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日间嗜睡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68.88 KB
- 文档页数:3
•论著.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王治东仏孙文华仏马建军仏紳石小雪仏栗铭检川黄珅也胡世玉川郑晋华仏※【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M者合并睡眠障碍的特点,并分析睡眠障碍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原发性PD患者359例,按照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分为PD伴睡眠障碍组(PD-SD组,PSQIM7分)和PD不伴睡眠障碍组(PD-NSD组,PSQI<7分)。
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第三部分、Hoehn-Yahr(H-Y)分级评定患者运动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修订的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odified apathy evaluation scale,MAES)>PD冲动控制障碍行为评分量表(questionnaire for impul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in ParkinsoiTs disease-rating scale, QUIP-R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PSQI、日间过度嗜睡评定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评估。
结果359例PD患者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8.22%(209例)。
PD-SD组较PD-NSD组病程长,H-Y 分级中重度者多,HAMA评分、HAMD-24评分、MAE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 PD患者PSQI评分与HAMAG二0*445,P<0*01)、HAMD-24G=0.559,P<0*001)和MAES评分(c0.504,P<0.001)呈正相关。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一、引言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以梦境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关联。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伴随有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伴随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观察以及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的深入研究。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数据。
其中,对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并利用多导睡眠仪进行夜间睡眠监测。
三、结果1. 临床观察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常常出现梦境相关的肢体活动,如拳打脚踢、大声喊叫等异常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患者自身或床伴受伤。
此外,这些患者的日间功能状态较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 多导睡眠研究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显示,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在REM睡眠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REM睡眠时间减少,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期肌张力明显增高。
这些变化与RBD的诊断标准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患者存在RBD。
四、讨论帕金森病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之间的关联已得到广泛研究。
本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中RBD的发病率较高,且RBD 可能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
RBD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同时,RBD也可能加速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过程。
多导睡眠图在诊断RB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睡眠过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了解RBD的严重程度。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症状研究论文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颤抖、僵硬、行动迟缓和平衡困难。
这种疾病通常出现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但也有一些人在30岁或更早的年龄段就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一直在探索帕金森病的症状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下就是一篇关于帕金森病症状研究论文的概述。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虽然已经有一些药物可以减缓症状,但它们不能完全治疗疾病。
因此,了解和识别该疾病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此外,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和表现。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包括颤抖、僵硬、行动迟缓、平衡失调和认知功能减退等方面。
我们还希望了解这些症状的发生和进展情况,并评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横向研究设计,并对2015年至2019年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患者的年龄在30岁至90岁之间,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左右。
我们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以便了解该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和表现。
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颤抖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的四肢和颈部最易受到影响。
此外,我们还发现,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行动迟缓、平衡失调和功能受损,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这些症状会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和严重。
我们还发现,帕金森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记忆力和注意力等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外,我们注意到女性患者往往比男性患者更易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
结论该研究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和表现,以及其对患者认知和功能的影响。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该疾病的潜在原因,以便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痛苦和改善病人的生活。
知“帕”不怕,关于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儿作者:刘敏来源:《科学之友》2024年第07期帕金森病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抖(头、下颌、肢体抖动)、僵(躯干、肢体、面部肌肉僵硬)、慢(行走及肢体动作变慢)、摔(姿势平衡障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相关人员预计,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进行性加重。
随着疾病的加重,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现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在达到临床诊断标准之前15~20年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警示信号,只要我们拥有敏锐的双眼,早期识别这些预警信号,早期干预,就能延缓疾病的来临。
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关于帕金森病的那些事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携带风险基因如LRRK2、GBA等,长期接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或铁、铅、铜等金属,曾出现意识丧失的脑外伤或脑震荡的人群属于帕金森病高危人群,容易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典型运动症状之前出现的症状,我们称之为帕金森病前驱期症状,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预警信号。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睡眠时噩梦连连,伴随相应梦境出现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行为,或者一觉醒来发现床边东西掉落,胳膊、腿受伤甚至跌下床。
这种睡眠障碍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帕金森病前驱指标,在未来有很大可能会发展为帕金森病或其他运动障碍疾病。
嗅觉减退没有明确原因的嗅觉、味觉下降,例如闻不到饭香、花香或者臭味。
日间嗜睡白天睡眠增多,在工作或者活动时总犯困。
抑郁无精打采,没有兴趣爱好,不愿意出门,情绪低落。
直立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晕,即体位改变时,如由卧位或坐位至站立时会出现头晕腿软、眼前发黑,甚至跌倒的情况。
测量血压时会发现站立时的血压明显低于卧位时的血压,相差大于20毫米汞柱。
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等症状。
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寻找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成为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不断加深。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逐渐了解到这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同时,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描述,包括运动障碍、非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
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医学界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特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帕金森病,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在治疗方面,药物疗法仍然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多巴胺促动物质和抗胆碱药物等。
此外,深部脑刺激术和运动疗法等新兴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中,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治疗,预防帕金森病的措施也备受关注。
适度的锻炼、健康的饮食和减少环境污染等都被认为是有效预防帕金森病的方法。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论文将对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综述,以期为医学界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促进该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等症状。
这是一种以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运动障碍、非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症及其护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帕金森病症及其护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帕金森病症的相关研究 (1)(1)综合护理干预概念及方法 (1)(2)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2)(3)患者抑郁的相关研究和测量方法 (2)(二)国外相关研究 (3)1.帕金森病症的相关研究岳丽春等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在运动管理上。
病人的不同社会学特征在自我管理上呈现出百态,并且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最大影响是病人的生活方式、疾病阶段、自我护理能力、患病时间和所感觉的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
因此,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或指导,以改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进而提高帕金森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4-6]。
庄娜持有的观点是,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中将随访评分应用于家庭护理,可以改善他们的负面心理、运动和非运动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改善他们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质量[7-9]。
严荣持有的观点是,在学习和掌握临床分级的概念和科学客观运用的指引下,有机融合临床分级的理论,以整体的综合护理难度为标准,进一步提出帕金森病的分级护理。
在对应的帕金森病临床评分和等级之间的对应表中比较了不同的临床评分和等级。
该表是指导临床护理的有力指南。
加强和完善帕金森病的护理等级,反映出对特定疾病的护理等级的进一步完善,并有助于形成更完整的护理体系,对该病的护理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0-12]。
姜俊香对帕金森症老年患者无症状情况的分析以及对非运动症状的初步护理干预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13-14]。
(1)综合护理干预概念及方法综合(全面)的护士干预是一系列基于特定科学理论并在护士诊断指导下进行的护理活动,与预先定义的干预方法一致。
护士根据护理人员的诊断特征、护理研究的结果、患者可得到的改善潜力以及患者和护士的能力来确定护士干预方法。
患者出现的健康问题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要采取何种干预的类型。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篇一摘要:本文对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睡眠监测数据及药物治疗效果,探讨了RBD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一、引言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睡眠障碍,表现为在REM睡眠阶段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行为,如梦话、梦游、拳打脚踢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多种睡眠障碍。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研究,探讨RBD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现及其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帕金森病患者,同时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病例。
2. 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和睡眠监测。
使用多导睡眠图记录仪(Polysomnography, PSG)对患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分析患者的REM睡眠阶段特征。
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结果1. 临床观察:在帕金森病患者中,RBD的发生率较高,表现为REM睡眠阶段出现复杂的梦境相关行为。
患者常在梦中表现出攻击性或暴力的行为,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同床者的睡眠。
2. 多导睡眠研究:通过多导睡眠图记录仪监测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REM睡眠阶段存在明显的异常,如REM潜伏期缩短、REM时间增加等。
同时,患者的REM睡眠阶段脑电波活动也出现异常,表现为REM期肌张力调节障碍。
3. 药物治疗效果:针对RBD症状,采用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后,患者的RBD症状得到明显改善,REM睡眠阶段的异常行为减少,睡眠质量提高。
然而,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本身的症状改善效果有限。
四、讨论RBD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帕金森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有关。
RBD的出现可能加重患者的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多导睡眠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帕金森睡眠障碍的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方案发表时间:2016-05-13T10:35:24.640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作者:马红蕾[导读] 在临床医学中,原发性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其中睡眠障碍是困扰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总结概括了帕金森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并综合论述当前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案。
马红蕾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028000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原发性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其中睡眠障碍是困扰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总结概括了帕金森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并综合论述当前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案。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症状;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属于一种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震颤、步调失调等。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帕金森病的理解与认知,认识到此病症不仅仅会表现出一些运动障碍,还会出现一些非运动障碍并发症,例如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等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这些并发症中,睡眠障碍就是其中一项常见的并发症。
从当前的睡眠障碍国家分类第三版着眼,睡眠障碍包括了快速动眼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异态睡眠及其它异态睡眠等的多种类型。
1、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当前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还没有形成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从ICDS-3的分类标准着眼,PD睡眠障碍主要涵盖四种类型,即失眠、不宁腿综合征、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日间过度嗜睡等。
1.1 失眠失眠是困扰帕金森病患者的一种常用睡眠张傲。
相关调查证实了,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超过二分之一的患者受失眠的困扰,具体可体现在难以入睡、夜间无法持续睡眠、易惊醒,导致整体的睡眠时间大大减少,患者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白天感到嗜睡、疲乏。
帕金森病患者的夜间睡眠呈现出片段化,总的睡眠时间大大减少,在入睡之后,觉醒的频率越来越高,慢波水命时间、快速动眼睡眠等大大降低。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障碍、震颤和运动
缓慢。
目前,西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
病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采用补肾益气、疏风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剂,如肾气丸、回旋散、活血止痛片等。
近年来研究证实,催眠香附丸、复方异丙肝素锉等中药方剂对帕金森
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震颤、僵硬和运动能力,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3. 拔罐疗法
总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运动和生活功能。
但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因此需要结
合实际疾病情况,分析治疗方案,准确用药。
此外,中医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保证疗效和安全。
帕金森病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
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帕金森病的发生。
2. 病因与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退行性变等。
遗传突变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异常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等的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神经退行性变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和脑内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
3. 临床表现与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和姿势不稳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如脑影像学和脑电图等可以协助诊断。
4. 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补充多巴胺或增强其效应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则通过刺激或破坏特定脑区来改善症状。
此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 新进展与未来展望近年来,帕金森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此外,神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结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疾病。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发进展在过去,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其治疗效果受制于病情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从新药的研发目标、治疗原理、应用前景以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发目标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发目标主要是探索对病情影响较小、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案。
既要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以达到治疗最佳效果。
此外,目前研究的对象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和延缓发展,有效减缓帕金森病的进展,减少对患者生活造成的限制。
治疗原理新药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修复受损和死亡的神经元,进而达到治愈帕金森病的效果。
此外,一些新药还通过调节神经突触的传递和调节多巴胺的合成、释放和吞噬,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应用前景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这类药物不仅能够治疗精神疾病,还能对其他神经方面的疾病进行治疗。
新药的研发将打破传统治疗方式的桎梏,终结药物对身体系统的破坏和侵蚀。
这对于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有望由谷胱甘肽和光合成糖蛋白替代传统的文化方法。
挑战和展望新药治疗帕金森病依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帕金森病的不断加剧,患者对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对药物的抵抗力也在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药物研发的成本和周期较长,技术难度较大,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更需要长期的实验证明。
然而,面对诸多挑战,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发依旧展现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认识将逐渐深入,相关技术和治疗方法也将越来越成熟。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有关。
临床上常表现为运动障碍、建立性震颤、肌强直、姿势不稳定等症状。
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角度介绍该疾病的研究进展。
病因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早期似乎主要观察到多巴胺神经元体周围的含铁质物质-黑色素颗粒的减少,与此同时,脑内的总体积和重量也减少。
最近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可能和其他神经元和脑区域的改变有关。
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确定了一些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和趋向于突变的基因。
一些研究已经建立了成人多巴胺神经元前体CXCR4,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研究显示CXCR4是体内损伤导致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机制之一,并且在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中过表达CXCR4能够重建运动功能。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定量分析不足,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CXCR4与神经元再生和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另外,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氧化和神经炎症反应也是帕金森病引发的重要因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嗜铬蛋白(Cr),这些抗氧化剂在体内合成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也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
另外,感觉神经的激活也可能使大脑在战斗或逃跑的过程中相对耗氧,从而引发神经变性和对运动的损伤。
诊断研究目前,诊断PD主要由临床表现和大脑影像学判断综合确定,缺乏有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最近,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
研究人员最近在磁共振数据中寻找有关帕金森病特征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经常使用自适应合成技术(Lasso技术)来识别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不同。
结果表明,脑中存在头盖骨的MRI数据是一个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还有研究者正在开发通过体液(如血清或脑脊液)检查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广东化工2020年第22期· 76 · 第47卷总第432期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白雪1,黄作义2*(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在REM期异态睡眠和肌张力失迟缓为特点的睡眠障碍。
RBD通常被认为与突触核蛋白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PD),路易体痴呆(DLB)和多系统萎缩(MSA),通常早于这些疾病的首发症状出现数年。
RBD与PD有着密切而重要的联系,本文围绕二者之间相关性新进展进行一系列阐述。
[关键词]帕金森病;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α-突触核蛋白疾病[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2-0076-01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pid Eye Moving Sleep BehaviorDisorder and Parkinson's DiseaseBai Xue1, Huang Zuoyi2*(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musi 154000;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Abstract: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is a sleep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sleep and dystonia in REM period. RBD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associated with synaptic nucleoprotein disease,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PD),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and multisystem atrophy (MSA), usually years earlier than the onset of the first symptoms of these diseases. There is a close and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RBD and PD.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α- synaptic nuclear protein disease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着多种非运动症状,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为帕金森病(PD)最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RBD近年来成为前驱诊断帕金森病最有前途的标志之一,随着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及多种睡眠量表的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有极大概率发展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RBD是常见的,代表了大部分散发性疾病,并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前驱诊断提供了独特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