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钟楼区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22 MB
- 文档页数:35
西安的钟楼简介
西安的钟楼是我国现存钟楼中最古老的一座,为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物。
位于西安市南大街钟鼓楼西,北靠南院门,东邻小雁塔。
它是西安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钟楼中最高大的一座。
西安钟楼坐北朝南,由钟楼、鼓楼两部分组成。
鼓楼位于钟楼之北,两楼之间有一小门相通,门上嵌有“大明门”三个大字。
鼓楼平面呈方形,有台基和楼身两部分。
台基高3米、宽8米、
深4米;楼身呈八角形,高10米,总面积270平方米。
鼓楼和
钟楼在平面上呈南北排列,两楼之间以砖石砌成一条10多米宽
的“回廊”;在建筑形式上,一为砖砌成的大斗拱结构;另一为
木结构。
钟楼原称“皇穹宇”,取“皇天上帝之所”之意。
原楼建于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进行过一次
修葺。
楼前有高大的照壁。
钟楼与鼓楼均是由砖石砌成的五级平台建筑,总高25米,面积约650平方米。
—— 1 —1 —。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的全国军政重镇,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钟楼的来历: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
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
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钟楼修了,景云钟挂了,朱元璋又派他的大儿子镇守西安,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
碑林博物馆正门口那两个铜狮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东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
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
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
但这位太子返回后一病不起,次年便死了。
迁都西安一事终未实现。
钟楼的结构: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
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
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
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钟楼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钟楼简介西安是明代的全国军政重镇,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1]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2]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2]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
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
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2]钟楼修了,景云钟挂了,朱元璋又派他的大儿子镇守西安,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
中国历史遗迹—钟楼古代中国的大小城池,都建有钟楼和鼓楼。
钟楼上挂钟,鼓楼上放置大鼓。
每天黎明时分,人们敲响大钟,打开城门;每天日落击鼓,城门关闭。
“晨钟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号。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
它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中国同类建筑之冠。
看着这美丽、高贵、华丽的钟楼,我不禁想到了一个钟楼的传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地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所以,长安在震动。
朱元璋怕了,心里觉得不踏实,于是。
便想办法压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再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
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这就是钟楼的来历。
在钟楼西北方向大约1000米的位置,古老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峙。
钟楼与鼓楼之间,现已开辟成一个很大的钟鼓楼广场,这里有喷泉、草坪、停车场、美食城,还有西安最大的地下购物广场——“世纪金花”。
来来往往的市民和游客,不但可以在这里休闲、购物,还可以在这里游览观光。
钟楼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旅游,不分最佳季节,如果你去西安市,可以顺便游览钟楼,所以你什么时候去都是最佳季节。
希望大家都能参观这美丽、高贵、华丽的钟楼!六年级:贾佳乐。
古建筑——西安钟楼、鼓楼西安钟楼西安钟楼、鼓楼,明代报时建筑。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区中心,地处明西安城墙以内核心区域,分别是中国现存造型完美、规模最大的钟楼、鼓楼,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西安钟楼钟楼坐落于城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处。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西大街广济街口,万历十年(1582年)迁建今址,清乾隆五年(1740年)修葺。
占地面积1378平方米,由甃砖台座和木结构楼阁组成,通高约36米。
台座方形,底边长35.5米,高8.6米;下辟十字券洞,古时连通四条大街,券洞高、宽均约6米,北券洞两侧设砖踏跺,台顶周环砂石栏杆。
台中央矗立二层楼阁,平面方形,高27.4米;底层和二层均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廊,底层边长21.39米;重檐三滴水攒尖顶,覆绿色琉璃瓦,置鎏金宝瓶刹,脊兽精致、齐全。
二层结构用通柱,攒尖顶构架采用抹角梁和井口枋,彻上明造。
梁枋通施彩画,槅扇雕饰精美,尤以门扉木雕图案为著,计8组64幅。
画面内容依次是: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东门自北向南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南门自东向西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圯桥授书;西门自南向北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牧豚、陶侃运砖、冯谖弹铗。
二层北门自西向东为“八仙醉酒”人物之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东门自北向南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子路负米、画荻教子、温峤绝裾、闻鸡起舞;南门自东向西为“八仙过海”情景之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西门自南向北为羲之换鹅、卫懿好鹤、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访隐不遇、孤山放鹤。
楼内东南角设木梯可盘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