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甜玉米在栽培利用中与普通玉米有所不同,在生产上应加以注意。
甜玉米的栽培地应选择土质疏松、墒性好、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地要与其它玉米隔离种植。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时间隔离,一般情况春播期约30天,夏播期约20天;距离间隔,甜玉米地块与普通玉米间隔距离应保持在300米以上;障碍隔离,主要是利用同岭、村庄房屋、树林等自然障碍。
一、精细整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较好的地块,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
深翻20厘米,精细整地,南北筑畦,沟深20厘米、宽30厘米,以利沟灌和排水。
播前5天按每平方米苗床计,用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辛硫磷颗粒剂各8~10克处理。
二、品种选择在豫北及华北、黄淮海地区可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植株健壮、果实整齐、不突尖、果品外观好、子粒均匀、品质优良、口感细腻、纯正甘甜、带有清香、柔糯鲜嫩的品种。
如沪甜78、ND~S 313、科甜脆1号等。
三、适期播种甜玉米种子秕瘦,胚乳淀粉含量少,出苗率低,不耐低温,春播应以气温稳定在12℃时为适宜播种期。
若采用地膜覆盖或温室栽培可适当提前,前提是保证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在10℃~12℃,以防烂种缺苗。
夏播不得晚于8月上旬,以免后期低温影响果穗发育。
播种宜浅,一般为3厘米深。
墒情较差时,可播至5厘米深。
播种前实行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用种量0.5~1.0千克/667平方米。
先用清水浸种1小时,再在浓度为1%的硫酸铜水溶液中浸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四、田间管理(一)补苗、移栽。
直播地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在晴天下午或阴天用小铲开穴,将备苗连根带土挖出移栽于缺苗处,栽种后浇0.2%尿素液,并覆土保墒。
4~5叶期选留健壮株定苗,每穴1株。
育苗在3~5叶时即应移栽,按直播田密度开穴,穴深5~7厘米,穴施基肥和农药,用量同直播田,移栽时做到根系舒展,不露出地面,栽种后浇0.2%尿素液,并覆土保墒。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北方甜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农作物,因其味道甜美、口感鲜嫩而备受青睐。
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制定科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方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收成。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种植甜玉米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通常土壤较重,排水性较差。
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丰富的地块。
充足的阳光是甜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因此在选择地块时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对于高产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严酷,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则寒冷。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有不少优良的甜玉米品种可以选择,比如玉米种植基地、双2758甜玉米等。
三、施肥施肥是影响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施肥。
在甜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
在田间管理中,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追施氮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需求。
四、密植管理密植是提高甜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北方甜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提高产量。
但要注意不要密植过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甜玉米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北方地区多发的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防治,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危害部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灌溉管理北方地区降水不足,田间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在甜玉米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在玉米生长初期尤其要保证充足的水源供给,促进根系的生长。
在成熟期要及时停止灌溉,保证玉米的品质。
七、收获及储存甜玉米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栽培技术1、普通甜玉米:传统的甜玉米也称普通甜玉米,其籽粒吃起来较甜,加上由水溶性多糖引起的粘质,构成甜玉米独特风味,一般做青玉米上市。
2、超甜玉米:超甜玉米是对普通甜玉米而言的。
具有甜、脆、香的突出特点,但不具备普通甜玉米特有的粘性。
目前主要作为青玉米上市,并用来加工速冻甜玉米。
3、加强型甜玉米:具有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共同优点,即可作为青穗上市,又可加工成各类甜玉米罐头,同时也可作为速冻甜玉米用。
4、脆甜玉米:这种甜玉米吃起来具有明显的脆性,果皮薄。
一般被用作青睐和速冻玉米上市。
甜玉米栽培技术1、隔离种植:甜玉米要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玉米隔离种植,距离一般为400米以上,如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适当缩小。
因为甜玉米,属于隐性性状,当甜玉米和普通玉米或其它类型的甜玉米杂交,当代所结种子就成为普通玉米类型的籽粒而不是甜玉米了。
因此要求隔离种植,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都行,以空间隔离为好。
如采用时间隔离,播种期应相差30天以上,即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同类型甜玉米也不能相邻种植,也要隔离。
2、选地、整地:甜玉米的有效生长期比普通玉米要短。
为了确保高产稳产,需要土层较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一般要求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速效氮60-70PPM,水解氮80PPM以上,速效磷20PPM以上,速效钾100PPM以上,在砂质土壤或轻粘土均可种植。
整地要精细,播种不宜太深,为3-5厘米,并注意防止苗期害虫。
3、适期播种:甜玉米种子瘪,淀粉少,出苗率低,因此,早春播种以气温稳定通过12℃为适宜播期,并根据甜玉米以鲜穗供应市场和加工的特点,可采用地膜覆盖,品种搭配等手段,分散播种,延长采收期。
缺苗处,要及时移苗补栽,一定在三叶一心期前完成,以培育壮苗,确保全苗。
若土壤含水量低于20%,播种前浇足水,抢墒播种以保全苗。
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的发芽及拱土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灌排方便且光照与通透性良好的地块,使甜玉米可以处于良好的种植环境。
为了保证超甜玉米的无公害,在选择种区域时还需要注意种植区域的空气清洁度,种植区附近3km内不能存在污染源且大气质量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在进行灌溉时还需要注意灌溉水的清洁,确保灌溉用水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水质标准。
在播种前需要将超甜玉米的种植地块进行深翻,而后曝晒数日,施以优质农家肥,整平地面,做好播种前准备。
2.播种方面。
超甜玉米在发芽期对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时间比较长会出现烂种的现象,因而选择的温度应该稳定在14℃以上才可以进行播种。
要想让超甜玉米提前的上市,需要提早的进行播种,即可以采取拱棚和覆盖地膜的方式,促进玉米品种的发育。
种植户常用的播种方法有育苗栽培和直播两种方式。
在利用直播的方式时,超甜玉米的顶土能力与普通杂交玉米相比是比较低的,如果播种太深的话是很难出苗的,进而需要注意覆土时要保持适中,厚度保持在2-3cm为佳,同时覆土的厚度也需要保持一致。
在直播后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要及时地灌溉适量的发芽水,以半沟水为度,切记不能超过畦面,进而保证全苗的出芽率。
除此之外,超甜玉米的根系与普通玉米相比比较薄弱,进而对肥水反应也比较敏感。
因此要想提高超甜玉米的产量,在播种时就需要施用有机肥料作为底肥,比如牛粪、鸡粪,或者垃圾肥等和复合肥混合在一起使用,需要注意在施肥时要与种子相互隔离开来,以免造成烧种的现象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3.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甜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匀,同时也要适时间苗、定苗,从而促进个体发育壮实。
定苗实际上是最后一次间苗,它对密度、壮苗都有影响。
一般当幼苗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根据去弱留强的原则,最后每穴留1株壮苗。
3.2中耕除草及培土甜玉米往往发苗慢,苗期易发生草荒,必须早中耕,勤除草。
甜玉米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是一种口感甜美、风味独特的蔬菜,深受人们喜爱。
在甜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育苗移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实现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育苗移栽技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甜玉米育苗移栽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种育苗选种是育苗的第一步,选用优质的甜玉米种子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在选种时,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选用受损或变形的种子。
在选种时还需要注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产潜力。
二、浸种处理浸种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抗性。
浸种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温水浸种、盐水浸种、荷尔蒙浸种等。
温水浸种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将种子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8-12小时,然后捞出沥干备用。
三、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的选择对幼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甜玉米的育苗基质应该是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可以选择腐殖质含量高、pH值在6-7之间的沙质壤土或者加入适量腐殖质的培育土。
四、育苗方法通常来说,甜玉米的育苗方式有直播和播种两种方法。
直播是把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然后覆土、浇水。
播种则是先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然后轻轻压实、浇水,最后覆土。
五、育苗温度甜玉米的育苗温度适宜在20-30℃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幼苗能够较快地发芽、生长和抗病。
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幼苗发育缓慢、病害易发,温度过高则易导致苗期过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幼苗的健康生长。
甜玉米的育苗湿度需要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一般控制在70%以上。
在育苗阶段,幼苗对湿度的要求较高,过低的湿度会使幼苗生长缓慢、易发生萎蔫、病菌繁殖。
要经常保持育苗基质湿润,避免出现干旱状况。
七、移栽管理当甜玉米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了。
移栽前,要提前灌水,使得幼苗在移栽后不会因为缺水而受损。
在移栽时要注意移栽的深度,一般来说,幼苗的根颈与基质表面保持在一个水平即可。
超甜玉米大棚早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通过大棚种植来提前获得高产、高品质超甜玉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大棚环境的早熟、耐病虫害的超甜玉米品种。
一些特殊的温室品种可能更适合大棚种植。
2. 土壤准备:大棚内的土壤要有机质丰富,排水性好。
可以进行基础肥料施用,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3. 温室环境控制:大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用温室通风系统、遮阳网、加热系统等设备,确保玉米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
4. 定植时间:根据所选品种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定植时间,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大棚环境提前获得产量。
5. 适宜密植:在大棚种植中,通常采用适宜密植的方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密植,以免影响通风和光照。
6. 科学施肥:根据生长阶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注意在玉米生长初期适量追加氮肥,促进植株生长。
7. 水分管理: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注意避免水浸和干旱。
大棚内通常要配备滴灌系统,以精确供水。
8. 病虫害防控: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使用有机农药,避免化学农药残留。
9. 采收时机:根据所选品种的生育期,合理安排采收时机,确保玉米粒饱满,口感甜美。
10. 连作管理:在大棚中进行超甜玉米的连作时,要注意轮作或适当的休耕,以防土壤病虫害的滋生。
在大棚中种植超甜玉米需要更多的精细管理和环境控制,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以上技术,调整适合自己大棚的种植方案。
同时,了解并遵循当地农业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导,以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北方地区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甜玉米是玉米类型的一种,称为甜质型。
包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
但由于甜玉米独特的遗传组成和特殊用途决定了不同于普通玉米的生产管理。
如果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则会造成减产或减收,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必须注意如下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品种应依据生产目的,科学选用和合理搭配品种类型。
如以青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或速冻加工为主要目的,应选用超甜玉米或加强甜玉米品种;以制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这类品种的果穗籽粒深,出籽粒高。
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选用甜玉米品种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甜玉米品种本身应具有高产潜力;②适宜采收期甜玉米籽粒甜度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软、种果皮薄等特点;③果穗均匀、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穗轴最好白色;④生育期适宜,种子发芽率高,拱土能力强;⑤所选品种抗当地主要病虫害,如丝黑穗病、穗粒腐病、螟虫、金龟子等。
2隔离种植、防止串粉甜玉米在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玉米隔离开,防止相互串粉。
通常采用的隔离方法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要求在400m以上,也就是说,在种植甜玉米的周围400m范围内,不能种植与甜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玉米。
如果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
如采用时间隔离,开花散粉期应相差30d以上。
3调整播期甜玉米主要是采收鲜嫩果穗,采收集中,季节性强,短时间内就要上市。
如果大面积的一次性播种来不及上市或加工困难,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收获时间。
总的原则是长期调整靠品种,短期调整靠播期。
即大幅度的时间调解靠不同生育期的品种解决,而较短时间的调整通过同一个品种的错期播种就可做到。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甜玉米种子干物质含量低,特别是超甜玉米,发芽力弱,拱土力差,对土壤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
土壤温度过低容易引起烂种和出现三类苗。
反季节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是夏季的常见蔬菜之一,但是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在非夏季也能够获得高产的甜玉米。
本文将介绍一些反季节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在非夏季获得丰收的甜玉米。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甜玉米品种的选择是甜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非夏季种植甜玉米时,要选择适应低温、耐寒的品种。
常见的适合反季节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有“四季玉米”、“寒地玉米”等。
这些品种具有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的特点,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长。
二、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在非夏季种植甜玉米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一般来说,适宜播种的时间是在最后一次霜冻结束后的2-3周内。
这样可以避免甜玉米苗期遭受严寒的侵袭,确保苗期生长良好。
三、保证充足的光照甜玉米是光合作用强的作物,对充足的光照要求较高。
在非夏季种植甜玉米时,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
可以通过修剪周围的树木和遮挡物,增加甜玉米的光照条件。
四、合理施肥甜玉米生长期较短,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反季节种植甜玉米时,要合理施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发育。
在田间施肥时,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缺肥,保持土壤肥力的平衡。
五、科学管理田间环境甜玉米生长期间,要科学管理田间环境,保证甜玉米的正常生长。
在非夏季种植甜玉米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影响甜玉米的生长。
同时,要定期松土除草,保持田间环境的整洁。
还可以适时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六、合理灌溉甜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也不能过多浇水,以免导致病害的发生。
在非夏季种植甜玉米时,要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过湿的土壤环境。
可以通过测土断水的方法,掌握田间土壤的含水量,以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
七、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甜玉米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反季节种植甜玉米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选择病虫害较少的品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2020.03种植技术甜玉米是玉米栽培中的一个亚种,是由普通玉米在栽培环境中发生基因突变,经分离选育而成。
它是以其籽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糖分、饱满多汁、美味鲜甜而得名的。
甜玉米的用途和食用方法类似于蔬菜和水果的性质,可直接食用,因此又被称为“蔬菜玉米”和“水果玉米”;还可加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和其它食品,故也有人称之为罐头玉米。
1 甜玉米的栽培季节甜玉米的播种季节安排,应结合有关用途和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
但甜玉米主要是以采摘鲜苞销售或加工罐头食品为目的,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工厂的加工能力来科学安排生产季节和种植面积。
早春在气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
采用建议薄膜矮棚育苗移栽,可提早10~15d 播种。
年尾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
大面积种植时,为使鲜苞陆续上市,延长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应分期播种,或搭配种植早、中、晚熟品种。
在广东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周年可生产加工。
2 甜玉米的播种技术2.1 隔离种植为保证各自的食用品质,甜玉米之间以及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玉米之间(包括不同类型的甜玉米之间)都必须隔离种植,必须隔离400m以上。
如有树林、山岗等天然屏障,可适当缩短隔离距。
如果空间间隔距离不够,可采用时间隔离,即通过错期播种,使两类玉米的散粉期错开,播种期应相差20天以上。
2.2 选地整地甜玉米要获得高产、优质,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含磷钾肥充足和排灌方便的田地种植。
同时要求施足基肥,深耕土地,精细整地,使土壤上松下实,水分充足、土质均匀。
水田种植应开好“三沟”:即田中间沟,环田边沟及田外排水沟,方便灌排。
2.3 种子处理选择发育健全、新鲜的种子,进行精选分级,去除过小粒、痕粒、霉粒、杂粒,按籽粒大小分为两个等级,按级分别播种。
播种前采取晒种、浸种、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种子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的活力,减少病虫危害,达到全苗、壮苗,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发芽出苗能力。
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超甜玉米与非甜质玉米及其它类型甜玉米借通甜玉米、半加强型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1之间,两种不同基因型sh型和bt型超甜玉米之间必须严格隔离,否则串粉后当代变成非甜质玉米,甚至不同品质品种间串粉也会相互影响品质。
隔离方式可采取空间隔离和时差隔离。
空间隔离一般要求品种间相距400米以上,如有树林、房舍等屏障,可适当缩短距离;采取时差隔离应使植株叶龄相距7叶以上。
二、选择优良杂交种。
甜玉米优良杂交一代种子增产潜力大,抗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玉米增产30%-50%,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甜玉米品种。
作加工用的超甜玉米宜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用于水果食用的甜玉米宜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作蔬菜食用的玉米宜选用多穗型甜玉米品种。
三、精细播种
超种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场上出售鲜果穗或供应加工厂生产罐
头食品,这与种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
同时,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
因此,种植超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和工厂的加工能力,订单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播种时每穴3-4粒,播种后要及时覆土,播种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浅,一般覆土4cm左右。
四、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依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种植方式而定,同时注意果穗的商品性能,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3500-4000株/667m2为宜,早熟品种可密植,以4000-5000株/667m2为准,晚熟品种可稀些,以3000-3500株/667m2为宜。
五、科学用肥
超甜玉米要高产,在施肥技术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施壮秆肥和重施攻蒲肥(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标准肥3250~3750千克。
其中基肥占40%~50%;苗肥占10%;壮秆肥占12%;攻蒲肥占28%-38%。
基肥亩用腐熟栏肥1250-1500千克,尿素7.5-10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氯化钾7.5-10千克,在小行距间开浅沟施入,然后复土成小畦。
苗肥在移栽成活后亩用尿素5~7.5千克,冲水浇施。
壮秆肥一般在拔节初期亩施尿素10千克。
穗肥掌握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千克以上,开穴深施,以提高肥效。
六、加强田间管理
1、3-4叶期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
为保证生长整齐,在播种的前两天,用口径约5厘米的营养杯或营养袋育苗,以便移苗补缺。
栽后即浇水,4叶时每穴定苗一株。
间、定苗要掌握除大、小苗,留中间苗的原则,确保幼苗均匀一致,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松土。
2、超甜玉米5~7叶时结合施肥、松土、除草,进行第一次培土,即小培土,具体做法是将沟底泥土培植到植株两旁,但不能过多,
以不压伤茎叶为标准。
进入大喇叭口期后,结合第三次施肥进行第二次培土,即大培土,确保根系不外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同时增加营养吸收面积。
3、拔节后注意保证土壤水分供应,中午出现叶片发暗、失去光泽时,应及时灌水。
此外,甜玉米品种多具有分蘖和多穗特性,应尽早除去分蘖。
4、超甜玉米既喜湿又怕积水,一般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拔节到抽雄期是甜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期需水量很大,干旱时要灌“跑马水”,遇大雨时要及时排除积水。
5、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露地播后苗前亩用90%禾耐斯ec40~50毫升或50%乙草胺ec80~100毫升地膜覆盖播后苗前亩用90%禾耐斯ec30~40毫升、或50%乙草胺ec50~8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于地表或用72%都尔ec80-100毫升或48%拉索
ec100-15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
杂草茎叶处理剂亩用40%乙莠水浮乳剂200~250毫升或亩用4%玉农乐水剂80~100毫升、或5%禾宝ec80-100毫升在单子叶杂草1~2叶期双子叶杂草2-4叶期加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在杂草茎叶上。
6、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在玉米拔节一抽雄期防治茎腐病,选用甲霜铜或dt按规定量喷雾。
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时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三致”作用的药剂。
(2)虫害防治防治黏虫
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在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间撒扬;防治红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
7、超甜玉米的采收
超甜玉米的采收时间要求十分严格,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鲜穗和加工的质量。
采收过早籽粒干物质少,营养含量低,食味淡;而过晚时虽然干物质含量高,但含糖量降低,皮厚、适口性差、加工品质下降。
适宜的采收时间根据甜玉米的类型、栽培技术水平、气候条件和加工产品的类型不同而异。
一般普通甜玉米春播时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的18~20d,超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18~23d。
甜玉米采收后应立即上市或进入加工过程。
常温条件下从采收到加工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3h,零上低温保存可维持3d左右。
(作者单位:157212黑龙江省东宁县绥阳镇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