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之欧阳光明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2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
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二)两面相对的正确句子这类句子中的两面搭配是隐性的,常常被当成病句对待。
对句子的错误理解造成判断错误。
例五.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例六.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例七.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以上三个例句,许多学生会把它们当成病句,实际上,例五“你的智慧和勇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或与之相反,这件事的成败与这两种情况相对应,所以正确。
例六中,“信誉”也包含两个方面意思,即“信誉的好坏”。
例七中“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是两种情况,即“态度和做法”正确或相反。
这一类的句子,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辨不清搭配。
如果能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辨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例子及改法
1、“两面对一面”大部分情况下是错的。
比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就是一个病句,前面是“有没有”,后面是“能够”,显然不搭配。
2、“两面对一面”也有可能是对的。
如果后一半本身表面上看是一面,其实暗含正反两方面,那就是对的。
比如: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3、“两面对两面”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这里前一半的两面一般是隐性的,因而常被误认为病句。
比如: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前半句“个人能力”包括“高低”,就是一个隐性的“两面”,因此就是一个正确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类型答案:前后不一致,因并列结构导致的搭配不当。
延伸: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如下:所谓一面,就是对某一件事情的肯定或者否定甚至有可能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
而两面,则是语句中含有是否、有无、能否、成败....等含有两个方向的词语。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
病句修改例题: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修改:“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
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修改: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3、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4、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5、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能不能”是肯否皆有的一个词,即两面,而“关键是努力”只是对了“能考的好”这一面,这句话就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若将句子改成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就又成了一面对两面了。
应改为: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或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高考语文《辨析修改呼应成分搭配不当病句》练习题含答案
一、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答:
答案“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应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的标准”,而不能是“坏的标准”。
应把“能”改为“能否”。
2.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答:
答案“胜负”是两面词,“赢得……胜利”可以,“赢得……胜负”讲不通。
应把“胜负”改为“胜利”。
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2021·新高考Ⅱ)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答:
答案关联词“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
应把“然而”改为“虽然”。
2.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也必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答:
答案“无论”表条件关系,后面常跟“都”搭配,“无论……也”搭配不当。
应把“也”改为“都”。
3.不管天气极其炎热,环卫工人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而干净的生活环境。
答:
答案“不管”与“仍然”搭配不当。
应把“不管”改为“尽管”。
病句类型辅导老师qq:272057394一.病句类型之“一面对两面”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A.指出下面较为复杂的句子的错误点并修改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B.小练习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点1.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2.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3.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4.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 )5.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 √)6.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7.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8.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9.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落实情况。
()二、病句类型之“否定不当”数否定词的个数,偶数为肯定句,奇数是否定句,反问句相当于一个否定词。
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
例一.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这个句子不合逻辑)例二.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双重否定这个句子不合逻辑)A.指出下面较为复杂的句子的错误点并修改1、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语病辨析:一面与两面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
“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和( 5 )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
这个句子没语病】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资料一:说“两面”词语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1 )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解答之特例一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
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
欧阳光明(2021.03.07)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
这两个病句都属于一面对二面的错误。
1句中“好”“坏”是两个方面,句子后半部分“安全”是一个方面。
2句中“能”“不能”也是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