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力学习题练习及讲解】5平面桁架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4
第5章静定平面桁架复习思考题1.桁架的计算简图作了哪些假设?它与实际的桁架有哪些差别?答:(1)桁架的计算简图假设①各结点都是无摩擦的理想铰;②各杆轴都是直线,并在同一平面内且通过铰的中心;③荷载只作用在结点上并在桁架的平面内。
(2)桁架的计算简图与实际桁架的差别①结点的刚性。
②各杆轴线不可能绝对平直,在结点处也不可能准确交于一点。
③非结点荷载(例如杆件自重、风荷载等)。
④结构的空间作用,等等。
2.如何根据桁架的几何构造特点来选择计算顺序?答:根据桁架的几何构造特点来选择计算顺序的方法(1)找出零杆根据节点的几何特征和外部受力特点判断出零杆。
(2)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桁架①用节点法解简单桁架时,在求出支座反力后,可按与几何组成相反的顺序,从最后的结点开始,依次倒算回去,便能顺利地用结点法求出所有杆件的内力。
②求解联合桁架时,用结点法将会遇到未知力超过两个的结点,可以先用截面法将联合杆件的内力求出,再用结点法求解其它杆件的内力。
③求解复杂桁架时,根据桁架的几何构造特点看,可先算出截面单杆的内力,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求解剩余杆的内力。
3.在结点法和截面法中,怎样尽量避免解联立方程?答:在结点法和截面法中,尽量避免解联立方程的方法:(1)采用结点法时,为避免解联立方程,可改选投影轴方向或者改用力矩平衡方程(向力的汇交点取矩)。
(2)采用截面法时,使用力矩法的关键在于选取合理的力矩中心,因此应尽量选取多力汇交点作为力矩中心;使用投影法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多个力所在方向作为力分解的坐标轴。
4.零杆既然不受力,为何在实际结构中不把它去掉?答:在实际结构中不把零杆去掉的原因:(1)在实际结构中,工况更复杂,荷载不是一成不变的,荷载改变后,“零杆”可能变为非零杆。
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几何形状在任何载荷作用下都不会改变,零杆不能从桁架中除去。
(2)在理想桁架(做了诸多假设)中“零杆”才是零杆,而实际结构中,零杆的内力也不是零,只是较小而已。
第二节 平面桁架问题考虑一个平面桁架结构,如图2.7所示:图 2.7 平面桁架结构该结构由4个杆件在4个节点处连接而成。
在节点处铰接,不能承受(传递)弯矩,所以每个杆内只能产生均匀分布的轴向力。
1. 鉴于上述假设,每个节点处只有两个位移分量,即x,y方向的位移u i,v i,它们1415元件号 节点号 节点坐标 弹性模量 横截面积 e i , j ( x i , y i );(x j , y j ) E e A e杆件的长度可由下式计算()()L x y x x y y e eej i j i =+=−+−∆∆2222()()ij i j e x x y y tg −−=θ其中e θ是杆件的轴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
对于图2.8所示的结构,每个元件的节点号如下所示:424433322311j i e杆件产生节点位移u i ,v i ,u j ,v j 后,杆的长度变化为(以受拉为正,受压为负) ))sin cos (sin cos (e i e i e j e j e v u v u L θθθθ+−+=∆ 在节点 j 处的端点轴向力为ee ee e e e e eee jL L LA E L L A E F ∆=∆=∆=κ 其中e ee eLA E =κ 该力在x , y 方向的分量就是X j e 和Y j e ,其表达式为:ee e e e j e j L F X θκθcos cos ∆== j e e e j e e i e e e i e e v u v u θθκθκθθκθκsin cos cos cos sin cos 22++−−=e e e e e j e j L F Y θκθsin sin ∆== j e e j e e e i e e i e e e v u v u θκθθκθκθθκ22sin cos sin sin sin cos ++−−=由杆件本身的平衡得到 F i e = -F j e 即(2.11)(2.14a)(2.12)(2.14b)(2.13)16j eeej eei eeei eee je i v u v u X X θθκθκθθκθκsin cos cos cos sin cos 22−−+=−=j eej eeei eei eeeej e i v u v u Y Y θκθθκθκθθκ22sin cos sin sin sin cos −−+=−=把以上4式合并起来,写成矩阵形式如下⎪⎪⎭⎪⎪⎬⎫⎪⎪⎩⎪⎪⎨⎧⎥⎥⎥⎥⎥⎦⎤⎢⎢⎢⎢⎢⎣⎡−−−−−−−−=⎪⎪⎭⎪⎪⎬⎫⎪⎪⎩⎪⎪⎨⎧j j i i e ee ee e e e e ee ee e e ee e e e e ee e e e j e j e i e i v u v u Y X Y X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κ22222222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上式写成分块形式为F F k k k k d d i ej e ii eijejie jj e i j ⎧⎨⎪⎩⎪⎫⎬⎪⎭⎪=⎡⎣⎢⎢⎤⎦⎥⎥⎧⎨⎩⎫⎬⎭上式中各子矩阵,各子向量的意义是很明确的。
结构力学第一题绪论和基本概念1.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哪几类?()A.杆系结构、板和壳结构和实体结构B.复杂的杆系和板壳C.飞机蒙皮D.轮船发动机2.何为结构?()A. 建筑物中门、窗。
B.建筑物中承受载荷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C. 建筑物中玻璃。
D. 建筑物中水泥。
3.结构力学中的杆是指()A. 一个方向的尺寸远小于其它两方向的尺寸的构件。
B. 一个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其它两方向的尺寸的构件。
C.三个方向的尺寸几乎相等。
D. 曲面构件。
4.计算简图是指()A建筑结构平面设计图。
B. 建筑结构三维立体图。
C. 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
D实际建筑结构效果图5.选择计算简图的原则是()A把实际构件变为平面结构。
B.计算越简单越好C. 保留实际构件所有的材料。
D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略去细节。
6.结构力学中的外力类型有()A集中力、分布力和外力矩。
B. 应力、分布力和力矩。
C. 集中力、剪力和力矩。
D集中力、分布力和轴力。
7.结构力学中杆件简化是用()A. 其中性轴表示B. 其形心表示C.其轴线表示D. 其实际图形表示8.结构力学中按计算简图分类,可分为()A. 砖石、钢混、钢结构和高层结构。
B. 砌体结构、多层结构。
C. 蒙皮结构、拱和组合结D.梁和钢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
1. A2. B3. B4. C5. D6. A7. C8. D第二题单选题(几何组成分析内力计算)1.用几何组成规则分析图示体系是:(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可变体系;D.瞬变体系。
2.叠加原理用于求解静定结构时,需满足的条件是()。
A.位移微小且材料是线弹性的。
B.位移是微小的。
C.应变是微小的。
D. 材料是理想弹朔性的。
3. 图示结构是单跨静定梁的一种,称为()A.简支梁B.外伸梁C.悬臂梁D.多跨静定梁4.拱结构和曲梁的区别()A.截面形状不同B. 材料不同C.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有无水平推力D.轴线形状不同5. 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____:A.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其自由度为零;B.三个刚片之间用三个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C.两个刚片之间用一个铰和一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D.两个刚片之间用三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6. . 区别拱和梁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A 杆轴线的形状B 弯矩和剪力的大小C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是否产生水平推力D 是否具有合理轴线7.大门雨蓬可选择的计算简图是()。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一、判断题: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A.;; B.D.C.=1=1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1y 1y 2**ωω( a )M =1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ϕ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ϕ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ϕA ,EI = 常数。
q l l l /2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2 /3/3q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l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常数。
l/2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常数。
18、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qll l/2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常数。
l/23l/320、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ll21、求图示结构B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第1章绪论(无习题)第2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习题解答习题2.1是非判断题(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习题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a)(b)(c)习题2.1(6)图习题2.2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
习题2-2(2)图(3) 习题 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2.2(3)图(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2.2(4)图(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2.2(5)图(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2.2(6)图(7) 习题2.2(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2.2(7)图习题2.3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b)(c)(d)(e)(f)(h)(g)(i)(j)(k)(l)习题2.3图第3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习题解答习题3.1 是非判断题(1) 在使用内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