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20.65 MB
- 文档页数:25
排球运动的概念一、引言排球是一项以手为主要工具的运动,它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之一。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性、技术性和协作性强的运动。
在排球比赛中,两个队伍分别站在两侧,通过发球、传接球、扣球等技术手段,竞争得分。
二、历史1. 起源排球最初是由美国人威廉·摩根于1895年发明的。
当时他是在马萨诸塞州荷尔约克学院(Holyoke College)教授体育课程。
威廉·摩根希望创造一项新的室内运动项目,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冬季练习体育锻炼身体,又不会像篮球那样需要太大的场地和设备。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并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及。
1900年,在巴黎奥运会上首次出现了排球比赛项目。
1913年,在菲律宾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杯排球赛。
1922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
1947年,第一届世界杯排球赛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
此后,排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发展。
三、规则1. 球场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网线将场地分成两部分。
网高男子比赛为2.43米,女子比赛为2.24米。
2. 比赛人员每队最多可以有12名队员参加比赛,但每局只能派出6名队员上场比赛。
3. 比赛时间排球比赛一般分为五局三胜制。
每局比赛的得分是25分(除第五局外),先得到25分并领先对方两分以上即可获胜。
如果第五局打成24平,则继续进行直到某一方领先两分。
4. 得分方式得分方式包括:接发球失误、进攻得分、对方违例等。
如果双方同时犯规,则重新发球。
5. 技术要求排球运动需要掌握许多技术要求,如发球、传接球、扣球、拦网等等。
这些技术要求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四、比赛流程1. 准备比赛开始前,两队队员需要在场地上进行热身和准备工作。
2. 发球比赛开始后,一方队员进行发球,另一方进行接发球。
3. 进攻接发球成功后,进攻方队员进行扣球或其他进攻手段,防守方队员则进行拦网或其他防守手段。
排球运动:是参与者以身体的任何部位(手、臂为主)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以隔网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性的比赛,也可以不设球网互相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合理击球的动作和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扣球:运动员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或手臂将本方场区上空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叫扣球。
排球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的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竞赛的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
个人战术:是队员在比赛中根据临场变化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运用个人技术动作。
阵容配备:是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织人员的筹划过程。
“四二”配备:有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队员和两名副攻队员)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上。
“中二三”进攻:在后排进攻大量和广泛之前,称为“中一二”阵型。
是指有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2号位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边二三”进攻阵型:在后排进攻大量和广泛运用之前,称为“边一二”阵型。
是指有2号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3号位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强攻:没有同伴掩护的情况下,在对方有准备的拦防情况下,强行突破的进攻。
快攻:指各种平快扣球以及平快扣球掩护同伴进攻或自我掩护进攻所组成的各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总称。
简答题:(1)排球运动特点;1、击球技术特点:a、空中击球且时间短促 b、允许身体任何部位击球 2、战术配合特点 3、竞赛规则的特点:a、独特的计分方法 b、攻防技术的两重性 4、场地设备的特点:室内室外均可。
(2)排球运动功能:a、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b、培养勤奋、助人、团结拼搏的优秀品质 c、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d、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e、增进健康、强健体魄(3)正面传球动作方法:a,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额前。
排球运动简介排球运动简介排球(volleyball)运动源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珠塞州(旧称玛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
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
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网球的体积扩大;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
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
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
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
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规则发展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
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
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是排球的发源队,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
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
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
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
1919--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
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证。
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
在排球运动传入我国的初期,除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基督教青年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引起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
浅谈排球运动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排球运动的定义排球运动,又称排球,是一项球员在较低高度的网上,在对方场地内进行对抗的运动。
排球运动的核心是通过发球、传球和扣球等动作,将球砸至对方场地得分。
排球运动对球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敏度等综合素质。
排球运动的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最早的排球比赛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运动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如今,排球运动已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吸引着无数观众和运动员的关注和参与。
排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团队合作性强的运动。
通过排球运动,人们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推动着排球运动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1.2 排球运动的历史排球运动源自19世纪末的美国。
最初被称为“室内网球”,后来演变为现今的排球运动。
1895年,美国人威廉·G·摩根在马萨诸塞州的荷尔约克学院首次提出了排球运动的概念。
最初的排球比赛是在门球场上进行的,后来才发展成为室内运动。
在早期,排球运动主要在美国本土传播,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
1900年,排球首次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排球运动的国际化。
随后,排球在各大洲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运动在规则和比赛形式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传统的排球比赛分为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两种形式,而如今的比赛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混合双打、沙滩排球等多种形式。
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一个世纪前,经过多次变革和创新,如今已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全球性体育运动,受到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2. 正文2.1 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
在排球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需要密切配合和相互信任。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排球基础知识排球运动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原义是击空中球或“空中飞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排球运动基础知识,欢迎阅读!排球运动基础知识:排球,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运动起源于美国。
1895年2月9日,由美国麻省霍利奥克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1]。
起初,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将篮球托来托去,参加人数、击球次数不限。
比赛中网高1.98米。
这就是排球的雏形。
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第一场公开比赛。
标志杆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米,直径10毫米,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球网的两侧,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进攻中如果排球碰到了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即为犯规。
自由人设置一名自由人是国际排联在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并沿用至今,自由人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新设置的自由人是一名防守专家,可以在后排进行任意的替换,帮助本队抵御对手的进攻,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或是绕到前排,所以一般由一名身材矮小但是动作灵活的球员担纲。
自由人可以自由替换,为了易于区别,自由人将穿上与其他球员不同颜色的衣服。
排球赛的换人规则教练员可以在比赛期间站着向球队发号施令,但是必须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
包括替换自由人在内,教练在每局的比赛中共有6次机会替换队员,替补队员可以换下某一名先发队员或再被相同的队员替下。
排球运动特点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
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
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
排球运动发展概述一、起源排球起源于美国,它诞生于1895年,这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基督教青年会有位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干事,想出了把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的主意,但是,当时室内场地面积不大,不能满足网球的需要,他就把网球允许落地再击回去的打法改为不许落地,用手击球,并把体积小、速度快的网球,改为体积大、速度慢的篮球胆,把网球网挂在篮球场的中央比赛起来,第二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斯戴特博士把它定名为“华利波”意思是“空中飞球”。
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把它称为volleyball。
二、传入中国的时间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日本、1910年非律宾、1900年印度),1913年2月第一届运东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当时主办国菲律宾受美国影响较深,排球运动开展的较早,便在这次运动会中设了排球赛,可是到了开幕那天,还只有东道国家报名,东道国家邀请中国作陪。
当时中国代表团没人会打排球,碍于情面,不得已找了几名田径和足球队员前往,听主人介绍一下规则就上场地比赛,结果比赛时出现了头顶、脚踢,闹了不少笑话(1995年以前,腰以上部位有效)。
中国队参加本次比赛是逢场作戏而已,不料打过之后却对这项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有些队员就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加以传播。
1914年传入了广东台山县,以后该县成为全国闻名的“排球之乡”,1914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运会设了男子排球赛,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全国排球赛。
1915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海)上中国队连胜菲律宾两局夺得锦标,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又蝉联冠军。
三、排球运动的简介1、基形:最早排球场地长28米,宽14米,男子网高2.3米,女子网高2.1米,场上每队是16人,分4排站立,每排4人,由于是按“排”站立,因此称为排球。
演变:1913年—1918年为16人制,当时水平↓打法很简单,以发球和接发球为主,主要是做游戏,球不落地就行,位置无明确分工。