渐被应用,目前,对小儿隐睾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腹腔镜辅助下睾丸下降固定,此方法安全较高,效果显著而且操作简单。
小儿隐睾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与正确的治疗方式和优质的护理有着直接联系。
因此,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睾丸下降固定手术,再对患者选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方法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共87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睾丸下降固定手术,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常规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3.4±0.4)岁;双侧25例,单侧15例,通过CT诊断腹股沟型27例,皮下环形8例,腹腔型5例。
实验组47例,男性25例,女22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2.6±0.6)岁;双侧28例,单侧12例,通过CT诊断腹股沟型26例,皮下环形7例,腹腔型7例。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0期V ol.4, No.30, 201980腹腔镜下小儿隐睾手术护理体会潘靖(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 100020)【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小儿隐睾手术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隐睾患儿41例,为所有患儿均需提供围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4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8.57±3.56)min,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且睾丸固定位置较好,无回缩和萎缩症状,住院2--3天出院。
结论 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隐睾患儿提供连续性、整体化、综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切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儿预后睾丸功能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隐睾;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0.80.01隐睾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多发于小儿,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隐睾症手术进行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恢复快、瘢痕小、术后疼痛感轻等特点,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再加上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术后极易出现皮下血肿、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隐睾患儿提供优质综合的围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效果[1]。
该课题挑选41例行腹腔镜手术的隐睾患儿,分析手术护理体会,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隐睾患儿41例,年龄7个月—1.5岁,平均年龄(1.02±0.17)岁(我们科室手术年龄一般在1岁左右)患儿经CT或B超检查均符合隐睾临床诊断标准者[2]。
隐睾患者术后的护理隐睾是指睾丸不能降下至阴囊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常见于儿童。
为了纠正隐睾,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隐睾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
1.术后休息: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便伤口能够更好地愈合。
需要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并避免站立和行走。
2.保持伤口清洁: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天用温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并用干净的纱布蘸取碘酒涂抹伤口周围,以防止感染。
3.避免碰撞和拉扯:术后的伤口需要避免受到碰撞和拉扯,以免伤口开裂或出血。
穿宽松的内裤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剧烈的体力活动。
4.观察伤口情况: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如伤口红肿、渗液、溢液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此外,还需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有伤口开裂或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处理。
5.恢复饮食:术后的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对伤口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利于伤口的修复。
6.规律排便: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便秘情况,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如有严重便秘情况可以适量接受医生指导下的轻泻,但切勿乱用泻药。
7.心理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有焦虑和担心的情绪,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手术。
9.防止伤口感染:术后伤口可能会有感染的风险,家属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保持手部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10.遵循医生指导:术后的患者和家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遵循药物治疗和恢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护理。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和手术。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02T16:58:44.1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辛蕾杨青博杨青玉刘琳
[导读] 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
辛蕾杨青博杨青玉刘琳(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泌尿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
方法对146例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者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观察。
结果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
结论做好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护理体会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未发育成熟儿中占9.2%~30%,在发育成熟儿中占3.4%~5.8%[1]。
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由于对日后生育和精神的影响,以及有恶变和扭转的可能,现大多数临床资料[2]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
腹腔镜的应用是外科临床的一大突破,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我院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技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满意的特点而为患者接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6例,年龄3.6-26岁,平均14.8岁。
左侧98例,右侧28例,双侧20例,其中合并鞘膜积液25例,腹股沟疝13例;腹腔型112例,腹股沟型34例。
施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120例,Flower-Stephen分期手术18例,8例行睾丸切除术。
平均住院5-12天。
1.2 手术方式
全部患者均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腹腹腔镜手术,术中依据睾丸发育情况以及精索长度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含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Flower-Stephen分期睾丸下降固定手术、睾丸切除术。
1.3 护理方法
对全部患者均由责任护士和手术护士共同商讨制定连续的全程护理计划并实施,在计划中强调责任护士应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护理,手术护士需作好术中配合以及术前术后的病人访视工作。
2 结果
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90-185分钟,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一般心理护理护士除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还应针对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告知手术的配合要求,同时针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处理原则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科学的讲授、真诚的交流,打消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和疑虑,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之能愉快地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
对于可能行睾丸切除术者,家属往往担忧未来生育功能,应给予相应的解释与说明,并提供客观的信息,减少担忧。
3.1.2术前准备 (1)完善各种常规检查,确认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
(2)备皮。
(3)肠道准备。
(4) 术晨应用抗生素、置胃管,嘱患者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以免穿刺套管针损伤膀胱。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禁食、禁水,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
等待肠蠕动恢复后,患者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再进流质饮食。
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补液量2000-3500ml/d,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3.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类,蛋、奶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3.2.3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折叠,特别是患者翻身活动后要注意观察。
留置导尿管者应每日用0.05%的稀络合碘清洗消毒尿道口两次,并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无异常,一般留置尿管时间为24-48h,拔除后应叮嘱患者多饮水。
3.2.4术后切口的观察与护理手术后患者腹部仅留有4个0.5-1cm大小的切口。
如有少量血性渗出,应告知家属是正常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如渗出量较大或阴囊进行性增大,提示术中止血不彻底,应立即报告医生。
阴囊处切口可用75%酒精每天消毒2次,注意避免尿液污染。
3.2.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气腹并发症。
术后特别注意吸氧,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咳嗽、胸痛等;双肩部酸痛是腹腔镜术后常见轻微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大约为35%- 63%。
轻度的皮下气肿通常可于2-3天内自行吸收,严重的皮下气肿如胸部气肿,可限制胸部运动,影响活动。
(2)切口出血:注意查看脐孔和耻骨联合上3处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压迫止血,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孔缝合1针。
(3)内脏损伤:腹腔镜手术中脏器损伤可涉及所有腹内脏器及腹膜后器官,但多为胃肠道及泌尿道。
临床表现为腹腔内感染症状。
手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及全身情况,术后24-48h内应重视患者哭闹、腹痛、腹胀的主诉,以尽早明确是否腹腔内出血以及其它脏器损伤的情况,必要时应剖腹行手术修补。
本组患者未出现此类并发症。
(4)睾丸回缩及精索扭转:术后密切观察睾丸位置。
如回缩至阴囊上部可继续观察,不必手术;若回缩至外环口以上,则于3个月后再次行睾丸固定术。
精索扭转后, 睾丸血运发生障碍,可致睾丸坏死。
若术后患儿出现睾丸剧痛和触痛,并有恶心、呕吐,应立即拆除缝线手术复位并固定,若睾丸已坏死,则可行睾丸切除术。
4 讨论
隐睾是小儿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若延误就诊,将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
隐睾的主要并发症是生育力下降或不育及恶
变。
腹腔镜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隐睾的治疗具有显著优越性,许多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腹腔镜镜技术取代。
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获得患者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配合,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杨金瑞.230例隐睾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5):348-350.
[2]林俊.小儿隐睾症518例手术体会[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l3(11):104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