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36
6、电源、线束、事故汽车故障诊疗与检修技术模块一汽车故障诊疗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7、试火法、改换电容器、火花变强复习重点:1、汽车故障诊疗的基本观点8、熄火、不稳固、过低2、汽车故障诊疗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9、先电后油、先简后繁、先外后内3、汽车安全与环保性能检测10、短路4、汽车环保性能检测设施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2分。
)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及实验1、在进行单缸断火实验时,声响无变化可能是()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A、活塞销响B、曲轴轴承响C、活塞环响1、汽车诊疗参数包含参数、参数和参数。
2、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渐渐熄火,多为()故障2、发动机的异响与发动机的转速、、、、A、起动系B、点火系C、供油系等相关。
3、化油器式发动机浮子破裂,会致使燃料供应系()3、燃料系故障现象主要有、、三种。
A、混淆气过浓B、混淆气过稀C、来油不畅4、现代汽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基本上式采纳热敏电阻。
4、燃油压力过高的可能为()出现故障。
5、氧传感器破坏,将造成增大、高升。
A、燃油泵B、燃油滤清器C、油压调理器6、发现大批放电故障后,应立刻切断,免得烧坏、用电器或5、汽油机起动时有反转,怠速和急加快时有敲缸现象则故障为()发生。
A、点火时间过迟B、点火时间过早C、触点空隙过小7、电容器可采纳或对照法进行检查,此中对照法是指后再试火,6、断电器触点(白金)空隙往常为()mm。
如则电容器工作不良。
A、—B、—C、—8、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现象主要表此刻怠速运行时简单或怠速或运行速度。
答案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2分。
)9、在对汽油发动机油电路综合故障进行诊疗常常采纳、1、B2、C3、A4、C5、B6、A、的诊疗原则。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8分。
)10、电流表指针指示放电5~7A,但不作空隙摇动,说明低压电路。
1、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异响与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没关系。
学院毕业(专业技术)论文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定稿日期:2012年12月12日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摘要:本文从理论知识出发重点阐述了对汽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文中介绍了发动机的发展情况、类型、构造等,同时详细对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的常见故障、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进行了叙述。
最后选取了一些有关汽车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的维修案例进行叙述,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汽车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1.前言汽车作为现代人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结构复杂化、系统功能多样化、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显示信息智能化发展,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性能的主要标志,同时汽车的故障也日益复杂化,由以机械故障为主体发展为以电控系统故障为主体,为了改变和突破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传统观点,以现代故障诊断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建立科学、系统、合理、完善的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系统,已成为目前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行业的必然要求。
这给汽车的故障诊断与检修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维修设备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方法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各国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不断的研究、开发。
随着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其故障诊断和检修也越来越重要,诊断技术已日益趋于完善。
1.1汽车发动机概述1.1.1汽车发动机发展简史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
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1876 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Otto)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基础上,发明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
1892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Rudolf 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毕业综合技能训练工作报告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撰写人徐超系部车辆工程系班级 12级312131班学号 31213110指导教师马志民发任务书日期 2014年 11月 25日摘要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是发动机的心脏。
发动机运转中,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和机体受到巨大的冲击力,易产生变形、裂纹或断裂,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异响等。
如果该机构发生故障,将使发动机工作状况变坏,动力性下降,机油及燃油消耗量增大。
因此,曲柄连杆机构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排除。
论文对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组成进行阐述,重点描述了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等主要机件的具体作用,并分析了曲柄连杆机构在拆卸、装配过程的各种注意事项,进一步研究了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及故障检修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故障实例对不同型号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分析与故障排除,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诊断认识。
关键词: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检修目录前言 (1)1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3)1.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3)1.2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3)1.2.1机体组 (3)1.2.2活塞连杆组 (4)1.2.3曲轴飞轮组 (5)2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与装配 (6)2.1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 (6)2.1.1分解发动机机体组总成 (6)2.1.2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6)2.1.3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7)2.2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 (7)2.2.1安装曲轴与飞轮 (7)2.2.2安装活塞连杆组件 (7)2.2.3气缸体曲轴箱组安装 (8)3 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分析 (8)3.1机体组常见故障分析 (8)3.2活塞连杆组常见故障分析 (11)3.3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实例分析 (12)3.3.1故障实例一 (12)3.3.2故障实例二 (12)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前言在汽车的发动机发展史中,曲柄连杆机构始终是发动机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使用的日益广泛,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实验一: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1.实验目的: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布置,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和相互关系;理解配气机构的组成,共用和工作原理。
通过拆装发动机,初步帐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的组成,共用,结构特点及拆装要点。
2.实验设备和工具:凌志400;时代超人;大众polo;螺丝刀;老虎钳;扳手3.实验的步骤: 1.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凌志400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初步了解了发动机的各部分组成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起动系等组成。
2.老师讲解了有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其功用3. 拆装1台柴油机,初步了解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各零部件的名称、位置、相互关系及构造特点,摇转曲轴,以了解各零部件的相互关系、运动规律和特点。
拆卸时,先拆除发动机外表的所有附件。
如: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水箱、电气设备、燃油供给系统、机油滤清器等等,然后拆卸气门室盖,拆下配气机构零部件,卸下气缸盖以及油底壳,必要时,还须拆卸正时齿轮室和飞轮等。
而后进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
安装时,应逆拆卸顺序进行。
安装飞轮时,需用专用扳手上紧螺母,并用手锤敲击扳手柄的尾端,直到上紧为止。
观察并研究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与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气缸、缸体、缸盖、曲轴箱等机体零件的总体布置,不同型号发动机机体零件的结构特点。
不同类型燃烧室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各部分的功用、型式和结构特点。
连杆小头、活塞销和活塞销座间的固定方法。
比较不同型号发动机活塞环的类型、数量和断面形状。
整体式曲轴和组合式曲轴结构上的区别。
曲轴各部分的作用和结构特点,曲轴轴向游动量的限制方法,平衡重的作用与位置。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的类型、数量结构特点、定位方法和紧固方式。
曲轴与飞轮的连接方法,飞轮上各记号的意义。
曲轴箱通气管的作用、位置和构造。
4.原理描述:我们最常见的两种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一般而言,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柴油机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统。
项目三配气机构故障诊断及检修(8学时)【素质目标】1.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例如提高故障排查效率、工作效率高且准确率高等;2.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能力目标】能运用发动机的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汽车维修中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技能。
根据汽车维修工技能鉴定要求,对配气机构及组成部件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知识目标】1.了解配气机构的组成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组成、分类3.掌握气门组组成部件及检修4.掌握气门传动组组成部件及检修5.掌握配气正时和配气相位【教学重点】配气机构作用、组成、分类及机构检修【教学难点】气门间隙检查、气门的研磨、配气正时的调整【授课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学时】8学时【实施过程】一、课堂教学1.配气机构作用、组成及分类(25min)2.气门组主要零部件(20min)3. 气门组主要零部件故障检修(45min)4. 气门传动组主要零部件故障检修(45min)5. 配气相位及配气正时(45min)二、实操练习及考核(160min)1、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2、气门间隙的检查及调整、气门的研磨3、气门与气门座圈密封性检查。
配气正时的调整六、总结评价 10min1. 拆装顺序是否正确;2. 拆装工具选择是否正确;3. 间隙检查是否准确。
教案附页任务工单一、配气机构拆卸方法与步骤1、拆卸:卸下气门室罩→卸下凸轮轴正时齿轮→卸下凸轮轴轴承盖→取出凸轮轴→取出挺柱→用专用工具压气门→取出气门锁片→取出气门弹簧→取出气门油封及气门。
2、装配安装气门→装气门油封→装气门弹簧→用专用工具装气门锁片→装挺柱→装凸轮轴→装凸轮轴正时带轮。
3、注意事项二、相关知识(1)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2)如图所示,气门式配气机构由和两部分组成,每组的零件组成则与凸轮轴的位置和气门驱动方式等有关。
毕业(设计)论文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0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三班指导教师姓名学号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摘要】本文阐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由于新技术在发动机上的运用,发动机的故障更加的复杂化。
发动机的故障也是汽车故障中故障率最高、难点最高的组成部分。
现对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润滑系、起动系、冷却系以及点火系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主要对燃油供给系、润滑系、起动系作了详细的讲解。
【关键词】配气机构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故障排除检修【目录】第一章发动机的总体组成和作用1.1 发动机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它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如,现在最广泛使用的由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其具体构造也大有差别,由于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其基本结构也大同小异。
汽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五大系统: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
1.2 作用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汽车行驶(图1-1)。
图1-1 发动机结构图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属于机械类故障,此类故障大多数是以异响出现的,异响是由于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机件的自然磨损和老化,使零件互相配合间隙增大和磨损,在运动中由于振动和相互撞击而发生的金属撞击声。
所以,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往往反应出不同性质和程度上的故障。
2.1 曲柄轴承异响发动机转速突然变化时,发出低沉连续的金属敲击声,严重时发动机机体会发生振动。
响声随发动机转速提高而增大,随负荷增大而增大,部位在气缸的底部。
单缸“断火”时,响声无明显的变化,相邻两缸“断火”时则响声明显减弱。
观察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明显下降。
如诊断主轴承异响,则拆卸油底壳,对异响的轴承进行检查。
若是主轴承异响,对异响的轴承进行检查。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配气机构是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之一。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空气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一、气门间隙变动有些气门间隙调整好后,工作时间很短,甚至不到几个小时,气门间隙就明显变化了,有的变大,有的变小。
如果气门间隙过大且越来越大,则气门开启的延续时间不断缩短,气门开度不足,使得充入气缸的空气量不断减少,废气排不净,使气门摇臂、凸轮等产生强烈的撞击。
如果气门间隙变小且越来越小,当气门在工作中受热伸长时,会造成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使柴油机功率下降;同时,高温废气长时间冲击气门,会把气门烧坏。
当气门间隙接近没有间隙时,气门杆会撞击活塞顶部,严重时撞坏活塞,造成严重事故。
1.故障原因。
造成气门间隙迅速变大的原因可能是:(1)摇臂轴与摇臂套的间隙过大。
(2)摇臂轴紧固螺钉及气门间隙高速螺钉有松动或滑丝。
(3)也可能是气门导管未下到规定位置,将推杆顶弯了或将摇臂顶开裂了。
气门间隙迅速变小,表明气门磨合面在高速磨损,可能是存在磨料研磨气门后未洗净或空气未滤清,也可能是气缸盖材质太松软(指不镶气门座的)造成的。
2.故障排除。
(1)修复凸轮轴、挺柱、挺杆、气门小头、摇臂端头等相关零件和部位,必要时更换。
(2)更换质量和材料合格的气门座圈。
(3)气门摇臂座螺母、摇臂调整螺钉锁紧螺母一定要锁紧,丝扣损伤的螺栓、螺母要换掉。
(4)衬套磨损过度应更换衬套,凸轮轴与衬套接触面如磨损出现沟痕时应更换凸轮轴。
(5)气门推杆拆装时要防止弯曲,弯曲时要进行冷矫。
(6)每次调整气门间隙之前都要检查摇臂固定螺母是否拧紧;调好气门间隙后,一定要锁紧螺母,并复查其间隙是否正确。
二、气门关闭不严1.故障现象。
不减压摇转曲轴可听到漏气声。
气门关闭不严可导致发动机压缩不良,柴油机冒黑烟,功率下降,从而使动力性、经济性下降,启动困难并有可能烧损气门。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汉族要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结构和原理的认识,《汽车构造》课程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所有汽车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也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课程是以国产常用汽车的基本结构为主要对象,结合常见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授。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常用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种间隙的作用,并对典型结构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国产汽车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系统、零部件的支承、定位、润滑、密封、调整部位和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先进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授予学生汽车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各教学情景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维护方面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在“汽车检护”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同时会使用检测仪器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具备一定的检修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知识目标1.具有汽车总成体结构知识;2.具有曲柄连杆机构构造知识;3.具有配气机构构造知识;4.具有供给系构造知识;5.具有冷却系构造知识6.具有润滑系构造知识7.具有点火系构造知识8.具有启动系构造知识9.具有传动系的构造知识;10.具有行驶系的构造知识;11.具有转向系的构造知识;12.具有制动系的构造知识。
2、能力目标1.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2.能熟练使用发动机常用的维护、拆装及检测设备;3.能对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4.初步具备对发动机、底盘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5.初步具备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底盘进行维护、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的能力。
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习题册参考答案模块一发动机维护与故障诊断排除单元1 汽车维护制度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预防为主,强制维护2.一级维护,二级维护3.汽车驾驶员,一级,二级维护,专业维修工4.一级维护,10000~15000,二级维护,专业维修工,检查和调整5.三检,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四清,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蓄电池,四漏,漏水,漏油,漏气,漏电6.机油表,水温表,燃油表7. 28.清洁,润滑,紧固9.检查,调整,轮胎,轮胎换位10.不解体检测诊断,附加作业项目11.排放和安全二、选择题1.C2.A3.A4.C5.C6.B7.D8.C三、判断题1.×2.×3.×4.×5.×6.√7.√四、问答题:1.出车前的日常维护基本作业内容(1)检查风挡玻璃和倒车镜(2)检查燃油量、机油油量、冷却液、制动液、离合器液压油的液面高度。
(3)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4)检查轮胎气压及轮胎螺栓紧固情况(5)检查传动轴、悬挂系统2.汽车一级维护工艺过程图1-1 一级维护工艺过程3.汽车二级维护前的检测项目有哪些(1)发动机功率,气缸压力(2)汽车排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化装置的作用(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4)柴油车检查供油提前角、供油间隔角和喷油泵供油压力(5)检查制动力(6)检查前轮定位角和转向盘自由转动量(7)车轮动平衡(8)前照灯(9)操纵稳定性,有无跑偏、发抖、摆头(10)变速器,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换档是否轻便灵活(11)离合器。
有无打滑、发抖现象,分离是否彻底,接合是否平稳(12)传动轴。
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13)后桥,主减速器有无泄漏、异响、松动、过热等现象4.汽车二级维护常用的检测设备、仪器有哪些(1)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2)无负荷测功仪(3)示波仪(4)烟度计(5)曲轴箱窜气测量仪(6)润滑油质分析仪(7)气缸压力表单元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排除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气缸盖的拆装,曲轴轴承间隙2.缸盖螺栓旋松,拧紧顺序及拧紧力矩3.阻力增大,启动,发热,膨胀,卡死4.松旷,窜动和冲击,异常响声5.木锤6.间隙过小,间隙过大7. 28.沉重发闷9.较重而短促10.一层薄机油或石墨脂,朝上,朝下11.物理清除法12. 95~100°C,60,刷子,热水,压缩空气13.上止点,活塞与气缸壁,润滑脂,积炭,刮除14.曲轴弯曲变形15.配合间隙过大,合金脱落16.轴承合金层烧毁、熔化或脱落二、选择题1.B2.A3.D4.D5.D三、判断题1.×2.×3.×4.√5.×6.√7.√8.×9.×四、问答题1.如图所示为气缸盖,请填上拧下气缸盖螺栓的顺序。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子控制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以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操作技能。
本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并重,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课程,使学生认识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结构与简单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课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学生遵守时间、设备保养、“6S”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团结协作、语言能力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2.课程设计思路(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岗位素质;(2)教学体系满足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3)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充分体现能力进阶,便于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4)理论知识与技能兼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设计教程注意三个“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过程结合,现场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能力锻炼与岗位素质提高相结合),同时顾及师生角色的调整、能力的传递以增加学习的趣致和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教师讲授比例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不断增加)。
(三)开设时间与学时开设时间:第4学期;学时:112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①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③掌握汽车电子零部件拆装;④掌握电子零部件的磨损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⑤掌握汽车一般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