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服(疫情应急产品)
- 格式:pdf
- 大小:106.12 KB
- 文档页数: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标签一、使用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购买我们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我们特别提供以下使用说明,请仔细阅读并按照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和处置,以确保防护效果和个人安全。
1.产品描述本产品是一种专为医疗工作环境而设计的一次性防护服,旨在提供对液体、颗粒和微生物的有效防护。
2.产品规格本产品规格如下:-材料:聚丙烯非织造布-颜色:白色-尺寸:适合不同身形的成人使用-包装:独立包装,每件装于密封的塑料袋内3.产品使用请注意以下使用要点:-确保产品完整无损。
如发现包装密封破损或防护服破裂,请不要使用。
-洗手后再取出防护服,避免污染。
-在无风的室内或操作区域中佩戴防护服,确保周围环境清洁,以减少受污染的可能性。
-佩戴前仔细检查防护服,确保没有断裂、磨损或其他损坏。
如发现问题,请更换新的防护服。
-解开防护服后,请确保储存的空间干燥、清洁和无明火。
4.佩戴防护服按以下步骤正确佩戴防护服:-将防护服放平,并打开拉链。
-双手插入袖子,扭动身体,将头伸入合适部位。
-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并确保拉链牢固封闭。
-收紧袖口和腰部,确保防护服与身体紧密贴合。
5.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防护服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不得随意调整或解开防护服,以免引起污染。
-在长时间使用后或发现污染时,请及时更换新的防护服,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使用过程中如感觉呼吸困难或身体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
-不得将已使用的防护服重复使用或洗涤。
-在远离急救用设备的安全地点处置使用过的防护服。
6.产品处置使用过的防护服属于医疗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以减少环境和人员的污染风险。
请勿随意丢弃使用过的防护服,应将其放入专用的口袋或容器中,以便后续处理。
每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上需标注以下内容:1.产品名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2.生产日期:XX年XX月XX日3.批号:XXXXXXXXXX4.材料成分:聚丙烯非织造布5.尺寸:适合不同身形的成人使用6.注意事项:-本产品仅供一次性使用,请不要重复使用或洗涤。
医用防护服分级
医用防护服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一次性防护服:适用于一次性使用,通常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一次性防护服可以提供基本防护,阻隔常见的液体喷溅和颗粒物。
2. 医用防护服:适用于一定时间的反复使用,通常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
医用防护服可以提供较高级别的防护,阻隔有害颗粒物、飞沫和某些液体。
3. 医用防护服 (防液体喷溅):适用于液体飞沫的防护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由涂层聚酯纤维材料制成。
防液体喷溅的防护服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有效阻隔各种溅入体内的液体。
4. 高级医用防护服:适用于高风险感染疫情的防护要求,通常由多层材料组成,包括防水透气层和过滤层。
高级医用防护服可以提供最高级别的防护,能阻挡细菌、病毒和多种有害颗粒的渗入。
紧急备战卫生防疫物资储备清单大曝光附:紧急备战卫生防疫物资储备清单大曝光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扩散,各国都纷纷加强了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和储备。
在这个紧急备战的时刻,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卫生防疫物资的储备清单,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应对疫情的挑战。
本文将揭示一份紧急备战卫生防疫物资储备清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对疫情所需的物质支持。
一、口罩类物资1. 一次性医用口罩:它们是基本的防护物品,用于阻挡飞沫和粉尘,保护呼吸道免受病毒的侵害。
2. N95呼吸器:N95口罩采用高效过滤材料,能够过滤空气中95%以上的微小颗粒和细菌,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
3.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护人员佩戴,用于手术室、病房、检疫区等场所,防止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的飞溅传播。
二、防护服及相关物资1. 医用防护服:适用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佩戴,能够有效地隔离病毒和污染物,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2. 医用手套:医用手套在各种医疗场所中都是必备的防护物品,能够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护目镜和面罩:用于眼部和面部的保护,阻挡空气传播的飞沫,有效避免病毒通过眼、口、鼻传播。
三、消毒物品1. 酒精消毒剂:含有酒精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在医疗场所和公共场所都需备足。
2. 可见光灭菌灯:这种特殊的灯泡能够发出能量强大的紫外线,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四、医疗器械1. 病床和护理设备:确保医院有足够的可用病床和护理设备,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2. 呼吸机:这是关键的医疗设备,用于处理患者的呼吸困难,帮助他们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3. 体温计: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是及早发现和隔离有发热症状的患者的重要工具。
五、紧急备战策略1. 建立紧急准备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紧急准备小组负责制定并执行防疫物资的储备计划,确保物资的采购、存储和分配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2. 提前采购防疫物资:在疫情爆发之前,就要及早预测物资需求,并积极采购,避免出现物资不足的情况。
国家医用防护服标准国家医用防护服标准是指用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手术等医疗活动中,为了保护医务人员不受感染,同时保护患者不受交叉感染的服装。
医用防护服是医疗卫生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防护用品,其质量和标准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对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具有防护性能。
医用防护服通常由纤维素、合成纤维、金属等材料制成,其防护性能包括防水、防血液渗透、防细菌感染等。
材料的选择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因此国家标准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其次,医用防护服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度和透气性要求高。
医用防护服穿着时间通常较长,因此舒适度和透气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国家标准对医用防护服的设计和制作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以保障医务人员在长时间穿戴时的舒适度和健康。
另外,医用防护服的外观和标识应清晰明确,方便使用和管理。
医用防护服的外观和标识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因此国家标准对医用防护服的外观和标识要求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医用防护服的使用和管理的便利性。
最后,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检测和评价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程序。
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是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对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检测和评价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医用防护服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国家医用防护服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医用防护服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国家医用防护服标准,做好医用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和健康。
2024年防护服的分类与用途在现代工业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火焰、高温、熔融金属、腐蚀性化学的品、低温、机械加工以及一些特殊换危险。
对于这些危险,需要专用的防护服来保护整个身体。
防护服也被称为工作服,分特殊作业工作服和一般作业工作服。
一般作业工作服用棉布或化纤织物制做,适于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作业场所使用。
特殊工作服按作业环境的需要有防尘防毒服、防化学污染服、防热耐火服、防辐射服、防静电服等。
一、防尘防毒服防尘防毒服都是全身防护型工作服。
1.防尘服适于粉尘作业,一般由从头到肩的风帽或头巾、上下装组成,袖口、裤口及下摆收紧,选用质地密实、表面平滑的透气织物制做。
2.防毒服防毒服有密闭型和透气型两种。
密闭型是一种送气型防护服,用抗渗透材料制做,由头罩和上下联接的衣服组成,整体结构密闭,清洁空气从头顶送入,从设置在袖口、裤口及其他部位的排气阀排出,服内保持一定的正压,形成穿着者舒适的小气候。
送气型防护服能有效地防御毒气尘埃的危害,适于污染危害较严重的场所。
透气型防毒服用纤维活性炭等特殊透气织物制成。
袖口、裤口扎紧,能防御一定的毒气、烟雾的危害,适于在污染较轻的场所穿用。
二、防化学污染服防化学污染服有防酸碱服、防油服等,其种类、材料、用途有多种。
1.橡胶耐酸碱服橡胶耐酸碱服用含胶量大于60%,在炼制中加入稳定剂的橡胶布制做,材料不透气。
样式有工作服、背带裤、反穿衣、围裙、套袖等。
它适于防强酸碱液腐蚀;防酸碱易喷溅的作业。
2.塑料工作服塑料工作服用聚氯乙烯膜制做,不透气。
样式有工作服、反穿衣、围裙等。
它适于防轻度酸碱腐蚀、防水、防油、防低浓度毒物的作业,不耐高温和溶剂。
3.防酸绸工作服防酸绸工作服用经化学处理的柞蚕丝、化纤丝织物制做,材料透气。
样式有工作服、大褂等。
它适于防酸液酸雾腐蚀的作业,抗酸和透气性较好,有一定的防碱防油能力。
4.合成纤维工作服合成纤维工作服有合成纤维织物如涤纶、丙纶、氯纶制做,有工作服和大褂等样式。
企业单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准备物品清单
一、防护用品
医用外科口罩(建议备足)
n95口罩(高危险环境使用)
医用防护服(GB19082-2003)
护目镜(配套防护服)
乳胶/丁腈手套
二、消毒物品
84消毒液 75%医用消毒酒精 喷雾器
免洗洗手液 香皂 消毒湿巾
三、测量用品
红外体温测试仪 温度计 血氧仪 扫码牌
四、警示物品
警戒线 雪糕筒 大喇叭 手持式便携喇叭 疫情防护宣传栏 五、应急物品
消毒应急转运车(有条件可以使用)氧气袋 担架 防疫药包 六、隔离物品
临时备用消毒单间 卫生纸泡面一次性杯子等生活日用品
医疗废物回收袋。
医疗应急物资配备标准
医疗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帽子、医用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护目镜、医用鞋套/鞋等。
2. 消杀用品:含氯泡腾片、84消毒液、酒精、过氧化氢消毒液、速干手消液、抗菌洗手液、碘伏、碘酊、双氧水、医用酒精棉球/棉片等。
3. 常备药品: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抗过敏药、胃肠道药物、抗菌药物等。
4. 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可拉明)、利多卡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
5. 检验检测用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等。
6. 设备类:红外测温仪、呼吸机、除颤仪、体外膜肺氧合(ECMO)、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输液泵等。
7. 生活物资类:折叠床、应急照明灯(含电池)、毛巾被、食品等。
《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2023-10-26•产品介绍•产品研发•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市场分析目•产品前景展望•产品推广策略建议录01产品介绍1产品背景23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是基于现代医学和病毒学研究成果,专门为医护人员设计的一次性防护服。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性病毒的传播特点,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文件,研发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
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
产品特点防护服采用高科技材料制作,具备高效的抗病毒、抗菌性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
防护性能强舒适度高一次性使用多种尺码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柔软、透气的材料,使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穿着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舒适。
为避免交叉感染,防护服采用一次性使用设计,使用后即可丢弃,确保安全卫生。
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体型,提供多种尺码选择,确保穿着合适、舒适。
产品优势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标准防护服对病毒的阻隔率高达99%,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病毒阻隔率高防护服具有强大的抗菌性能,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传播。
抗菌性能强通过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医用一次性抗病毒抗菌防护服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提高救治效率02产品研发团队背景由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材料科学家、病毒学家和临床医生组成,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发经验。
团队规模团队规模较大,包括50名以上的专业研发人员,其中博士和硕士学历占80%以上。
合作与交流团队成员之间保持紧密合作,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
研发团队介绍研发过程首先对医用防护服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为产品研发提供方向。
市场需求调研材料筛选与实验样品制作与测试临床试验与改进筛选出具有抗病毒和抗菌功能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根据实验结果制作样品,对样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级防护服参数
二级防护服是用于危险场所作业(除面部外)的全身保护服装,具备重量轻、防酸碱等性能。
以下是其具体参数:
1. 材质:尼龙涂履PVC。
2. 特性:阻燃性能,损毁长度,续燃时间1s,阴燃时间9s,且无溶滴。
3. 重量:≤5kg/套。
4. 规格:特号、1号、2号、3号。
5. 经向拉伸强度:30KN/m、纬向拉伸强度:19KN/m。
6. 经向撕裂强力:128N,纬向撕裂强力:105N。
7. 主体胶布抗毒剂渗透时间不低于100分钟。
8. 主体胶布拉伸强度经向不低于15000牛顿/米,纬向不低于13000牛顿/米。
9. 主体胶布抗撕裂强度不低于50牛顿。
10. 胶层与织物粘合强度不低于780牛顿/米。
11. 主体胶布耐热性能:120℃×8小时不沾、不脆。
此外,二级医用防护服一般衣服上有红蓝条纹,其两项重要指标为抗渗水性和抗合成血液穿透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要求为
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要求为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医用防护服成为了重要的防护物品。
正确、标准的医用防护服在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要求。
1.外观要求
医用防护服外观清洁、无明显的污迹、断裂、针眼、露线等缺陷。
防护服的整体结构应紧密,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2.材料要求
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应该是无毒、无菌、无刺激、易于加工、耐用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
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应符合医用器械的一般材料要求。
3.尺寸要求
医用防护服应依据不同人员的体尺选购相应的尺寸和型号,确保穿戴
舒适、灵活自如、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4.防护类别要求
医用防护服根据用途和防护强度可分为多个防护类别,如隔离衣、手
术衣等。
在防护时,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场合和病种选择相应的防护
类别。
5.技术要求
医用防护服应具备防护飞沫、阻挡细菌、阻挡血液穿透等技术要求。
其中,防护飞沫是医用防护服的基本功能之一,此外,医用防护服还
应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好的物理防护性能。
6.使用和管理要求
医用防护服使用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正确穿戴、使用和处理防护服,防范使用中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医用防护服的日常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包括存放、消毒、检查等。
总之,正确、标准的医用防护服是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和预防疾病传播
的重要手段。
医用防护服要符合以上要求,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
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研发和生产,为医院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用防护服。
医用防护服检测标准
医用防护服检测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质量检测:包括防护服的外观、结构、型号规格的测定。
2.液体阻隔性能:包括抗渗水性、抗合成血液穿透性等指标的检测。
3.表面抗湿性能:检测防护服的表面抗湿性能是否达标。
4.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对防护服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
5.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衡量防护服过滤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6.阻燃性能:防护服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以保障使用安全,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检测。
7.抗静电性能和静电衰减性能:检测防护服的抗静电性能和静电衰减性能是否达标。
8.皮肤刺激性能:检测防护服是否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9.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黄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检测。
10.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防护服经过环氧乙烷消毒后,是否有环氧乙烷残留。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医用防护服可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方法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医用防护服标准
医用防护服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免受病原体感染的重要防护装备。
为了确保医用防护服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以下是医用防护
服应遵循的标准要求:
1. 材料要求:
- 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阻隔病原体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
透气性。
常用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薄膜、无纺布和聚酯纤维。
-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耐撕裂性、耐液体渗透
性和耐腐蚀性等。
2. 结构设计要求:
- 医用防护服应具备完整的覆盖面积,包括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
- 防护服的接缝处应采用合适的密封方式,确保不会有液体渗
透或病原体进入。
- 前面的开口设计应方便穿脱,并能够保持防护效果。
3. 性能指标要求:
- 阻隔性能:医用防护服对液体的阻隔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确保不会有液体通过。
- 透气性:医用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以提高穿戴时的
舒适度。
- 抗湿热性:医用防护服应能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保持一定的
防护性能。
- 耐磨性:医用防护服应能承受穿戴过程中的摩擦和拉伸。
4. 标识要求:
- 医用防护服上应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型号和符合
的标准等信息。
- 标识应清晰可辨,不易磨损或褪色。
以上是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要求,确保防护服提供了充分的保护,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和质量检验应依照
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十一、说明书和标签品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XXXX有限公司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无菌型)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型号】无菌型连身式、无菌型分身式【规格】160、165、170、175、180、185【生产许可证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产品技术要求编号】【结构及组成】由覆膜无纺布、胶条制成,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
产品分无菌型、非无菌型。
【产品适用范围】供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液提供阻隔、防护用。
【产品主要性能】1)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 kPa(17 cm H2O);2)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d);3)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2级(1.75 kPa);4)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的要求;5)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6)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7)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8)阻燃性能(若适用):损毁长度不大于200mm;续燃时间不超过15s;阴燃时间不超过10s;9)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C/件;10)防护服材料静电衰减时间不超过0.5s(若适用);11)产品应无菌,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注意事项,警示以及提示性内容】1)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本品经环氧乙烷灭菌,使用前请检查包装情况,若包装破损应禁止使用;3)本产品为一次性使用,禁止重复使用;4)产品使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使用说明】1)使用前根据身材选择合适的型号/规格;2)穿防护服时,先穿裤子,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3)穿好防护服后,确保头部、手腕处、脚踝口覆盖严密。
【尺寸】各型号规格的尺寸见表1、表2。
表1 连身式尺寸单位:㎝规格身长胸围袖长袖口脚口160 165 120 84 18 24165 169 125 86 18 24170 173 130 90 18 24175 178 135 93 18 24180 181 140 96 18 24185 188 145 99 18 24允差±2 ±2 ±2 ±2 ±2表2 分身式尺寸单位:㎝规格上衣长胸围裤长腰围160 76 120 105 100~105165 78 125 108 105~110170 80 130 111 110~115175 82 135 114 115~120180 84 140 117 120~125185 86 145 120 125~130允差±2 ±2 ±2 ±2【禁忌症】尚未发现【储存方法】本产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内,避免阳光直射。
医用防护服原理医用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的特殊服装。
它能够有效地隔离病原体,防止它们进入人体,从而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医用防护服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选择医用防护服通常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隔离病原体。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涂层或处理方式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
二、结构设计医用防护服通常采用无缝设计,以减少污染源。
同时,在关键部位加强加固,如领口、袖口、裆部等,以确保不会发生破损或渗漏。
三、紧密贴合医用防护服要求紧密贴合身体表面,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流动和交换。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源和感染源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提高医护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性。
四、透气性能医用防护服需要具备一定的透气性能,以保证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穿戴时不会感到过于闷热和不适。
同时,透气性能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汗液蒸发和水分流失,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五、消毒处理医用防护服需要经过一定的消毒处理,以确保其表面没有病原体残留。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药品消毒等。
不同的消毒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六、严格管理医用防护服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包括存储、清洁和更换等方面。
存储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清洁时要使用特殊的清洁剂,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更换时要根据使用情况和规定周期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医用防护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护装备,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医用防护服的原理主要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紧密贴合、透气性能、消毒处理和严格管理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够真正发挥医用防护服的作用,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2.1.1 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 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
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
每3 cm 应为8 针~14 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
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
2.1.3 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
2.2 结构
2.2.1 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为连身式结构。
(见图1)
2.2.2 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2.3 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2.3 号型规格
防护服型号规格见表1。
表1 连身式型号规格(单位:cm)
规格身长胸围袖长袖口脚口
S/160 165 120 84 18 24
M/165 169 125 86 18 24
L/170 173 130 90 18 24
2.4 液体阻隔功能
2.4.1 抗渗水性
0)。
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 kPa (17cm H
2
2.4.2 透湿量
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 g/(m2•d)。
2.4.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
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2中2级的要求
表2 抗血液合成穿透性分级
2.4.4 表面抗湿性
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的要求。
2.5 断裂强力
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2.6 断裂伸长率
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2.7 过滤效率
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
2.8 抗静电性
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C/件。
2.9 静电衰减性能
防护服材料静电衰减时间不超过0.5s。
2.10 微生物指标
防护服应符合GB 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见表3。
表3 防护服微生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