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2 化学基本理论 第7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77
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分子(5种):Ne、HF、H2O、NH3、CH4阳离子(5种):Na+、Mg2+、Al3+、NH+4、H3O+阴离子(5种):F-、O2-、N3-、OH-、NH-22.核外电子数为18的微粒有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阳离子:K+、Ca2+阴离子:Cl-、S2-、HS-、O2-23.半径比较:先看层数后看质子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r(S2-)>r(Cl-)>r(K+)>r(Ca2+)。
4.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共有7个周期,要记住前六周期每个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5.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第8列,第8、9、10三列称为第Ⅷ族)。
6.超铀元素:指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元素。
7.过渡金属包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中的所有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且最外层都是1~2个电子。
8.镧系元素在第六周期、锕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它们都在第3列(即第ⅢB族)。
9.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0.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强。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2)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4)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ⅡA的强(√)(5)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6)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7)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8)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1.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 >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2017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依据有关规律比较氧化性还有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有时还需要应用化学键理论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典型例题:例1.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A.CrO3+ NH3+ H2O B.Cr2O3+ NH3+ H2OC. CrO3+N2+H2O + N2+ H2O)例2.、Mg混合粉末溶解在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粉末完全溶解后,收集到的NO气体(设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不考虑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A.18g B.20g C.22g D.24g例3. 某类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1)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 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2) 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
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
则:残留固体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m的代数式表示);(3)(2)中m = ,n = 。
试通过计算确定残留固体的成分及其质量$课堂练习1.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组成。
将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C52.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往反应KclO3+I2=2KIO3+Cl2。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大题突破练(一)化学工艺流程题1.(2023·辽宁锦州一模)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以某硫化锌精矿(主要成分是ZnS ,还含有少量FeS 等其他成分)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Zn 和H 2SO 4,基态S 原子占据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S O 42-的空间结构为。
(2)“焙烧”过程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焙砂”中铁元素主要以Fe 3O 4形式存在,写出“焙烧”过程中FeS 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含尘烟气”中的SO 2可用氨水吸收,经循环利用后制取硫酸,用氨水吸收SO 2至溶液的pH=5时,所得溶液中的c (SO 32-)c (HSO 3-)=。
[已知:K a 1(H 2SO 3)=1.4×10-2;Ka 2(H 2SO 3)=6.0×10-8](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过量),所得“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分离“滤液”与“滤渣”的操作名称为。
(4)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稀硫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
①下列设想的加快浸取反应速率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将稀硫酸更换为98%的浓硫酸 B.将硫化锌精矿粉碎 C.适当升高温度②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ZnS 遇到硫酸铜溶液可慢慢地转化为铜蓝(CuS):ZnS(s)+Cu 2+(aq)CuS(s)+Zn 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已知:K sp (ZnS)=1.6×10-24,K sp (CuS)=6.4×10-36] 2.(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某软锰矿含锰50%,是重要的锰矿石。
其主要成分如表:软锰矿主要成分杂质MnO2MgO、FeO、Fe2O3、Al2O3、SiO2等杂质某科研团队设计制备高纯度MnCO3。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知识整理与复习(1个月)1. 复习和整理基础知识点:周期表,离子的成键与化合物的命名,化学键的分类与性质等。
2. 复习和整理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3. 复习和整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 复习和整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平衡的判断与计算。
第二阶段:练习与巩固(1个月)1. 进行大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2. 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考试题目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对各类题目的解答能力。
3. 增加解析错题的时间,查漏补缺,强化易错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
第三阶段:强化与提高(2个月)1. 梳理知识点,重点复习和强化考点。
2. 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
3. 制定每周的强化训练计划,分配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如解析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4. 参加一些化学竞赛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高强度考试的心理素质。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1个月)1.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2. 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集中攻克高频考点。
3. 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熟悉考试环境和节奏,逐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4. 复习和强化易错的考点和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做好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
第五阶段:考前复习与放松(1周)1. 复习全科知识点,进行最后一次的知识回顾。
2. 适度减少训练强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 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总结: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具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复习效果进行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不断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高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