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44
设计心理学内容简介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设计和使用物品、环境和交互系统时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领域。
它结合了心理学、人机交互、认知科学和设计原理,旨在提高产品、服务和环境的可用性、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关注用户与设计之间的互动,旨在理解用户的需求、期望和行为,并将这些洞察力应用于设计过程中。
它涉及到用户研究、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用户研究是设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和调查用户,设计心理学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
这包括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来收集数据,以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其次,人机交互设计是设计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它关注如何设计和组织界面、交互和信息传递,以使用户能够有效地与产品或系统进行沟通和互动。
人机交互设计考虑用户的认知和感知特点,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和体验。
另外,用户体验评估也是设计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评估用户在使用产品或系统时的感受和满意度,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问题并改进设计。
这可以通过实地观察、用户测试、眼动追踪等方法来进行。
设计心理学的目标是提供用户中心的设计解决方案,使产品和系统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了解用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创建更具吸引力、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
总结起来,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领域。
它包括用户研究、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评估等内容,旨在提高产品和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概述一、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1.消费社会:日渐挑剔的用户消费社会中设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促进消费,在这个意义上,设计人员要做的不仅是让商品在被购买后提供给使用者满意的功能,同时也需要赋予商品以美学、符号和文化等方面的意味,多角度、多层次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2.信息社会:科技以人为本信息社会使设计更大程度地摆脱了技术以及生产可能性的制约,对“人”的关注被提到了最前例。
需要用艺术化设计的高情感去弥补和平衡人们在高技术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的疏离…… …..3.设计:多元性复杂性、多元性的设计背景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造物更贴近人的情感、生活和多样的需要。
案例:从功能、易用性、服务等全方位来看但就对中国的普通用户而言,苹果电脑的用户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并不好。
Wintel更昂贵的价格较封闭的系统缺乏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强有力支持买台苹果电脑就好比“请个祖宗回家”。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对苹果电脑趋之若骛呢?美丽的苹果电脑在电脑界从未超过15%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商业上运营的也相当失败。
请大家来分析一下为何苹果电脑为何能赢得众多粉丝的原因?设计“design”可以说,“世界不仅是由懒人创造”的,世界还是由“爱美的人”创造的。
二、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人们对于需求以及使用的心理、意识并运用于设计的一门科学。
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与“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用户或消费设计主体(设计师)影响个体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四、研究范畴1.如何使设计易于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目的性。
主要解决的是“使用”问题。
1、如何理解设计心理学?(1)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形式及其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可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3)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如何使设计易于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目的性;如何使设计在商业营销中获得成功,这个层次的设计艺术心理学主要针对用户“情感体验”的问题。
设计师心理,即研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围绕设计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设计思维)及其影响要素,以及如何帮助设计师提高其“创造力”的问题。
(4)设计心理学的性质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2、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有哪些?设计心理学从这些理论和流派中找到了哪些与设计艺术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要点?(1)精神分析心理学无意识理论对艺术设计创作的解释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挖掘消费者(用户)潜在的动机和需要设计对象必须满足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的需要(2)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对象为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方法(3)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用于解释和分析设计过程以及产品使用(5)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视知觉规律格式塔心理美学创造力、创造思维的研究3、请用感觉阈限的理论来解释产品进化中的换型设计的规律。
(1)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感觉阈限是指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阈限的运用:不易察觉的变化阈限的运用:易视性(2)产品进化中的换型设计的规律(3)将某些负面的因素降低到阈限以下4、阐述违反知觉恒常性的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
(1)知觉理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颜色)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经验却保持其固有特征而不随之改变。
人的知觉的主动性体现在恒常性方面的作用(依据经验修正)(2)潜意识理论(创作主体)在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情感和需要,是驱使人去做某件事情的原动力创作过程被当作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过程的体验(3)注意(创作受众)和谐的刺激——符合恒常性新奇的刺激——违法恒常性依据荣格的理论,艺术作品依赖艺术家的个体产生,但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心底最深邃、最普遍的“意识”——对新奇刺激的需求5、简述视知觉的组织(1)图形与背景(2)良好图形原则求简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闭合原则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其行为的驱动力量。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的一门学科。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设计心理学通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分析人在设计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解决设计中人的心理因素引起的诸多问题。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预测市场趋势和产品接受度,从而更好地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
总之,设计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力。
设计心理学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感知与设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通过设计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提升产品、服务、环境等的用户体验和效果。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机交互:研究人与技术产品(如软件、网站、智能设备等)之间的交互过程,从认知和行为的角度设计用户界面,使之更加易用、高效和满足用户需求。
2. 用户体验:探究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触环境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通过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设计出更加令人满意和愉悦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视觉设计:研究人类视觉系统如何感知和理解视觉信息,以及视觉设计如何通过色彩、形状、布局等要素影响人的认知和情绪。
通过合理的视觉设计,使产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易于辨识和记忆。
4. 人类因素工程: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产品与用户的身体尺寸、力量、需求等特征相适应。
通过科学的人机工程设计,使产品能够更加符合人类活动的要求,减轻用户的负担和疲劳。
5. 用户研究: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以得到为用户提供更佳体验的设计方案。
用户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偏好,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6. 情感设计:考虑用户的情感体验,设计出能够产生积极情感和情感共鸣的产品。
通过在设计中融入情感元素,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喜爱和忠诚度。
总之,设计心理学通过对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为设计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以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符合人类特点和产生积极用户体验的设计作品。
设计心理学名词解释题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设计师、用户和设计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易用性高的设计。
设计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设计。
2. 情感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情绪和态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设计。
3. 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行为、习惯和决策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设计。
4. 人机交互:研究人类与计算机、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如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界面。
5.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以及如何设计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易用性高的设计。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设计产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
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1,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2,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和干预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科学。
3,设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按照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设计活动。
改善产品品质。
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4.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提升设计师设计及设计管理的能力。
2 设计学诞生标志:1879年,W.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行为主义学派 2 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惠特海姆。
柯勒。
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又称为“完形心理学”)3 精神分析学派4 人本主义学派(人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5 认知主义学派(赫伯特.A.西蒙“认知是感觉输入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其核心是将人的思维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认为大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相似,是“信息-加工-输出”的过程,侧重于输入的信息和外显行为的研究。
5 1750年,德国普鲁士哈林大学的哲学教授,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了学术专著《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
他被称为“美学之父”。
6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由于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消费者的外显行为,所以也称为“消费行为学”。
71969年赫伯特.A.西蒙发表了《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书中介绍了人类决策机制的基本观点------“有限理性说”和“满意理论”,既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达到最优选择,只能寻求满意。
第一章1.[美]诺曼最早提出设计心理学。
它定义:设计都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与功能间寻求平衡。
2.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活动中心理现象的科学。
包括设计主体与设计客体的心理行为研究。
3.设计艺术是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
设计之物既是为了满足一定实际需要产生的,同时也是审美的对象,审美的结果会影响用户做出决策、使用、评价的全部消费过程。
4.多默《现代设计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
显性设计--风格设计--引导消费隐性设计--工程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5.两个黑箱即“设计主体”--设计师“设计客体”--消费者两个黑箱的研究分为易用性设计、用户的“情感体验”、设计师心理三部分6.客户模型分为“任务模型”“思维模型”7.威廉·冯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8.德雷·夫斯《为人的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先驱9.设计存在的三个层面感官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感官(涉及感受知觉的作用,如味、嗅、视、听、触觉上的体验)行为(指产品在功能上是否出色)反思(与个人感受和想法有关,对自我与他人的看法与思考,文化不同,差异很大)第二章1.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2.神经元的四部分细胞体、树突、轴突、轴突终扣2.大脑皮层参与复杂心理过程,如逻辑推理形象思维小脑运动协调调解肌肉躯干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决定脑的警觉水平警报系统3.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负责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计算、书写、回忆、时间等)右半球(处理表象,形象思维中枢,想象、做梦、音乐、舞蹈、美术、态度等)4.眼动三种类型注视眼跳追随5.手指尖是皮肤中敏感度最高的部位,3g/mm^2,即“十指相连”认知心理学▲6.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起源于视知觉方面的研究。
代表人物(惠特海姆考卡夫科勒)组织原则(邻近、相似、封闭、简单)理论构成(图形与背景、接近性、相似性、完整与闭合倾向、共同方向运动、连续性)7.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审美对象的形体结构与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力的结构形式,能唤起人的情感,即所谓“异质同构”8.拓扑心理学代表人物:[德]勒温9.现代认知心理学起源:[美]奈瑟所著《认知心理学》定义:以人的认知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试图用信息加工观点说明研究对象。
设计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特征在设计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与设计的实践相结合,研究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们对设计的感知、理解和评价,以及设计对人们的影响和反馈。
一、设计心理学的含义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与设计的交叉学科,旨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特征对设计的影响。
它研究人们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关注用户与设计之间的互动。
设计心理学以人为中心,旨在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
设计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它关注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度,通过研究人们对设计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增加产品的易用性、效能、满意度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和忠诚度。
二、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人机交互:设计心理学关注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和沟通。
它研究人们在使用软件、网站和其他数字产品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
通过了解人们与计算机的互动方式,可以改善用户界面的设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2. 用户体验:设计心理学关注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体验。
它研究人们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喜好。
通过了解用户的感受和期望,可以改进产品的外观、功能和交互方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视觉感知:设计心理学关注人们对视觉刺激的感知和理解。
它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视觉感知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通过了解人们对颜色、形状、图像和文字的认知特征,可以设计出更有吸引力和可理解性的视觉元素。
4. 人类认知:设计心理学关注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它研究人们如何感知、记忆、思考和决策。
通过了解人类认知的限制和特点,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们思维方式的产品和信息呈现方式。
5. 社会与文化因素:设计心理学关注人类社会和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它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