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402.91 KB
- 文档页数:8
DR5000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启动1.插上电源,关闭空的隔室;2.按下背面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3.仪器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显示主菜单。
二、操作整个屏幕都具有响应特性,如果要进行选择,直接用手指来触击屏幕。
不能使用锐器触击屏幕。
触击列表中某一项,将突出显示。
当该项被成功选定后,会将其反向显示。
1.试剂空白的测量①根据流程准备测试,试剂空白值的确定是使用去离子水,而不是样品。
②选择测试。
根据流程,将装有去离子水的比色皿插入到隔室,按“调零”键。
③将准备的样品比色皿插入到隔室。
按“读取”,此时将显示结果。
2.样品分析①设置单波长模式在主菜单中,按“单波长”,按“λ”后,输入需用的波长。
在“参数设置”中,按“选项”键,可以进行更多的设置。
②在单波长模式下执行测量将装有参比溶液或空白的比色皿插入到比色皿座,按“调零”键,然后将样品比色皿插入到比色皿座,按“读取”键,读取当前样品吸光值。
③设置多波长模式在多波长模式下,可通过至多四个波长测量吸光值,可对测量结果进行数学处理,获取总和、差值及相关性数据。
在主菜单中,按“多波长”键。
在“参数设置”中按“选项”键。
按“吸光度公式”键,在顶部键中选择的公式决定波长的数量,系数键在其下方显示。
要更改吸光度公式,请按顶部键,然后从显示的列表中选择公式,并按“确定”键。
选择新公式时,下方的变量数目会做出相应更改。
要更改波长,请按其中一个“λ”键,使用数字键盘输入所需的波长数,X按确定确认。
要更改系数,请按其中一个“K X”键,使用数字键盘输入所需要的系数,按确定确认。
④在多波长模式下执行测量将装有参比溶液或空白的比色皿插入到比色皿座,按“调零”键,然后将样品比色皿插入到比色皿座,按“读取”键,读取当前样品吸光值。
⑤选择保存的方法测量在主菜单中,按“常用程序”,查看带有程序编号的存储程序字母列表。
选择所需测试。
按“开始”运行程序。
选择程序后将显示该参数的屏幕。
这时所有相应数据(波长、系数和常数)已经预设。
UV2300ll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一标准曲线法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检查有无挡光物品,盖好盖子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通过,预热30分钟。
(自检过程中请勿打开样品室盖)3、按一下MAINMENU键回到主菜单下。
4、选中1单点测量,按ENTER进入,再选中1测量参数设置,按ENTER 进入,再选中1数据,按ENTER进入,再输入数字3CONC确认。
再用?键选中2波长( nm ),按一下ENTER,输入波长数值,按ENTER确认,按一下CLEARRETURN返回。
5、用?键选到工作曲线参数设置按ENTER进入,选中1工作曲线合成方式,按ENTER进入,输入数字1 (1价既标准曲线法),用?键到标样数量,按一下ENTER,再输入标准曲线标样个数,按ENTER确认,用?键到3工作曲线参数,按ENTER进入,依次输入各个标样浓度数值,按ENTER确认,再按两下CLEARRETURN返回,用?到0进入测量界面(或直接按数字键0进入测量界面)。
6、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放入两个空白样,盖好盖子。
按AUTOZERO 键调零,再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拿出外侧比色皿,装入第一个标样放入,盖好仪器样品室盖,按START/STOP键测量。
将第一个标样依次更换为标样2,3···分别测量,测完后记录K0,K1值(以备后用),按数字1进入样品测量界面。
打开仪器样品室盖,将外侧标样依次更换为各个样品,分别测量,测试完成后记录测试结果。
7、盖好样品室盖,关机,盖好防尘罩,清洗比色皿,二系数输入法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检查有无挡光物品,盖好盖子。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通过,预热30分钟。
(自检过程中请勿打开样品室盖)3、按一下MAINMENU键回到主菜单下。
4、选中1单点测量,按ENTER进入,再选中1测量参数设置,按ENTER 进入,再选中1数据方式,按ENTER进入,再输入数字3CONC确认。
公司logo 作业指导书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1、目的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避免非正规操作对仪器的损耗及人身的危害,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所有人员。
3、职责和权限3.1 检测主管:负责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外校维修安排、校准及本作业指导书的更新;3.2 检测工程师及检测技术员:负责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保养、相关记录及结果判定。
4、定义4.1 透光率是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5、内容5.1将仪器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检查仪器和电源线连接有无松动,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注意应确保接地写线有效;5.2 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开机后,显示欢迎界面;5.3 在显示欢迎界面几秒钟后,进入自检状态,仪器会自动对滤色片、灯源切换、检测器、氘灯、钨灯、波长校正、系统参数和暗电流进行检测;5.4 若某一项自检出错,仪器会自动鸣叫报警,同时显示错误项,可按任意键跳过,继续自检下一项。
自检不过时,要进行故障判断并排除后才可使用仪器测试;5.5 自检结束后,仪器进入预热状态,预热时间为20分钟,预热时可以按任意键跳过;5.6 测试样准备,将测试板材剪切为1*5cm,撕去保护膜后,放入第二个方槽中(同时测量多个样品时,侧依次放入第三第四个方槽中);5.7仪器处于主界面状态时,用键盘上的上下键,选定“光度测量”项,(左边的圆圈内出现圆点表示选定)。
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主界面;5.8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SET”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界面,用上下键,选定“透过率”测量模式,按“ENTER”键后,再按“ESC”键,自动返回光度测量主界面;5.9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GOTO λ”键进入波长设定界面,根据界面的提示,输入波长,按“ENTER”键确认,自动返回上一级界面。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不同的光,有不同的波长。
肉眼可见的彩色光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在 400-750nm,小于 400nm 的光线为紫外线,大于750nm 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光线通过透明溶液介质时,一部份被吸收,一部份透过,因此光线射出溶液后光波部份减少。
这种光波的吸收和透过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吸光分析依据的是Lambert 和Beer 定律。
一、 Lambert 定律一束单色光通过透明溶液时,一部份的光波被吸收,被吸收光波的量与溶液厚度有一定比例关系。
I =I0e-al…………………………………………………⑴式中 I0 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通过溶液后的光强度l 为溶液的径长e 为自然对数的底,即 2.718a 为溶液的吸光率(1)式可改写为:ln (I0/I)=al (2)将(2)式换算成常用对数式,即log (I0/I) = 0.4343 ·al令K = 0.4343 ·a则log (I0/I)=Kl (3)此处以 K 为吸光率。
二、 Beer 定律以溶液中溶质浓度变化代替溶液厚度的改变,光波的吸收与溶质浓度的改变有类同的关系。
即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光波被溶液吸收一部份,吸收多少与溶液中溶质浓度有一定比例关系。
依据 Lambert 定律中同样的推导,可得出下式。
log (I0/I)=KC (4)式中 c 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Lambertp 定律和 Beer 定律合并,即(3)和(4)式合并为log (I0/I)=KCl (5)令 T = (I/I0) A = log (I0/I)则 A =KCl (6)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度(6)式为 Lembert-Beer 定律的物理表示式,其含义为: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光波被吸收一部份,吸收多少与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和溶液厚度成正比。
此式为吸光分析法的基本计算式。
三、 721A 型分光光度计仪器介绍目前科研和临床最常用的分光光度仪器(可见光区)是 721 分光光度计。
嘉峪关逸安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分光光度计操作作业指导书一、操作方法1、开机预热:打开仪器开关,将比色池的盖子打开,仪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2、改变波长:通过旋转波长手轮可改变仪器的波长,并在波长观察窗的刻度选择所需的波长。
(需要使用波长范围为在330nm~370nm时,请将附件中的圆筒型滤色片套入样品室中的镜筒上。
在其他波长时不需要使用该滤色镜片。
)3、放置参比与待测样品:选择测试用的比色皿,把盛放参比和待测的样品放入样品架内,通过样品架拉杆来选择样品的位置。
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轻轻推拉一下以保证定位的正确。
4、调0%T:在透视比(T)模式,将遮光体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按下“调0%”键,屏幕上显示“000.0”或“-000.0”时,调T零完成。
5、调100%T/ OA:先用参比(空白)溶液清洗比色皿2-3次,将参比(空白)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
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按下“调100%”键,屏幕上显示“BL”延时数秒便出现“100.0”(T模式)或“000.0”、“-000.0”(A模式)。
调100%T/ OA完成。
6、测量吸光度:参照操作步骤3、步骤4。
在吸光度(A)模式,参照步骤5调100%T/ OA。
用待测溶液清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
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7、测量完毕:测量完毕后,清理样品室,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倒置晾干后收起。
关闭电源,盖好防尘罩,结束试验。
二、注意事项1、调100%T/ OA后,仪器应稳定5分钟再进行测量。
2、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
3、比色皿应配对使用,不得混用。
分光光度计操作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修订状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页1. 目的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完好的运行状态,以满足产品检验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型号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等。
3. 操作规程3.1 检查仪器各调节钮的起始位置是否正确,接通电源开关,打开样品室暗箱盖,便电表指针处于“0”位,预热20min后,再选择须用的单色光波长和相应的放大灵敏度档,再调“0”电位器调整电表为T=0%。
3.2 盖上样品室盖使光电管受光,推动试样架拉手,使参比溶液池(溶液装入4/5高度,置第一格)置于光路上,调节100%透射比调节器,使电表指针指T=100%。
3.3 重复进行打开样品室盖,调0,盖上样品室,调透射比为100%的操作到仪器稳定。
3.4 盖上样品室盖,推动试样架拉手,使样品溶液池置于光路上,读出吸光度值。
读数后应立即打开样品室盖。
3.5 测量完毕,取出吸收池,洗净后倒置于滤纸上晾干。
各旋钮置于原来位置,电源开关置于“关”,拔下电源插头。
3.6 放大器各档的灵敏度为:“1”×1倍;“2”×10倍;“3”×20倍,灵敏度依次增大。
由于单色光波长不同时,光能量不同,需要选不同的灵敏度档。
选择原则是在能使参比溶液调到T=100%处时,尽量使用灵敏度较低的档,以提高仪器的稳定性。
改变灵敏度档后,应重新调“0”和“100”。
4. 使用注意事项分光光度计是光学、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光谱仪器。
正确安装、使用和保养对保持仪器良好的性能和保证测试的准确度有重要作用。
4.1 分光光度计实验室要求:室温宜保持在15~28℃,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5%~65%,不要超过70%;防尘、防震和防电磁干扰。
仪器周围不应有强磁场。
防腐蚀。
应防止腐蚀性气体,如SO2、NO2及酸等侵蚀仪器部件。
当测量具有挥发性或腐蚀性样品溶液时,吸收池应加盖。
4.2 使用时应注意经常校正检流计零点,使用结束后也需校正一次。
共8页第1页2011-09-01SBC/LP.102-2010 A/1 2011-09-011目的为了对光源及灯具的光分布效果进行量化,而进行的全空间光度、色度、亮度测试。
2适用范围各类光源及灯具的光度、色度、亮度分布测试。
3设备及附件3.1 GO-R5000分布光度计自动转台及中场反射镜 LBR-ZL-19-G-0033.2 1PP42数字功率计 LBR-ZL-19-E-0243.2 CT400分布光度计控制器3.3 VPS变频交流电源3.4 WY12010精密数显直流稳流稳压电源3.5 电脑主机及显示器4作业过程4.1 准备工作4.1.1操作前确保仪器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4.1.2操作前确保各组件仪器工作状况良好,仪器能正常开机,且能正常待机.4.1.3灯具安装方面,选择合适的夹具,将灯具安装于夹具上,确保灯具在夹具上的位置稳定可靠.4.1.4灯具电气连接准备: 灯具供电参数由送样人填写以委托单形式注明,测试工程师确定,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灯具能正常点亮.4.1.5确保分布光度计升降装置能正常工作,设备供电后能正常升降即可.4.2操作步骤4.2.1打开分布光度计自动转台以及相关仪器供电电源,使各部分都处于待机状态4.2.2打开控制电脑以及GOSoft软件.4.2.3安装灯具:用软件控制将转台A轴角度转至120度,用升降车将灯具和夹具升高到灯臂法兰附近,并将其固定于灯臂法兰上,拧紧四颗固定螺丝.打开十字激光对准器,将灯具调整到十字激光竖线能平分灯具发光部分,且经过光度中心,横线通过升降灯臂调制与灯具光度中心等高.4.2.4用电源给灯具供电,(直流供电灯具选择WY12010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交流供电灯具选择VPS1030交流稳压稳流电源)将灯具正常点亮.4.2.5打开测试软件GOSoft,选择系统类型(1)配光曲线测试共8页第2页2011-09-01SBC/LP.102-2010 A/1 2011-09-01a.选择菜单中的操作→GO-R5000 配光绝对精确测试,第1探测器(近场)或GO-R5000配光绝对精确测试,第3探测器(远场)(根据灯具尺寸利用光强反比公式计算选择),具体操作如图:选择近场测试时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选择”,出现后选择标准灯数据,选择最近一次定标时间的数据共8页第3页2011-09-01SBC/LP.102-2010 A/1 2011-09-01点击“确定”点击:“确定”,输入2探测器偏角。
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722S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操作步骤:1.预热:仪器开机后灯及电子必须热平衡,故开机预热30分钟后才能进行测定工作。
2.调零:目的:校正读数标尺二端(配合100%T调节),进入正确测试状态;1)校“0”:开机预热30分钟后,改变测试波长时或测试一段时间,以及做高精度测试前都需要进行“0”点校正法。
具体操作:打开试样盖(关闭光门)或用不透光材料在样品室中遮断光路,然后按“0%”键,即能自动调整零位。
3.调100%T: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调“0”),进入正确测试状态。
1)调100%T:开机预热后,更换测试波长或测试一段时间后,以及做高精密测试前。
(一般在调“0”前应加一次100%调整,以使仪器内部自动增益到位);具体操作:将用作背景的空白样品置入样品室光路中,盖下试样盖(同时打开光门)按下“100%T”键即能自动调整100%T(一次有误差时可以再按一次)注:调整100%时整机自动增益系统重调可能影响0%,调整后请检查0%,如有变化可重调0%一次。
4.样品测试:1)使用波长调节旋钮调整波长至当前测试所需波长,读出波长时目光垂直观察。
2)按MODE键选择ABS(吸光度),此时对应的指示灯会亮。
3)将被测样品比色皿放入试样槽上,改变试样槽位置让不同样品进入光路:仪器标准配置中试样槽架是四位置的,用仪器前面的试样槽拉杆来改变,打开样品室盖以便观察样品槽中的样品位置最靠近测试者的为“0”位置,依次为1、2、3位置。
对应拉杆推向最内为“0”位置,依次向外拉出相应为“1”、“2”、“3”位置,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前后轻轻推动一下以确保定位准确。
4)读取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试样品的吸光度值。
三、维护保养:1.比色皿每次使用后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并用镜头纸轻拭干净,存放于比色皿盒中备用。
2.清洁仪器外表时,请勿用有机溶剂,不使用时加防尘罩。
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应用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程序,准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操作。
3、职责3.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操作程序4.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特别提示。
4.1.1该仪器必须有专人保管,第一次使用前需先通读仪器说明书。
4.1.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停止,立即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
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不得擅自“修理”,并做好使用和情况登记及实验记录。
4.2仪器使用方法4.2.1使用前准备4.2.1.1准备洁净的比色皿一只、擦镜纸。
4.2.1.2检查仪器各种按钮,确认电源为220V后,接通电源线。
4.2.2确认连接正常后,打开电源开关,使用氢灯则打开氢灯开关(保证样品室内是空的,且将样品室盖打开)。
仪器自检后,预热稳定至少半小时。
4.2.3 将灵敏度旋钮调到“1”档(放大倍数最小)。
4.2.4将选择开关置于“T”。
4.2.5 调节波长旋钮,选择所需测的波长。
4.2.6打开试样室盖,调节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4.2.7将装有参比溶液和被测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架中。
4.2.8盖上样品室盖,使光路通过参比溶液比色皿,调节透光率旋钮,使数字显示为100.0%(T)。
如果显示不到100.0%(T),可适当增加灵敏度的档数。
然后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数字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的透光率。
4.2.9若不需测透光率,仪器显示100.0%(T)后,将选择开关调至“A”,调节吸光度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再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后,数字显示值即为溶液的吸光度。
4.2.10若将选择开关调至“C”,将已知标定浓度的溶液置于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再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则可显示出相应的浓度值。
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发布日期:2010年5月6日实施日期:2010年5月6日型号:UV-1800编号:一. 仪器主要用途及特点UV-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可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域内对物质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理化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之一。
2008年岛津UV新产品,代替岛津原型号UV-170O该仪器采用双光束结构光路,使用了消象差型闪耀全息光栅作为色散元件。
UV-1800外观小巧新颖,流线外形设计。
应用Czerny-Turner分光镜,并取得同级别产品中最高级别的分辨率(1nm,实现明亮的光学系统,紧凑的尺寸(安装面积:W45(X D490m)可用作单机仪器,也可计算机控制,内置USB I/F支持USB闪存驱动,加强了与计算机的配合。
通过简单的参数设定,方便地进行光度分析、定量分析、动力学测试,配合专业的Mapada的扫描分析软件,可实现全波长光谱扫描、多波长测试、DNA/g白质分析。
总之,UV-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波长精度准确、分辨率高、测量精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二. 仪器的工作环境(或仪器的使用条件)1•工作条件1.1仪器应放在整洁干燥的房间内,室内温度5C〜35C。
1.2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的工作台上,有至少600mm的纵深,且避免强烈震动或持续震动。
1.3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
1.4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气设备。
1.5供给仪器的电源为100-120 V 与220-240 V、频率50-60 Hz,必须装有地线。
1.6避免在有硫化氢、氢氟酸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2•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2.1光学系统:带有Czerny-Turner装置的分光镜2.2波长范围:(190 —1100)nm2.3波长准确度:土0.1 nm (656.1 nm D2) , ± 0.3 nm (全范围)2.4波长重复性:w 0.3nm2.5测光类型:双光束2.6光谱带宽:1nm2.7杂散光:0.02%以下(220nm Nal, 340nm NaNO)2.8显示范围:0-200%T , -0.3 - 3A2.9吸光度精度:光度准确度0.3%T (0-100%T)± 0.002A(0 -0.5A)± 0.004A(0.5 -1A)光度重复性 < 0.2%T (0 -100%T)0.001A(0-0.5A)0.002A(0.5-1A)2.10 噪声水平:0.00005 Abs 以内(700 nm)2.11光源:钨卤素灯(20V)氘灯、内置光源位置自动调整机构2.12色散元件:消象差型闪耀全息光栅2.13接收元件:硅晶体光电二极管2.14 电源:100-120 V 与220-240 V, 50-60 Hz三. 仪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打开电源,进行仪器初始化。
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分光光度计室进行的光源或灯具的光、电、颜色参数,以及维持率参数的测试工作。
二、 目的规范测试程序,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人员培养和能力评定提供有效依据。
三、 依据标准依据相关产品的测试方法标准和性能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GB/T 24824-2009 普通照明用LED 模块测试方法;GB/T 24908-2010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 灯 性能要求;IES LM-79-08 Electrical and 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Solid-State Lighting Products ;四、 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1、 系统预热,系统从冷态开机时要预热30分钟以上,预热时应在积分球内点亮一只样品灯,积分球应关闭。
2、 环境条件,测试过程中积分球内温度应控制在25℃±1℃范围内,湿度不大于65%。
3、 测试系统性能确认,上述1、2两项条件满足后,应对性能稳定的、经过过测试的样品(以下称为赋值灯1)进行测试2,一般条件下测试一只,如果此只赋值灯的光效与其赋值相比变化不超过1%,色坐标变化在±0.0015范围内,则不需要重新定标。
如果光效变化在1%到1.5%之间,或色坐标变化在±(0.0015-0.0020)区间,则需另外测试一只赋值灯,若变化满足1%及±0.0015的条件,则不需要定标(但第一只赋值灯要分析看能否继续使用),否则要重新定标。
注1:关于赋值灯的选取及管理,参见其它文件。
注2:对赋值灯的测试,应满足其所属类别灯的老炼及稳定要求。
4、 定标(必要时),具体过程参照测试系统的说明书。
标准灯的使用规定见文件《标准灯的管理》。
5、 样品的预热,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一般情况下要对测试样品进行预热,预热台要尽可能靠近积分球开口以缩短两次点灯之间的灭灯时间。
预热时间与产品达到热平衡的时间有关,对LED 球泡灯、筒灯、射灯等小型产品,要求预热2小时以上。
日期: 第 1页,共2页 从下往上依次开启,依次为转台电源控制总开关、CT400分布光度计控制、依次为PF2010功率计开关、CT400分布光度计控制、转台电源将测试产品和所含附件全部固定在夹具上,检查被测产品光度中心是否与激光线交汇处重合。
若不是,使灯具的光源中心与激光中心对准,注意灯具移动时不也不可用眼睛直接看激光射线,以免射伤眼睛。
电源,若有报警声则按复位键即可,查看电流值和功率值显示是否正常,同
时查看被测灯具是否正常点灯,点灯正常后,关掉室内照明灯具,同时关好门。
1 4。
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规范操作和维护本仪器,以达到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数据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维护及期间核查。
3.职责实验室仪器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本仪器,并出具准确的数据。
定期校准,及时保养和维护。
4.工作环境要求4.1 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
如果温度高于30℃以上,要保证相对湿度在70%以下4.2不要将仪器安装在空气中氯气、盐酸气体、硫化氢气体、亚硫酸气体等腐蚀性气体超标的场所4.3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应水平稳定,不能有震动;仪器的风扇附近应留足够的空间,使其排风顺畅。
4.4不与其它用电设备共用电源插座4.5避免灰尘较多的环境5.操作规程5.1 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5.2 接通电源,仪器初始化完成后用翻页键选择到(光度测量)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主页面5.3 用<SET>键进入参数设定页面,按键与键使光标移动到测光方式选择吸光度后按<RETURN>键退出设置,你所选择的测光方式被应用5.4 在光度测量设定菜单下翻页键<选择数学>,按<ENTER进入数学计算界面。
在界面的底部提示信息处输入K和B系数。
5.5在光度测量设定菜单下翻页键<试样池>,按下<ENTER> 键进入试样设定界面。
按键与键使光标移动到相应的功能选项上,按<ENTER>键即可进入所选的相应的功能,分别设置试样池、使用样池数、空白溶液校正、试样池空白校正、试样空白、移动试样、系数设定和试样池复位。
5.6在光度测量设定菜单下翻页键<GOTO>键进入波长,在在界面的底部提示信息处输入波长,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波长。
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主页面。
作业指示书名称分光光度计作业指示书
密级:仅供内部使用
文件代码:
ZD-PK-006 版本号:第1.1版
颁布日期:
20130326
Page 1 of 1
引用标准分光光度计产品说明书
操作步骤图片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前需开
机预热30分钟。
(本仪器为触摸显
示屏,诊断后出现主
菜单自动执行诊断
测试)
无
2、触摸单波长出现
“A/T/C”键,按此
键来切换A、T、C 之间的值,使用字母数字键盘。
用柔软的棉布擦试管外壁水珠,指纹,灰尘等。
3、选择好使用的程
序后,输入测量波
长,将样品注入试管
至标示线,约30ml。
无
4、将比色皿放入浊度计试管孔中,盖上盖子,按读数键。
比色皿务必要擦拭干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与卫生
1、仪器应该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为了避免仪器积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的时间里,用防尘罩罩住仪器。
2、不可以用粗糙以及坚硬的物体清洁外壳以及显示屏。
你现在在按标准操作吗?!!
审核:修订人:。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使检验实验室分光光度计正常运行,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方法。
2 职责仪器使用负责人负责按此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核查,并及时做好核查记录,并对此数据负责。
3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
4 核查依据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4.2本仪器说明书和软件使用说明5 核查方法5.1通用技术标准(1)仪器应有下列标示: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工作电压、频率、制造生产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2)外观要求:仪器各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数字显示清晰完整。
(3)吸收池无裂纹,透光面清洁,无划痕和斑点。
5.2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利用仪器软件自动扫描。
选择650-660nm波长扫描范围,光谱带宽2mm,采样间隔0.1nm,测量方式为“能量”,扫描速度为“中速”,选择能量控制键档次,扫描。
根据最大能量所对应的波长与656.1nm进行比较。
按下式计算。
波长示值误差:△λ=λ3-λs(λ3 :三次测量的平均值;λs:波长标准值) 波长重复性:δλ=λmax-λmin(λmax:三次测量的最大值;λmin:三次测量的最小值)5.3噪声选取工作波段B段500nm作为噪声的测量波长。
按照软件说明,设置扫描参数为:时间扫描方式,光谱带款2nm,光度测量方式为透射比,参比光束和样品光束皆为空气空白,调整仪器的透射比为100%,扫描2min,测量图谱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透射比100%噪声;在样品光路中插入挡光板调整仪器透射比为0%,扫描2min,测量图谱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透射比0%噪声。
5.4吸收池配套在仪器所附的同一光径吸收池中,装蒸馏水于440nm玻璃吸收池中,将一个吸收池的透射比调整至100%,测量其他各池的透射比值,其差值即为吸收池的配套性。
共8页第1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1目的
为了对光源及灯具的光分布效果进行量化,而进行的全空间光度、色度、亮度测试。
2适用范围
各类光源及灯具的光度、色度、亮度分布测试。
3设备及附件
3.1 GO-R5000分布光度计自动转台及中场反射镜 LBR-ZL-19-G-003
3.2 1PP42数字功率计 LBR-ZL-19-E-024
3.2 CT400分布光度计控制器
3.3 VPS变频交流电源
3.4 WY12010精密数显直流稳流稳压电源
3.5 电脑主机及显示器
4作业过程
4.1 准备工作
4.1.1操作前确保仪器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
4.1.2操作前确保各组件仪器工作状况良好,仪器能正常开机,且能正常待机.
4.1.3灯具安装方面,选择合适的夹具,将灯具安装于夹具上,确保灯具在夹具上的位置稳
定可靠.
4.1.4灯具电气连接准备: 灯具供电参数由送样人填写以委托单形式注明,测试工程师确
定,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灯具能正常点亮.
4.1.5确保分布光度计升降装置能正常工作,设备供电后能正常升降即可.
4.2操作步骤
4.2.1打开分布光度计自动转台以及相关仪器供电电源,使各部分都处于待机状态
4.2.2打开控制电脑以及GOSoft软件.
4.2.3安装灯具:用软件控制将转台A轴角度转至120度,用升降车将灯具和夹具升高到灯
臂法兰附近,并将其固定于灯臂法兰上,拧紧四颗固定螺丝.打开十字激光对准器,将
灯具调整到十字激光竖线能平分灯具发光部分,且经过光度中心,横线通过升降灯臂
调制与灯具光度中心等高.
4.2.4用电源给灯具供电,(直流供电灯具选择WY12010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交流供电灯具
选择VPS1030交流稳压稳流电源)将灯具正常点亮.
4.2.5打开测试软件GOSoft,选择系统类型
(1)配光曲线测试
共8页第2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a.选择菜单中的操作→GO-R5000 配光绝对精确测试,第1探测器(近场)或GO-R5000
配光绝对精确测试,第3探测器(远场)(根据灯具尺寸利用光强反比公式计算选
择),具体操作如图:
选择近场测试时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选择”,出现后选择标准灯数据,选择最近一次定标时间的数据
共8页第3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点击“确定”
点击:“确定”,输入2探测器偏角。
点击:“确定”
共8页第4页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2011-09-01 将灯具数据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后出现如下对话框
b.选择合适的测量速度:快速、中速和慢速(一般选择快速模式)。
c.根据灯具类型选择C角度间隔10、C测试范围(0--360)、r测试间隔0.5、r测试
范围(灯具背面有光的,测试范围选择0—180,灯具背面无光选0--90。
选择完成后点击“开始”,
d.测试前复位(选择此项将转臂转至复位的位置,复位位置旋转反射镜位于最下方
的位置),灯具稳定时间一般为30分钟,填写上灯具的重量。
e.点击“确定”,提示将反射镜的罩子罩起来。
共8页第5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2)测量
a.点击测试输入中的对话框中的“确定”,系统先进入等待光源稳定状态,并且在主界面上弹出如下所示的窗口。
该窗口中将显示各个时间点上被测光源或灯具的功率、电压和照度,并绘制成曲线。
b.灯具稳定后弹出如下窗口自动测试。
c.分布测试对话框右侧为测量显示窗口,实时显示分布光度计测量过程中所生
成的光强分布曲线、光强数据表格、三维光强分布和电参数,通过点击窗口标签切换显示量值。
d. 测试过程中会在测试对话框左下侧显示所完成的进度及已用的时间。
(3)测量结束
在分布光度计自动完成测量后会发出蜂鸣声提示测量结束。
同时,GOSoft 软件将根据测量光源和灯具的类型不同处理测量结果,给出相应数据和曲线分析
共8页第6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4)保存文件和打印报告
(a)测量结束注意保存数据文件。
在保存文件前,输入完整测试信息和IESNA信息。
(b)保存文件:选择“文件”,点击“另存为”或者直接点击工具栏中的。
(c)灯具格式文件输出
GOSoft 软件提供多种灯具格式文件输出,文件格式及遵循的标准参见第三章。
若用户要导出标准灯具格式文件,可选择“文件”菜单,然后选择“导出标准灯具格式文件”。
(d)导出光强数据:选择“文件”,点击“导出光强数据(Excel 格式)”可将测得的光源或灯具的光强分布数据以A-α、B-β 或C-γ 坐标系导出,数据格式为*.CSV。
(e)导出主窗口图片:选择“文件”,点击“导出图片”可将显示页面保存为bmp
图片。
(f)打印报告:选择“文件”,点击“打印”或“打印预览”。
(5)退出系统
当测试完毕要退出系统时,请先关闭测控软件。
关闭测控软件时会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请点击“复位退出”按钮,等待
系统复位完成后软件会自动关闭。
(3)色温测试
a.选择菜单中的操作→配光测试
共8页第7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颜色分布测试,灵敏度档位选择
b.确定后选择定标文件,将信息填写完整。
C.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待等完定后开始测试。
共8页第8页
2011-09-01
SBC/LP.102-2010 A/1 2011-09-01
d.测试完成后保存指定位置,测试结束。
4.3.测试报告整理
5注意事项
¾电参数请务必记录,试文件注意保存。
¾标准光源是贵重物品,请谨慎、小心操作。
¾定标前需要将标准光源稳定10分钟以上。
¾测试样品必须稳定30分钟以上,才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