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_张树红
- 格式:pdf
- 大小:79.56 KB
- 文档页数:2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当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及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成为中医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当归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将概述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并介绍这些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活性。
重点阐述当归的药理作用,如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抗氧化、抗炎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这些药理作用与当归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还将探讨当归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综述,本文旨在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推动当归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当归的化学成分当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挥发油:当归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这些挥发油主要由多种萜类化合物组成,如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当归独特的香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药理作用。
多糖:当归多糖是当归中另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当归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氨基酸:当归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酸:当归中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如阿魏酸、苯甲酸等。
这些有机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于改善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微量元素:当归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当归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涵盖了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综述·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当归为伞形科(umbrelliferae )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 的根,当归入肝、心、脾,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素有“十方九归”之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我国学者邓永健等[1]从岷县当归中分离出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 ,AP ),组分含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以及半乳糖酸等。
AP 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且具有明显地改善血液系统、免疫促进、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故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 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血液系统作用AP 能增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并且这种作用在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时尤为明显。
同时,AP 能够影响动物机体的造血系统,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小鼠与人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Liu 等[2]将AP 作用于小鼠脾细胞后发现,小剂量AP (2.3mg/kg )可以快速恢复贫血小鼠的外周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缓解了贫血症状。
另有实验发现,AP 能有效地刺激正常小鼠及贫血小鼠的早、晚期红系祖细胞和CFU-GM (粒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增殖,并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向红系、粒系细胞方向分化[3]。
同时,我国学者柳永青[4]发现,AP 通过保护和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了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导、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从而产生造血效应。
杜小丽等[5]探讨了AP 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为阐述AP 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当归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当归的应用及药理作用论述当归(学名:Angelica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具有抗癌;护肤美容;补血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1]。
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其中当归有效成分当归多糖是其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及抗辐射损伤等作用的关键。
当归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科。
本文对当归的一些其他作用主要论述如下。
1对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增强心脏血液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
通过实验证明,给麻醉犬静脉或冠脉注射当归注射液后可见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量也明显下降[2]。
当归水提取液也能使离体单个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灌流量增加,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有明显对抗作用。
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器官血流量。
在小鼠实验中,当小鼠处于慢性缺氧期间,每天注射当归提取液,可使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显着减轻。
吸入10%氧气的大鼠静脉注射当归后,肺动脉压上升幅度明显低于用药前,肺血管力也较给药前降低,进一步证明了当归对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动脉的扩张作用[3]。
给颈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造成的大鼠急性脑缺血,实验模型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缺血症状,抑制血浆TXB2产生,增加血浆6-Keto-PCF1α。
2对机体血液系统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可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5-HT释放,对抗TXA2洋物质的生物活性,增加PCI2活性,阻抑动静脉旁路形成时间长,血栓重量及长度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当归可使血粘滞性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
当归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而促进细胞解聚[4],降低血液粘度。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摘要】目的:对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方法:总结和分析近些年国内外有关文献。
结果:当归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结论:当归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中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当归;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49-02当归(Angelica sinensi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它具有止痛、和血、滑肠、调经、补血等作用,研究表明当归与其有效成分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多方面有显著作用,当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关注,本文就近些年对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展作简要分析。
1.当归的化学成分分析挥发油和水溶性为当归的主要成分。
其含量中0.2%~0.4%为挥发油,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为藁木内酯,其次为正丁烯基辅内酯,具有特异的芳香味[1]。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阿魏酸、烟酸、豆甾醇、尿嘧啶、丁二酸、香夹兰酸、十四醇-1、钩吻荧光素以及D-葡萄糖苷。
还含有多种糖分、氨基酸等等多种无机元素[2-3]。
2.当归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2.1 有效保护心机细胞研究发现当归中含有的阿魏酸可以增加小鼠的血流量,并且可以稳固心肌细胞膜,保护小鼠心肌细胞,抗缺氧能力得到提高,细胞的损失程度缩小[4]。
宋延平等[5]实验证明使用5~20g/kg当归补血汤可以显著提高麻醉小鼠的舒张压平均值和收缩压的平均值,但心率则没有影响。
在10g/kg的时候小鼠的缺氧时间得到延长。
10~20g/kg当归补血汤可以使断头的小鼠呼吸时间得到延长。
当归也能使小鼠的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但对环磷酸鸟苷(cGMP)没有显著作用。
cAMP的浓度增长,可以提高cAMP和cGMP的比值,它的机理作用可能是激活了依靠环磷酸腺苷的蛋白激酶,从而促进了钙的释放,心肌细胞得到加强,并发挥了作用。
当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当归是祖国医药学的珍宝,素有“药王”的美誉。
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当归对于人体的多个系统等均有治疗作用,所以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收集近10年内关于当归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文献,并整理后予以综述。
【关键词】当归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 引言当归是一种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喜欢生长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
当归的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此后一直被广泛使用。
近几年有调查发现,高频中药材中,当归的使用频率排名第三,仅次于甘草和茯苓,故有“药王”的美誉。
中医认为:当归具有补血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之功效[1]。
随着现代医药学的进步,专家学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当归的成分分为挥发油部分与水溶性部分。
挥发油部分中含量最高的为藁木内酯。
水溶性部分则含:阿魏酸、烟酸、尿嘧啶、腺嘌呤、豆甾醇等[2]。
当归对于人体的呼吸、循环、血液以及免疫系统等均有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之功效,所以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收集近10年内关于当归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文献,并整理后予以综述。
2 当归的药理作用2.1当归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
这就说明,当归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心脏性哮喘及伴有高血压的哮喘病人。
此外,当归还可以帮助发生纤维化的肺间质减轻症状。
有一组药理学对究发现:发生肺纤维化的大鼠采用当归治疗一个月后,其肺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当归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从各项研究结果来看,当归对于人体的循环系统有着多种的治疗作用。
①当归具有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注射当归注射液后,实验犬可以出现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同时心肌耗氧量也有降低。
分析其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可能与蛋白激酶C有关。
②当归具有降压作用。
基于中国知网2000-2022年当归多糖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聂振飞【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4(9)5【摘要】目的分析2000—2022年当归多糖研究领域的科学产出特征、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与研究机构提供方向性参考。
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1.6.18软件对纳入的2000—2020年当归多糖领域中的374篇文献进行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分析。
结果当归多糖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现波浪式前进,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基金支持相对较多,随着当归多糖众多药理活性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有所回升。
当归多糖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方面,特别是当归多糖在延缓脑衰老、防护肝脏与肾脏损伤、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抗肿瘤与贫血、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颇受关注。
结论2000—2022年当归多糖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尤其对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大量研究,推动当归多糖新药理作用的发现与应用。
【总页数】4页(P103-106)【作者】聂振飞【作者单位】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1【相关文献】1.近五年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研究——基于对中国知网2008~2012年论文的分析2.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2~2018)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3.我国近20年教师权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的可视化分析4.中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和科学网2010-2020年数据库的分析5.我国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概况、热点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中国知网的CiteSpace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王利华;王菲菲;刘悦;毕野;张馨方;赵晶;凌宁生【摘要】当归主要的活性物质为当归多糖,一般采用粗提、精提等多种分离技术来提取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不仅对机体血液系统有明显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辐射等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归总多糖及其组分的结构、当归多糖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制备技术,以及当归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和制剂,同时提出了当归多糖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当归多糖;结构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学功能;制剂【作者】王利华;王菲菲;刘悦;毕野;张馨方;赵晶;凌宁生【作者单位】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1, 2]。
植物多糖来源广泛,生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所以对其综合开发利用已成为不仅是医药界甚至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热门话题[3]。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其产地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其中中国甘肃岷县所产当归品质最好,作为常用传统中药,当归对女性妇科疾病有神奇疗效,有“十方九归”之称的当归一直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4,5],并长时间作为保健食品使用。
当归对血液系统具有重要作用[6],当归的主要活性物质当归多糖,因其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良好疗效[7],吸进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当归多糖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功能用途等进行综述。
当归多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当归是我们祖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
中医里的当归是我国甘肃岷县道地药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茎干燥而成,常用于补血活血和调经止痛。
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分离自当归根饮片,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是当归中的发挥药理功效的主要成分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贫血、抗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等药理作用。
本课题旨在明确当归多糖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即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治疗作用及具体机制。
本论文以岷县当归根饮片为原料,沿用课题组已建立的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当归多糖并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质量评价。
体内建立T2DM、NAFLD和AFLD小鼠模型,体外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和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并用当归多糖对小鼠灌胃治疗或与细胞共培养,通过一系列手段评价当归多糖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分子机制。
本课题不仅明确了当归多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作用和具体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还为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并有助于祖国医药的传承与发扬。
第一部分当归多糖的提取、纯化与鉴定制备当归多糖沿用本实验室已建立并优化过的工艺:首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当归粗多糖,之后依次用反复冻融除杂,用0.8 μm和0.45 ltm微孔滤膜除杂,Mw 3500透析袋除杂,再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直至出现白色絮状当归多糖。
随后采用葡聚糖凝胶G50色谱分离柱分离提纯得到精制当归多糖。
对提取的当归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和质量控制:硫酸苯酚法测得当归多糖糖含量大于90%,HPGPC法测得当归多糖重均分子量为72900Da,紫外扫描显示当归多糖中几乎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扫描明确了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单糖分析表明当归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比例为1:2.5:7.5。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又称“女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对当归进行了更深入的药理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并有望在多个领域得以应用。
一、补血活血
当归被认为是最具有补血活血作用的药材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人体循环系统和影响血液成分和结构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当归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促进红细胞生成和维持稳定的微循环,从而起到补气养血,改善贫血症状的功效。
此外,当归还含有一种叫做“当归多糖”的生物碱,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调节内分泌
当归可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具体实现了平衡雌激素分泌,调节月经问题,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作用。
研究发现,当归中所含的叶酸、铁、维生素B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卵巢
功能正常运作,防止内分泌系统失调,增强人体抗疲劳能力。
三、抗炎止痛
当归中含有乙酰血杆菌素和川芎嗪等成份,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其中,乙酰血杆菌素与角质细胞的间质有亲和力,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促进局部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增强其治疗效果。
四、预防肌肉劳损
当归中的活性成分,如维生素B、多糖、丹参酮等,可以促进肌肉细胞的合成,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减缓肌肉疲劳和酸痛,具有预防肌肉劳损的作用。
同时,当归对抗肌肉损伤的能力可能还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加强有关。
总之,当归已经成为中成药、保健品等领域将要广泛应用的重要药材。
当归作为中草药的体系特征在百年的应用历史中已经得到确认,被视为现代世界所需要的显著特点,具有巨大的探索价值。
当归的药理研究及适宜人群当归,又称女草、当归头、熟地,为伞形科植物光叶当归的根部,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传统草药之一。
在中医学理论中,当归被认为具有温经血、活血化瘀、补血补气等功效。
因此,对于经期不调、月经痛、产后血虚等妇女疾病,当归常常被作为重要的药物进行应用。
本文将从药理研究和适宜人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当归的药理作用和合理使用的范围。
一、药理研究1. 温经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当归在温经血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富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油中的红花酮和左旋糖甲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子宫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起到温经血的作用。
活血化瘀方面,则主要归功于当归中的川芎嗪,它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合成,从而加快血液在微循环中的流动速度。
2. 补血补气的作用机制当归的补血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富含的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B12和叶酸则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物质。
当归中的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并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二、适宜人群1. 经期不调的女性当归具有温经血的功效,可以调理女性的月经周期,促进月经的正常进行。
对于经期不调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如月经提前、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等,可以适量服用当归来改善这些问题。
2. 月经痛的女性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痛经的女性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对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痛经更为有效。
在经期前数天开始服用当归,可以减缓子宫收缩过程,缓解痛经的程度。
3. 产后恢复期的妇女产后妇女常常会出现血虚的情况,当归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可以加速产后的恢复过程。
同时,当归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对于哺乳期的妇女也有一定的帮助。
4. 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的人群对于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与气血不足相关的症状,当归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
当归的温经补血作用可以改善机体的气血不足状况,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当然,虽然当归具有很多良好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汪诺舟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22)19
【摘要】当归多糖在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药物制剂和复合药物制剂的开发有着广泛的应用性.该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对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汪诺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温悦;傅正毅;赖艳;孟德胜
2.当归多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岩;丁伟;侯怀晶;徐紫清;严宛鸿;闫宁;刘娅楠;张凌云;赵晓红;刘志汉;吕理浇;薛建军
3.当归多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岩;严宛鸿;闫宁;刘娅楠;张凌云;赵晓红;刘志汉;吕理浇;薛建军;丁伟;侯怀晶;徐紫清
4.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新进展 [J], 徐露;董志
5.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 [J], 杨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归多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当归是我们祖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
中医里的当归是我国甘肃岷县道地药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茎干燥而成,常用于补血活血和调经止痛。
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分离自当归根饮片,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是当归中的发挥药理功效的主要成分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贫血、抗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等药理作用。
本课题旨在明确当归多糖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即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治疗作用及具体机制。
本论文以岷县当归根饮片为原料,沿用课题组已建立的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当归多糖并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质量评价。
体内建立T2DM、NAFLD和AFLD小鼠模型,体外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和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并用当归多糖对小鼠灌胃治疗或与细胞共培养,通过一系列手段评价当归多糖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分子机制。
本课题不仅明确了当归多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作用和具体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还为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并有助于祖国医药的传承与发扬。
第一部分当归多糖的提取、纯化与鉴定制备当归多糖沿用本实验室已建立并优化过的工艺:首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当归粗多糖,之后依次用反复冻融除杂,用0.8 μm和0.45 ltm微孔滤膜除杂,Mw 3500透析袋除杂,再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直至出现白色絮状当归多糖。
随后采用葡聚糖凝胶G50色谱分离柱分离提纯得到精制当归多糖。
对提取的当归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和质量控制:硫酸苯酚法测得当归多糖糖含量大于90%,HPGPC法测得当归多糖重均分子量为72900Da,紫外扫描显示当归多糖中几乎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扫描明确了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单糖分析表明当归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比例为1:2.5:7.5。
·综述·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张树红,谷海玲
莱芜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山东271100
摘要: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当归为补血要药。
当归中起主要补血作用的化学成分是: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
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当归多糖的文献资料,通过现代对当归多糖的研
究,概述了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现代临床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当归;当归多糖;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14)10-0077-02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
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阿魏酸、ASP、氨基酸和维生素等,ASP为当归补血主要成分,现就ASP 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和现代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药理作用
1.1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ASP在凝血方面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既有抗凝血活性又有明显止血作用。
给小鼠注射ASP5mg/kg,1次/d,共3d,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给家兔静脉注射ASP2mg/kg,连续3d,TT和APTT明显延长,而PT 则无差异。
提示ASP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了内源性凝血系统,而对外源性凝血作用较弱[1]。
1.2促进造血小鼠于7Gy剂量照射前24h,腹腔注射ASP300mg/kg,可使照射小鼠脾内源性造血灶数、脾重及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增加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2]。
给小鼠体内注射ASP有使外周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3]。
ASP可使小鼠BMSCs 粘附分子表达降低[4]。
对大鼠气血双虚的模型,予以ASP15mg/kg灌胃,1次/d,连续14d,可使气血双虚大鼠IL-6和EPO非常显著提高[5]。
1.3保肝ASP给小鼠灌胃500mg/kg,1次/d,连续7d,可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血清GST、AST,降低肝组织MDA。
提示,ASP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为使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发挥护肝作用[6]。
给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并饲高脂饲料,使大鼠进入肝硬化中晚期。
给大鼠灌胃ASP0.1、0.2、0.4g/ kg,1次/d,14d后一次腹腔内注射内毒素LPS诱导昏迷。
ASP降低昏迷率,降低血氨、GPT、GOT,脑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
上述结果表明,ASP对肝硬化致肝昏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脑功能有保护作用这个作用与降低血氨和血清GOT改善肝功能和保护脑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7]。
1.4调节免疫小鼠腹腔注射ASP50mg/kg,连续7d,对刚果红的廓清率提高41%;在皮下注射强的松龙15mg/kg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ASP25mg/ kg或50mg/kg,则能拮抗强的松龙的上述免疫抑制作用。
ASP10、2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可拮抗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抑制、NK细胞活性减弱及IL-2诱生水平低下的作用。
ASP在30 100μg/ml范围内不仅显著促进脾细胞增殖,而且多糖组分AP-3在该浓度下使IL -2分泌量上升至60 180pg/ml和INF-γ上升为60 140pg/ml。
提示,ASP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和T 细胞并通过细胞因子IL-2和INF-γ的诱生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8]。
1.5抗肿瘤ASP2.5 250μg/ml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量效与时效关系;ASP使HL60细胞阻滞在G0/G1期,故推测APS队HL-60抑制增殖的作用与抑制DNA合成有关[9]。
另有实验证明ASP终浓度在50 100μg/ml时队K562也有剂量和时间依存的抑制增殖作用[10]。
ASP30、100、300mg/kg,每日腹腔注射一次,连续10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无明显抑制作用,对EAC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7.9%,30.5%和155.3%;对L1210移植ASP30、100mg/ kg有生命延长作用,延长率分别为66.75和56.7%[11]。
ASP剂量为20、50和100mg/kg连续腹腔注射14d,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达到33.9%、40.9%和43.8%,对巨噬细胞产生IL-1和TNF-α也有明显抑制作用[12]。
1.6抗乙酸性结肠炎将8%乙酸注入大鼠结肠复制结肠炎模型,ASP250、500和1000mg/kg,每
日灌肠给药一次,连续7d。
结果:ASP灌肠黏膜损伤指数(CHDI)、粪便隐血(OBT)评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DA、NO含量,明显减轻肠粘膜的病理损伤。
对结肠氧自由基和生长因子,ASP可升高TGF -β、EGF表达水平及SOD活性。
ASP通过结肠组织中TGF-β、EGF的表达,促进多种组织细胞增生、分化、迁移,激素结肠上皮细胞黏膜屏障及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再生,这可能是ASP缓解大鼠结肠损伤及肠道出血的主要机制[13]。
1.7降血糖给连脲菌素(STZ)糖尿病大鼠每日灌胃ASP20、60和200mg/kg,共给药6周。
给药4周后ASP各组即出现降糖效果,给药7周后,ASP 高剂量组的TC、TG、和LDL-C升高。
故ASP的降糖作用机制可能系通过改善血脂和脂肪酸的再分布,而非增加胰岛素水平起作用的[13]。
另有报道ASP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糖尿病及正常小鼠也均有降糖作用[14]。
1.8抗辐射小鼠在照射(8.5Gy)前分别腹腔注射ASP75、150及300mg/kg,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40%、31%和42%,提示ASP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有防护作用。
ASP组可恢复骨髓有核细胞数至照射前水平,并可阻止10d以后胸腺的继发性萎缩[1]。
2现代临床应用
随着ASP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意义的研究,ASP已经被开发成产品供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主要是制成复方制剂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减轻患者的化、放疗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ASP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完全的体现中药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于免疫系统调节、抗肿瘤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同时发现ASP具有降糖作用并初步得到证实,为将ASP开发成降糖产品提供了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当归成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虽然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国家药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达40种以上。
但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开发。
对当归的成分的研究也需要就一步深入,研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看是否可以在原有化学成分上进行化学修饰或进行微生物转化得到新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看是否会发现新的药理作用,扩大临床应用。
针对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高,治愈难等特点,广大医药工作人员已经注意到中药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可以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糖尿病这种多靶点和多器官损伤的疑难疾病。
但是被开发成产品的仍然很少,所以ASP在抗糖尿病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发展[15]。
参考文献
[1]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翻译出版社,2004:10.
[2]王亚平.当归多糖对造血祖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5):363.
[3]胡晶.当归多糖对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12):1835.
[4]王改琴.当归多糖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黏附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53.
[5]方晓艳.当归补血汤粗多糖补气生血作用研究和组方合理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93.
[6]操刚.当归多糖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5):21.
[7]倾轶.当归多糖对大鼠肝性脑病的预防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3):2187.
[8]杨钦红.当归多糖组分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对IL-2和INF-γ的诱生作用[J].中药材,2005,28(5):405.
[9]王莎莉.当归多糖对人粒单系祖细胞和粒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分化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3):257.[10]郑敏.当归多糖对K562细胞增殖与诱导分化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54.
[11]高澎.当归多糖AP-O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1):1299.
[12]曹蔚.当归多糖AP-IcⅡ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2):1018.
[13]刘少年.当归多糖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3):367.
[14]许莹.当归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的降糖作用[J].中国药师,2004,7(11):880.
[15]孟慧玲,魏道武.当归多糖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甘肃中医,2007,20(1):44-46.
收稿日期: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