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动计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23.43 KB
- 文档页数:3
灌注桩配合比计算验证强度等级:C25 试配强度:38.2Mpa坍落度要求:180-200mm确定W/C:0.52 用水量:182kg 砂率:44.5%配合比计算1, 胶凝材料用量:182÷0.52=350kg2,水泥用量:350-31=319kg粉煤灰用量:31×1.6=50 kg3,外加剂用量:369×1.6%=5.90 kg4,砂石用量:2390-182-319-50-5.9=1834kg砂用量:1834×44.5%=816kg (中砂)碎石用量:1834-816=1018 kg (5-31.5mm)试配强度:3d:21.8Mpa;7d:33.0Mpa;28d:47.0Mpa;试拌坍落度:220×560mm,一小时后坍落度190×460mm外加剂的使用要看它做出来试验以后的各项数据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损失情况,这个和外加剂的掺量有直接关系。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一)泵送混凝土单位:m3注: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分碎石粒径和坍落度,统一执行。
2 .碎石单价按(94)综合价格计算。
(二)水下混凝土单位:m3(三)道路混凝土单位:m3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工作内容:1.搅拌:沙石料运至搅拌点、搅拌、装车。
2.运输:运输车接料、边搅边行、送至施工现场、自动卸料。
单位:10 m3注:1.混凝土搅拌站定额,只适用于搅拌厂与施工单位结算用,施工单位不再向建设单位收取该项费用。
2.运距按5Km以内为起点,不足5Km按5Km计算。
超过5Km时,按每增加1Km计算,超过部分不足1Km按1Km计算。
泵送费工作内容:泵管安、拆、将已拌好的混凝土送至浇灌点。
单位:10 m3注:1.泵送高度按檐高计算。
2.套用泵送费定额后,凡套第五部分现浇构件定额的子目,均应扣除垂直运输费:每10 m3工程量15元。
3.计算塔吊垂直运输增加费的工程,应另扣塔吊垂直运输增加费10%。
灌注桩配合比计算验证强度等级:C25 试配强度:38.2Mpa坍落度要求:180-200mm确定W/C:0.52 用水量:182kg 砂率:44.5%配合比计算1, 胶凝材料用量:182÷0.52=350kg2,水泥用量:350-31=319kg粉煤灰用量:31×1.6=50 kg3,外加剂用量:369×1.6%=5.90 kg4,砂石用量:2390-182-319-50-5.9=1834kg砂用量:1834×44.5%=816kg (中砂)碎石用量:1834-816=1018 kg (5-31.5mm)试配强度:3d:21.8Mpa;7d:33.0Mpa;28d:47.0Mpa;试拌坍落度:220×560mm,一小时后坍落度190×460mm外加剂的使用要看它做出来试验以后的各项数据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损失情况,这个和外加剂的掺量有直接关系。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一)泵送混凝土单位:m3注: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分碎石粒径和坍落度,统一执行。
2 .碎石单价按(94)综合价格计算。
(二)水下混凝土单位:m3(三)道路混凝土单位:m3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工作内容:1.搅拌:沙石料运至搅拌点、搅拌、装车。
2.运输:运输车接料、边搅边行、送至施工现场、自动卸料。
单位:10 m3注:1.混凝土搅拌站定额,只适用于搅拌厂与施工单位结算用,施工单位不再向建设单位收取该项费用。
2.运距按5Km以内为起点,不足5Km按5Km计算。
超过5Km时,按每增加1Km计算,超过部分不足1Km按1Km计算。
泵送费工作内容:泵管安、拆、将已拌好的混凝土送至浇灌点。
单位:10 m3注:1.泵送高度按檐高计算。
2.套用泵送费定额后,凡套第五部分现浇构件定额的子目,均应扣除垂直运输费:每10 m3工程量15元。
3.计算塔吊垂直运输增加费的工程,应另扣塔吊垂直运输增加费10%。
配合比及自动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摘要】介绍了用Excel电子表格的规划求解功能和图表功能,自动调整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粒料及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及自动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
关键词 Excel 自动调级配传统调级配都是用手工方法,速度慢,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当级配料有三种以上便很困难。
本文介绍用电子表格自动调整级配,速度快(程序做好后,每次调级配只需几秒钟便完成,一劳永逸)、结果准确、方法简单——只需输入每种矿料在每个筛孔上的筛余量即可。
下面以一个四种矿料组成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第一步启动Excel,检查工作表菜单栏中的“工具(T)”栏的子菜单中有无“规划求解(v)(或S0iver)”项,如果没有可通过加载宏的方法将其载入。
第二步双击“sheet1”将“sheet1”改为“沥青级配表”,同样将“sheet2 ”“sheet3”“sheet4”“sheet5”分别改为“中石”“瓜子片”“米石”“石粉”,在表“中石”中建立一个如图1的工作表。
然后在单元格“G1”中输入“=Today()”函数并将单元格的格式定义为日期中的“××××年××月××日”格式,并按下表内容在各个单元中分别输入公式。
输入中石筛分结果,得到如图2的工作表(其他筛分结果见附表)。
将文件保存,并将工作表“中石”复制并粘贴到空的“瓜子片”、“米石”和“石粉”工作表中,并将三个工作表中A1单元格的内容“中石筛分表”分别改为“瓜子片筛分表”、“米石筛分表”、“石粉筛分表”。
输入瓜子片、米石、石粉的筛分结果,保存文件。
现在点击“沥青级配表”回到“沥青级配表”中建立一个如图3的工作表,其中“标准下限”和“标准上限”列输入的数据为规范要求的范围值,可通过查设计规范得到。
“权值”列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输入相同或不同的权值。
在工作表“沥青级配表”单元格H1中输入“=Today()”函数并将单元格的格式定义为日期中的“×××年××月××日”格式,在单元格C4中输入公式“=中石!G3”,把光标在单元格B4的右下角,当光标成黑十字时,按住左键拖动复制,直到单元格B17,在单元格C4中输入公式“=小石!G3”, 在单元格D4中输入公式“=米石!G3”, 在单元格E4中输入公式“=中石!G3”, 把光标在单元格C4、D4、E4的右下角,当光标成黑十字时,按住左键拖动复制,直到单元格C17、D17、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