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_50003-2001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53
结构安全等级、抗震分类标准、重要性系数等系数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重要性系数、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1、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依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A.1.1 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按表A.1.1划分。
表A.1.1 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 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 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用: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 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用: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GB 500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9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1、3.2.1、3.2.2、3.2.3、5.1.1、5.2.4、5.2.5、6.1.1、6.2.1、6.2.2、6.2.8、6.2.10、6.2.11、7.1.2、7.1.3、7.3.2、7.3.12、7.4.1、7.4.6、8.2.8、9.2.2、9.4.3、10.1.8、10.4.11、10.4.12、10.4.14、10.4.19、10.5.5、10.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1月1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 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审查定稿。
一、填空题: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为了适当提高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指标,将B 级施工质量等级的砌体材料的分项系数由 提高到 。
1。
5,1。
65.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级,其中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分别为 和 .MU30,MU109.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采用了定值分项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砌体结构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承受自重为主的结构,除考虑一般的荷载组合以外 , 还应考虑以 为主的荷载组合,这种组合的恒载分项系数G γ为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为 乘以组合系数。
承受自重,1。
35,1.412.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ϕ是考虑高厚比β和偏心距e 综合影响的系数,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偏心距按内力的 (填“设计值”或“标准值”)计算确定,并注意使偏心距e 与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y 的比值不超过 .设计值,0.6y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所列砌体强度设计值是按照施工质量等级为B 级确定的,当施工质量等级不为B 级时,应对砌体强度设计值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的方法就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所查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a γ,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 级的,其取值为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 级时,其取值为 。
0。
89,1。
051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仅考虑 和 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作用大小,将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屋(楼)盖刚度,横墙间距2.如果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为E ,剪变模量为G ,则G 和E 的关系近似为 。
0.4G E =3。
砌体结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是 。
轴心抗压强度4。
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主要与砂浆或块体的强度等级有关。
关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颁行后反馈意见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2004年11月换届大会和2005年12月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期间组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主要编制组成员及砌体结构委员会有关专家先后两次就《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颁行以来的反馈意见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这些反馈意见包括因“强制性条文”要求在规范用语等引起的相应条文的局部变动,某些条文界定不够明确,某些条文内容尚待完善,以及条文中用语和文字表述错漏等。
同时就《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中理论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未来规范修订的内容和原则,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新型墙材结构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布署。
下面仅就反馈意见中涉及到条文界定不够明确或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及错漏等给出讨论的一致意见。
并作为统一处理意见公布。
一、对反馈意见相关问题的意见(一)砌体强度调整的说明1、3.2.1条4款灌孔砌块砌体强度f g1)仅对其中的f调整。
2)对表注2和3当满足第条的规定时可不予折减。
3)对采用Mbxx型的水泥砂浆,取γa=1.0。
2、5.2.1条中的f——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可不考虑3.2.3条第2款的规定。
3、5.5.1条中对f v和f均取调整后的值。
4、8.2.1条网状配筋砌体,仅对其中的f调整。
(二)关于自承重砌块的最低强度等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3.1.1、6.2.1和6.2.2条规定的砼砌块块材的最低强度等级主要根据承重砌块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规定的。
对自承重构件中采用的砌块的最低强度等级,应根据相关产品标准、砌块材料类别、砌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地上或地下、室内或室外)、建筑墙体构造(保温、装饰、连接等)、墙体外加荷载或吊掛重物、门窗反复开启引起的冲击或振动,以及在正常使用状态(墙体裂缝)要求等因素确定。
1.砌体结构的定义:是指由块材通过砂浆铺砌而成的结构。
块材包括了砖、石和各种砌块,砂浆包括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以及砌块专用砂浆。
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
砌体结构的优点:1)、取材方便2)、性能优良3)、施工简单4)、造价低廉砌体结构的缺点:1)、强度较低2)、自重较大3)、劳动量大4)、占用农田基于这些特点,砌体结构的使用受一定的限制,主要适用于受压构件。
如:用作住宅、办公楼、学校、旅馆、小型礼堂、小型厂房的墙柱基础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块材强度的原因以及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2、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3、梁直接支撑在砌体上的局压验算4、高厚比的验算5、单层及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6、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7、过梁、挑梁、墙梁、雨蓬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
2.无筋砖砌体受压破坏三阶段:第一阶段:加载→单块砖内出现细小裂缝N1=50%~70%Nu第二阶段:细小裂缝→穿过几皮砖的连续裂缝N2=80%~90%Nu第三阶段:若干皮砖的连续裂缝→贯通整个构件的纵向裂缝,形成半砖小柱,失稳破坏。
N3=Nu3受压破坏特征复杂的原因分析∙水平灰缝厚度和密实度不均匀砖表面力分布不均匀且上下不对应∙横向变形时相互约束受压时横向膨胀,砖和砂浆横向变形系数不同,相互约束。
∙弹性地基梁作用砂浆层受压将产生压缩变形,砖就象在弹性地基上的梁,其内部将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竖向灰缝处的应力集中4.为什么有时砌体的强度高于砂浆的强度?1、砂浆表面不平整:块体不仅受压而且受弯和剪;2、竖向受压时,产生横向变形:砂浆的变形比砖大,由于粘接力的存在,砂浆横向受压,砌块横向受拉。
砂浆强度提高(套箍作用);3、砌体的灰缝不可能充满:截面面积有所减少;在垂直裂缝截面上的砖内产生横向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应力集中,引起砌体结构的降低。
5.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1)、块材和砂浆的强度越大,砌体的抗压强度越大;2)、块材的尺寸越大,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3)、块材形状越平整,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4)、砂浆强度和砌筑质量越高,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5)、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越好,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 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新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与GB50003-2001 的比较一.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新规:3.2.1、3.2.2、3.2.3、6.2.1、6.2.2、6.4.2、7.1.2、7.1.3、7.3.2(1,2)、9.4.8、10.1.2、10.1.5、10.1.6 共13 条旧规:3.1.1、3.2.1、3.2.2、5.1.1、5.2.4、5.2.5、6.1.1、6.2.1、6.2.2、6.2.10、7.1.2、7.3.2、7.3.12、7.4.1、8.2.8、9.2.2、9.4.3、10.1.8、10.4.11、10.4.12、10.4.14、10.4.19、10.5.5、10.5.6、共24 条二.新旧规范详细修改如下第三章材料3.1.1 新规范取消3.1.1 条的强制性。
在新规范中,详细明确了各类块体的强度等级及砂浆的强度等级。
普通砖砂浆M,专用砂浆Ms,混凝土砌块砂浆Mb3.1.2 新规范中,3.2.1~3.2.3 仍为强制性条文。
条文说明里明确取消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
新规3.2.1-1 表中,增加一注:当烧结多孔砖的空洞率大于30%时,表中的数值乘以0.9.此处老规范的勘误中已注明,不算新增的。
3.2.1-2 表,增加混凝土普通转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3.2.1-3 表,取消MU10 蒸压灰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并增加一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3.2.1-4 表,新规范取消旧规范注一:对错孔砌筑的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原因见条文说明3.2.2 最后与玉树地震相关。
3.2.1.5 新规范规定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b20,且不低于1.5 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旧规范为2 倍块体强度等级。
3.2.1.6 条双排孔或者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条文说明指出空洞率不大于35%的双排孔或者多排孔轻骨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设计值按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强度设计值乘以1.1.3.2.1.7 条,表3.2.1-6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分别乘以系数1.4、1.2、0.8。
2.5砌体的变形和其他性能2.5.1砌体的弹性模量砌体的弹性模量是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砌体是弹塑性材料。
m 1ln 1f σεζ⎛⎫=-- ⎪⎝⎭式中:f m —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ξ—砌体变形的弹性特征系数,主要与砂浆的强度等级有关。
Oσ=f mσεα0砌体受压σ—ε曲线2.5砌体的变形和其他性能2.5.1砌体的弹性模量切线弹性模量:——在砌体受压σ—ε的曲线上任意点切线的正切(该点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比值)。
初始弹性模量:——在砌体受压σ—ε的曲线上原点切线的正切。
割线模量:——在砌体受压σ—ε的曲线上某一点与坐标原点连成的割线的正切。
工程应用上一般取σ=0.43f m 时的割线模量作为砌体的弹性模量。
OAσ=f mσεσA =0.43f mαα1α0εABε0砌体受压弹性模量的表示方法m m(1)E tg d d f f σασεξ'===-1A AE tg ασε==0.43m m m0.430.430.7650.81-ln 0.57f E f f σξξεξ===≈00m E tg f αξ==2.5砌体的变形和其他性能2.5.1砌体的弹性模量 对于砖砌体的弹性模量m460f ξ=m m m m351.9370E f f f f =≈ 对于粗、毛料石砌体弹性模量m0.3f σ=2576677(MPa)E f =+ 灌孔砌体的弹性模量g1700E f =f g —灌孔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2.5砌体的变形和其他性能2.5.1砌体的弹性模量表3.2.5-1 砌体的弹性模量(MPa) 砂浆强度等级砌体种类M10 M7.5 M5 M2.5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 1600f 1600f 1600f 1390f 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 1060f 1060f 1060f 960f 混凝土砌块砌体 1700f 1600f 1500f — 粗料石毛料石毛石砌体 7300 5650 4000 2250 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2200017000120006750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弹性模量,可按表中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弹性模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