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限时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生物 5.4 呼吸作用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1
一、选择题
1、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则下列有关坐标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3、如图为水果存放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y)与水果释放出的CO2气体量(x)的关系曲线。
根据图示,你认为保存水果应该选择哪个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合适
A、①
B、②
C、③
D、④
4、如右图所示,为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氢只来自于5 BBBCB615 DDBBC
16、(1)有氧呼吸氧气适宜的温度(2)①③④⑤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3)略(4)黄豆种子在萌发时,除了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放出大量CO2 (5)1:3
17、(1)见图(2)C6H12O62C2H5OH+2CO2+能量(3)无氧呼吸(4)乳酸
18、(1)无氧呼吸此时不吸收氧气,但有二氧化碳释放(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此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吸收量(3)有氧呼吸此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气吸收量(4)1/2
1、5。
第二节呼吸作用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1.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生命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A.产生二氧化碳B.产生氧气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释放热能2.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3.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储藏久了会空心,其原因主要是()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D.吸收作用吸收二氧化碳4.近年来,河北省阜城县立足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发展果蔬大棚种植,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加当地温室大棚中果蔬产量的是()①多施肥少浇水②合理密植③经常通风④适当增大昼夜温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使温室或大棚中种植的作物提高产量的是()A.直接喷施二氧化碳 B.多浇水C.多施肥D.增加氧气浓度6.关于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的共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要吸收氧气B.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都要吸收二氧化碳D.都要释放出能量7.下列所示的现象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根部带土移栽植物B.立体种植提高产量C.移栽菜苗后要遮阳D.庄稼被淹及时排水8.如图(一)和(二)是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有机物,b是二氧化碳B.①是线粒体,②是线叶绿体C.(一)过程只在白天进行,(二)过程只在晚上进行D.(二)过程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储存的能量9.下图是番茄植株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A和B表示细胞结构,①和②表示生理过程。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该细胞有可能是叶表皮细胞。
( )(2)①所指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 )(3)B所代表的结构是线粒体。
( )(4)细胞内时刻都在进行②过程。
( )10.我国正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
一、单选题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叶表皮上的结构(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气孔,只在叶的下表皮有分布B.b为保卫细胞,作用是保护植物体C.b的形状和大小改变控制a的开闭D.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 将某株绿色植物移置黑暗中24小时,随后把植株上一片绿叶主叶脉剪断,另一片绿叶叶两面贴上一块不透明的锡纸(如图),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区、C区不变色,B区变蓝色。
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体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体3. 下列对光合作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无机物B.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D.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4. 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猪笼草的捕虫叶B.仙人掌的叶刺C.豌豆的叶卷须D.红薯的叶5.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得已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应用的是()A.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B.延长光照时间C.对农作物的土壤中肥料进行筛选D.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6. 下图是探究金鱼藻某种生理过程的实验,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呼吸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7.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将盛有等量的同种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地方(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计数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可用于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该影响因素是试管编号 1 2 3 4 5光源的距离(cm)10 30 50 70 100每分钟气泡数45 30 19 6 1A.二氧化碳浓度B.氧气浓度C.温度高低D.光照强度8.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种植农作物产量的是A.合理密植B.适当加大昼夜温差C.过量施肥D.增施二氧化碳9. 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起来,从而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什么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氢气10. 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最终都源于:A.吸收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二、填空题11.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来贮存的____________;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让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3.5.2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A.水B.无机盐C.能量 D.二氧化碳2. 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陈官中学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3.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5.右下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B.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C.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D.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6.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 )A. 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病虫害B. 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C. 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D. 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弱,水分散失的少7.下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8.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 B.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C.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 D.水果、蔬菜在低温低氧条件下贮藏9.给贮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二氧化碳可以延长粮食贮藏的时间,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浓度高,增强了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浓度高,抑制了呼吸作用C.二氧化碳浓度高,增强了害虫的活动D.二氧化碳浓度高,抑制了害虫的活动10.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A.白天进行的 B.晚上进行的C.白天、晚上都要进行的 D.白天和晚上都可能不进行二、填空题1.凡是具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的。
2.绿色植物吸收,将分解成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9年我国女排再续辉煌,以11连胜的战绩获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消耗的大量能量最终都是来自()A.摄取的食物B.奔跑的动能C.绿色植物D.太阳光能【解析】由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转化,一个转化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另一个转化是能量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把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一部分辐射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
由此可见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消耗的大量能量最终都是来自于太阳光能。
故选:D。
2.水蜜桃种植区土质疏松,适宜水蜜桃生长,而土壤板结则不利于其生长,主要原因是()A.因缺少肥料,不利于光合作用B.因缺少氧气,不利于呼吸作用C.因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光合作用D.因缺少水分,不利于呼吸作用【解析】水蜜桃种植区土质疏松,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缝隙中的氧气减少,妨碍根的呼吸,从而影响了根的生长,也影响了根的吸收功能不利于植物生长。
故选:B。
3.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装置是()A.B.C.D.【解析】A、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图A能够验证种子萌发释放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图B 能够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此装置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C不符合题意。
D、此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所有活细胞中B.茎和花C.种子和叶D.根和果实【解析】由分析可知,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冀教版生物初二上册呼吸作用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呼吸作用的产物是〔〕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淀粉⑤无机盐⑥能量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②⑤2.玉米叶片上的气孔放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细胞内的〔〕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细胞壁3.取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萌生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区分用橡皮塞塞严,放在暖和的中央。
一天后把熄灭的蜡烛区分放入两瓶内,观察到〔〕A.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不熄灭B.甲、乙两瓶火焰都熄灭C.甲瓶火焰不熄灭,乙瓶熄灭D.甲、乙两瓶火焰都不熄灭4.植物体停止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根B.茎C.叶D.每个活细胞5.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无机物,贮存能量B.分解无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无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无机物,贮存能量6.呼吸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重要意义是( )A.分解无机物B.释放能量C.与光协作用坚持平衡D.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7.人类以下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B.农业消费中及时耕松土壤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8.以下关于光协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光协作用是呼吸作用的条件B.光协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停止,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停止C.呼吸作用是光协作用的条件D.A、C都正确。
9.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增加,其缘由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A.光协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光协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C.呼吸作用大于光协作用D.光协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10.以下措施中,不能提矮小棚蔬菜产量的是〔〕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B.适当延伸光照时间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D.适当添加光照强度二、综合题11.如图,瓶中装有萌生的种子,实验末尾时阀门是封锁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翻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廓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请剖析:〔1〕该实验进程中试管中廓清的石灰水变,能使廓清的石灰水发作这种变化的气体是。
生物-七年级上册-打印版呼吸作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我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
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 )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浇花过勤,花土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A.水分太多,根毛无法吸收其它物质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C.水分过多,破坏了土壤的成分D.根吸收水分过多而死亡3.(2005,湖北黄冈)在阳光下检测呼吸作用,结果不显著,其原因是()A.呼吸作用停止B.呼吸作用减弱C.蒸腾作用旺盛D.光合作用较强4.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理是()A.减少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温度5.在夏至这天,假设温度相同而且都是晴天,则同种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地区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海口6.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单位呼吸作用?()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C.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D.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7.用绿豆发豆芽,1千克绿豆可长出6千克绿豆芽。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A.不变B.增多C.减少D.先少后多二.非选择题8.据下图回答问题(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2)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
(3)将实验装置放置黑暗中数小时,挤压塑料袋,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
(4)若从该植株上摘取一片新鲜的叶,放在黑暗中几小时,称其重量减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和。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B5.A6.B7.C二.非选择题8.(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了(3)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4)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资料-打印版。
《呼吸作用》练习一、选择题1. 在光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显著,其原因是()A.光合作用强,消耗了二氧化碳B.在光下呼吸作用减弱C.在光下呼吸作用不能进行D.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受到抑制2. 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A.只在白天B.只在晚上C.白天、黑夜D.中午气温最高时3.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氧和有机物B.氧和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和有机物4. 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液泡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核5. 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所有绿色细胞B.所有非绿色细胞C.所有活细胞D.叶片上的细胞6. 要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放出二氧化碳,以下的实验条件,必须的一项是()A.用幼小的植物B.用叶片较多的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D.把植物淹没在水里7. 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8. 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根进行呼吸作用B.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非绿色部分进行呼吸作用D.绿色植物在有光照时进行光合作用,活细胞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9. 下列有一项为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主要靠绿色植物来维护C.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分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D.潮湿的种子堆放一段时间后会发热,这是种子呼吸作用的结果10.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B.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C.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加剧了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失衡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二、明辨是非1.呼吸作用的产物是水、有机物和二氧化碳()2.验证种子有呼吸作用时最好选用萌发的种子()3. 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水。
第三单元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一、能力提升1.春末,窗台附近的金鱼缸内养了许多金鱼,并放有金鱼藻,在一昼夜中金鱼最缺氧的时候大约在()A.早晨B.中午C.黄昏D.天亮前2.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质量明显减轻。
其主要原因是()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3.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保鲜薄膜包裹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B.阻挡细菌进入C.减少水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4.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5.下列能正确表示夜间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的是()6.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新鲜的植物和被开水煮过的植物分别放入锥形瓶内,塞紧瓶口,一夜后,把燃烧的小木棒分别放入锥形瓶内,现象是()A.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继续燃烧B.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熄灭C.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熄灭D.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熄灭,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7.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物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B.主要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C.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无关8.右图为检测植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a为红墨水珠,b 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当a稳定后,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广口瓶。
一段时间后,a的移动方向是()A.向左移动B.先向左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先向右再向左移动9.张新同学是个实验小能手,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他在同一棵树上,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各摘取了大小相同的叶片a、b、c,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他的结果应该是()A.a>b>cB.b>c>aC.c>b>aD.a>c>b10.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A.只在白天B.白天和黑夜C.只在光下D.只在黑夜2.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A.能量B.氧气C.二氧化碳D.阳光3.澄清的石灰水,遇到哪种物质会变浑浊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空气D.氧气4.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状况A.施肥B.浇水C.中耕松土D.锄草5.植物体生长、吸收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什么生理过程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6.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7.蔬菜、水果的储存方法是①干燥②升温③降温④充加氧气⑤充加氮气A.①③④B.③④C.③⑤D.②⑤8.下列哪种措施有利于作物增产A.日温25℃,夜间15℃B.日温15℃,夜间25℃C.日温25℃,夜间25℃D.日温15℃,夜间15℃9.贮藏水果粮食时,充加二氧化碳可以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多,增大光合作用B.二氧化碳多,增大呼吸作用C.二氧化碳多,抑制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多,抑制呼吸作用10.绿色开花植物白天在光下看到的是光合作用而看不到呼吸作用,这是由于A.白天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B.白天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C.白天光下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呼吸作用同样进行但不显著D.白天光下呼吸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11.萝卜贮存久了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有机物通过什么作用被分解了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输导作用12.点燃的蜡烛进入地窖,蜡烛很容易熄灭是因为哪种气体浓度大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13.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主要是A.证明植物有生命力B.散发热量C.供植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D.供蒸腾作用利用14.取甲、乙两个容量相同的玻璃瓶,甲瓶内装入刚萌发的种子,乙瓶内移栽一些小花草(如图)。
同时放在黑暗条件下12小时,依此回答下列问题:(1)取开甲、乙两瓶的瓶盖,迅速将点燃的火柴棒伸入瓶口,火柴棒燃烧情况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分别是:甲现象___ _;原因___ _。
高三生物光合呼吸限时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尽量降低仓库中O2浓度,以利于水果、蔬菜保鲜B.水稻田适时排水,有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都能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D.温室栽培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或薄膜作为顶棚2.下列关于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结构的比较,正确的是()A.两者均以核糖核酸作为遗传物质B.两者的核糖体都能够合成蛋白质C.两者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H2O和CO2D.两者都有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3.下列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B.肽链的形成C.RNA的合成D.葡萄糖的分解4.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 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膜上,与有氧呼吸酶的加工有关B.②过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中C.③过程发生在被光照射的叶绿体内膜上D.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该过程产生的ATP 可用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5.关于“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B.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C.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D.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预热后再混合7.某生物研究小组为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他们依据“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的原理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磷酸肌酸分A 、 B 、 A、 B 、 A 、 lAmol B 、 2 C 、 3 D 、 6_大气中氧 10 15 20的浓度(务) 生物的呼吸作用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玉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是因为还有部分能量()A 、留在丙酮酸分子中B 、留在乳酸分子中C 、留在酒精分子中D 、留在ATP 的分子中2、 下列哪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 、变形虫B 、乳酸菌C 、团藻D 、水蝗3、 原核生物呼吸酶附着的部位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拟核4、 将某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有足够的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 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减少44mg,如果将其放在黑暗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8. 8mg,如果在充足的 光照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些植物的叶片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为:A 、 180mgB 、 72mgC 、 36mgD 、 24mg5、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 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入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6、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C 室温中移至5°C 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的变化为:两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增加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7、 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摩尔的二氧化碳,其植物叶片在正常时消耗同样数量的 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摩尔?二、非选择题8、 研磨酵母菌后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器)。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姓名学号一、我学会了1、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由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统称为。
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
肺泡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②肺泡壁很,仅由一层细胞构成;③肺泡外面布满血管;④布满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利于气体交换。
2、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肌和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
在膈肌收缩、横膈变得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移升。
此时,胸腔体积,内压力减小,人就了。
反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时,人就可以呼气了。
3、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反应,最终产生和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个过程称为。
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反应。
4、动物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的各器官都会通过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我理解了5、2016年秋季,浙江多地遭遇雾霾。
出门戴口罩能防止雾霾中的细颗粒物由口鼻侵入肺部。
雾霾中的细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雾霾中的颗粒经过鼻、咽、喉之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 气管、肺泡、支气管B. 气管、支气管、肺泡C. 支气管、肺泡、气管D. 肺泡、支气管、气管6、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A. ②④⑤B. ①③⑥C. ①③⑤D. ②③⑥7、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8、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时,特别是在高海拔处,即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还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主要在植物细胞的中进行( )A.叶绿体B.细胞核C.线粒体D.液泡2.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3.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4.如图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过程,该实验现象表明萌发的种子呼吸时( )A.会产生大量的水分B.会消耗瓶中的氧气C.会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会产生二氧化碳5.密闭的保温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其中的温度及氧气含量的变化,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甲)和氧气含量(乙),下列各项中,能正确反映该装置内温度和含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6.某同学家中养了漂亮的兰草,为了使它长得更好,天天浇水,兰草很快就死了,其原因是( )A.大量的水抑制了兰草根对水分的吸收B.大量的水抑制了兰草根对无机盐的吸收C.大量的水抑制了兰草根的呼吸作用D.大量的水抑制了兰草根的蒸腾作用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制造有机物B.能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同株植物不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弱相同D.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8.为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2内分别装有做了一定处理的等量大豆种子,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目的是排除微生物生理活动对实验的影响B.一段时间后,装置1中石灰水会变浑浊C.该实验的变量是大豆种子是否做浸水处理D.该实验说明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9.如图是关于呼吸作用的概念图,有关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植物只有在不进行光合作用时才进行呼吸作用B. 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YC.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 在保存种子的时候,要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10.如图的实验装置图中,B、D两个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C瓶中盛放正在萌发的种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6.4呼吸与呼吸作用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如图).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A.合成有机物B.消耗氧气C.呼出二氧化碳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是()A.酒精B.碘液C.生理盐水D.澄清的石灰水4.土豆、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这是因为()A.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B.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C.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D.以上都有可能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原因是()A.缺少肥料,不利于光合作用B.缺少水分,不利于呼吸作用C.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光合作用D.缺少氧,不利于呼吸作用6.人的呼吸器官是肺,植物的呼吸发生在()A.只有幼小的果实B.只有生长旺盛的叶片C.只有根尖的根毛D.植物体内任何的活细胞7.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A.肺泡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组织细胞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8.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A.氧气B.水C.二氧化碳D.氮气9.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细胞分裂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句,其中锄禾的目的是()A.加快水分的蒸发B.抑制水分的蒸发C.减少养分的消耗D.促进根的呼吸作用11.水涝地中的植物出现萎蔫的原因是()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B.蒸腾作用过于旺盛C.土壤中养料太少D.土壤中氧气不足12.贮存水果时,往往向仓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A.降低仓库内温度B.促进仓库内气体流动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D.有利于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1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量筒内盛放的是澄清的石灰水。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呼吸作用强弱一定相同B.植物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贮藏水果时应该保持干燥,提高氧气浓度2.下列生产生活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在密封包装的水果中充加二氧化碳气体B.小麦种子晒干入库C.低温储存蔬菜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3.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从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长势、质量相同的三个叶片,编号为1、2、3.1号直接烘干称重为a 克,2、3号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适宜光照和黑暗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向水中通入空气,5小时候后取出,烘干称重分别为b克、c克。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b+c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质量B.a﹣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质量C.c﹣b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质量D.b﹣a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质量4.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在a点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在b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5.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将萌发的和煮熟的大豆种子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瓶中分别是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B.两瓶中种子的大小、数量相同C.乙瓶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该实验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活的植物时刻进行呼吸作用②绿色植物只有夜间进行呼吸作用③干种子没有呼吸作用④呼吸作用产热⑤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⑥呼吸作用通过气孔进行A.①⑥B.①④C.②③⑥D.①⑤④7.农技人员对大棚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A.B.C.D.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C.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9.以下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A.参与水循环B.提供有机物C.维持碳﹣氧平衡D.增强温室效应10.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
1、下图中,在黑暗条件下,试管内含氧量有变化,黑暗中,氧气含量最多的试管是
:
1 2 3 4
A 试管1
B 试管2
C 试管3
D 试管4
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向试管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其终产物是CO2和水的试管是:
A.甲和乙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3、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把这种装置放在湿润的光下,实验也能成功的原因是:
A.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产生的
B.光下,呼吸作用旺盛
C.湿润的光下,种子进行光合作用
D.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呼吸
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蛔虫进行无氧呼吸②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④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一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见下图),下列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6.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据其分析回答: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7.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
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
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组,每组数量,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 。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
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8.某中学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将两株植物用经灭菌后全素营养液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并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
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
(1)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2)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3)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填“较快”或“较慢”),由此推断该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4)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5)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1 D 2D3 A4C5B
(1)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2)10℃、1.0% (3)保持相对稳定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4)温度、氧含量分别为3℃、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一个不得分)
、(11分)(1)大小,6,相等;(2)分析:在5~30℃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0~15℃(4)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不可以。
因为在完全无氧条件下,果实的有氧呼吸停止,但无氧呼吸明显加强,造成酒精的大量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6)①控制水分如采用薄膜包装或表面喷涂果蜡等;②防止微生物感染如采后对果蔬进行杀菌处理
答案:(1)温度降低,使呼吸作用速度较慢(2)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3)较慢不含叶绿体 (4)高 (5)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